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變壞是從取笑文藝青年開始的

豆瓣網上的搜索關鍵詞,從這裡你可以看到文藝青年關心的事情。

文藝青年在自我嘲諷和自我拋棄,這源於社會整體情緒的釋放:充滿著「無力感」。文藝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也可以是一種貼金方式。

文/胡赳赳

「文藝青年」並不構成一個值得研究的「階層」或「團體」,所以在社會學領域裡,其遠遠比「蟻族」、「中產」或「農民工」更為容易被人忽視。但在實際生活中,「文藝青年」往往以一種「你身邊的朋友」的面貌出現,並且能很快地佔領「咖啡時間」,成為餐桌話題。

在中國,「文藝青年」往往是指具有一定高等教育水平的青年人,他們喜愛文學、音樂、電影、旅行若干事物,追求一種不太功利的簡單生活,常常會為了理想而捨棄常人看來理所當然應該按部就班的生活,或者主動放棄階層向上流動的可能性。所以他們之中具有代表性的會選擇:推遲婚姻、厭棄工作、遠離既定的發展軌道。因此,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籤亦有「不靠譜」、「二」、「那人挺難弄的」。

陳丹青創作於2001年的《國學研究院》,描繪了五位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大師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民國知識分子,學識胸懷兼備。

他們對於某種社會秩序的挑戰和背離是顯而易見的,陳丹青最近說:「世界大事好多都是從文藝青年開頭的。像五四運動、垮掉的一代、法國大革命,文藝青年都是衝到前面。」

直至被消費社會作為一門生意進行包裝和營銷,「文藝青年」才漸漸演變為一個巨大的「現實共同體」,他們與略顯粗鄙的時代保持著一種距離,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亞文化」之中,直到與社會的「共融」和「區隔」發展成為一種爭議:「文藝青年」究竟是個頌揚詞還是個帶有嘲笑意味的貶義詞?

由於研究的缺位,「文藝青年」在中國仍然是一個模糊概念,沒有人去準確定義它。但對這一群體的不同態度必然發生:有人爭當文藝青年,有人取笑文藝青年。

這一境況在中國究竟是怎樣發生的?

陳綺貞,文藝青年的第一位小清新教主。

「文藝青年」的社會塑形:被社會「邊緣化」,又被商業「主流化」

上一代人稱「知識青年」,這一代人稱「文藝青年」。由「知識」進而「文藝」,可見社會確實在發展、在細化。

李春波唱《知識青年》:「大哥哥大姐姐你們可懷念,轟轟烈烈的下鄉上山。」這早已是過去時。北大才女邵夷貝唱《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不會做飯的文藝女青年,只能被他們潛規則。」

邵揭示出了某種社會性的「暴政」——在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成功的唯一模板就是變得有錢,而文藝情懷急劇顯得不合時宜、弱勢和邊緣化。歌手只能用一種諭諷和自嘲的口吻自我消解。

一首《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唱出文藝情懷在社會上的不合時宜和無奈,也讓邵夷貝成為具有文藝青年氣質的著名民謠歌手。

有學者將「文藝青年」的特徵歸納為——情懷、文藝、美,是他們的三大指向。也就是說,在某一個群體性現象中,具有某種超越於現實功利計算的情懷、對各類文藝發生興趣以及願意為追求美好事物而花費時間,成為一個共同的標準。

像80年代的詩歌、90年代的搖滾樂和20世紀最初10年的雜誌,都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文藝標誌物。這種精神氣質的事物一去不復返了。

目前,最大的「文藝青年」基地可能集中於「豆瓣」這樣一個網路社區。他們在上面聽民謠,討論電影和書籍,參加城市的各種演出、講座和派對。

一方面,「文藝青年」群體被社會邊緣化;另一方面,「文藝青年」卻又成為商業組織的營銷策略,被引導而變得「主流化」。

一個資深文藝青年解釋說:「因為這個群體經常愛幹些無用的事,往往被別人看作不靠譜。」「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一位青年女教師的辭職信引發網路大潮,亦是一個文藝青年的「大動干戈」。

廣州方所書店,定期舉辦的「創作者現場」講座,本地文青不可錯過的地方。

在正常社會組織和社會秩序中,文藝青年扮演了「掉鏈子」的角色。「原因很簡單,因為社會角色不能滿足文藝青年的內心需求。」

正如文藝青年的導師王小波所言:「一個人不僅該擁有一個現實世界,他還應有一個詩意的世界。」然而,社會組織很難「兼容」這種特點的人群,因此,「文藝青年」往往成為自由職業者、獨立專業人士。他們因為無法被吸納而主動邊緣化。

而自從海子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被房地產商無原則徵用之後,「文藝腔」或「文藝范兒」就一點點被商業機構所蠶食。一位商業觀察者說:「比如廣告公司的創意人員,他們是以文藝青年自居的,而且以此為榮。」

文藝青年也會經歷幾個階段:「最初認為自己是文藝青年,後來認為自己不是文藝青年,最後發現自己還是文藝青年。」

儘管文藝的風尚處在遷移之中,但當下仍然有共同特點:閱讀米蘭·昆德拉、杜拉斯、毛姆,看東歐的電影,喜歡北歐的音樂和設計,穿無印良品,愛去印度、尼泊爾旅行,顯示與眾不同的趣味和品位,愛收集偏門的冷知識,喜歡小眾品牌。

