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論之九:終極觀的破除
認識論之九:終極觀的破除
(2010-08-11 16:12:08)
人類的觀念中有許多天經地義的東西。所謂天經地義,一是自明的,二是固有的,三是絕對的、四是終極的。
然而,一切天經地義的東西,包括我們所談論的種種事物形態、基本規律和世界本原等等,都是人類的觀念建構,都是主客相互關係共建的域定截取。它們是主客共建的製作而不是純客觀的固有,是域定截的取而不是本有的絕對,在它們的周遭和背後仍然有著種種互為的關聯,有著進一步深入和擴展的世界,有著更深層次的主客相互關係的求索。
儘管對於許多天經地義的東西,我們現在還不能確認它們的界限何在和如何達到新的主客相互關係的認知和製作,但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對它們進行存疑和辨析,不能摒棄一切天經地義的自我滿溢,不能進行哲學的把握和思想的穿越。試例為證:
1,在人類的視覺中,宇宙的圖像亦即宇宙的樣式是滿天星斗,無數的星球和星雲構成著一個又一個的龐大星系,瀰漫於億萬光年之廣的浩瀚太空。對於人類的傳統觀念來說,這個宇宙圖像既是不徑自明的,又是客觀本有的,更是終端絕對的。各種天文觀察和宇宙模型的建構,都是建立在這個絕對的宇宙圖像上的。
可是,這個宇宙圖像是與人類的主觀視覺性狀密切相關的,是人類主觀視覺性狀與客觀對象共建所生成的宇宙樣式。如果人類主觀的視覺性狀為另一種樣子,那麼,我們就會在與客觀對象的共建中得到另一種宇宙圖像,滿天的星斗就會消逝而去,呈現人類面前的宇宙樣式就將是另一種模樣了。與此相關的新的天文觀察、宇宙模型也將會隨之而起。猶如一塊金屬試樣,其肉眼的事物樣式是,其表面光潔如鏡,閃耀著金屬的光輝;而在高倍顯微鏡下,呈現於視覺中的新的主客共建所製作的事物樣式則是麻點般的晶格,原有的金屬光輝和光潔如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麻點般晶格的事物樣式。
科學家在宇宙質量的統計中感到,人類所能看見的星球和星系,只佔有大約 4% 左右的宇宙物質總量,而高達 96% 左右的宇宙物質可能以人類所看不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方式存在。如果是這樣,我們所以為的宇宙樣式,顯然只是人類主觀視覺與這個主觀視覺所能看見的宇宙對象的主客共建的製作,而對於我們的主觀視覺所看不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的世界來說,宇宙將會是一種什麼樣式呢?儘管我們難於知道,但卻是一個值得存疑的問題。
2,在人類的長期觀念中,時空是自身絕對的,前者是自我的均勻流逝,後者是自我的廣延連續,它們是事物運動發展的背景和容器,絕不為事物運動的變化所影響和改變。事物在時空中度量,如年、月、日、時、分、秒;位置、距離、遠近、高度、長度、大小等等,但和時空背景不為一體。可是這樣的時空圖像並不是絕對的,而是人類感覺和一定物質運動狀態的主客互為建構。
康德和馬赫都曾深刻揭示,人類的時空樣式同人類的心靈方式和感覺性狀相關。在康德那裡,人類的心靈方式帶來了事物的位置、形狀和度量,因而使事物呈現了它們的時空相狀。而在馬赫那裡,在當戀人相聚時,就會感到時間過得太快,而處在痛苦時又會感到時間過得太慢;當物體向遠處移動時就會變小,而向近處移動時則會變大。這種時間過得太快和太慢的感受以及物體變小和變大的感覺,都是同人的心理的和視覺的感覺相關的。此外,「上」與「下」、「前」與「後」、「左」與「右」等等的界分,也是同我們的感覺構造密切相關的。
中國古代心學家王守成少年時曾有這樣一首詩:「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在這首詩中,是山大於月,還是月更闊,亦是同主體所處的空間位置和主觀性狀相關的。
所以,康德和馬赫認為時空的樣式源自於人類的心靈方式和感覺方式。當然他們所主張的時空樣式完全由人的心靈方式和感覺方式造就,離開了時空樣式的經驗來源,是一種體系的偏執,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見解對於衝破絕對時空觀的重要意義。正是這種哲學的思考,給予了愛因斯坦極其重要的哲學啟迪和新的物理取向,獨辟溪徑地走出了經典物理學的困境。
