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骨傷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66肩周炎的診頃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66.1診斷依據

66.1.1慢性勞損,外傷筋骨,氣血不足復感受風寒濕邪所致。

66.1.2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右肩多於左肩,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多為慢性發病。

66.1.3肩周疼痛,以夜間為甚,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肩關節活動功能障礙。

66.1.4肩部肌肉萎縮,肩前、後、外側均有壓痛,外展功能受限明顯,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

66.1.5X線檢查多為陰性,病程久者可見骨質疏鬆。

66.2證候分類

66.2.1風寒濕型:肩部串痛,遇風寒痛增,得溫痛緩,畏風惡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質淡,苔薄白或膩,脈弦滑或弦緊。

66.2.2瘀滯型:肩部腫脹,疼痛拒按,以夜間為甚。舌質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黃,脈弦或細澀。

66.2.3氣血虛型:肩部酸痛,勞累後疼痛加重,伴頭暈目眩,氣短懶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質淡,苔少或白,脈細弱或沉。

66.3療效評定

66.3.1治癒:肩部疼痛消失,肩關節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

66.3.2好轉:肩部疼痛減輕,活動功能改善。

66.3.3未愈:癥狀無改善。

67肩關節扭挫傷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67.1診斷依據

67.1.1有明顯外傷史。

67.1.2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部位多在肩部上方或外側,並以閉合傷為其特點。

67.1.3局部瘀腫,疼痛,功能障礙。

67.1.4應鑒別是否合併肌腱斷裂或骨折,必要時X線攝片排除骨折。

67.2證候分類

67.2.1氣血瘀滯型:局部腫脹,疼痛拒按,功能受限,或見瘀血斑。舌質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黃,脈弦或細澀。

67.2.2風寒濕型:多見於後期,以肩部酸脹痛為主,有沉重感,遇風寒則疼痛加重,得溫則疼痛減輕。舌質淡,苔薄白或膩,脈緊。

67.3療效評定

67.3.1治癒:肩部腫痛消失,功能恢復正常。

67.3.2好轉:局部腫脹瘀斑基本消失,功能改善,但活動仍有疼痛。

67.3.3未愈:癥狀無改善。

68肱二頭肌長頭腱腱鞘炎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68.1診斷依據

68.1.1有肩部勞損或受風寒濕邪侵襲病史。

68.1.2中年人較多見,大多數呈慢性發病過程。

68.1.3肩部酸脹,疼痛以夜間為明顯,疼痛可向三角肌下放射。

68.1.4肱骨結節間溝處有明顯壓痛,肱二頭肌腱抗阻力試驗陽性。

68.2證候分類

68.2.1寒濕型:肩部脹痛,有重著感,遇寒痛增,得溫痛緩,或兼有畏寒。舌質淡紅,苔白或膩,脈弦滑。

68.2.2瘀滯型:多見於早期。肩部疼痛較局限,以夜間為明顯,壓痛明顯,可觸及硬結或活動有摩擦音。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脈弦或細澀。

68.2.3氣血不足:多為後期,肩部酸痛,勞累後疼痛加重,皮色蒼白,或有頭暈心悸,肌肉萎縮。舌質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68.3療效評定

68.3.1治癒:肩部疼痛及壓痛點消失,肩關節功能恢復。

68.3.2好轉:肩部疼痛減輕,功能改善。

68.3.3未愈:癥狀無改善。

69岡上肌肌腱炎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69.1診斷依據

69.1.l多由肩部外傷、勞損或感受風寒濕邪所致。

69.1.2好發於中老年人,多數呈緩慢發病。

69.1.3肩部外側漸進性疼痛,活動受限。

69.1.4肱骨大結節處或肩峰下有明顯壓痛,肩關節外展60°~120°出現"疼痛弧"。部分病例有岡上肌肌腱鈣化存在,應攝X片明確診斷。

69.2證候分類

69.2.1瘀滯型:肩部疼痛腫脹,以夜間為甚,痛處固定,拒按,肩部活動時可聞及摩擦音。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黃,脈弦或細澀。