但「文藝青年」的評價標準卻因人而異,很難形成一致判斷。那些「最文藝青年」的人士如藝術家、創作人等卻往往不願以「文藝青年」自居。因為在他們看來,「文藝青年」等同於「文藝愛好者」。

豆瓣網,文藝青年扎堆之地,派生出一個族群,稱為「豆瓣青年」。

而那些金融人士、外企高管和企業白領則最願意讓別人認為自己是「文藝青年」,有「文藝范兒」,以此獲得某種「品位」和價值體現。

而龐大的「文藝青年」群體的中堅力量,則會以段子、玩笑進行嘲弄和自嘲。他們反對好萊塢大片、抵制惡趣味、營造小環境,與大眾化的選擇進行曠日持久的對抗。這個群體主要包括:文化產業和大眾傳媒、廣告創意界,以及泛大學生人群。

一位專欄作家說,文藝青年也會經歷幾個階段:「最初認為自己是文藝青年,後來認為自己不是文藝青年,最後發現自己還是文藝青年。」這個類似於「看山不是山」的禪宗公案,放在這裡倒也合適,可以作為文藝青年內心如何認同自我的某種寫照。

畢業於清華的高材生李健,典型文藝氣質歌手,自《我是歌手》才真正走近大眾,成為文藝男神。

歌手李健顯然是大家心目中的文藝青年,他卻質疑自己:「我還是文藝青年嗎?我都文藝中年了吧?」但他很認同文藝青年身上的氣質和情懷,他說:「在日本把文藝青年叫做藝文青年。」

在外界看來,「文藝青年」往往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由於喜歡發獃,大量時間用來浪費在不賺錢的事物上,因此給外界的印象就剩下一個「窮」字。作家苗煒在《為文藝青年一辯》中說:「養活自己,愛好文藝,這兩件事並行不悖。」他認為外界妖魔化了「文藝青年」這種形象。

一段時間以來,文藝青年、二逼青年、普通青年、苦逼青年成為了同義詞。文藝不能體面地換錢,背後是讀書無用論和讀書實用論的主流態度。百無一用是書生。文藝青年的問題是「讀書不多,想得太多」。

一般被嘲笑的是「偽文藝青年」。但社會風氣蔓延之後,那些真誠的文藝青年也漸漸只能以自嘲為主了

儘管文藝女青年被稱為「作」,而文藝男青年則愈來愈「屌絲化」,但他們本質上是無害的一類群體。

因為「作」不被理解,所以文藝女青年的形象往往是「纏人」、「情緒無常」、「喜歡折騰」。這對於習慣簡單思維和速食文化、沒有大把時間的男性來說,簡直是個災難。

蒼井優,日本演員,小清新女神,「森系」風格代表人物,影響一眾文藝青年的審美趣向。

文藝男青年則常常表現得「懷才不遇」、「不合群」、「不考慮事業和家庭」。他們常常支付不起自己的住房,缺少埋單能力。有一個兇悍的丈母娘直接以「要在北京四環內有房,不許貸款」作為分手要挾。因為文藝是要消耗時間的,而現實法則是用時間去賺錢才是王道。

「文藝青年」至少有四個坐標系:資深、資淺;圈內、圈外。資深的以自嘲為榮,圈外的以自居為榮。但文藝青年有幾個特質是共同的:有文藝沒錢(侯曉賢的《聶隱娘》遭遇觀眾中途離場,許鞍華拍《黃金時代》大賠)、有理想沒現實、懷才而難遇。

「偽文藝青年」則是什麼都想要的一個群體:不真誠、討巧、裝逼。一般被嘲笑的是「偽文藝青年」。但社會風氣蔓延之後,那些真誠的文藝青年也漸漸只能以自嘲為主了。

《刺客聶隱娘》的電影畫面和語言極美,當大眾不賣賬時,文藝青年則津津樂道。

無論是他嘲還是自嘲,可以看出某種流變:80年代的理想堅守,以北島詩歌為代表;90年代的不媚俗,以《過把癮》為代表;新世紀後則是徹底拜金、既得利益化和單一成功學。文藝青年成為碩果緊存的「瀕危動物」——缺什麼才會給什麼貼標籤。

據說,整個人文類的讀書界只有兩萬人,而豆瓣也始終是個小眾平台。文青的主流化也只是商業平台的策略。如此世道人心,不見初心。

對文青而言,世道走向不樂觀有三層原因:社會層面,一切向錢看的單一成功標準;家庭層面,正在發生結構性的摧毀;個人層面,生存壓力和精神苦悶籠罩職場,文藝成為失敗者的象徵或最後的操存。

於是能剩下的就只有「取笑」了,除此之外,似乎又回到劉索拉當初的那本小說所直言的精神苦悶——《你別無選擇》。

本文刊發於《新周刊》第446期(2015.7.1)


推薦閱讀:

武大青年學者楊再平:官僚市場經濟還是社會市場經濟?...
中青年單純性舒張期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及防治
【五四特稿】俞可平:政治學的功用和青年政治學者的責任
楊芳:懸賞清官、好運氣,壞運氣、貧民與富翁、牛仔和詩人(中國青年報 2009-4-1)
寫給尹延小公舉

TAG:文藝 | 文藝青年 | 青年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