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儲君爭奪戰:李世民選太子,為何挑了最平庸的一個?

話說,最愛君想討論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最適合當太子?

答案似乎毫無疑問:選品德、才能最出眾的,不就行了嗎?

可歷史偏偏愛開玩笑:劉邦總認為懦弱的兒子劉盈,最後還是當上了皇帝(漢惠帝);晉武帝司馬炎一直認為自己的太子司馬衷智商有問題(也確實有問題),但還是在群臣和宵小的攛掇下,讓司馬衷繼位當了皇帝(晉惠帝),結果導致八王之亂,開啟了長達三百來年的兩晉南北朝亂世。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知道兒子如此不堪重任,為什麼還要選一個平庸,甚至傻逼的人做太子呢?

很多時候,情況太複雜,皇帝,真的也身不由己。

自古以來,再英明的帝王,一看到選擇太子(儲君)這個問題,頭就大,這不,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就因為太子的問題,鬧得要拔刀自殺了。

1 失德的太子:李承乾

這是大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這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城太極宮兩儀殿內,屏退左右,身邊只留下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褚遂良四個重臣,然後李世民說,「我實在不想活了啊!」說完,李世民就抽出佩刀,想往自己身上捅。

李世民想自殺,幹嘛?

這事,得從李世民的長子、太子李承乾說起。

話說,李世民共有14個兒子,其中由長孫皇后所生的嫡子共有三個:分別是長子即太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晉王李治,作為嫡出,又是長子,李承乾自然毫無疑問的成了大唐帝國的太子和儲君,但是這個儲君,好像問題多多。

李承乾腳有點跛,是個瘸子,但是他聰明活潑,而且又是賢明聰慧的長孫皇后所生,所以很得李世民寵愛,李世民曾經對臣子說:「我兒子身體有殘疾,但這個不要緊,還可以醫治;但如果不敬賢好善,私下老是接觸小人,這個問題才嚴重。」

注重家教的李世民,給李承乾選擇的師傅,都是李綱、李百葯、杜正倫、于志寧、房玄齡、孔穎達、張玄素等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為人所稱道的德高望重、學識淵博之人,李承乾人也聰慧,當初唐高祖李淵去世,唐太宗李世民居喪期間,讓17歲的李承乾監國裁決政事,李承乾就「頗識大體」,讓李世民非常滿意,此後李世民每次外出,都要讓李承乾留在首都監國處理政務。

但李承乾是個紈絝子弟。

做太子的生活實在無聊,他就讓一些奴隸去偷民間的牛馬,然後親自宰殺煮食;李承乾還喜歡學習突厥語,穿突厥的服飾(要知道,突厥在當時,一直是大唐的敵對勢力),然後又仿效突厥人製作五狼頭纛及幡旗,設置帳廬,他自己坐在裡面宰羊烹煮。

有一次,李承乾又假裝成死掉的突厥可汗,然後自己躺在地上裝死屍,讓手下用刀割臉、圍著他哭,過了好一會,他又坐起來說:「我要是當上了天子,一定要率領幾萬軍隊去騎獵,然後全部散發去做突厥人,投身到阿史那思摩部下,做一位騎兵將領。」

李承乾還喜歡搞同性戀,他喜歡一個叫「稱心」的美貌少年,經常寵幸他。李世民聽說後非常惱怒,就將稱心等人全部殺死,並將李承乾嚴厲訓責,但李承乾不思悔改,反而在東宮內給稱心修了一個房間,裡面供奉他的圖像,並且為稱心修築了墳墓,早晚祭奠「痛哭徘徊」。

▲太子李承乾:喜歡搞同性戀、偷牛羊

由於痛恨父親李世民對他嚴加管教,李承乾心裡惱怒,就假裝生病幾個月不去看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個異母弟弟漢王李元昌,跟李承乾臭味相投,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玩,有時候他們就把左右分成兩隊,然後李承乾和李元昌兩個人各領一隊,讓手下披著氈甲、拿著竹捎互相衝刺廝殺,以為娛樂,有的手下由於「作戰」不力,就被綁上手足用樹枝抽打,有的甚至被活活打死。

