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報數字報---土地流轉帶來大變化

土地流轉帶來大變化
編者按

  當前,各地農村土地流轉探索活躍,不僅給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帶活了農村經濟發展,讓土地顯示了應有的價值。湖北省蘄春縣張灘村曾經的荒山崗如今已成為年產值過億元的工業園區;河南省寶豐縣高鐵爐村在土地增收增值上,通過連片種植實現了企農雙贏;山東省萊蕪市高庄街道經土地流轉後建成的1萬畝蔬菜基地,讓當地走上農業產業化的道路。這些土地流轉實例的典型經驗,生動地展現了農村土地流轉給當地帶來的實惠。土地得到高效利用,農民腰包鼓了,日子更有奔頭。

山窪窪出了工業園
——湖北省蘄春縣張灘村土地流轉紀實

荒山崗上項目已落地。

  變化

  過去這一帶原本都是沿江一座連一座的荒山崗,現在這裡有了現代化工業園區。

  □田澤鵬

  長江中下游北岸邊上的蘄春縣與黃石市一江之隔處,有一個叫張灘村的地方,過去這一帶原本都是沿江一座連一座的荒山崗,灌木雜草叢生,山窪里荒涼而寂靜,很少有人涉足。現在,這裡已經成為蘄春縣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現代化工業園區。一條灰褐色的水泥路猶如半空抖落的飄帶繞山轉,一頭綿延伸向工業園,一頭伸向山外的世界。工業園區依山就勢,層次分明,這是張灘村實行土地流轉經營後的一大成果。

  在荒山崗的山窪里建工業園區,把當地鄉鎮、村辦企業打造成工業產業集群,保護濱江小村農田,做到保護耕地與發展工業相得益彰。這一土地流轉經營的思路是如何形成的?流轉工作又是如何推進的?筆者走進村裡尋找答案。

  荒山崗500畝土地引項目落戶

  張灘村共有360多戶1300多人,大部分村民住在荒山崗腳下。2008年,村裡人均年收入1000元左右,曾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處處荒山和野嶺,公路不通信息不靈,物資全靠肩挑背馱來運進。」

  2012年12月,張灘村兩委在彭思鎮國土資源所的協助下,尋求破解土地制約瓶頸之策,轉變發展方式,科學編製土地利用規劃,引導工業項目向荒山崗集中,開展荒山崗土地流轉工作,為企業項目用地留足了空間。

  通過拍賣、招標、簽訂協議等程序,合理流轉荒山崗土地使用權,建立了權屬清晰、結構合理、集約高效、持續發展、多元投資、多方受益的發展模式。村裡把土地流轉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著力幫助群眾增收致富。村兩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商議合同細節,公開土地流轉程序。

  村幹部挨家挨戶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和村民簽訂土地流轉承包合同。通過對荒山崗的規劃、平整,一個化工產業集聚區落戶村裡。蘄春縣引進一家化工有限公司入駐該工業園區,拉開了村集體工業興村的發展序幕。

  村裡邀請華中科技大學專家對化工園區進行科學規劃、編製控規詳規、土地利用規劃等,以培育精細化工產業為重點,紮實做好園區基礎設施「五通一平」配套建設,儲備園區發展項目,為企業落戶創造優質環境。這些項目都充分利用了荒山荒坡,辦理土地流轉手續,快速上報審批,當年平整、當年投產、當年創效益。蘄春縣專門成立了企業用地報批、預審小組,合理安排用地,滿足了企業的需要,使企業得以順利入園,如期開工生產。

  山窪里一個個企業連成片

  從蘄春縣城驅車21公里,來到工業園區所在地張灘村,山崗上的山窪里一個個企業連成片,投產的企業機聲隆隆,剛入園的企業正在作投產前的緊張準備。廠房外進料的、運成品的車輛來來往往,一派繁忙景象。

