《大學》導讀講解二
大家好!今天,主要是接著上次沒有講完的內容,再繼續跟大家共同探討。《大學》之文,的確是我國教育界理論方面的一部比較成熟的著作。《大學》這部書,他闡釋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可以說造就了從春秋戰國、漢代、唐代、宋代、以及後世的眾多的學子,成為國家的棟樑。所以我們溫故而知新,重新再學習和解讀這篇經典的時候,會產生許許多多的聯想。特別是學習和實踐了《德道經》以後,我們再來解讀《大學》這篇文章,可以給我們帶來深刻的反思。
認真地掌握聖人之治的方法論之中的由庶人向賢人、向聖人這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轉變,這個實踐有極深的教育意義。不僅在理論上我們要加強探討,而且在實踐上也要把這個橋樑搭接好。特別是現代人,都期盼著修真的狀態進入理想的上層境界,達到一種解脫,達到一種自我的解放。但是,常常卻出現一種「牆上蘆葦」的狀態,那就是頭重腳輕啦!為什麼會出現這個頭重腳輕的現象呢?這個,也與我們從小到大缺少傳統道德人文文化的教育,有極大的關係。連什麼是德都不知道,連什麼是善都不知道,那何以去證道呢?!我們要證道,就要明白這個道的基礎、道的基本框架、道的深刻內涵。道,是以德而顯示她本身內在的多重性和本質性的,如果不把握好這個德,就不能夠掌握《大學》裡面所闡釋的三綱要,而達到這個「明明德」。可以說我們所實踐多年的修真理論和方法,聖人之治的系統理論和方法,都是大學之道。但是真正要達到這個大學之道呀,我們首先看一看這個《大學》闡釋的三綱要,要一條一條的領會並且實踐好。那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明明德」,要「親民」。要親身國之民,要親家中之民,要親社會之民,要親整個民族之民,同時在這些過程當中,要「止於至善」。
我們上次講到了「止於至善」,我們今天再接著講這個「止於至善」。在理解和解讀這個「止於至善」之前,把這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要整體地把握住,不要離開這個「明明德」,不要離開「在親民」,而孤立地談這個「至善」。「止於至善」,是三綱領中的第三綱。那麼,這個「止」是什麼意思呢?《說文》裡面說:「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這個「止」呢,就有一個根基之義,還有一種達到之義。這個「止」,在這裡就是說:大學之道的基礎和根基,就是修養這個至善,離開了這個至善,我們就成了水上的浮萍,沒有根柢。不可能像深植於大地的樹木那樣,有根有柢而長成參天大樹,成為家庭的棟樑,國家的棟樑。所以說這個「止」,對修這個善,具有一個基礎的意義,有一個目的的意義,有一個根基的意義。這個基礎和根基,就是要有肥厚的信德之土,來養育我們的十善之行。因為如果我們不信自然,不信自然大道,不相信這個德,那麼這個善很難立起來,很可能就左右搖擺,時行而時不行。所以,這個「止」,我們要從《說文》——漢代的《說文》字典裡面去把它參透,而不要像現在的人這樣,看到這個「止」,就單純地理解為停止,止步。而是要演繹開來,進入到漢代以前,古代人的那種心境當中,去理解這個「止」,真正地把自己的善根、善心,深植在信德之土的牢牢基礎之上!這樣這個善才能立得起來,這個善行才能在我們家庭的生活化當中,在社會的生活化當中,在工廠的工作環境之中,在社會行為之中,去展開這個至善的修持。因為我們上面也講了,這個德,她就是由十種善行作為她的基本框架而構成的。修善也就是在修德,是在持這個德,守這個德,增加我們內在的德。是在我們的心中和身中,修持這個德性的品格,修這個「形而下為器」的身體,使他改造成為能夠承載、能夠儲存道德能量的物器。所謂德器也好,所謂道器也好,首先都得要抓住一個「善」來進行修持,要「止於至善」。這個善能夠全面地展開,才能使我們的身心成為承載德性的這樣一個容器。
那麼何為「至善」?簡單地說就是大公無私!仁愛眾生即善,唯德是行的十種品格、品行,就是至善。這個至善,也就是《老子·德道經》所闡釋的上善:像水一樣處下不爭,具有水的品格、性格。可以參照我們對「上善若水」這一章的一些講解來,理解這個善,同時也結合這篇《大學》,去共同地參,那麼對於這個「止於至善」就會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這個善的根本,就是指心裏面的修持,十種善德之心要求修養德道者一心一意去實踐,並且做到十善的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這就是十善心。這十善心也就是上善的基本元素,也就是我們修善所應當立定的腳跟,是「止於至善」應當把握的十大方面。這也是禮德的基本成份,他內部所蘊含的,就是以禮德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我們在談到這個禮德的時候,不要孤立地看待我們心中所擁有的禮德品德和禮德能量。其實這個禮德所含的要素,也就是其他四行、四德當中的陽性成分的結合。沒有其他四德的這個能量支撐,這個禮德也就不容易維持和存在。所以老子在《德道經》的德篇里就提到了:「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這個禮德,他需要其他四種德性元素的共同組合支撐、扶生,他才能夠維持得住。這直接的元素就是仁德,其中還有義德的金、仁德的木,能夠啟動這個熊熊燃燒的火——陽火。而陽金呢,又能制約我們肝中雜亂無章的陰木的蔓延和生長,所以這是一個以禮德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
這個十善要整體地把握住,既以心中的禮德為帥,同時要注意帶動十善的全面實踐。不僅如此,還必須根據這個德的基本結構來運用修心的四則,用這個四則對我們的行為加以規範,對我們行為意念活動進行規範。那麼,這個四則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行。這個四則,是指修心的四項基本原則,因為這個禮就是心,心中含有這個禮德,人心好不好就看這個禮德是否明亮光明。因為心屬火,如果這個火不燃燒起來,沒有仁德支撐他的能量,供給他陽性能量,而心中本身只有陰火,那麼這個人的人心可能就比較糟糕了。只有心中充滿了這個陽性的火,也就是陽木而產生的丙丁火當中的丙火,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才會出現禮德明亮於心,心中光明一片。在這種狀態下,那麼這個十善就很容易把握住,這幾項基本元素我們要整體地去體悟。這十善心我們具不具備?我們從小時候接受教育到現在,注意培養這種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仁愛心、勇猛心了沒有?這些心性修持,是否曾經應用過呢,重視過呢?可以說是整整幾代人的饑渴狀態,並沒有把這個善,把這個十善真正地去落實在我們從小到大的心靈教化之中。所以現代的人,普遍表現出心中的陰火佔了主導地位,而不是這個陽性的火發出光明,既照亮他們自己的人生,也能夠引領別人的人生。
所以說作為教育理論來說,如果不教導自己的人民,去修這個善,「止於至善」,那麼每個家庭的狀態、社會的狀態,由於缺乏十善心的規範和四項行為準則的制約,那麼其中的混亂狀態也就可想而知。想想我們到現在,又能夠做到多少「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行」?凡是影響我心中發出光明、朗照我身心的,我不去看他;凡是制約我良好思悟的、影響我的思識主宰我們心中和大腦工作的,也不去聽他;凡是制約和影響我們心靈門窗完全敞開與自然吻合的言行,我們不去說他。因為心開竅於舌,我們的舌頭亂說就會封閉自己的心竅,使自己變得愚昧無知,所以非禮勿言。「非禮勿行」,雖然說這個行是外在行為,但是它同樣會制約我們心中的光明,使我們難以達到真正的「明明德」。所以違反這個心中光明朗照自己的這個行為,障礙我們心中發出光明的行為舉止,我們不去做它。我記得在文革期間,這個批林批孔的時候,在那個批孔的階段當中,我們很多的大知識分子呀,連禮都沒有學懂他就在那裡發表高見,這叫胡批亂侃!這使很多讀過聖賢書的人搖頭嘆息呀!他們解釋這個禮是怎樣解釋的?可以說要是再回到幾百年前的話,連七八歲的兒童都要恥笑他。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讀懂,不知道這個禮的含義,不知道這個德是什麼?而是被一顆陰我之心、心中的無明,那個陰火把自己燒得利令智昏,為了表示自己的所謂「前進性」、所謂「前瞻性」,而胡批亂侃。
我們現在回頭站在《德道經》的角度上,站在《四書五經》他本意的深刻內涵上,冷靜地來解析一下這個「止於至善」,剖析開來再看一看。我們心中現在的禮德的確不如既往,我們丟失的太多了!我們已經在「禮儀之邦」這幾個字面前,感到難以自容了!用「禮儀之邦」這樣一個高標準、人家的褒獎讚譽,來衡量我們這個「止於至善」的修持,止於德性的修持,是不是感覺到自慚形穢呀?!的確是我們在解這個德上面,實踐這個德的一心去做到十種善行,恪守這四項行為準則,為眾生而服務方面,的確做得太少!實踐得太少!止於至善的「止」,根本就連根拔起,沒有根基!沒有這個根基,沒有信德的根基,沒有誠信的根基,何以來貫徹十善與四則呢?!