對此李承乾覺得特別「好玩」,還說:「我要是今天做了皇帝,明天就在皇宮設置萬人營,然後跟漢王(李元昌)一起分別統率,看看他們怎麼互相戰鬥廝殺,豈不樂哉!」

太子玩得太出格了,老師們自然就經常規勸,對此李承乾很會偽裝,老師們要來進諫,他馬上就正襟危坐,「態度誠懇」的引咎自責,搞得太子師傅們答拜不暇,還以為太子知錯能過,真是個好孩子。

但背地裡,李承乾可就不好惹了。李承乾到處遊獵,不學習,還經常在東宮裡擊鼓玩樂,聲音都傳到了宮外,對此師傅張玄素就去進諫,李承乾非常惱火,當面就怒罵說:「你是得了瘋狂症嗎?」對此他還覺得不解氣,又派刺客去刺殺張玄素,搞得張玄素重傷差點喪命。

另外一個太子師傅于志寧也經常勸諫李承乾,李承乾也很惱火,便派遣刺客張師政、紇干承基去刺殺于志寧,結果兩個刺客潛到于志寧家中,看到于志寧為母親守孝,自己睡在廬草上,兩人覺得于志寧是個孝子,結果又不忍傷害他。

但李承乾很狂妄,有一次他就公然叫嚷說:「我要是做了皇帝,一定要縱情享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要是有人敢勸阻,我就殺掉他,頂多殺掉500個人,就沒人敢攔阻我了!」

2 狡猾的兒子:魏王李泰

太子太出格了,李世民自然心煩,於是這個時候,他的另外一個兒子、魏王李泰就趁虛而入了。

魏王李泰,人長得很胖,可他心思機敏,知道自己的大哥、太子李承乾長期以來放蕩不經,父皇李世民心中惱火,於是他便招賢納士,大肆拉攏心腹,並且為了博得美名,他還招人著書立說修撰《括地誌》,搞得魏王府「廣延時俊、人物輻輳、門庭如市。」連他老爹、唐太宗李世民都讚嘆不已,說我這個兒子真是好學慕士。

▲魏王李泰很滑頭又傲嬌,李世民的重臣都不太喜歡他

按照唐代規矩,諸王都要出外任職,以免長期滯留京城爭權奪利。貞觀十年(636年),李泰被任命為相州(今河南安陽)都督,但李泰卻不去任職,而是繼續留在長安,而且,他還一度住進了皇宮中,以便時時和父皇李世民親近親近,只是由於魏徵的力諫反對,才不得已搬回了魏王府。

前面說過,李泰很胖,走路不方便,李世民寵愛這個兒子,就特別允許李泰可以乘坐小輿車進宮,而這是各個重臣和所有皇子都享受不到的待遇。眼看李承乾不爭氣,李世民也有意要扶持李泰,他給李泰賞賜的月料,甚至超過了給太子李承乾的賞賜。

有一次,李世民親臨李泰的魏王府,一開心,他不僅賞賜給了魏王府的官員大批財物,而且赦免了長安死罪以下的犯人,並免除了魏王府所在的延康坊的民戶一年租賦,《舊唐書》對此的記載是:「其寵異如此。」

3 廢儲之爭:複雜的政局

對於選誰當太子這個問題,李世民本人就是通過「玄武門之變」奪權上位的,所以他對於是否立嫡長並不是特別在意,在他心中,「立賢」才是最重要,眼下太子李承乾不成器,因此,放眼14個兒子,在立嫡的基礎上,對於儲君的人選,他心中的天平,開始傾向了「乖巧可愛」,看起來又「選賢任能」的魏王李泰。

但李世民的重臣們不同意啊。

魏徵和褚遂良就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一直堅持反對廢掉太子李承乾,在他們看來,太子乃國之重本,李承乾雖然「失德」,但還不至於叛逆,因此也不能輕易言廢。而且,李泰經常仗著老爸李世民的寵愛,對朝中的大臣頤指氣使、傲嬌得很,即使忠直如魏徵等人,心裡也是很不爽、看不慣的。