  在這裡,村民變身工人在家門口賺錢。「在這裡打工,心裡美滋滋的。我以前在彭思鎮上做些臨雜工,一年到頭省吃儉用,收入不過1萬多元。如今在自己家門口上班,一個月收入2000多元。公司每個月25日左右發工資,從來不拖欠,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村民胡雄生樂呵呵地說。

  張灘村村黨支部書記王新華說:「村裡40多個年過半百的村民進了公司當起了工人,一年工資收入在1.5萬元以上。」

  現在,村裡有了新的順口溜:「水泥公路繞山轉,群眾方便好出行,引進老闆把山崗轉,村民收入成倍增。」

  「在外打工多年,回家過年看到村裡變化越來越大,而且有這麼多的就業崗位,待遇還不錯,就業又有保障,同時可以照顧家,堅定了我留在家鄉發展的信心。」村民王麗激動地說。村民孫安陽今年32歲,他告訴筆者:「我在深圳打工十幾年,經驗和技術都有。深圳廠里的老闆總打電話催我回去,但我的小孩今年要參加中考了,我想離家近一點方便照顧。現在村裡的工作機會不錯,我就不走了。」同樣在深圳有過打工經歷的村民鄭良霞的一番話很有代表性:「村裡經濟發展得不錯,很多企業發展很快,感覺未來市場潛力很大,所以就回來了。現在一家企業做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張灘村集體土地流轉總面積已達到6.9平方公里,有兩家規模企業投入生產運營,年實現產值5.4億元,創稅1200萬元,帶動周邊數百名農民就業。與此同時,另外3家規模企業項目也簽約落戶園區,未來化工產業群將成為村裡名副其實的經濟引擎。

果蔬棚內笑聲甜
——河南省寶豐縣高鐵爐村土地流轉紀實

村民沉浸在豐收喜悅中。

  變化

  過去種地缺人手、缺技術,現在連片種植特色農作物,實現了企農雙贏。

  □胡俊芳張耀敏

  一座座白色果蔬大棚排列整齊,棚內果實累累,蔬菜青翠欲滴,一群婦女正在緊張勞作。日前,筆者在河南省寶豐縣石橋鎮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看到一派喜人的景象。

  近年來,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寶豐縣國土資源局會同縣農業局與當地政府結合,在土地增收增值上下工夫。經過多次對該鎮土質進行調查,因地制宜對全鎮農業進行了合理布局,針對各村土質、水利及人員外出打工較多等多種實際情況,制定出種植規劃,在該鎮推行農用地土地流轉,連片種植特色農作物。

  調整權屬,走上土地流轉路

  據了解,高鐵爐村有636個農戶2300多口人,共有耕地2900畝,全村大部分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掙錢,村裡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婦女和兒童,每到農忙時節,收種莊稼成了一件麻煩事。儘管有大型的農用機械收種莊稼,但耕種問題仍讓外出人員牽掛,讓留守人員費心。為此,村黨支部、村委會經過科學論證、精心謀劃,在多次召開黨員會、村民代表會、全體村民會,算大賬、算細賬,做通村民思想工作的基礎上,動員群眾穩步推進土地流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企業租賃承包農戶責任田,發展以「生態、綠色、環保」為目標的現代農業,實現農產品增質、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1年,該村與河南紅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將全村512畝耕地全部租賃給該公司。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寶豐縣國土資源局主動對接、加強服務,做好農村土地權屬調整工作,為土地流轉提供保障,並根據「自願、依法、有償」的原則,確保該村土地科學、規範、有序流轉。