在愛因斯坦那裡,原有的絕對時空樣式是人類認知的主觀性狀與物體低速運動狀態的主客共建。而在高速運動狀態中,特別是在接近光速運動的狀態中,人類認知的主觀性狀就會在不同的主客相互關係中造就新的時空樣式。
在低速運動的主客相互關係中,時空顯現不出它的物理性狀,它是自我絕對的;而在高速運動的主客相互關係中,時空就顯現了它的物理性狀,它不是自我絕對的。新的科學發現揭示了時空並不是自我絕對的,在驚訝的世人面前,展現了一個新的物理世界,造就了一個嶄新的時空樣式,深刻揭示了時空樣式的製作,既相關於客觀的性狀,又相關於主觀的性狀,是一種主客互為的共建製作,不同的主客互為關係的共建製作著不同的時空樣式。
在霍金的《時間簡史》中,我們還進一步看到了一種新的時空樣式,在這種新的時空樣式中,時間有著熱力學、心理學和宇宙學的三個箭頭,這三個時間箭頭方向一致地存在於宇宙的膨脹相或收縮相中,組成了兩種不同的時空樣式,即膨脹的時空樣式和收縮的時空樣式。
由是,沒有絕對的時間,也沒有絕對的空間;時空是一種主客共建的製作;時空具有它的物理性狀;時空有著它的宇宙膨脹相和宇宙收縮相等等,這些的新奇的思想造就了時空觀的一次又一次革命,為新的物理學和宇宙學打開了嶄新的天地。
3,已有的探測表明,光的速度為每秒30萬公里,在狹義相對論E = mc2 的著名質能關係公式中,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極限。越接近光速,物體所需的能量越大,物體的能量越大,它的質量就會無限增大。這個質能公式決定了,任何物體的運行速度都不能超越光速。然而,為什麼光速在我們這個宇宙只能30萬公里,而不是29萬公里或31萬公里?其背後必然有著我們現在所不知道的域限原因,需要人類的智慧去存疑和尋明。
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物理學的計算,在宇宙大爆炸的最初物理條件下,宇宙膨脹的速度遠遠高於光速的極限,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裡,宇宙的直徑就擴大到了1600萬億公里,這就是說,在宇宙大爆炸最初的1分鐘,宇宙膨脹的速度達到了每秒26.6萬億公里,以每秒30萬公里的「光速」去追趕,好比「夸父追日」,是根本無法追上的。那麼,在宇宙大爆炸最初三分鐘的創世時刻,有沒有光呢?如果有的話,那時的光速是多少呢?現代物理學沒能回答這個問題。但有一點是可以推導的,即,在我們這個宇宙的物理條件下,光速每秒30萬公里是宇宙的極限,在另外的宇宙物理條件下,光速每秒30萬公里則將不是宇宙的極限。這也意味著,光這種幾乎零質量的東西,其運行速度,並不是完全由它的自身所決定的,在很大的程度上由它所處的宇宙性狀的驅使所決定的,在不同的宇宙和不同的宇宙性狀的驅使中將會有不同的光速。同理,愛因斯坦的E = mc2 的著名質能關係公式只有效於我們所生存的宇宙,而在另外的宇宙世界中這個質能關係公式是否繼續有效,則是我們的思想所要質疑和穿越的。
在量子世界中物理學家發現,成雙結對的粒子間存在某種超距離的信息作用,把兩個結對的粒子分開,其中一個粒子的旋轉方向和速度的信息可以在億萬公里之外,即刻被另一個粒子所知道並作出反應,而這恰恰是狹義相對論關於任何物體不能超越光速極限的規定所不能允許的。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極限,光速不可超越的觀念,無論在宇宙大爆炸最初的三分鐘,還是在量子世界的亞原子行為中都受到了質疑和挑戰,光速極限的觀念看來不是絕對的,它只是人類觀念在現有知識建構狀況下對自然世界的一種賦予。
4,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中的所有物理活動都朝著熱動平衡,朝著增熵的最終狀態發展,這種熱動平衡的單向變化過程,必將會導致宇宙走向死亡的「熱寂」。熱力學第二定律在我們所認知的範圍是有效的,然而無限廣大的宇宙並不是由它所絕對統治的。如果宇宙為熱力學第二定律所絕對統治,那麼在無限的過去,宇宙的「熱寂」早就應該發生了,而不會唯一挑選地安排在我們所推測的某個未來時刻。
