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網紅」只要公開誇一下火鍋或熊貓,就會有不錯的收入|冰川觀察
我們是文化意義的「被拋棄的人」,不再有自足,也沒能真正跟上時代的步伐。
兩位在中國打拚的「老外網紅」,最近接受中國某媒體的採訪。因為他們在網上經常讚美中國,而被一些人稱為「洋五毛」。接受採訪時,他們再一次讚美了中國的方方面面,進行採訪的記者可能很開心(在採訪時不時笑了),這家媒體的讀者可能也非常開心。但是,也有一些媒體的受眾看後會非常不適,在某網站超過一萬條的網友評論,大多數都是諷刺和挖苦。在這兩名老外和那家媒體看來,這種聲音就是「網路噴子」。
▲《環球時報》相關新聞
這兩名老外認為,中國網友都非常友好,在外國搞視頻,經常有很多人噴,而在中國,「噴子」卻很少。他們這樣想,要麼是上的網站不對,要麼就是中文還不夠好,不太懂得中國網友的風格。這兩名老外的觀察,在我看來有些奇怪。比如,在論證「中國人都很開心時」,他們用的例子是,在飯店吃飯,服務員一直對你微笑。
這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卻一直微笑,這不是開心嗎?他們可能不懂得中國的餐廳服務員收入並不高,而要維持這份收入,一直微笑是必備的技能。
這兩個老外對中國的評價,「全世界最好找工作」等等等等,可能是這家媒體自己的看法,卻需要他們幫著說出來。
▲微博上擁有近40萬粉絲的法國小哥鋼蛋在新疆
其他的「好」我不好評價,但是就找工作來說,會有幾億人不同意這兩位外國朋友的看法。不說別的,每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就讓學校和家長發愁呢。當初曾國藩打太平天國的時候,戰事焦灼,他的弟弟曾國荃在南京進行圍城,危險且辛苦,曾國藩自己也幾度崩潰。有英國外交官找他,說讓我們一起組建一支軍隊來打太平天國,曾國藩果斷拒絕了。
在當時,他已經能接受一些外國科技,但是對外國人還看不起。他拒絕外援,完全是從人品考慮的,認為洋人人品太差,不能打交道。150年過去,我們終於對洋人不太敏感,很多外國人在中國工作,甚至當起了「網紅」,這確實是時代的進步。現在,幾乎每個稍大一點的城市,都有幾個網紅。90年代的加拿大人大山,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但是,在他那個時候,外國人還是非常罕見,彼得·海斯勒(何偉)到涪陵當外教的時候,在這個江城跑步還會引起圍觀。
只是在加入WTO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真正融入全球,來中國工作的老外才逐漸多了起來,城市的居民,才逐漸把老外當成了平常風景。
▲明恩溥於1894年著《中國人的性格》一書
自從近代被迫開始參與全球化開始,在文化上我們一直需要一個外國人這樣的「他者」。我們特別在乎外國人的看法,已經有學者考證出,魯迅那一代啟蒙者所批判的中國人的國民性,很大程度上來自1894年的一本英文書Chinese Characteristics,可以翻譯成《中國人的性格》。
不過,和100年前新文化運動中中國人的自卑比起來,當下很多中國人已經自豪很多。尤其是中國的GDP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的時候,「大國崛起」似乎已經觸手可及。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來中國打拚的外國網紅,就成為耐人尋味的一種文化現象。他們說得沒錯,「在中國找工作特別容易」,中國人自己找工作很難,但是老外在中國找工作確實很容易。
一個外國人,只要學會中國某地的方言,有一點表演天賦,就會被地方電視台和媒體捧為明星。在成都,就有幾個這樣的外國人,他們只要在一些節目中誇一下火鍋或者熊貓,就會有不錯的收入,實在是太愉快了。
▲加拿大人大山
從加拿大人大山開始,在中國的大眾文化中,一直把這一類外國人塑造為「奇觀」。當外國人用漢語甚至用方言逗笑中國人時,確實比中國本土笑星更逗。我們需要外國人來肯定我們,稱讚我們,有時候,我們也需要他們來逗我們開心。
晚清時,洋人開始大量進入中國,那時的普通人把他們當猴子或者怪物來看,但是很快,由於在戰爭中的潰敗,中國人又開始崇拜起洋人了——當下,很多人看待外國人的心態與晚清並無實質性的不同。這是一種相當混雜的情感,它夾雜著深刻的自卑與虛妄的自大,但是卻沒有真正的自信。曾國藩勉強算是有自信的,因為他完全是一個舊時代的人,內心中充滿著100%的儒家思想。但是,大多數普通人以及他們的後人,被裹挾進各種現代觀念之中,不可能有曾國藩那樣的自信了。
我們是文化意義的「被拋棄的人」,不再有自足,也沒能真正跟上時代的步伐。
▲老外們用青島話唱《愛青島》,後來走紅中國網路
「洋網紅」信口雌黃其實無關緊要,可怕的是媒體動不動就找洋人來唱讚歌。他們以為這種洋人的讚歌別有意義,洋人的肯定,似乎有一種天然的客觀性。
但是,這種讚歌除了讓一些中國人更虛妄之外,並沒有什麼意義。
張豐
媒體人,談資副總監
做最好的綜合性思想平台
公眾號ID:ibingchuansxk
推薦閱讀:
※直擊世界上最值錢的毒蛇,被稱為蛇中大熊貓
※罕見!首次拍到秦嶺大熊貓野外哺乳珍貴瞬間
※國寶IP熊貓的吸粉力強在哪兒?
※醫生給老人墊付醫藥費 被妻子誤傷成「熊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