  村委會主任告訴筆者,他們村裡的糧食產量也算不低,除去口糧,家家戶戶都有餘糧。但由於缺乏規範化、專業化經營,且種植農作物單一,再加上一家一戶小面積種植,費時、費工,一年下來除去化肥、農藥、灌溉費用,經濟效益不是很好。對於農民來說,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才是根本,從周邊村子流轉後的情況看,農用地流轉是最有效的途徑。但是流轉之初,也曾遇到一些新情況。農用地流轉對年輕人來說,很容易接受,這樣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外打工掙錢,免去了收種莊稼的後顧之憂。可是村裡一些年長的人就很難理解,他們一輩子視土地為命根子,不願意把責任田流轉出去,寧可少收也不願丟掉土地。在他們的意識里,祖祖輩輩都靠著土地養活一家老小,現在沒有了土地的農民心裡不踏實。在鎮黨委、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村委會多方面想辦法,做工作,使他們自己認識到流轉的好處,都積極把土地拿出來流轉,現在嘗到了甜頭。

  村民劉根老漢高興地說,土地流轉後,不僅拔掉了「地界石」,平掉了田間地畦埂,增加了土地耕種面積,同時,土地流轉還有利於推廣先進農業技術,便於調整種植結構,提高收入。

  現代農業,芝麻開花節節高

  據該示範園區總經理王方正介紹,河南紅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1年3月,與石橋鎮高鐵爐村簽訂了512畝土地流轉合同,建起了集現代農業科研、生產,農副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大型農業高科技企業。公司主要從事現代農業技術創新,農作物新品種研發、實驗、繁育、推廣及農產品加工、銷售等。目前擁有百餘棟高檔日光溫室和雙層塑料大棚,已形成年產3000噸杏鮑菇的工廠化生產規模,並先後試驗種植了草莓、西瓜、番茄和水果黃瓜等果蔬新品種。他說,實施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經營,實現了企農雙贏,的確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在水果黃瓜大棚內,當筆者看到一畦畦長勢喜人的瓜秧時,忍不住讚嘆不已。王方正高興地說,你們別小看這不起眼的秧苗,畝產高、口感好,市場銷量好著哩!

  談及目前示範園區效益,王方正說,由於建起時間短,企業前期大量投資進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但就現在的形勢看,前景肯定很好。但他們的目標是要實現企業和農民共同致富,去年以來,農民共投工16000個,先後有40餘名農民通過承包大棚試種生產管理,學到了果蔬生產管理技術。

  「男人在外賺大錢,女人看家收雞蛋。」這是寶豐縣長期以來形成的夫唱婦隨致富方式的真實寫照。然而,如今這種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正在悄然改變。

  「土地流轉真好啊,就說俺家吧,俺在園區打零工一年多時間,掙了1萬多元。承包管理3個西瓜大棚,每個月1200元工資,到春節西瓜豐收時還可以得到一定數額的提成,再加上俺孩子爹在外打工掙的錢,現在俺家一年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幾番呢……」高鐵爐村婦女李翠花說起自己家的高興事如數家珍,講到開心時哈哈大笑。

  看著「滿園春色」,聽著歡聲笑語,筆者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改革開放曾讓農民奔上小康,如今的土地流轉又讓農民嘗到了甜頭,他們的生活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合作社裡說豐年
——山東省萊蕪市高庄街道土地流轉紀實

村民在學習蔬菜種植。

  變化

  過去大家各種各的,現在通過合作社經營蔬菜基地,村民幹活兒有勁頭,日子更有奔頭。

  □於繼臣

  「通過土地流轉,我這裡有1萬畝土地被認證為無公害蔬菜基地,我們生產健康蔬菜、綠色蔬菜,銷往全國各地,和廣大農民兄弟共富共贏,讓有限的土地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山東省萊蕪市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明利說。

  土地流轉讓他打了一場攻堅戰

  如何讓特色蔬菜種植基地周圍的土地都能順利流轉,這讓陳明利著實費了一番腦筋。陳明利每天挨家挨戶溝通、協商,繪製土地四至圖,每畝面積精確到小數點後3位……這些都要清清楚楚地體現在租地協議中。要讓各種規定都體現在書面上,讓每一個人都得按照規定來。在合作社辦公室內有兩個文件櫃,裡面依次擺著土地流轉協議、用工合同、基地生產管理流程等。