所以對於這個「止於至善」,一定要全面地去展開來思悟,真正地去根據這個「德」字的字義、象義內涵去解析開來。再回頭來觀照一下自己的這個身和心:是不是具有這個至善的內在的品格結構?具不具備這個德性的品格?這十種善行、善心、四項行為準則,是否把握住了?可以說這十種善心能夠實踐了,能夠把握住了,這四項行為準則能夠堅持和守住了,這才是在修德!這才是達到了第一個層次上的明德。因為這個德,她就是十種善心、四項行為準則,必須心無旁騖地去專註地修持這樣一種品格!那麼,才能體現出這個德性的「德」字的真實含義,才可能完成我們內在的道德品格中德性品格的提升,而將自己的心和身都建築成為一個德性承載、德性能量的容器。這一步不解決,去妄談聖人之治當中的五德能量的接收,那就是一種坐井觀天的想法,不可能實現的!為什麼呢?每一項道所產生的德性能量——這個五德之光也好,五德之炁也好,他都有自己的無私無欲、符合大眾眾生根本利益的大公之心。雖然他沒有常人那顆心,但卻具備著這個品質,他只能同氣相求!當我們內心和身國具備這一成分結構的時候,那麼,你不去求他,他也自然地大量地進入到你的體內。因為你的頻率、你的頻譜,已經跟某種德性接近了。德性相同了,那麼那個能量才能進得來,這就是老子在《德道經》里所講到的。我們去好好修養道德,道他就是損有餘而補不足!而我們的社會呢?現實世界呢?是損不足而補有餘。
把這個根本特性掌握了以後,再看我們肉眼看不到的這些能量,如何灌注到我們這個德器之身、或者道器之身中的?如果我們第一步的再造沒有完成,德器之身的再造沒有完成,我們的心身沒有進行符合這十種善心之德性的改變,那麼就不具備大量接收和吸收承納儲存這個五德之光、五德之炁的能力。雖然《黃帝內經》當中,已經給我們指出了,我們每個人都是天用五德滋養我們的精神,但是我們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把這五德之炁吸收到內環境呢?這可就不然了。只要你看一看芸芸眾生,為什麼每個人的心理狀態,身體狀態不同?為什麼每個人的際遇狀態、命運狀態千差萬別?實際上都可以從這個人是否具備德器之心、德器之身這樣一個狀態來進行分析,從而也就能夠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我們既是道德修養實踐者,也是社會的一個公民;那麼如何去當好這個公民,當好我們民族的一份子?先別談什麼「優秀」的一份子,我們先把自己的心、身這個範疇弄明白,立定足根、立定修至善的這個根基,那麼就得要把握這個「十」,把握這個「四」。這個「十」和「四」,都在這個德字裡面,離我們並不遠,都可以看得到,能夠理解,能夠把他轉化成為行為,這也就是這個至善的根本。
《大學》當中,還指出了:「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我們剛才講到了這個「止」,要把這個「止」把握住,那麼在解讀《大學》用到這個「止」的時候,就能夠有數了。這個「止」,不是我們所常見的那個止住腳步,而是要立定足根。像樹木一樣深深地植根這個仁德之中,才能為人之君。作為人臣呢,要在這個恭敬上立定足根,去修這個善,修這個至善。我們在這個家庭當中,應該立定足跟於孝道,要孝敬父母,要恭敬尊長,而不能像現在這樣。有的地方甚至鬧出那麼大的笑話:不僅不贍養父母,而且父母立了字據說,把自己的房子在百年之後給自己的孩子;結果這個兒子呢,他等不及了!父母還沒有入土為安,他就已經把父母告到了法院,說這個房子是他的,鬧出這樣的笑話!是一個笑話嗎?!不是笑話!在法律上可以說是一個法盲,但在道德良心上可以下地獄!哪有一點孝道呀!看一看這個「孝」字,上面是老人的「老」,下面就是兒子的「子」呀!這樣結合起來,兒子孝敬、恭順於長輩老人,就叫「孝」。我們如果在一個家庭裡面,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何以為人在社會上立足呢?如何去體驗那個修之於身、修之於家呢?所以說做人的規範離開了這兩個根本點啦,在社會上就難以為人!為人父應該止於慈!作為長輩,無論在家庭為人之父,為人之母,為人之叔叔伯伯,為人之爺爺奶奶,都要立足於、紮根於這個仁慈德性的修證。要把握住這個仁德、仁慈、這個仁愛、博愛、慈愛,要體現在自己是一個長輩的心靈之中。這樣家庭才和睦,才容易使自己的子女滋生出孝道。兩者要結合起來,而不能互相指責!你缺孝,他缺慈,家庭裡面就不得安寧呀!干戈四起,家庭裡面就沒有和睦可言。
「與國人交止於信」,這就是說,在社會的活動要立足於這一個信德的持守,現在信德已經無存了。你看社會上無論哪一個領域,這個信德的表現,的確是非常薄弱!朋友之間,沒有信義可言,你口袋裡面的錢,我能騙過來是我的本事,你還要向我學習;經商的,把你的貨騙過去,賣了錢不給你是他的本領,完全把這個信德置於不顧。那麼這些人有好下場,好結果嗎?沒有!短時間的利益雖然獲得一種貪慾的滿足,但由於這個信德的缺失,他使自己的空間越來越狹小。因為大家都知道你不守信德,就不再信任於你,那麼你何以在社會上立足呢?!就像有句俗話所說的:你騙得了一時,你騙不了一世呀!你騙得了一個,你騙不了一群呀!當然,現在有些騙術想衝破這種自然規律的制約,不守這個信而千方百計地打開這個渠道,來欺騙更多的人。但我相信冥冥之中的自然規律、無情的客觀規律,它不會讓這種現象長期地像荒原上的荒草一樣漫無邊際地去滋生!我們要復興我們的道德,復興我們的民族,那麼這個「與國人交止於信」,立足於信德、置根於信德,也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和基礎。但要想具備與別人交往持守這個信德,守得住這個信德的話,還是要回到每個人自身的心中和身國之內,去修好內在的信德,才能做到「與國人交止於信」。