69.2.2虛寒型:肩部酸脹,勞累後疼痛加重,遇寒痛劇,得溫痛緩。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69.3療效評定

69.3.1治癒:肩部疼痛及壓痛消失,肩關節活動功能恢復。

69.3.2好轉:肩部疼痛減輕,功能改善。

69.3.3未愈:癥狀無改善。

70肩峰下滑囊炎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70.1診斷依據

70.1.1多有肩部外傷或勞損病史。

70.1.2常多繼發於肩關節鄰近組織退化和慢性炎證。

70.1.3肩峰下疼痛,活動受限,肩峰外端有局限性壓痛及腫塊。

70.2證候分類

70.2.1瘀滯型:多見於早期,局部腫脹,疼痛拒按,夜間疼痛尤為明顯,局部可觸及波動感之腫塊。舌質暗紅,苔薄黃,脈弦。

70.2.2虛寒型:多見於後期,局部酸脹疼痛,勞累後疼痛加重,畏寒喜溫,神疲乏力可觸及質軟之腫塊。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70.3療效評定

70.3.1治癒:肩部無疼痛及壓痛,腫塊消失,功能恢復正常。

70.3.2好轉:肩部疼痛減輕,腫塊縮小或基本消失,功能改善。

70.3.3未愈:癥狀無改善。

71肘關節軟組織扭挫傷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71.1診斷依據

71.1.1有外傷史。

71.1.2肘關節疼痛、腫脹,或見皮膚青紫瘀斑,肘關節屈伸功能明顯受限。

71.1.3必要時X線攝片,以排除骨折。

71.2證候分類

71.2.1氣滯血瘀型:肘部疼痛,瀰漫性腫脹,偶見瘀斑,局部壓痛,肘關節活動受限。舌可見瘀點,脈弦緊。

71.2.2虛寒型:多見於後期,肘部酸脹疼痛,勞累後疼痛加重,畏寒喜溫。舌質淡,苔薄白,脈細。

71.3療效評定

71.3.1治癒:肘關節疼痛腫脹基本消除,肘關節活動功能恢復正常。

71.3.2好轉:肘部腫脹、疼痛減輕,肘關節功能改善。

71.3.3未愈:癥狀無改善。

肱骨外上髁炎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74.1診斷依據

74.1.1多見於特殊工種或職業,如磚瓦工、網球運動員或有肘部損傷病史者。

74.1.2時外側疼痛,疼痛呈持續漸進性發展。作擰衣服、掃地、端壺倒水等動作時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無力,握力減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時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

74.1.3時外側壓痛,以肱骨外上髁處壓痛為明顯,前臂伸肌群緊張試驗陽性,伸肌群抗阻試驗陽性。

74.2證候分類

74.2.1風寒阻絡: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溫痛緩。舌苔薄白或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74.2.2濕熱內蘊:時外側疼痛,有熱感,局部壓痛明顯,活動後疼痛減輕,伴口渴不欲飲。舌苔黃膩,脈濡數。

74.2.3氣血虧虛:起病時間較長,肘部酸痛反覆發作,提物無力,肘外側壓痛,喜按喜揉,並見少氣懶言,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細。

74.3療效評定

74.3.1治癒:疼痛壓痛消失,持物無疼痛,肘部活動自如。

74.3.2好轉:疼痛減輕,肘部功能改善。

74.3.3未愈:癥狀無改善。

75腕關節扭挫傷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怦定

75.1診斷依據

75.1.1有腕關節扭挫傷史。

75.1.2腕部腫痛,重者局部瘀斑,壓痛明顯且功能受限。

75.1.3橈骨莖突疼痛及壓痛多為橈側副韌帶損傷,尺骨莖突疼痛及壓痛多為尺側副韌帶損傷,腕背伸疼痛或掌屈疼痛多為掌、背側副韌帶損傷或屈、伸肌健損傷。

75.1.4必要時X線攝片,以排除骨折、脫位。

75.2證候分類

75.1瘀滯型:多見於損傷早期,局部腫痛,皮膚灼熱,按痛,腕部活動不利。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或弦澀。