  只有讓入股社員得租金、分紅利,才能更好地擴大特色蔬菜種植基地規模。為此,陳明利對村民流轉的土地分兩種情況對待:一種情況是對具備與特色蔬菜種植基地連片種植條件的推行土地入股,根據質量評定每畝土地價格。其中一級地1500元、二級地1000元、帶小溫室的1800元,每年10月份發租金,並按租金額計算土地股價值參與分紅,社員以一份土地入股獲得兩份收入。近兩年來,特色蔬菜種植基地周圍的土地都陸續入股。另一種情況是對與特色蔬菜種植基地分隔的土地只進行流轉,按上述標準支付土地租金。就這樣,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的土地的數量在逐年遞增。

  土地流轉讓每寸土地都創效益

  作為新型農民,生產優質農產品是一項基本技能。冬季生產的高檔韭菜能賣到80元一公斤、芹菜60元一公斤,夏季生產的黃瓜、西紅柿等也能賣到12元一公斤。這樣好的價格,產量越高效益越好,這就要讓每寸土地都有高產出。陳明利借鑒陰陽棚的建造思路,結合合作社的種植模式,實現多種蔬菜同時種植,提高了經濟效益。通常蔬菜大棚後面四五平方米的地塊,由於後牆遮陰,常年閑置,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在大棚的北側,共用後牆,增加一個同長度但採光面朝北的棚,兩者共同形成陰陽棚,採光面向陽的稱為陽棚,採光面背陽的稱為陰棚。

  「陰陽棚能充分利用陽棚後面的空間,共用一堵牆,節省建造成本。夏季陰棚溫度要比陽棚低1.5℃~2℃,陰棚長出的芹菜品質和口感高於普通地塊種植的;而在冬天,由於有了陰棚的遮擋,陽棚的溫度也會提高。」陳明利道出了陰陽棚的好處,「芹菜這個品種適合群居,不喜歡風吹日晒,最好連成片,不能一畦一畦單獨種,面積越大越好。因為芹菜頂端的葉子吸收光照,而芹菜莖卻喜歡陰潮的環境,越陰潮的環境長出來的芹菜越嫩、脆,所以處在最外面的一圈因為風吹日晒,容易失水老化,品質差,土地沒流轉前,每家每戶只能種上一小畦,結果成熟之後不好吃,咬不動。現在化整為零,把小片地整合成大片,那處在邊緣長得不好的芹菜數量相對來說就少了。我要讓流轉的每寸土地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土地流轉讓日子更有奔頭

  走進蔬菜基地,與幹活的社員談起來,得知他們現在每天工作8小時,還有加班費,夫妻倆都在這裡工作的話,年收入能達到4萬元。70多歲的李秋太曾任多年生產隊長,現在是合作社的入股社員。他認為合作社的管理辦法很好,技術好的多掙錢,多幹活的多掙錢,與合作社靠得緊的多掙錢。與生產隊時期相比,同樣是種菜,同樣是大夥一起干,現在的人有積極性、有責任心,不用吹開工哨子就知道幹活。種了一輩子的菜,現在真覺得種菜有甜頭、幹活有勁頭、合夥有奔頭。

  目前,萊蕪市在土地流轉、發展農業產業化上探索出了一些路子,讓農民種植規範化、生產標準化、運作市場化,打破了傳統種植模式,已經把農民真正變成了產業化工人。陳明利通過土地流轉,依託合作社,領著農民搞大棚,從分散種植、獨立銷售,到規模經營、品牌闖市,把種植效益從一畝地收入幾千元,提升到每畝地過10萬元,真正實現了由低端低效到生態高效的轉變。


推薦閱讀:

安慶晚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台
范鴻仙墓:「國葬」後就被世人遺忘·東方衛報數字報刊
國土資源報數字報:「外嫁女」土地權益緣何屢受侵害
發噱(6) -愛讀愛看數字報刊|電子報
60今晚報數字報

TAG:土地 | 土地流轉 | 資源 | 數字 | 變化 | 數字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