這些,都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這裡所列出的五個「止」的真意,也就是指出其基礎和根本在於仁德、忠敬、孝恭、慈愛、誠信等等德性。也就是說,「止於至善」的「善」,就是十種善心、四種行為準則。這個至善,也就是修身、修心的一個根本,是修心煉己的立足點和紮根之處。這個「至善」與「親民」的根本,就是修德,行德,也就是第一句「明德」的展開和真實實踐;也就從老子《德道經》所指出的 「下德不失德」的這個狀態,又重新向仁德義德禮德這三種基本德性開始進行培養、積累、升華,從而爭取能夠復返上德的這種狀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很自然的我們的體內具備了上德的品格,符合上德能量承載的能力,我們成了一個非常完美的上德之器、承載上德的容器。無論我們是心還是身,都構成了這一種承載德性器具的狀態,那麼所有的德性也就完全具備。德性的能量能夠吸收進來,充滿我們的心身,我們就生活的非常愉悅。心中的私心和慾望,被道性牢牢制約在正常值的範圍之中,沒有額外的貪心,也沒有貪慾的企求,沒有過多的私利和嚮往,而是牢牢地把握了自己生命的這個脈絡,這個進程、這個規律;因而德能自然攝入這個容器之內,那麼五臟就安寧,也就沒有什麼疾病;我們的心胸也就開闊,獲得自在,獲得光明;從而輕輕鬆鬆地建立起自己亮麗的人生!這些德性具備以後,我們就能夠發出光來,那麼,這個人生就會變得亮麗了。自己知道怎麼去過,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同時也能通過自己的言行,以及表率作用,以及自己的教化展開,而幫助自己的家庭,甚至其他的人。
所以對於這個「止於至善」,為了加深對他的理解,我們把他與《德道經》的一些思想聯繫起來,這樣常常就能夠超越儒家思想的一些解讀和理解的某些局限。我們看一看這個《大學》,他整個都是講心和身——「形而下為器」的這個器的修持,而並沒有涉及到「形而上為炁」為能量的這樣一個狀態的改變。但是作為道來說呢,她既談到了形而上的五德能量之炁,也談到了形而下的五德品格的心身之器。把這兩個「炁」、「器」整體地把握住,來頌讀學習這個《大學》,建立對我們自己進行精神再教育的理論,就能夠格外地覺得光明,心中也就非常的開闊——哦,原來如此!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有一種撿到了一塊寶貝的那種法喜法樂!就知道如何把這個道和儒之間的精華,恰到好處地展開來掌握住,並且在自己的心中和身內去實踐。真正完成好《大學》為我們倡導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綱要,也就瞭然於胸了。也就會懂得如何去做人,如何去行這個善,達到這個至善;如何去親民,去關懷我們體內的眾生;如何正確地去關懷我們身邊的眾生,包括你的父母、爺爺、奶奶、兄弟姐妹和自己的子女;如何去表達這個親,而不是盲目地親。現在我們有些家庭,純粹只為子女創造唯一的「利」,把子女往「利」上面去引導,盼望子女去謀利;而且通過自己所謀之利、之名,又布施給子女,滋長子女的利益思想,而很少去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所以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的年輕人、學生,對父母有很大的不滿。這個代溝,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兒童、我們的青少年,缺乏精神的食糧。雖然,現在滿眼滿世界都是充滿了物質,但是就是缺乏精神食糧。我們沒有對自己的子女做到這個親,沒有對父母做到親,沒有對這個兄弟姐妹做到親;沒有用德去親,而是用物質在親,是用那個「利」在親;是用「有之以為利」來麻醉,互相麻醉,互相矇騙,而完全拋棄了「無之以為用」。不知道這個看不到的物質,這個精神營養的食糧,那才是人生最大的營養。對我們的心身健康,對我們靈魂的健康,要趕緊用五德的精神食糧來餵養,來恭敬,來輸送;如果做到了,那麼我們再窮一點,物質再貧乏一點,也會活得非常的自在。
想想當年,我們的物質不是很匱乏嗎?但是那個精神狀態非常好呀!不缺這個精神!毛澤東思想滋養這個精神,正確的馬列主義理論,他在滋養人們的精神。所以那個時候雖然窮,但是整個家庭、整個社會,過得很自在。為什麼現在物質這麼豐富,錢財這麼多,反而問題出現得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不可思議?不就是缺乏精神食糧嘛!缺乏這個德嘛!在教學的領域,在教育的理論上,沒有把這個德作為重要的精神食糧,來展開,來灌輸下去,所以都成了貧血兒,在精神上都成了貧血的狀態,在精神領域都成了一種嚴重的營養不良狀態。所以也就都生活得非常的辛苦,非常的累。人人為己而奔忙,越忙就越空虛,錢財越多,就越覺得累。因為他只掌握了對這個身「有用」的這麼一個有形的物質,而完全拋棄了對我們精神有用的這個精神食糧——五德之光。沒有這個光也就不能產生明,也就不能明德,不能明德也就更不能產生光明。這是我們應當掌握和注意的,要這麼整體地去把握好三綱要:「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下面,我們再把八條目共同地討論一下。《大學》裡面指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有這麼一段。我們先把這段抽出來,看一看。在這段闡釋當中,我們要顛倒過來一下,那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麼八個條目,就在這段話裡面全部地囊括進去了。作者在《大學》這段經文中,是由大到小,逐步地演繹開來,也就像一顆樹從梢子上面說到樹根一樣。那麼我們在解讀他、在把握他的時候,還是要把握根,這是根本。因為教人要教心嘛!幫人要幫心,澆花要澆根。所以我們在解釋這個八條目的時候,就要把他反過來,由低至高、由下至上地逐步地把他解讀清楚。這樣有利於我們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具體去實踐。可以說這個八條目,是我們做人的根本,是人在這個世上如何去處事、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在社會人群當中立定足根,走完自己人生的根本要求和次第。這個次第非常地重要!所謂「次第」,就是這個步驟——修心煉己的這個逐步的步驟,也是從庶人到賢人的修證過程、實踐過程,它也是我們從賢人到聖人的必修狀態和過程。這個八條目呢,同時也是實現「三綱領」的一些具體步驟,是「三綱領」的細化。這個次第和系統論,我們要弄清楚,古代稱之為八條目。我們看了這個八條目以後呢,就可以感受到這裡面層次分明,次第清晰。步驟呢,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互相關聯著,彼不離此,此不能離開彼。所以對於我們認識《德道經》的聖人之治的全系統論,《大學》裡面的教育理論的三綱要和這個八條目,非常地重要。《大學》,不僅在理論上提出「三綱要」,而且在具體實踐上也指明了一個明確、正確的方向。把這個正確的方向把握住了,那麼我們在實踐、體現這個「大學之道」,這個三綱要方面呢,就能夠更加地清晰和有把握。這其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這個德道修養漸進的一個深化過程,就是我們實踐德道的次第和系統論。所以這個次第,就被後世的學者稱之為《大學》的八條目。這些次第,也就是實踐「三綱要」的具體步驟和要領。這個八條目的中心環節,就是修身,修心,煉己。「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身」,在這裡就是指的生命,用這個五德去全面地再造性命兩大系統,就是修身教育的目的和培養目標以及方法。這個《大學》中反覆強調的,就是每個人身國內的道德修養。