75.2.2虛寒型:多見於損傷後期,局部腫脹不明顯,活動痛,喜按喜揉,腕部活動不利。舌質淡,苔薄白,脈細或沉細。

75.3療效評定

75.3.1治癒:腕部腫痛消失,無壓痛,腕關節活動自如。

75.3.2好轉:腕部腫痛減輕,活動時仍有不適。

75.3.3未愈:癥狀無改善。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90.1診斷依據

90.1.1有外傷史。

90.1.2傷後關節疼痛,腫脹,有彈響和交鎖現象。

90.1.3膝內外間隙壓痛。

90.1.4慢性期股四頭肌萎縮,以股四頭肌內側尤明顯。

90.1.5麥氏征和膝關節研磨試驗陽性。

90.2證候分類

90.2.1中醫證候分類:

90.2.1.1氣滯血瘀:膝關節疼痛腫脹明顯,關節交鎖不易解脫,局部壓痛明顯,動則痛甚。舌暗紅,脈弦或細澀。

90.2.1.2痰濕阻滯:損傷日久或手術後膝關節腫脹明顯,酸痛乏力,屈伸受限。舌淡胖,苔膩,脈滑。

90.2.1.3肝腎虧損:無明顯的外傷史或輕微扭傷,腫痛較輕,靜時反痛或損傷日久,肌肉萎縮,膝軟無力,彈響交鎖頻作。舌紅或淡,少苔,脈細或細數。

90.2.2病理分類:

90.2.2.1內側半月板損傷:壓痛局限於內側關節縫隙,股四頭肌萎縮,麥氏試驗陽性,出現於膝關節接近全屈位為后角損傷;接近伸直位為前角損傷。以縱形撕裂多見。

90.2.2.2外側半月板損傷:壓痛於外側關節間隙,股四頭肌萎縮,麥氏試驗屈膝外展外旋陽性,接近全屈位為后角損傷,接近伸直位為前角損傷,以不完全橫裂及水平撕裂多見。

90.3療效評定

90.3.1治癒:膝關節疼痛腫脹消失,無關節彈響和交鎖,膝關節旋轉擠壓和研磨試驗(-),膝關節功能基本恢復。

90.3.2好轉:疼痛腫脹減輕,關節活動時有彈響和交鎖,膝關節旋轉擠壓和研磨試驗(土)。

90.3.3未愈:膝關節疼痛無改善,有彈響及交鎖,關節功能障礙。或合併膝關節滑囊炎,骨性關節炎。

背肌筋膜炎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100.1診斷依據

100.1.1可有外傷後治療不當、勞損或外感風寒等病史。

100.1.2多發於老年人,好發於兩肩胛之間,尤以體力勞動者多見。

100.1.3背部酸痛,肌肉僵硬發板,有沉重感,疼痛常與天氣變化有關,陰雨天及勞累後可使癥狀加重。

100.1.4背部有固定壓痛點或壓痛較為廣泛。背部肌肉僵梗,沿骶棘肌行走方向常可觸到條索狀的改變,腰背功能活動大多正常。X線攝片檢查無陽性徵。

100.2證候分類

100.2.1風寒濕邪:背痛板滯,後項、肩部牽拉性疼痛,甚者痛引上臂,伴惡寒怕冷。舌淡苔白,脈弦緊。

100.2.2氣血凝滯:晨起背部板硬刺痛,活動後減輕。舌暗苔少,脈澀。

100.2.3氣血虧虛:肩背隱痛,時輕時重,勞累後疼痛加劇,休息後緩解。舌淡苔少,脈細弱。

100.3療效評定

100.3.1治癒:背部疼痛消失,活動自如,無複發。

100.3.2好轉:背部疼痛減輕,活動時稍有不適。

100.3.3未愈:癥狀無改善。

101急性腰扭傷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101.1診斷依據

101.1.1有腰部扭傷史、多見於青壯年。

101.1.2腰部一側或兩側劇烈疼痛,活動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強迫姿勢,以減少疼痛。