▲長孫無忌,成了廢儲、奪儲之爭的關鍵人物。

而作為大唐的宰相、長孫皇后的親弟弟,和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晉王李治等三人的親舅舅,長孫無忌心裡想法更實際,魏王李泰雖然是他的親外甥,但這個外甥以韋挺、杜楚客、柴令武、房遺愛等人為心腹,假若這個外甥日後做了皇帝,那他的心腹自然就會上台持政,哪還有他這個舅舅什麼事?因此,長孫無忌等皇親兼重臣也不向著李泰。

大臣們都看出來李世民想換太子了,李承乾心裡自然更加惶恐。

由於擔心被奪儲,於是李承乾便指使刺客去刺殺李泰,但由於李泰防範太嚴,以致一直找不到機會下手;刺殺不成,李承乾又叫人假冒成魏王府中的典簽官,去玄武門上封事告發李泰的種種「罪行」,結果李世民覺得是誣告,還下詔搜捕上書的人,鬧得長安滿城風雨。

4密謀政變:失敗的太子

眼看著自己的弟弟、魏王李泰步步緊逼,而父親李世民對自己也越發冷淡,朝野則到處傳言,說太子有可能被廢,事情到了這個份上,李承乾決定:哥們得先發制人了。

於是,李承乾糾集吏部尚書侯君集、禁軍將領李安儼、駙馬都尉杜荷,以及李世民的弟弟、漢王李元昌等人計劃發動政變,幾個人一起割破手臂,以帛蘸血,然後燒成灰倒入酒中,一飲而盡,以表示誓同生死。

然而李承乾還沒發動政變,這邊廂,他的弟弟、李世民的第五子齊王李祐就率先在齊州(今山東濟南)發動兵變了,李祐做事比較胡鬧,殺了人還想當皇帝,但結果很快就被平叛,而在審訊李祐謀反案的過程中,無意中竟然牽連到了李承乾的心腹紇干承基,結果紇干承基為了活命,就供出了太子李承乾密謀造反的事。

李世民被震驚了。

於是,李世民下令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李勣等重臣,會同大理寺等官員一起合審此案,經過反覆調查,最終確認李承乾確實預謀政變。

▲如何處置密謀政變的太子,讓李世民痛苦彷徨。

太子密謀政變,但如何處置,卻又成了個難題。

李世民召集眾臣商議如何處理此事,對此大臣們個個不敢提頭,最後通事舍人來濟提出了一個處理原則:即「陛下不失為慈父,太子得盡天年,則善矣!」

最終,事情的處理結果是:繼齊王李祐因謀反被賜死後,李世民的弟弟漢王李元昌也被賜死;李承乾則被廢為庶人,後來被流放到黔州(今重慶彭水),最終於謀反事發的第二年、貞觀十八年(644年)病死。

5 得寸進尺的魏王:形勢逆轉

接連的打擊還不止這個,在當面審訊李承乾的過程中,李世民問李承乾為何要造反,李承乾倒也爽快,他說:「父皇啊,本來我當了太子,又『復何所求?』但是弟弟李泰步步緊逼,兒子我只是想跟手下們,設法尋找一個『自安之術』,最終才鬧出想謀反這麼個事來,說起來,李泰要是當了太子,那就剛好中了他的圈套了。」

李承乾被廢,太子空缺,國不可一日無儲君,於是,李世民便提出要立魏王李泰為太子,然而,長孫無忌等重臣們卻極力反對,並提出要立長孫皇后的小兒子,也就是李世民的另外一個嫡子、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

在長孫無忌看來,李泰狂妄得很,並且身邊已經培養了一堆心腹,他要是日後當了皇帝,他這個舅舅肯定得喝西北風、靠邊站,因此,他和其他大臣們都極力推薦晉王李治。

另一邊,眼看李承乾被廢,但半路卻殺出個弟弟、晉王李治來,魏王李泰心裡也急了,於是便跑去恐嚇李治說:「弟弟,你當初跟試圖謀反的漢王李元昌關係不錯啊,漢王出事了,你能沒事嗎?你要小心哦!」

幾句話,就把生性怯懦的李治嚇得不輕。

隨後,魏王李泰又跑去跟父皇李世民撒嬌,還撲倒在他懷裡(一個老大胖子撲倒在他老爸懷裡),說:「父皇啊,雖然我有個兒子,但等我死了,我一定把兒子給殺了,然後把皇位傳給晉王。」