說詳細點,《四書五經》所闡述的,就是如何將我們的心和身,打造成、鍛煉成能夠承載德性能量的德器。雖然他沒有更深入去談到道的物質成分五德之光炁,但對於如何鍛造這個容器的方面,做了很深刻而又系統的反覆論述。所以真正地把《四書五經》讀通了,理解透了,並且按照裡面的要旨去遵循了,那就能夠打造一個亮麗的人生、符合德性的人生。如果再遇到明師指點,知道如何用自己符合德性的這樣一個心和身,來受納、吸收、補充廣袤無邊的道德之光、五德之炁,那不就能夠立地成真了嗎?!可惜的是,許多人還未能把這個如何修好心身這個德性之器掌握住、掌握好,就已經伸著手在期盼大量的五德之光進入體內,可能嗎?!很難!因為頻率不一樣,頻道不相同,質量不相合,即使強行地給你,你也沒辦法受納,沒辦法承載,沒有辦法吸收,沒有辦法轉化和利用!我們在解讀《德道經》時講過了,一個仁德缺乏的人,他性格暴躁,脾氣非常的壞,看人總不順眼。往上看,對領導不滿;往下看,對妻兒子女和所有人都不滿,惟獨他最好。這類的人,血壓容易升高,心血管系統都容易硬化,肝臟也容易硬化病變。他缺乏的就是這個仁德陽木,而陰木又特別的旺盛。他的陰木,己經把這個肝臟裡面塞得滿滿的了,你說,給他這個陽性的仁德之光,能夠裝進他的這個肝臟里嗎?他肝臟裡面的容器的這個瓶子已經滿了!你再把怎麼好的水往裡邊裝,它也裝不進呀!這個例子,也就比喻性的說明:為什麼道的物質,是損有餘而補不足?為什麼我們在進行道德修養的時候,一定要發揮出我們內在的長處?你這個內在的長處的這個品德呀,越發揮出來能量越多,對其它不足的,其他四德不足,都是一種反饋和補充。而不能直接地說:「我肝臟不好,我就多拿,多去採擷仁德陽性之炁進到體內。」雖然你采進去了,並不能直接作用於肝臟,而只能作用於心臟。因為她提供了這個火的能量,使你的心更堅定、更光明,通過心又能生出陽土,陽土又能生陽金,陽金又能生陽水,然後再又反饋到肝臟裡面,去制約和清理你肝裡面深度積累的陰木,這才達到一個健康的良性循環!這就是傳統中醫解釋生命奧秘的五行內轉!
為什麼我們提倡實踐者自己去內證內五行呢?也就是起到一個自我主動去平衡內部的五德之光、五德能量。雖然我們內髒的這個五德之炁,還是臭烘烘的,不合符道德的標準,還沒有資格說自己的五臟就是德器!但是裡面僅有的能量也可以相互流動,相生相合,從而達到平衡。從這一特點,我們要更加牢牢地把握住,如何去克制自己的壞秉性,消除自己的壞的習氣,把我們內在的五陰之氣、五陰之性,都能夠很好地洗刷洗刷,使它真正地能夠轉變、轉化成為陽五行的容器。這個容器一旦形成,很堅實地構成了,那麼你裡面自然就能夠受納道的五德之光!這個五德的能量,就能夠源源不絕地補充進入我們的內境。
可以說整個儒學,他的理論、他的教育理論、他的思想,看起來好像只是勸人向善之說而己,不足為奇,那可不是!這個向善,關乎生命!關乎健康!關乎事業!離開了他,你不改造自己的身和心,你不把自己的身和心打造成為這個德性之器,不能受納道的五德之光,那麼你的命運不見得能夠好喲!真正的再造性命,改變命運,保證健康,可以說根本上就是簡簡單單的這兩個環節:是否是五德之器;是否能夠受納五德的能量。就這麼簡單!那麼儒學就在如何打造這個五德之器上面,使自己成為良好的容器這一個領域裡面,進行了全面的發揮,就構成了我們做人的根本原則。他的理論,沒有哪一句是害人的,都是為了我們的心身能夠健康,我們的命運能夠順利,我們能夠把自己的全息系統方面的誤差加以修改、改變。所以在這些領域和方面,我們要站高一點去看,把握好這八個條目,不要說那不是道,但是他論的是德呀!沒有這個德,哪兒來的道呀?我們有些同學,就有這個糊塗觀念,瞧不起儒學思想裡面的一些精神。這一個瞧不起,人就丟了這個德,就喪失了把自己改造成為德器的這樣一個良好精神食糧,是應當引起反思的。
我們先來看八條目的第一個——格物,八條目的最基礎的內容,就是格物。這個格物,可以說是非常重要!什麼叫「格物」?首先要把這個「物」弄通。因為這個「格物」和「致知」,是一個互相關聯的一個基礎。我們如果不能夠「格物」,那麼也難以「致知」呀!這個「格物」,也就是《老子·德道經》裡面介紹的一系列的聖人之治方法論中的「觀之於物而知身」。這個「格」字,《說文》裡面說:就像樹很高,這個比較長的枝條呢,就稱之為「格」。那要引申呢,就像窗格呀,隔架呀,這麼兩個意思,實際上也帶有規範的意思。當然從漢代《說文》字典里的意思:這個「格」,含有比較明顯的「從一般當中突出」的意思,因為它是從樹很高的那種枝條引申出來的含義;那麼就是說在一般規律當中而更為突出的那種規律或者說方法,就稱之為「格」。
那麼《老子·德道經》裡面介紹的「觀之於物而知身」,這也就是「格物」,是一個「格」的過程。我們要用一種潛識的思想,也就是帶慧性的思想來觀察事物,觀察萬物,就稱之為「格物」。去格這個物,如果說不突出啟動我們的這個意識當中、思識當中的靈感思維,一種隱顯同觀的這個覺悟呀,那麼就體現不出這個「格」來。這個「格」,就是要求我們要超越普通思維,用我們的慧性,用我們的靈感思維,去觀察萬物。用心靈感格萬物,感而遂通,這才能夠標準地去達到這個格物,你才能夠達到「致知」呀。否則我們用一雙濁眼去看萬物的話,你很難看出其中的名堂:比如說任何物體都有顯性的物質結構,也有隱性的物質結構,如果我們沒有靈感,沒有慧性思維,沒有超出六識的認識論,你就很難把握住這個「無」,你就會像《德道經》所講的「有之以為利」。你只注意到他的「有」,而觀察不到他的「無」。如果說只能觀察到「有」而看不到「無」,那麼又怎麼稱之為「格物」呢?那也就不能達到下一步的致知——真正的知道!在理論上能夠升華,那麼要想實現真實不虛的這個格物,那最好還是反覆地研究和實踐一下《老子·德道經》,在那個裡面,就談到了這個萬物的特性、特點、萬物的雙重結構性、能量體現性,她牢牢地把握住了萬物的「有」和「無」。那麼掌握了這些理論和方法以後,這個「格物」也就全面和準確了。要真正地將我們的思維升華、升華、再升華,升華到道德的認識觀上,從而洞穿:萬物都是道德的生化,德的長養;都是道所化,德所養。那麼我們去實現這個「格物」的時候,就掌握了一個根本性的原則,就不會偏離正道,就能認識全面,更符合唯物辯證法。要懂得這個德的演化規律:這個能量的演化,物器作為德的載體,他與德性結合的規律,和內在的這個德性能量、五德能量、金木水火土這五種能量,相互制約,相互激蕩,相互克制,相互又有反克等等特性,從而演變成為萬千的大世界。這個五德的能量,在其中扮演著長養萬物的角色。能夠破這個迷,掌握這裡面的理性認識、理論和觀察到其中的變化契機,那就是準確的一種「格物」,那就是把握了萬物生長成滅的根本變化規律。並且也就會自覺地用這種法則,五德能量――金木水火土的德性能量,來規範和指導我們的修身,那麼也就是一種「格物」。