101.1.3腰肌和臀肌痙攣,或可觸及條索狀硬狀,損傷部位有明顯壓痛點,脊柱生理弧度改變。

101.2證候分類

101.2.1氣滯血瘀:閃挫及強力負重後,腰部劇烈疼痛,腰肌痙攣,腰部不能挺直,俯仰屈伸轉側困難。舌暗紅或有瘀點,苔薄,脈弦緊。

101.2.2濕熱內蘊:勞動時姿勢不當或扭閃後腰部板滯疼痛,有灼熱感,可伴腹部脹痛,大便秘結,尿黃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101.3療效評定

101.3.1治癒: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動正常。

101.3.2好轉:腰部疼痛減輕,脊柱活動基本正常。

101.3,3未愈:癥狀無改善。

102腰肌勞損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102.1診斷依據

102.1.1有長期腰痛史,反覆發作。

102.1.2一側或兩側腰骶部酸痛不適。時輕時重,纏綿不愈。勞累後加重,休息後減輕。

102.1.3一側或兩側骶棘肌輕度壓痛,腰腿活動一般無明顯障礙。

102.2證候分類

102.2.1寒濕型:腰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靜卧不減,陰雨天加重。舌苔白膩,脈沉。

102.2.2濕熱型:痛而有熱感,炎熱或朗雨天氣疼痛加重,活動後減輕,尿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102.2.3腎虛型:腰部酸痛乏力,喜按喜揉,足膝無力,遇勞更甚,卧則減輕,常反覆發作。偏陽虛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溫,少氣懶言,腰腿發涼,舌質淡,脈沉細。偏陰虛者心煩失眠,咽干口渴,面色潮紅,倦怠乏力,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102.2.4瘀血型:腰痛如刺,痛有定處,輕則俯仰不便,重則因痛劇不能轉側,拒按。舌質紫暗,脈弦。

102.3療效評定

102.3.1治癒:腰痛癥狀消失,腰部活動自如。

102.3.2好轉:腰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基本恢復。

102.3.3未愈:癥狀未改善。

103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103.1診斷依據

103.1.1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濕史。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103.1.2常發生於青壯年。

103.1.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壓增加(如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

103.1.4脊柱側彎,腰生理孤度消失,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並向下肢放射,腰活動受限。.

103.1.5下肢受累神經支配區有感覺過敏或遲鈍,病程長者可出現肌肉萎縮。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減弱。

103.1.6X線攝片檢查:脊柱側彎,腰生理前凸消失,病變椎間盤可能變窄,相鄰邊緣有骨贅增生。CT檢查可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03.2證候分類

103.2.1中醫證候分類:

103.2.1.1血瘀證:腰腿痛如刺,痛有定處,日輕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轉受限,痛處拒按。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脈弦緊或澀。

103.2.1.2寒濕證:腰腿冷痛重著,轉側不利,靜卧痛不減,受寒及陰雨加重,肢體發涼。舌質淡,苔白或膩,脈沉緊或濡緩。

103.2.1.3濕熱證:腰部疼痛,腿軟無力,痛處伴有熱感,遇熱或雨天痛增,活動後痛減,惡熱口渴,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濡數或弦數。

103.2.1.4肝腎虧虛:腰酸痛,腿膝乏力,勞累更甚,卧則減輕。偏陽虛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溫,少氣懶言,腰腿發涼,或有陽萎、早泄,婦女帶下清稀,舌質淡,脈沉細。偏陰虛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紅,倦怠乏力,心煩失眠,多夢或有遺精,婦女帶下色黃味臭,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103.2.2病理分型:

103.2.2.1單側椎間盤突出:下腰痛伴一側下肢放射痛,脊柱側彎,腰生理前凸減小或消失,病變椎間盤患側椎旁壓涌,可沿坐骨神經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cT檢查:椎間盤向椎管一側突出。

103.2.2.2雙側椎間盤脫出:下腰痛,伴雙側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減少或消失,病變椎間盤兩側椎旁均有壓痛,可沿坐骨神經向下肢放射,雙下肢直腿抬高試驗陽性。cT檢查:椎間盤肉左右突出,並可見遊離塊。

