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類的最大問題:我從哪裡來,宇宙跟我有什麼關係

人類的最大問題:我從哪裡來

自1996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宣布NASA的科學家在編號ALH84001的火星隕石內找到生命的跡象,

這個消息強烈震撼了科學家對地球以外生命起源的認知。外星生命的可能性並不是沒有,但對科學家而言,唯有證據才會令人信服。

ALH84001內發現的證據並不能必然推論火星上曾有過生命,但也引發科學家對生命的形式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除了看到真正的生命跡象,或者是生命的化石,還有哪些證據有很大的幾率伴隨著生命。ALH84001並未證明火星上有過生命,雖然卵圓形物體長得很像桿菌,但它的最大問題是體積太小,很難想像如何支持基本的生命活動。這也引發科學家在地球上找尋極小生命的熱潮。

也是受ALH84001發現的刺激,NASA開始對一些基本問題產生興趣,對於生命和整個宇宙的關係導引出幾個問題——

星系如何形成?恆星形成的主要關鍵?恆星何時才會形成行星系統?是否有類似地球的行星存在?地球上的生命如何開始?什麼樣的生命形態是我們應該找尋的?

這些問題並不是第一次提出來的,但有可能是第一次能夠提出答案。NASA就是以上述問題為基礎。科學家先確定哪些與問題相關的知識是確定的,哪些知識仍待探究,然後思考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問題,或者需要發明新的工具來提供解決之道。我們先看看對於有關起源的相關知識。

星系的形成

星系的形成和宇宙的起源有密切關係。

假如從星係為起點向上看,星系會集結成星系團,星系團可以集結成超級星系團,

這種宇宙的結構是如何形成?宇宙內的物質是先形成星系大小的結構,然後在當中形成一顆顆恆星,還是物質先形成恆星,然後恆星再經過之間的萬有引力吸引,集結成星系,這些都仍待研究。

天文學家在20世紀的後半期有許多重大的發現,除了各種不同波長的天文觀測開拓了我們的視野,也拓展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我們已經知道宇宙如何誕生,其各種過程是如何演變。但是仍有許多重要問題尚未解決,最重要的問題是,宇宙的第一個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天文學家在某些時候很類似考古學家,天文學家經常要對幾十億年前的宇宙進行考古,越大口徑的望遠鏡可以看到越遠的天體,也就可以看到遠古的宇宙。天文學家在這方面有很大的進展,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長達十天的觀測,已經獲得深空的宇宙影像,當中可以辨識出宇宙不同演化過程中的1500個星系。有些星系只有10億年的歲數,假如換算成人類的年紀,是在7歲左右。但是要尋找宇宙第一個形成的星系,就要觀測到宇宙只有幾億年時的狀況,也就是宇宙尚未「斷奶」的階段。

星系形成的問題和宇宙的起源有關。說到宇宙起源,就要提到大爆炸理論。

現在的天文學家相信宇宙的時間、空間是從一百多億年前的大爆炸所產生的;之後的數十萬年,整個宇宙因為溫度太高而無法形成任何物質,只有次原子物質和光子的混合體;次原子物質和光子不斷地相互碰撞,這時宇宙是一直處在膨脹的階段,宇宙的溫度也不斷地下降,最後次原子物質不再和光子碰撞;對光子而言,整個宇宙變得清澈透明,而次原子物質開始組合成氫原子和氦原子;由於光子不再和物質有碰撞的動作,光子也就隨著宇宙膨脹而溫度下降;直到現在,光子的溫度已經降到2.73K,這也是NASA的宇宙背景探測船(COBE)所看到的2.73K宇宙背景輻射。

從COBE看到的宇宙背景輻射和理論的預測非常吻合,

2.73K的背景輻射圖就像是物理教科書的插圖,這是理論學家的一大勝利。但COBE的結果也困擾了星系形成的理論。星系的形成是因為宇宙的某些區域質量分布不均,某些地方物質密度較高,該區域的萬有引力收縮,形成星系,但是COBE發現宇宙最開始的物質分布太均勻,讓人幾乎不敢相信。

如何從均勻物質分布的不均勻處形成第一個星系?形成星系後又是如何演化?星系又如何變成現今的模樣?這些謎題都是「起源」計劃的重要課題。NASA要在最近十年中發射太空紅外望遠鏡設備和下一代太空望遠鏡,用來探索早期的星系,希望找到解開宇宙起源的關鍵證據。