那麼這個「物」呢,我們要注意,既有肉眼可見的萬物,同時也應當注意到肉眼不可見的三元領域當中還有一個物元。那個「物」也要把握住,因為那個「物」,無形而有質,雖然其中沒有我們肉眼可見的這個形,但我們能夠感受到他的質性,或者體之於身的時候呀,就能體會到這個物的客觀存在。就像我們「觀之物而體之於身」一樣,我們觀察一個樹木,我們發現它也有淋巴管道,也有血液。其中的液體流動,雖然不叫血,卻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返觀自己身上呢,也發現有血管結構,也有經絡結構。血管結構裡面流的是能見之物,我們的經絡結構裡面流的是不可見之物,也就是質元的炁。這個一隱一顯謂之道,一隱一顯謂之生命。我們的性命,為什麼要提到一個性體系統?提到一個命體系統?也是因為這個生命具有雙重結構。那麼萬物呢?都具有這個雙重結構性:既有肉眼可見的生命體結構,也有我們受現代物理所局限、但的確是超物理現象的生命現象。這樣才能夠把握住這個能量呀!你看我們多少人對肉眼不可見的這個能量的存在,視之不見,充耳不聞。他明明存在,由於未能「格物」也就不能掌握他,不能主動地去實踐他、把握他。我們人類的現代醫學和健康理論,不都是這樣嗎?!這幾百年、幾千年可以說進入了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拚命在這個「有之以為利」的領域裡面進行研究,登峰造極地進行研究,從來不肯跨越太極圖中央的太極弦的障礙,大膽地邁到這個太極的「黑」裡面去把握其中的「無」。但是,老子可是說說得很明白喲!那個「無知以為用」呀,她能夠產生這個大千世界,她能夠反饋到我們「有之以為利」的空間。
當然有很多迷信的人,那還是挺積極的。我聽說春節有很多寺廟裡面,很多人都不惜大本錢去上香。為什麼呢?求菩薩!求菩薩賜金銀財寶,賜發財,賜順利,求順利!有的當官的,不惜一擲幾十萬金去買一個上頭香。看起來,他是很重視那個「無之以為用」,但是真的重視了嗎?也不見得。要真正地從心裏面去整體地把握這個「道生一」,掌握「一」化出來的這個陰陽雙重結構,在我們的心身上的具體體現,在自己內環境高度地去重視這個性體系統,而不是單純地、片面地、孤獨地去重視這個命體系統。這,才是一種科學的格物、整體的格物,把握住這兩者之間整體的結合關係,這種雙重結構的複合生命體,也是我們格物的關鍵所在。沒有這種格物的理論升華,也就很難致知!
老師們曾經講過,宋朝、唐代時期和古代,社會上很多的人——無論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只要有點文化的,他們都有一個習慣,喜歡打坐。你看在日本,目前還保留著我們唐代傳過去的那種風俗——席地而坐。他們那個時候,主要是採用的一種跪姿——跪著的姿勢。那為什麼?就是要減輕我們下肢的血流量,使下肢的氣血都能夠進入腹腔、胸腔、大腦。從「有之以為利」這個角度來說呢,就是穿越我們大腦裡面的血液循環量增加了;從「無之以為用」這個方面看呢,那這個姿勢有利於進入靜的狀態來窺測,從而達到窺測我們自己這個「物」裡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構,了解自己的生命,了解自己的身體,了解生命的雙重結構特點,分析其中五德參差不齊,從而達到一種知己,這也是一種「格物」。
觀察自然界的物呢,也同樣。不是很多現成的故事嗎?動物都有一個反哺的天性,我們人類難到要把這種孝道真地拋棄掉嗎?在觀之於物的過程當中,我們能感悟到,我們哪些方面像個人,哪些方面不像人了,跟動物沒有差別了,跟野獸沒有差別了。動物學家都研究了,這個狼群裡面,狼與狼之間從來都不會相互去爭奪他們到口的食物。但是我們人類,現在是不是連這些狼都不如呀?打家劫舍,坑蒙拐騙,無惡不做,不是連豺狼都不如嗎?!所以說「觀之於物」這個格物,就能夠返照我們的心身,去思量這個道德的缺如,而知道如何去修這個德。當然這個格物,方方面面都可以觀察,大家都可以拓展開來。無論是這個小羊生下來時候,小牛生下來時候,你看它為什麼跪呀?這個鳥,為什麼當媽媽把它喂大了的時候,它能夠捕捉小蟲子的時候,它還能知道捉一點蟲子回來喂這母親呢!很多的自然現象,動物之象、植物之象,都反映出了一種自然的品德。這種品德,本來是我們人類具有的天然的品德,但是我們把他丟失了,但很多動物沒有丟失呀。例如這次的大海嘯災難,為什麼斯里蘭卡一個天然動物園裡的動物卻安然無恙,人卻死了二萬多?不是因為動物沒有丟失這種品性品德嗎?!由於人類把天然品德丟得乾乾淨淨,那麼你就不能夠格物呀,不能感受到這種危險的來臨。通過這些事例,不就找到了我們德性方面的差距了嗎?不也就看到了修養道德的必要性了嗎?關鍵是我們是不是重視這個格物,掌握這個格物,並且具體去實現正確的格物。這個格物,就需要我們隱顯同觀、陰陽同視,不要犯偏執地、錯誤地去觀。這樣「觀之於物」,才能真正地知道我們這個身,為什麼生存,如何生存?不單單只是從解剖學上去了解,生理學上去了解,而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太極的白境,而達到這個太極的黑境當中,整體地把握這一個大大的圓。這個一隱一顯、一陰一陽,整體地把握住了,就是正確在格物。