▲褚遂良,在關鍵時刻影響了李世民更換太子

李世民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糊塗了,對此非常感動,還跑去跟臣子們說起這個事,結果褚遂良當即覺得這事太過荒謬,進行了反駁:「陛下此言大誤!假設魏王當了皇帝,他怎麼可能殺了自己兒子,再把帝位傳給晉王?當初陛下你就是一面立承乾為太子,一面又不斷扶持魏王,所以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

褚遂良進一步說:「陛下你如果要立魏王為太子,就請先安置好晉王,以免兄弟相殘。」

褚遂良的話,說得李世民留下了眼淚,他說「我不能爾」,意思就是,確實,不能再讓兒子們跟他當年發動「玄武門之變」一樣,以致手足相殘。

這件事後,李世民又看到兒子李治很怪異,整日憂心忡忡,於是便再三詢問,李治是個沒什麼心機的人,於是便把哥哥李泰如何威脅他的事情說了出來。

《資治通鑒》記載,李世民聽說後,似有所悟,「憮然,始悔立泰之言矣。」

對於如何立太子,立誰為太子,他心中,終於有了想法。

6 愣頭青李治:漁翁得利

於是,回到本文開頭那一幕,李世民要鬧「自殺」了。

話說這一天,李世民想出個辦法,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褚遂良四個重臣面前,假裝抽出佩刀要自殺,長孫無忌於是急忙上前奪下佩刀,並把刀交給傻站在一旁的晉王李治,又問李世民為什麼要如此,是否有什麼事情?

於是李世民就說:「我三子一弟(長子太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五子齊王李祐、弟弟漢王李元昌),竟然都想謀反,我實在不想活了啊!」「你們要想我不自殺,你們就得答應我一件事。」

在李世民看來,他思來想去,如果未來李泰繼承皇位,那麼李承乾和李治兩兄弟,難保會被整死;而只有立性格懦弱的李治,才能保全另外兩個兒子的性命。在此情況下,他怕大臣們再起爭議,於是便想出「自殺」的辦法,要讓重臣們統一意見。

長孫無忌等人趕緊說:陛下請說。

李世民說:我要立晉王為太子。

話一出,長孫無忌馬上跪下說:「謹奉詔!誰敢有異議,臣就請殺了他!」

隨後李世民就對傻愣在一邊的李治說,你舅舅(長孫無忌)已經幫你許下太子之位了,你還不趕緊拜謝他?

傻傻的李治,完全是在稀里糊塗的情況上,突然當上了太子,於是這個愣頭雞,才趕緊給舅父長孫無忌拜了一拜。

▲愣頭青李治:漁翁得利成了太子。

李治被立為太子,當天,魏王李泰卻還完全不知情,他興沖沖地帶領著一百多個騎兵想要進入皇宮,沒想到卻被屏退左右,而他自己則一個人被引去,直接幽禁起來,此後,他被李世民下詔免去一切官職,並被流放到均州鄖鄉縣(今湖北鄖縣),他的手下則大部分被貶或被流放到嶺南,李治登基後,永徽三年(652年),李泰去世,至此,他的帝王夢終於煙消雲散。

但李治還是太弱了,李世民始終擔心這個兒子,無法治理好大唐帝國,他心中又想到了他另外一個兒子、吳王李恪。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母親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門第高貴,並且李恪本人又文武全才,李世民也很喜歡他,但由於他的特殊身世(隋煬帝的外孫),加上長孫無忌始終護著自己的親外甥李治,最終李世民還是放棄了李恪。

至此,才能平庸的晉王李治,終於在稀里糊塗的情況下,坐穩了大唐帝國的儲君大位,他始料不及的是,哥哥們的爭權奪利,竟然讓他這個愣頭青,無意間,登上了大唐帝國的最高寶座。

六年後,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李治順利登基,是為:唐高宗。

推薦閱讀:

不避平庸豈非一種偉大
不要因為長大而學會忍受平庸
米格25告訴你: 出身寒門, 絕非無路可走
平庸的愛情鋪滿山谷

TAG:平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