同無限廣大的宇宙相比,任何物理定律包括熱力學第二定律都是域限的而不是統治一切的。世界按其本性來說,它是高於一切由人類所建構的物理定律的,並不為人類所建構的任何一個物理定律所支配和終結的。人類仍需要在更為廣闊的宇宙背景中,給予熱力學第二定律適當的位置。誠如一些學者所認為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只屬於一個膨脹的宇宙,而不屬於一個收縮的宇宙或其它的宇宙。
現代宇宙天文觀測到,巨大的宇宙星雲在引力作用下發生空間坍縮,導致新的恆星世界的點燃和生成。這個觀測,實際地表明了一種由冷到熱的宇宙過程,這個過程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所不能涵蓋的。對於宇宙大爆炸理論來說,宇宙從一個緻密極熱中膨脹而逐漸冷卻,又將從收縮中重新回到它的緻密極熱。
這就是說,在宇宙的演化中,既有由熱變冷的物理過程及其定律,又有由冷生熱的物理過程及其定律。宇宙在其本質上是無限多樣定律的互為作用和關聯,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是域限的而不是統治宇宙的。隨著人類認識的進展,宇宙為熱力學第二定律所終結的認識樣式,必將走向它的破碎。
5、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一些科學家認為通過微觀世界的若干基本原理就可以描述整個宇宙的演變規律,並認為只要找到控制這些基本原理的總機關,就可以揭開整個世界的創世之迷,達到物質的終極所在。
然而,這些微觀世界的若干基本原理並不是宇宙的終極顯現,而是理論物理學與微觀粒子世界主客互為關係的種種域定建構。今天,物理學家在亞原子世界中,發現的粒子數量已經大大超過150種以上,許多新的粒子的蹤跡仍在繼續發現,並使人們越來越感到微觀世界沒有它的盡頭。既然微觀世界沒有它的盡頭,還有著更多的、無限的人類未知,我們怎麼能夠僅憑極為有限的域定截取,就把它們設置為微觀世界的終極所在,並以此為宇宙之終極而框架整個世界的生成和由來呢?!
此外,在自然世界的背後,並非只有微觀對宏觀的支配。事實上,宏觀與微觀在本質上是互為作用的,例如,原子的種類和生成,就與宏觀物理性狀密切相關。在我們這個世界,常規存在的元素大約有92種。而在上一世紀,人們通過高能物理實驗室合成了20多種在常規物理條件下難於尋覓和生存的新元素,使我們所知的元素達到了約120種。這一事實,既揭示了在宇宙世界中有著更多的原子種類,又充分說明了微觀的東西是受到宏觀性狀所支配的。原子核的空間尺度,核力的控聚範圍和它所能容納的質子和中子量,並不是自身絕對的,而是同宏觀世界的性狀密切相關的。在不同的宏觀物理條件下,原子核的空間尺度,核力的控聚範圍和它所能容納的質子和中子量是可以不同的。這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宏觀性狀中,原子的種類和數量是不一樣的,可能更少,可能更多。微觀支配著宏觀,宏觀亦支配著微觀,它們是互為作用的,宇宙世界絕不是也絕不會由某種微觀終端來單向操縱和單向決定的。
這樣,世界既不會終端地為某種「微觀基本原理」所操縱,也不會存在控制這些基本原理的總機關。世界是一個無限多樣自在的綻出,決定了它沒有任何終極所在和終極所歸,它更不會為任何一個微觀的和宏觀的物理定律所支配、框架和終結。
如此種種,我們關於世界的種種絕對,都是主客互為關係的域定截取和製作,它們中的每一個都不是終極的和絕對的。人類思維的進取和發展應從自身批判的認識論推進中,揚棄和破除任何傳統的和新的終極絕對、天經地義和形而上學,走向新的主客互為共建的思想自由耕作,走向存在之無限多樣的認知領域,走向更為深刻和更為廣闊的知識建構。
推薦閱讀:
※【轉載】對詩詞平仄的認識(轉)
※法定刑升格條件的認識
※減脂利器!帶你認識神奇的蛋白質!
※中國古人對風的認識
※走出藥物過敏認識誤區【圖】
TAG: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