現在講一講「致知」。《說文》裡面說:「致,送詣也。」也就是有「送」和「到」的意思。全面而系統地用「格物」所獲的理論和方法,來建立正確的道德人生觀,去規範我們的意識思維,確立以道德為準則的正知、正見、正識,達到以「知善明德」為基礎的「理通法隨」,這就是致知。正確的致知,是運用這個觀察,觀之於物建立起來的正知、正見、正識,反饋到我們的大腦和心靈,建立正確的道德人生觀,用五德的要求來規範我們後天的思維,規範這個意識,這個就是「致知」。就像《易·象下傳》所言:「君子以致命遂志。」這個口氣、這個話語,就很豪邁!要把這個道德的真理,真正地貫徹在自己的命體裡面,去達到自己認識人生,再造人生,升華我們的生命,打造一個亮麗人生,去實現這個志願。要「致知」而「致命」,以道德去修身,達到和實現德治心身、性命的高尚志願。這個「知」,是日積月累的智識,這個智識引之於善就是善知,引之於向惡就是惡知,所以前面的格物就相當的重要!這個格物,包括人的表率作用,社會的教養和家庭的教化,都在舉手投足之間,給我們的心靈、給我們的意識產生了形形色色的影響。所以這個致知,要注意它前面格物所產生的方向是不是對,所做的是不是符合德性的標準。否則這個「知」,是一種愚知,而不是一種明知。這個「知」,可能會產生愚昧的智性,而不是明亮的這樣一個智性之知。
為了使我們的大腦皮層和我們的心靈建立一個正確的智性的認識,那麼對這個知,對它的架構、它的來源要有正確的辨別,就要很好地用道德去規範這個格物。不僅我們從內心的去把握它的確立,而且還要遠離惡劣的環境。當年孟子的母親三遷而居,不也是防止孟子從小受不良性的格物的影響嗎?雖然說這個蓮藕能夠深植於污泥而不染,能夠衝破污水而一花獨靈獨現,但是在稚嫩時期和扶生時期,不可能不注重到外環境的建設。所以在這個致知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整體去引導這個正確的知,而不是非知,錯誤的知。現在很多人掌握了很多知識,但唯獨沒有掌握這個德,能夠算是真正的致知嗎?對於他的生命來說,他的精神都缺乏糧食了,那麼這個「知」肯定就是一種愚知,並不是一種智德的表現。這個「知」要真正地跟德性結合起來,這個「知」才是有用的,才是對生命有益的,對我們的健康、對我們的命運,都有幫助的一種智德,所以這個「知」下面加了一個「日」,就是「智」,就是「日日新」,積累知識為智。那麼在日日積累知識的過程當中,注意去吸收正確的符合道德的規範,符合五德規範的這樣一些知識,這就能夠確保我們到達正知、正見、正識。
那麼「誠意」呢,就更進一步的升華了。方才的致知這個「智」,還是在我們大腦皮層的智識庫、記憶庫裡面建立一些條件反射區,希望能夠建立正確的條件反射區。那麼到了誠意的時候,這個「意」,應當是心音。因為我們的心藏神,心中發出來的音為「意」。所以《說文》裡面就說:「誠,信也。」她表現的是信德,是五行當中、中央的那個是信土的厚德體現。所以這兩者,一個是中央五行的土裡面產生的誠信,一個心裏面產生的意,把這兩者把握住進行德性規範,那也就是誠信的一種表現,是道德修養具備深厚信德的一種表現,也就是用誠信道德的心來規範這個意識行為。這個,就叫誠意!我們人體內有八識,在八識當中,這個意識系統,直接指揮著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顯根。這五個顯根呢,都是聽從我們意識系統的號令,進行做功。然而這五個顯根的活動,是否符合道德?是否符合這個上善和十善呢?這完全取決於後天意識是否誠信道德。所以作為一個常人來說,這個意識、這個意識系統對我們是否能夠進入到這個德性的領域,持守住這個五德的修持就具有真實的意義。這個意識對五德是否真實地在理論上和方法上認同、保持信守?是否願意將自己的意和眼耳鼻舌身全部都交給這個德性、五德能量來進行再造?這是一個重要的人生課題。將這六根一起用這個德性來進行重新的改造,並且要保持始終如一,不離不棄,表裡如一地用這個五德來規範意識活動和一切行為,這就是「誠意」。要不自欺心,慎獨而行,在與別人相處時是這樣,在獨處時也應該是這樣,在捫心自問的時候也是這樣。內心如此,表現於外更是如此。「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只有具備了這個真信、至信、堅信道德的人,才能達到合符要求的誠意。而信德是否豐厚,又與我們心中的禮德是否明亮直接相關。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只有火德才能生陽土,陽火就生陽土。這個誠意,是否能夠生成和穩定,與我們心中是否明亮就有關係。他一方面要看前面的那個「致知」這個理性認識、理論的建立這個基礎是否達到「正知」狀態,還要同時地去把握住「正心」的修持。心修正,禮德明,這樣才能夠保證這個誠意的生成和穩定。
現在講這個「正心」。何為正心?正心,首先要明白心的內涵。這裡所講的心,並不是解剖學上的心臟,而是我們這個心臟的場性。這一點,我們要超越現代這麼多年西醫學對我們的影響。因為西醫學是研究眼睛看得到的、這個太極白境當中的事物,包括我們的身體,主要是對命體進行研究。但是傳統中醫學和古代的醫學,它是智觀和慧觀同時進行觀察。所以在中醫理論裡面就有一個五臟之說――臟象的學說和理論。很多人只知道把五臟與西醫結合連接起來,而不能、不敢去解那個象和臟象的學說,弄不懂、弄不清那個象指的是什麼。甚至有些人批判古人說:是古人糊塗了,亂寫一氣的。可能嗎?!古代的醫學家都是仁德之士,是具有大仁德的人,怎麼可能把人的生命當兒戲,亂寫出三焦來了呢?亂寫出五髒的象來了呢?是我們自己的道德修為達不到他們那個境界和要求,我們閉著眼睛看自己的時候看不到而己!並不能說明古人的醫學水平沒有觀察到臟象,他們觀察到了而且很準確地觀察到了這個與我們身體內五臟相伴隨的五臟之場的象。比如說心之象,心臟之象就在我們胸腔的中央。雖然絕大部份人解剖學的心臟,都在左側的胸膛;少數的病例,這個有形的心臟在右側的胸膛。但是它們的場——這個心臟的影子,卻毫不例外地出現在自己的中丹田和膻中穴之間的位置上。所以這個「正心」,就是要正這個心的心場。它裡面的這個原料、能量,來自於我們肝臟的陽木。
《黃帝內經·靈樞》中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 「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也。」在《德道經》裡面的聖人之治方法論中,解析心中就含有意識、思識、無為識三種識性。其中的意識,就是後天逐步形成的、並未完全符合德性的陰我心識。所謂「正心」,就是要求用德性去糾正、改造意識中不符合道德人生觀的部分,使人能夠確立正識、正見,將私心和慾望調整到符合德性規範允許的這個閾值之內。用禮德的要求修持心性,從而達到心地光明磊落、坦蕩無私,使意識這個陰我之心,能夠服從於以火德為主導的這個思識,服從陽我心思識的領導和管理,不篡權,不越軌,始終與這個陽我思識保持一致,也就是保持住正見正覺,不離五德的這個規範,這就是正心。不過你這個誠意沒有達到要求,似信非信無所謂,那麼這個正心肯定做不到!因為我們這個意識在眼耳鼻舌身五根上作用,可以說是一個統領的作用。如果沒有誠意作為基礎,那麼這個意識很難被道德所規範。沒有尊道貴德的誠意信念,也就無法真實地完成正心。心是一身之主,就是我們內身國的君王。但是心中的意識屬於後天的這個智性,難以達到完全符合五德的要求。其中的思識屬於先天慧性,但是這個慧性我們如果不去主動開發他,他也就很難衝破這個意識的障礙,出來主宰工作。但是一旦衝破了,他與德性就具有良好的親和力。所以扶持和確立思識陽我心在心中的主導性地位,讓陽我思識成為心君,就顯得格外的重要。所以這個用德來修心、正心,也就成了我們修身的關鍵。