103.2.2.3中央型椎間盤脫出:除出現腰腿痛的癥狀外,還可出現會陰部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礙等馬尾神經壓迫症。CT檢查:椎間盤向正中方向突出。

103.2.2.4上下型椎間盤脫出:大部分患者僅有腰痛癥狀,X光檢查病變椎間盤可見Schmori結節。

103.3療效評定

103.3.1治癒: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復原工作。

103,3.2好轉:腰腿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

103.3.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

第三腰槽橫突綜合征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105.1診斷依據

105.1.1有突然彎腰扭傷,長期慢性勞損或腰部受涼史。

105.1.2多見於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

105.1.3一側慢性腰痛,晨起或彎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難,有時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

105.1.4第三腰椎橫突處壓痛明顯,並可觸及條索狀硬結。

105.1.5X線攝片可示有第三腰椎橫突過長或左右不對稱。

105.2證候分類

105.2.1氣滯血瘀:腰痛如刺,痛處固定,拒按,腰肌板硬,轉搖不能,動則痛甚。舌暗紅,脈弦緊。

105.2.2風寒阻絡:腰部冷痛,轉側俯仰不利,腰肌硬實,渴寒痛增,得溫痛緩。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緊。

105.2.3肝腎虧虛:腰痛日久,酸軟無力,遇勞更甚,卧則減輕,腰肌萎軟,喜按喜揉。偏陽虛者面色無華,手足不溫,舌質淡,脈沉細;偏陰虛者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質紅,脈弦細數。

105.3療效評定

105.3.1治癒:腰痛消失,功能恢復。

105.3.2好轉:腰痛減輕,活動功能基本恢復,勞累後仍覺疼痛不適。

105.3.3未愈:腰痛無明顯減輕,活動受限。

106骶髂關節損傷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106.1診斷依據

106.1.1有急性腰能部扭傷史或慢性勞損史,多見於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

106.1.2一側或雙側腰骶部疼痛,不能彎腰,患側下肢站立負重、行走抬腿困難,嚴重者疼痛向臀部和腹股溝處放射。

106.1.3骶髂部有明顯壓痛,兩側髂後上棘不等高,"4"字試驗陽性,床邊試驗陽性,唧筒柄試驗陽性,髖膝屈曲試驗及下肢後伸試驗陽性,嚴重者可見腰能部脊柱側彎。

106.1.4骶髂關節雙斜位X線攝片:患側骶髂關節間隙增寬,或無異常。

106.2證候分類

106.2.1氣滯血瘀:扭傷後,腰骶痛驟作、疼痛劇烈,刺痛或脹痛,痛有定處,日輕夜重,俯仰受限,轉側步履困難。舌紅或紫暗,脈弦細。

106.2.2氣虛血凝:腰能部拘急不舒,疼痛隱隱,活動不利,時輕時重,腰肌板硬。舌質暗紅,脈弦細或澀。

106.2.3氣血兩虧:腰骶部酸痛,痛連臀腿,遇勞則甚,動作不利,體倦乏力,面色無華。舌質淡,脈細無力。

106.2.4肝腎虧虛:腰脹隱痛,遇勞更甚,卧則減輕,腰肌酸軟無力,喜按喜揉。偏陽虛者面色無華,手足不溫,陽萎或早泄,舌質淡,脈沉細;偏陰虛者面色潮紅,手足心熱,失眠遺精,舌質紅,脈弦細數。

106.3療效評定

106.3.1治癒:腰骶痛消失,腰腿活動自如。

106.3.2好轉:腰骶痛減輕,功能改善。

106.3.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

107腰椎椎管狹窄症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107.1診斷依據

107.1.1有慢性腰痛史,部分病人有外傷史。

107,1.2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體力勞動者。

107.1.3長期反覆的腰腿痛和間歇性破行,腰痛在前屈時減輕,在後伸時加重,腿痛多為雙側,可交替出現,站立和行走時出現腰腿痛或麻木無力,疼痛和跛行逐漸加重,休息後好轉。嚴重者可引起尿頻或排尿困難。

