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細菌和病毒的遺傳
第九章 細菌和病毒的遺傳
名詞解釋
1. 原噬菌體:整合在宿主基因組中的噬菌體。只有少數基因活動,表達出阻礙物關閉其它基因。 2. 轉化:指某些細菌(或其他生物體)能通過其細胞膜攝取周圍供體的染色體片斷,並將外源DNA片段通過重組參入到自己染色體組的過程。 3. 轉導:指以噬菌體為媒介所進行的細菌遺傳物質重組的過程。 4. 性導:指接合時由F』因子所攜帶的外源DNA整合到細菌染色體的過程。F』因子是Hfr的不準確環出的F因素,帶有染色體DNA。 5. F-菌株:未攜帶F因子的大腸桿菌菌株。 6. F+菌株:包含一個遊離狀態F因子的大腸桿菌菌株。 7. Hfr菌株:包含一個整合到大腸桿菌染色體組內的F因子的菌株。 8. F因子:大腸桿菌中的一種附加體,控制大腸桿菌接合過程而使其成為供體菌的一種致育因子。 9. F』因子:整合在宿主細菌染色體上的F因子,在環出時不夠準確而攜帶有染色體一些基因的一種致育因子。 10. 受體部位:受體細菌細胞壁在特定的區域形成臨時通道,允許外源DNA片段通過,這一區域稱為受體部位。 11. 感受態細胞:能接受外源DNA分子並被轉化的細菌細胞稱為感受態細胞。 12. 感受態因子:促進轉化作用的酶或蛋白質稱為感受態因子。 13. 部分二倍體:當F+或Hfr的細菌染色體進入F-後,在一個短時期內,F-細胞中對某些位點來說總有一段二倍體的DNA狀態的細菌。 14. 營養缺陷型:指某一生物體喪失了合成某種生活物質的能力。 15. 中斷雜交試驗:一種用來研究細菌接合過程中基因轉移發方式的試驗方法。把接合中的細菌在不同時間取樣,並把樣品猛烈攪拌以分散接合中的細菌,然後分析受體細菌的基因順序。是大腸桿菌等細菌中用來測定基因位置的一種方法。 16. 溶源性:細菌被噬菌體感染而不裂解的現象。這時噬菌體的遺傳物質與寄主細菌的遺傳物質相結合併協同複製。 17. 烈性噬菌體:侵染宿主細胞後,進入裂解途徑,破壞宿主細胞原有遺傳物質,合成大量的自身遺傳物質和蛋白質並組裝成子噬菌體,最後使宿主裂解的一類噬菌體。 18. 溫和性噬菌體:侵染宿主細胞後,並不裂解宿主細胞,而是走溶原性生活周期的一類噬菌體。 19. 溶原性細菌:含有溫和噬菌體的遺傳物質而又找不到噬菌體形態上可見的噬菌體粒子的宿主細菌。 20. 轉導顆粒:把細菌染色體片段包裝在噬菌體蛋白質外殼內而產生的假噬菌體,其中並不包含噬菌體的遺傳物質。 21. 共轉導(並發轉導):兩個基因同時轉導的現象稱為共轉導或稱並發轉導。 22. 特殊性轉導顆粒:蛋白質外殼內攜帶有部分細菌染色體區段的噬菌體。 23. 轉染:用離體狀態的病毒DNA或RNA感染感受態細菌,從而改變細菌基因型的作用。 24. 原養型:如果一種細菌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也就是他能合成它所需要的各種有機化合物,如氨基酸、維生素及脂類,這種細菌稱為原養型。 25. 互補:就是兩個突變型噬菌體同時感染大腸桿菌時,可以互相彌補對方的缺陷,共同在菌體內增殖,引起溶菌,釋放原來的兩個突變型。
推薦閱讀:
※抱怨這種病毒
※丙肝比乙肝易轉為肝癌 可用治療消除丙肝病毒
※利巴韋林(病毒唑)和頭孢曲松鈉不要合用 - Qzone日誌
※病毒是如何致病的?
※世界上最大的水晶洞穴:1滴水含2億病毒,食後存活不超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