修身呢,什麼叫修身?看了前面的這麼幾個條目、幾個要求,那麼我們對這個修身也就容易把握。前面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四個次第,一步一步地規範好了,符合了五德的要求,那也就是修身的基礎。其實這個道德學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修身和完成心身向符合德性的全面轉換,從而形成道德人生觀和道德處世這樣一個理念。修身,是在以德性陽我思識為「心君」的這個統帥下,全面而系統地展開德化意識,用五德來轉化意識,用五德來轉化眼耳鼻舌身的條件反射。當然根本上要牢牢抓住用德性來對我們的意識陰我心進行五德的全面規範和轉化,這是個根本。因為眼耳鼻舌身只是個工具,只是意識的外用工具、表現工具,要把意識把握住,把這個陰我心的轉化、道德化把握住。這個意識統領我們的全身,對它完成了這個轉化,那麼這個修身也就把握了關鍵,那麼這顯態五根也就會處在符合德性狀態的行為之中。
當然對意識的這種五德的轉化,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因為它還要改造和根除我們意識和藏識庫里所帶來的、不符合德性的稟性、習性也就是積習成性養成的不良習慣。要用五德來全面再一次的塑造、重塑、重造我們的心身。要完成這個品格再造的過程,是需要下一翻苦功的。所以為了確保修身能夠正確地去完成,就必須要對「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四個次第牢牢地把握住。要把握好它的正確性、科學性、全面性,而且還有一個深入性,這樣才能確保修身走在正確的路上。在修身之中,又要牢牢地把握住指揮我們這個身體的主要管理者——這個陰我心意識的陽性轉化,把握住對意識的再造。這也就是《大學》里所講的培養人才的最高要求,就是要在我們這個身體裡面,在以修持心中禮德為統率的前提下,展開仁德的修持、義德的修持、信德的修持、智德的修持與實踐。把這五德的修持實踐整體地把握住,通過這些修持來再造我們的心,再造我們的身;這也就是《大學》之道,這就是培養高級人材的要求,是培養人材的最高要求。只有完成好這一步的禮德治身,使心身之中符合德治的狀態,使裡面眾生的精神狀態,處在一個合德的境界之中,這樣起心動念就一定具有公心,這個私心的含量就會符合要求,這個慾望也就沒有貪慾,成為符合自然規律的一點慾念。一旦這個私心和慾念,慾望超過了道德的要求,很快就被五德所規範制約。那麼這個五德就朗照其內,光照身外,走到哪裡都一身正氣(炁),無形當中就能影響別人和改造別人,從而實現齊家、治國以及平天下。
下一個條目,齊家。「齊」,有「一致,同等,平整」的意思。從這個「齊」字字義上解釋,這個齊家,就是用德行影響、感化和轉化自己的家庭。用自己的模範行為、德行品格和五德的能量,來感化和轉化自己的家庭,從而使整個家庭的成員都以自己為榜樣,隨同自己一起去立德修身,共同地去建立道德人生觀,從而共同建設這麼一個道德人家。古人不是說了嗎:「道德人家福澤長」。如果說我們能夠有齊家的能力,帶動一家人都來修養道德,那麼我們的家庭就絕對地會和睦,家人的身體也會少病少災,都健康。特別是當我們修養道德者,不僅完成了人格、道德品格的建立,而且也能同時吸收五德能量之後,大量地去吸收這個五德之光進入自己身內,不僅照亮自己也能照亮自己家庭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能真正地去齊家,而不是用語言齊家。當然,我們不能否定語言的作用。我們有的人沒有這個能量,自己又沒有這個行為,想影響家人始終影響不動。這兩年我們把《德道經》一講,注重了這個德性品格的修養,也就有了這個五德能量的吸收、轉換和釋放,家庭就有了很多的改變。不是有很多同學反應說:「我現在很滿意,原來家人都不理解、都反對,現在都一起參與了。共同地學習《德道經》,實踐《德道經》,我的壓力也感到輕了,感到很輕鬆。」這不就是在齊家嗎?!這不就是把握住了齊家的真正內涵了嗎?要想齊家,那就必須要先將這個身修好,將自己的心和身打造成為能夠承載五德能量的容器。同時應用「聖人之治」的修真方法,去採集五德能量進入我們這個良好的容器之中,使這種道德之光不僅能照亮自己同時也能照亮家人的時候,也就是實現齊家之日。這,就是齊家的一種狀態。我們還達不到這種齊家狀態的時候,不能轉換家人意識的時候,那麼就要內求,問一問:我們作為五德的這個容器,我鍛造得如何?我對這個天食人以五德之光之炁,我能吸收得進來嗎?我能將這種五德能量轉化成為光能,去跟我們的家人去進行心靈的交流,進行無形的輻射和影響嗎?這麼一問、一檢查,就知道我們是否進入了齊家的狀態,是否既能夠再造自己也能夠改變家庭,是否進入了建立一個道德人家的狀態之中去,去找一找原因。
「治國」,我們再看看「治國」。「治」呢,本義為水名字,在古代指的是水的名字,現代引申開來則有「管理、整理、調節」之義。這個治國,簡單的看,有權才能治國,實際上這個道德的能量是治國的要素,如果說有眾多的人都去修養道德,他也就在治國。大家就都具有調節之義,有整理之義。特別是我們對自己體內,通過修身治理的這一實踐,我們就會有感受了。當我們修身如治國,把自己身體的這個小國治得挺好的時候,家庭就自然變了,那不就是一種調節了嗎?!所以眼界要放開一點,不要把它局限了。首先這個治國,要立足於修自己的身,治身如治國,治國如修身。沒有修身的基礎,那也就沒有辦法正確地去服務於社會,將自己的道光德能奉獻給眾生。這個特點,我們要把握住。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道德人文文化史的歷史,所以在歷史上的「治國」方略當中,歷史上就曾經經歷了道治時代、德治時代、仁治時代。大家都學過歷史,看過歷史故事,但是把它上升到理論上來看呢,那麼也就是這麼三個時代為主,劃一個界限。自從這個仁治崩潰以後,就滑落到以「智治為主導、刑治為輔」這樣一個歷史階段,到現在還是這樣。只是近年來才提倡把刑治應改為主導,智治為輔助,把這個位置顛倒了一下。因為這個人心的智治駕馭在法律之上,的確使這個法律形同虛設,這在我國歷史上也給人民帶來了很多的苦難,所以必須要扭轉一下。如果說及時的再把這個德治加進去的話,那可就是錦上添花了。