近年來,毫米波和次毫米波無線電望遠鏡陣列的快速進展,帶動恆星形成理論和觀測的重大突破。恆星形成的區域都會被雲氣和塵埃包圍,原恆星發出的可見光無法穿透出來,阻礙天文學家的觀測,但無線電波是可以穿透雲氣和塵埃,使得恆星形成的理論可以得以驗證。現今質量近似太陽的恆星的形成理論趨近成熟,這類恆星形成的各個階段都有理論和觀測的證實。一般相信,當雲氣中心開始形成,周圍同時也會形成扁平的盤狀雲氣,稱之為吸積盤。氣體會先掉落到吸積盤,然後旋人中心,累積中心原恆星的質量,部分氣體則會從原恆星兩極的方向噴出,形成星際風,星際風可以將原恆星周圍剩下的雲氣吹開,就像將恐龍蛋殼撥開,讓原恆星露出頭角。

不過對於大質量恆星和雙星的形成理論仍待加強。天文學家發現大部分的恆星都是屬於雙星系統。雙星系統是否會有行星系統,雙星的形成會如何影響行星的形成和發展,進而影響生命的起源,這些都是「起源」計劃的研究方向。

行星的形成

太陽屬於46億年前誕生的第二代恆星。大約是在銀河系一半歲數的時候,一團由星際氣體、塵埃和冰所形成的雲氣經過萬有引力塌縮,形成人類所處的太陽系。引發這次萬有引力塌縮的導火線很可能是周圍的超新星爆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擠壓周圍的雲氣,導致雲氣開始收縮。雲氣並不是全都朝向中心塌縮,形成緻密且會自行發光的恆星——太陽,有些物質會形成旋轉的盤狀分布,稱之為原行星盤,圍繞著太陽。原行星盤內的塵埃和冰碎片會開始結塊,當它們在盤面上旋轉的時候,會收集周遭的物質,壯大自己的聲勢,最後形成長數千米大小的微行星,其中的一些微行星就是現在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前身,其他的微行星則變成彗星或小行星。要形成這些行星、彗星或小行星,原行星盤是必備的。

除了原行星盤,天文學家甚至找到太陽系外的行星,尋找這些行星對天文學家來說可算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通常行星所發的光是來自恆星的反射光,反射光的強度遠小於恆星的星光,因此要辨識出行星就好像在大白天的天空中尋找星星。天文學家已經利用各種方法找到數十顆外太陽系行星,但行星形成的理論仍在努力探索的階段。行星形成的詳細過程仍待研究,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可以形成適合生命的行星。另外,恆星經常是以雙星系統出現,雙星系統的行星又該如何產生?行星形成的理論,探測其他行星系統和在這些行星上找尋外星生命也都是「起源」計劃的目標。

生命的形成

假如外星生命也都是在行星上孕育,那麼了解地球的生命起源應該是推測外星生命發生環境的首要課題,這包括研究地球的地質,進而了解最早生命是在何種環境下產生。從地球生命起源的了解,才能知道我們到底要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尋什麼?到底哪種證據才能顯示外星生命的存在。

有了這些問題,接下來是該如何動手。「起源」計劃除了利用現有的技術和儀器,並發展必要的技術和儀器來解決問題。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發展太空觀測,一切的研究都得在地球表面上開始,三項地面觀測的研究和努力可以提供未來「起源」計劃新技術的基石。三項地面觀測包括二微米全天巡天、凱克干涉儀和帕洛馬乾涉儀測試。干涉法是以數個小望遠鏡組成一個等效的大望遠鏡。在地表或是太空中,受到環境的限制,單一超大望遠鏡很難完成,例如要在太空中建造360千米口徑的望遠鏡就非得用數個小望遠鏡組合而成。這些尖端技術都得先在地面上進行。

為什麼要重視起源的問題?這對人類的生活有什麼重要性?這種問題就像是詢問將要率領船隊出海尋找新大陸的哥倫布:為什麼要尋找一個可能不存在的新大陸?新大陸對當時的歐洲有什麼立即的好處?探索未知!人類就是靠探索未知才有現在的文明、現在的成就。從NAsA的「起源」計劃來看,其主要目標就是探索我們人類的文明是如何形成,我們人類是宇宙唯一的子民嗎?宇宙未來將是什麼?人類的未來將是什麼?相信「起源」計劃可以為我們的起源提供一些線索!


推薦閱讀:

心理學:人類心理的五大「雷區」,你可千萬不去觸碰啊!
張鋒教授Nature子刊發文:編輯人類基因組需謹慎
人類的親密戰友——益生菌
李世石九段首次就Master發聲:幾乎完美,人類贏不了
人類源流——北京猿人2

TAG:宇宙 | 人類 | 關係 | 問題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