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當全職爸爸教育五歲神童(有效的學英語方法等!

最近一條名為「博士甘當全職爸爸,在家教育五歲神童」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很多人紛紛置疑這個博士爸爸為什麼不努力經營自己的事業,為社會貢獻力量,而甘願回家帶孩子呢?在他的教授下,他的五歲女兒是否真的與眾不同嗎?這個女孩名叫袁小逸,英文名字安吉拉,今年五歲,是袁先生的女兒。每天上午,小逸都會和另外兩個同齡的小夥伴到公園裡來學習。記者:你每天怎麼學習這些英語呀,日語呀?袁小逸:論語還先寫一寫,再學日語,然後那英文嘛有時候不讀,有時候讀,有時候還讀讀新的中文,像茅盾,守株待兔這些。記者:你們每天都來這個公園學嗎?同學:有的時候下雨不來,有的時候不下雨來的。記者:大衛吶?大衛:就是星期六,星期天不來的。小逸為什麼沒有像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去上幼兒園呢?事情還要從小逸三歲時,當她第一次被送到幼兒園時說起。袁鴻林的妻子:我每次去看她的時候,從那個門悄悄地看她,她老是蹲在那個牆角邊上,或者坐在一個凳子上,人家小朋友都在玩啊,跳啊,玩玩具啊,她坐在那裡傻傻地就這樣看著人家。袁鴻林:總覺得她跟這個環境不太融洽,而且從她個人的角度來講,好像蠻反感這個環境的。一開始,袁先生和妻子都以為女兒是沒有適應新的環境,過一段時間就好了。但是一年時間過去了,情況依然沒有改變。等到看見幼兒園老師給女兒寫的評語後,袁先生和妻子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袁鴻林的妻子:評語上寫的我們孩子,覺得好像我們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交流啊,語言表達呀,好像都不好似的。袁鴻林:在我們家裡附近的草坪上,她跟所有的小孩都玩得很好,一點沒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就感覺到幼兒園的環境對她來講,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比較緊張,比較壓抑。為了改變女兒的現狀,經過慎重考慮,袁先生和妻子最終決定不再送女兒去幼兒園了。袁鴻林:小孩子都有一種對父母,特別是父母啊,熟悉的人的一種依戀,對她熟悉的環境的一種依戀。你過多地人為地強制性地去改變她,可能會扭曲她。女兒離開了幼兒園,那麼今後由誰來繼續教育她呢?考慮再三,袁先生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為了女兒的未來,他決定留在家中做個全職爸爸,親自教育女兒。袁先生,47歲,北京大學歷史系碩士,南開大學博士生學歷,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科研工作,後來下海到廣州從事外貿工作。42歲那年,袁先生有了女兒小逸,中年得子的喜悅令袁先生對女兒很是寵愛。袁鴻林:很開心,我覺得年紀大了以後有個小孩,這種感覺跟年紀輕的時候有小孩不一樣。女兒一歲多時,袁先生一家遷回到家鄉浙江省海鹽縣。袁先生開了一家從事外貿諮詢和翻譯的小店,而妻子則開了一家美容店。意識到女兒無法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後,袁先生決定關掉店面,全心全意教育女兒。同時他也想到,自己可以利用英語的特長,在帶女兒的同時,教教其他學生,順便貼補家用。通過閱讀包括《神童作坊》,《哈佛女孩劉亦婷》等中外書籍,在總結各類教育經驗和理論的基礎上,袁先生對於早教問題有了自己的認識。袁鴻林:小孩子他生下來就要感知外界,實際上就是學習過程開始了。那麼問題是你給他學什麼,要很認真地研究什麼東西適合於小孩子學。語音是思維的載體,所以通過語言訓練也能夠得到很好的思維的訓練。那麼像這種能力就應該在學前重點的核心的地位來從事,包括音樂,它因為是對聲的一個感知,所以小孩子也是可以很早就學的,而且可以學得很好的。解決了應該學什麼的問題,接下來就是怎麼學。在四處觀察以後,袁先生最終決定將當地一所著名的私家園林綺園作為女兒學習的場所。