《大學》這部書成書的年代,也就正是這個仁治演變為「智治為主、刑治為輔」管理社會的模式逐步形成的年代,在這樣一個時代當中誕生了《大學》。所以這個《大學》裡面強調了道德,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在當時的離道失德、喪仁棄義、禮德也無法維持的時候,當時的一批有識之士,分析了社會歷史背景現象,提出來的一個教育方案。因為在那個時代,已經是以「文功武治」為主要手段的霸治時期,後天的意識――這個私心和貪慾迅速地膨脹,統治著社會,冒充天之子假膺天命。那些霸主實際上是以自己的後天智識為用,而不是智德,只是智識為用。在他們心裡,法律是律別人的,刑不上大夫,律人而不律己!因而給人民帶來的,必然是長期的苦難和社會的不穩定。國外有些史學家說,中國歷史上為什麼亂的時候那麼多?與這個後天的智識之治凌駕於法律之上,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沒有法律的制約,人治凌駕於法治之上,而統治者又不能像《大學》裡面所講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那麼當然也就難以求得社會的安定。皇統很難三代以上為繼。
所以《大學》的思想也好,理論也好,《德道經》的思想也好、理論也好,他的治身呢,要真正上升上來。如果說歷代之人都能夠把握住《德道經》,把握住《大學》、《四書五經》裡面的真正的靈魂,而不是以僵化的形式,那的確能夠解決在漫長的時空當中的以「智治為主導,刑治為輔助」的這個過程當中產生的災難,那麼我們歷史上就可能減少很多的戰爭和動亂。就像有的朝代,它的確是離開了這個德呀,統治者不以德治己心,也不能以德治人。秦朝為什麼十幾年就敗亡了?不就是因為沒有貫徹實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原則嗎?!他用暴政來統治人民,既沒有用仁治,也沒有用義德,也沒有用禮德。他所用的,是將法律凌駕於人民的利益之上,去殘酷地剝奪人民的生存權利,因而才產生了陳勝吳廣的揭竿而起,將僅僅十幾年的秦朝推翻在地。
所以說,如果真正地把《德道經》和《大學》裡面的這種修身的思想,從上至下,人人都去用來制約心身,那麼整個國家,不也就能夠像《德道經》里所說的 「治大國若烹小鮮了」嗎?大家都在修養道德,用德性來制約自己,不會產生奢望。統治者不產生奢望而不剝削人民;人民呢,能夠安居樂業來發展生產,早出晚歸去進行工作,不就安全了嗎?!所以這個治國的關鍵,是前面的修身這個基礎。如果所有的人,都能用五德來規範自己的心和身,如果人人、全國的上下、整個民族的上下,都用這個五德來修養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內在五德的能量,那麼這個國也就大治,真正地是能夠出現一種太平的盛世!這個「平」就是指的一種道德修養的水平,達到了一種「太」的境界嘛。「太」,就是道,就是德嘛。所以你看看西方,到現在也不能說他是太平的盛世。為什麼呢?在監獄裡還是滿的,社會還有矛盾,矛盾還是很多。但是在我們的歷史上,就曾經創造過真正的太平,人們的道德文化水平都到達了一個相應的高度以後,監獄裡面沒人了,當官沒事可干,沒案可辦,那才是真正的太平啦!所以這個治國,它充分地體現著一個民族修養道德的集約效應,群體效應,民族效應。當然基礎上還是要回到修身,用五德來修身。如果人人都以五德修身,把握這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那麼也就「治大國若烹小鮮。」
最後講平天下。這個「平」字,剛才簡要地講了一下,這個「平」字,在古代的意思是由一個「於」字, 和「八」字共同組成。這個「於」字,是指炁流的運行,在運行過程當中受到了阻礙,但是它能夠越過障礙的意思。「八」字,是炁流自動分開的意思。「平」,就是指炁自然地散聚遇到障礙時,它能夠自如地越過這個障礙的意思。就像這天和地之間,上面一橫代表天,下面一橫代表地,這一炁流行於天地之間,遇到了阻礙它又能夠自行地跨越這個障礙。這個地炁上升的時候,穿過了這一橫的障礙。再形象地在用一個「八字」,來表述炁機的自動分開,平分左右。這也就是說,這個炁在自然地聚散越過這個障礙,那麼也就使事物的變化自然、平和、舒順,利於管理。所以國家管理者本身能夠處於德治其身狀態的時候,他內環境的氣機非常平和,同時又能在這個德治自己的同時,用德來治管理天下的時候,就能夠使天下太平而舒順,容易管理。因為道德這個五德能量它以一種炁的形態出現,滋養眾生,扶生眾生,幫助眾生。她可以超越任何物體的障礙,而深入民心和社會的各個階層以及領域之中。嘗試著分析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
應用五德之光炁,就能達到這個平的作用、深入人心的作用,使天下太平舒順,易於管理。所以說:「道蒞天下,民心自化;德化眾生,天下太平。」只要運用好這個德治天下,也就必然會出現「治大國如烹小鮮」一樣的輕鬆、平順、自然的太平盛世。這,就是平天下的「平」,就是要用好道所化生的德,用好五德之能量,用這個德自然地布施於眾生。如果人人都能如此,自然是天下大同!這個德能夠平化天下,達到長治久安;民心歸德,盛世太平也就自然出現;這,就是上乘的學問和教育理論培養人才應當實現的最終目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把這三綱要把握住,再把這八條目真實不虛地實踐,就能將我們古代的道德文化,教育思想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當中的共產主義理想恰到好處地結合到一起,推動整個民族的復興,從而迎來我們新時代的太平天下。
好,今天就講這麼多吧,謝謝大家!
(心香123初稿;平明瑤二稿;誠人三稿)
推薦閱讀:
※八字看能否考上大學
※開學第一天
※熟透了的青蘋果——變質的大學愛情(安德門愛情啟示錄)
※清朝大學士相當於什麼官位,大學士為什麼稱「中堂」,有多牛氣
※90後女孩獨自照顧癱瘓養母 帶著母親上大學
TAG: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