107.1.4下肢肌萎縮,腱反射減弱、腰過伸試驗陽性。

107.1.5腰椎X線攝片檢查有助於診斷,脊髓造影、CT和核磁共振檢查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107.2證候分類

107.2.風寒痹阻:腰腿酸脹重著,時輕時重,拘急不舒,遇冷加重,得熱痛緩。舌淡苔白滑,脈沉緊。

107.2.2腎氣虧虛:腰腿酸痛,腿膝無力,遇勞更甚,卧則減輕,形羸氣短,肌肉瘦削。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107.2.3氣虛血瘀:面色少華,神疲無力,腰痛不耐久坐,疼痛纏綿,下肢麻木。舌質瘀紫,苔薄,脈弦緊。

107.3療效評定

107.3.1治癒:腰腿痛癥狀消失,功能基本恢復正常。

107.3.2好轉:腰腿痛減輕,勞累後仍有疼痛。

107.3.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

108臀上皮神經損傷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108.1診斷依據

108.1.1有腰臀部閃挫扭傷史或慢性勞損史。

108.1.2多發生於中年以上患者。

108.1.3一側腰臀部刺痛或酸痛,急性扭傷疼痛較劇,可有下肢牽扯樣痛,但多不過膝,彎腰明顯受限,在骼嵴最高點內側2~3厘米處(即臀部外上象中點)壓痛明顯,局部可觸到條索樣硬結。

108.2證候分類

108.2.1氣滯瘀阻:腰臀部刺痛,牽扯腿部,痛處固定,夜間尤甚,轉側俯仰困難。舌質暗紫,脈弦澀或弦緊。

108.2.2氣血不足:腰臀酸痛,腿串痛麻木,體倦無力,遇勞則甚,頭暈眼花,面色蒼白。舌淡,脈虛細。

108.3療效評定

108.3.1治癒:腰臀痛消失,功能恢復,無反覆發作。

108.3.2好轉:腰臀痛減輕,勞累或彎腰臀部仍牽拉痛。

108.3.3未愈:腰臀部疼痛無明顯緩解。

109梨狀肌綜合征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

109.1診斷依據

109.1.1有外傷或受涼史。

109.1.2常發生於中老年人。

109.1.3臀部疼痛,嚴重者患側臀部呈持續性"刀割樣"或"燒灼樣"劇痛,多數伴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

109.1.4臀部梨狀肌部位壓痛明顯,並可觸及條索狀硬結,直腿抬高在60°以內疼痛明顯,超過60°後疼痛減輕,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

109.2證候分類

109.2.1氣滯血瘀:臀痛如錐,拒按,疼痛可沿大腿後側向足部放射,痛處固定,動則加重,夜不能眠。舌暗紅苔黃,脈弦。

109.2.2風寒濕阻:臀腿疼痛,屈伸受限。偏寒者得寒痛增,肢體發涼,畏冷,舌淡苔薄膩,脈沉緊。偏濕者肢體麻木,酸痛重著,舌淡苔白膩,脈濡緩。

109.2.3濕熱蘊蒸:臀腿灼痛,腿軟無力,關節重著,口渴不欲飲,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109.2.4肝腎虧虛:臀部酸痛,腿膝乏力,遇勞更甚,卧則減輕。偏陽虛者面色無華,手足不溫,舌質 淡,脈沉細;偏陰虛者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質紅,脈弦細數。

109.3療效評定

109.3.1治癒:臀腿痛消失,梨狀肌無壓痛,功能恢復正常。

109.3.2好轉:臀腿痛緩解,梨狀肌壓痛減輕,但長時間行走仍痛。

109.3.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


推薦閱讀:

艾灸 治療三大骨傷病
第六章骨傷科外用劑
欣然求索齋的文件夾【骨傷科】
淺談大黃在骨傷科的應用
一個中醫骨傷科從業者的臨床筆記——腰扭傷治療驗方

TAG:中醫 | 標準 | 骨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