袁鴻林:讀書呢,我也不主張長時間關在這個室內那樣地死讀,比如到一種心情舒暢的地方讀個半小時左右,就讓小孩休息,玩,然後差不多了再叫回來,再讀個半小時,這樣一邊玩,一邊讀,他們不累,而且我覺得效率還是蠻好的。就這樣,從周一到周五,除了颳風下雨,袁先生都會背上一書包課本和食物,帶女兒到綺園學習,一學就是一上午。記者:每次教你的新的東西你都會嗎?袁小逸:有些比較難,有些我感覺到很簡單。記者:那覺得難的時候你怎麼辦啊?袁小逸:難的時候我要用功學就行了。記者:那不會覺得學得挺煩的,不想學了?袁小逸:不會的,因為一邊玩,一邊學習嘛。一個偶然的機會,袁先生髮現,當女兒和同齡的小夥伴一起學習時勁頭特別足,於是他萌生了給女兒尋找同齡陪讀的想法。袁鴻林:我覺得給她創造這樣的氛圍,有利於她與同齡孩子的交流,必要的時候讓他們通過學習,反過來再來當小老師,把知識更進一步地紮實一點。而且他們這樣做也很有趣,他們很喜歡。就拿我女兒來講,她也蠻樂意做我的小助教。輸出輸入互動,對她的學習才有更大的促進。記者:爸爸教你的這些知識,你覺得哪個知識你最喜歡?袁小逸:英語先教的,我最喜歡。記者:為什麼你最喜歡英語呀?袁小逸:英語,小提琴,我現在都在教其他小孩子啦。袁先生到底是用什麼方法教女兒英語,而讓女兒喜愛上英語課的呢?袁鴻林:語言要通過不斷地來使用才能夠真正學到,所以我蠻注意給她創造一個氛圍。平常我就注意讓她看一下她喜歡的英語原版的影碟,比如像兒童的動畫片啊。為了給女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袁先生專門買來了整套的美國迪斯尼英語動畫片,供女兒每天下午睡過午覺後在家觀看。同時在上午的英語課上,袁先生花時間最多的也是領讀和糾正孩子們的發音。袁鴻林:英語這樣的一種西語呀,是以拼音為基礎,所以語音非常關鍵。這取決於到以後能不能讀得好,能不能聽得懂,能不能說得比較標準,能夠真正地去溝通。袁小逸:我的名字叫袁小逸。記者:你今年多大了?袁小逸:我五歲。現在的小逸已經能夠朗讀多篇英語課文,不過她從來沒有背過一個單詞,而且爸爸也一直沒有教她英語音標。袁鴻林:我主要是從讓她認識字母,讓她區分字母的名稱和字母在這個單詞裡頭應該的讀音,然後從這個字母跟這個字母的組合當中啊,找出一個規律性的東西來。這樣就避免了去死記硬背單詞。記者:你就當阿姨現在不會英語,你教我。袁小逸:Lesson one excuse me記者:這個是什麼意思呀?袁小逸:excuse me 就是打擾啦,對不起。記者:那爸爸怎麼教你這個詞?最開始你想,告訴阿姨爸爸怎麼教你excuse me的?袁小逸:他就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拼給我看。漸漸地,袁先生在教授女兒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一套有效的英語教學法。與此同時,他的小型培訓班也一傳十,十傳百,很多家長帶著孩子找到他,希望拜他為師。袁先生最終把他的英語培訓班命名為哈利快樂英語角。同期:袁鴻林:哈利是我的英語名字,我教英語我覺得要快樂才行。我覺得現在國人學英語,學得很累,很難,有的人幾乎都沒信心,其實我覺得學英語可以快樂一點。自從辦了哈利快樂英語角,袁先生的課表越排越滿,學生也從最初的學齡前兒童,發展到了初中生。學生濮超一:在學校里學英語的有很多同學,老師有些什麼讀音都聽得不清楚。記者:那你覺得在這裡呢?學生濮超一:在這裡老師教得很準確的,好象是外國人讀出來一樣的。學生洪慧傑:每次考試我也是竭盡全力吧,可是竭盡全力,我就是找不到英語這種感覺。在袁老師這裡學沒有一種壓力,他不會讓你被迫地背。他只讓你要有一個量度,就是聽力的量度,每天只要按時聽一點,你的語法感覺肯定會上來的。除了教授英語之外,袁先生還在空閑的時間教女兒念古文,繪畫,寫毛筆字和拉小提琴。也許是從爸爸那裡學到的東西太多了,在小逸的心目中,爸爸簡直就是個英雄。袁小逸:英雄是最厲害的。記者:那你覺得你爸爸是最厲害的?袁小逸:他是我最厲害的。記者:那告訴阿姨他哪兒最厲害呀?袁小逸:他法語也會,我不會的。他現在在教我,當然是我的英雄。雖然袁先生的早教方法很有特點,但是對於他身為博士,卻甘願做全職爸爸教育女兒的反常舉動,大家依然有很多疑慮。在做出這個決定時,袁先生到底是怎麼想的呢?他的女兒小逸目前看來是發展得很好,但是以後呢?袁先生到底想把女兒教育成什麼樣子?這其中有沒有風險呢?看到女兒按部就班地學習,一天天進步,袁先生對於自己的早教方案更加有了信心,進而提出了一個超前的教育時間表:3,4歲開始早教,9歲小學畢業,13歲高中畢業,16歲大學本科畢業,最終21歲左右博士畢業。袁鴻林:成功的早期教育應該是我覺得是具有個性化的,很有人性化的,很符合兒童自然生長,包括心理和身體方面,同時它又是超前的。早一些學完這些課,博士課程這樣一個訓練課程,這個是完全做得到的。按照這個思路,袁先生決定將來不送女兒去讀小學了。袁鴻林:只要一個孩子智能正常,身體健康,都可以達到我女兒的境界。沒有問題的,但是後續教育就麻煩了。你如果把她培養到六歲七歲,你還去上小學,我就很擔憂。這種後續教育不一定能夠跟她接軌。這也是我提出女兒可能不去上小學的一個想法。袁先生的大膽設想經當地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尤其是在教育界震動很大,幾位從事了多年教學工作的中學老師來到了哈利快樂英語角。老師:有的科目比如說數學,你自己也比較專長的,你會去給她講一些東西,但是比如說物理呢?袁鴻林:物理我不懂,我就請好的老師,網上去買課程。老師:通過網上這種方式?袁鴻林:我不可能樣樣都會,永遠不可能這樣子。老師:但是你要給她一種思想,是吧?袁鴻林:對,我要給她一種理念。而且有些東西當她達到一定的程度,她的閱讀能力,她的理解能力,她可以自學。幼年主要是學習的習慣,往上走要有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方法加上學習的習慣,其中包括自學能力。老師:你是不是在考慮就是說,要給孩子跟人交往的機會呢,然後要叫他們(學生)來?袁鴻林:孩子是和她同齡的孩子,甚至於比她低的學生我都收,比她大的學生也收。我的孩子不僅是同層次的交流,跟高層次的也交流,跟下面的也交流。她的交流範圍每天是很廣的,到了一定的年齡,我可以讓她為社區做貢獻嘛。我現在培養她一種教學的能力,到時候可以讓她義務去教小朋友。老師:你把學生放到家裡,讓他們跟她交流,或者是帶出去,你覺得它的氛圍跟學校裡面的氛圍一樣嗎?袁鴻林: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它的效果未必比學校差。記者:你女兒可能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到高中的時候,她給你提出來她要去上學。袁鴻林:她如果想去,我會讓她去。同這幾位老師一樣,很多網友對於袁先生特殊的教育模式,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有的網友贊同袁先生的做法,表示「家庭教育在美國不但合法,而且受到不少人的歡迎。相當多的家長都讓孩子在家裡接受教育。」當然也有的網友提出質疑,聲稱:「他為什麼在學業有成時選擇教育一個孩子作為目標,而不是將學業貢獻於社會呢?」 有的網友甚至表達得更加極端,認為:「南開博士只會教育孩子,那根本用不著博士,他讀個中專幼師就行了。」袁鴻林:我也不認為現在有的博士碩士一定是做著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我總覺得為下一代真真實實做一點好事,我覺得無論你的職位多高,職務多麼崇高,你怎麼樣,其實你給小孩子做一點事情是更崇高的事,更值得的。這是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未來嘛。有很多人口頭上都認可,但是覺得博士去教小孩太浪費,我覺得他也可以那麼認為,但在我來講,我教得很開心,一點也不認為浪費。袁先生說,他決定在教授女兒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理念,最終研究齣兒童早期教育的理想模式,與更多的父母分享。另外袁先生認為,教育本來就應該是多樣式的,他對女兒實施的早教計劃應該是對於現代主流教育模式的一種補充。袁鴻林:我們十多億人口這麼一個大國,如果教育只是一個模式,這就很危險,應該允許有不同的模式。
推薦閱讀:

培養「神童」一定要超前越級嗎?
12,斯科特
美國怎麼選「神童」?
昔日神童魏永康重回象牙塔
26,康拉德

TAG:教育 | 博士 | 英語 | 方法 | 有效 | 神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