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七年制規劃教材 中醫兒科學 主 編 汪 受 傳(四)
嘔吐是因胃失和降,氣逆於上,以致乳食由胃中上逆經口而出的一種病證。古人將有聲有物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有聲無物謂之噦。因嘔與吐常同時出現,故多稱嘔吐。本證發病無年齡及季節限制,但臨床以嬰幼兒和夏秋季節為多見。引起嘔吐的原因較多,凡感受外邪,內傷乳食,卒受驚恐,以及其他臟腑疾病影響到胃的功能而致胃氣上逆時,均可發生嘔吐。本病經積極治療,一般預後良好;但若嘔吐嚴重則可致津液耗傷,日久可致脾胃虛損,氣血化源不足而影響生長發育。
嘔吐可見於西醫學的多種疾病過程中,如消化功能紊亂、急慢性胃腸炎、消化性潰瘍、膽囊炎、胰腺炎、膽道蛔蟲、急性闌尾炎、腸梗阻、幽門痙攣、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等消化系統疾病;病毒性肝炎、秋季腹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急性傳染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敗血症等感染性疾病,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各種代謝紊亂、前庭功能異常、藥物或毒物刺激等而影響胃功能時,均可發生嘔吐。
本節所述者,主要是消化功能紊亂所致嘔吐,至於由其他原因所致者,則應詳查病因,明確診斷,區別對待。切勿盲目施治,貽誤病情。
【病因病機】
引起小兒嘔吐的原因很多,臨床常見者有外邪犯胃、乳食積滯、胃中積熱、脾胃虛寒、肝氣犯胃等,病變部位主要在胃,亦與肝脾二臟密切相關。其基本病理改變為胃失和降,氣機上逆。誠如《幼幼集成·嘔吐證治》所言:「蓋小兒嘔吐有寒有熱有傷食,然寒吐熱吐,未有不因於傷食者,其病總屬於胃。」脾胃同居中焦,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其氣以升為主;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以降為順,二者臟腑相配,納運相得,升降相因,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及精微輸布。若脾胃不和,升降失司,胃氣上逆,則生嘔吐;肝主疏泄,助脾胃之納化,若肝氣失和,橫逆犯胃,胃失和降,亦致嘔吐。
1.外邪犯胃 小兒臟腑嬌嫩,肌膚薄弱,若調護失宜,六淫之邪乘虛而入,客於胃腸,擾動氣機,胃失和降,則上逆作嘔。其中以外感風寒、暑濕犯胃所致者最為常見。正如《古今醫統? 幼幼彙集?嘔吐門》說:「卒然而嘔吐,定是邪氣客胃腑,在長夏暑邪所干,在秋冬風寒所犯。」
2.乳食積滯 小兒胃小而弱,容物不多,功能亦屬不足,且小兒智識未開,乳食不知自節,若餵養不當,乳食過多,或進食過急,較大兒童恣食肥甘厚味、生冷難化食物,使乳食停留,蓄積中焦,脾胃失健,氣機升降失調,胃氣上逆則生嘔吐。故《素問?脈解篇》曰:「所謂食則嘔吐者,物盛滿而上逆,故嘔也。」
3.胃中積熱 胃為陽土,性喜清涼,如乳母喜食辛辣炙煿之品,乳汁蘊熱,兒食母乳,致熱積於胃;或小兒過食辛熱、膏粱厚味,或乳食積滯化熱,熱積胃中;或感受暑熱、濕熱之邪,邪熱蘊結。熱積胃中,胃熱氣逆而嘔吐。故《醫宗金鑒?幼科心法要訣?嘔吐門》曰:「熱嘔之證,或因小兒過食煎煿之品,或因乳母過食厚味,以致熱積胃中,遂令食入即吐。」如熱病之後,或過食香燥,耗傷胃陰,亦致胃失濡潤,胃失和降而致嘔吐。
4.脾胃虛寒 先天稟賦不足,脾胃素虛,中陽不振;或乳母平時喜食生冷寒涼之品,乳汁寒薄,兒食其乳,脾胃受寒;或小兒恣食生冷瓜果,寒積於胃;或患病後苦寒克伐太過,損傷脾胃,皆可致脾胃虛寒,中陽不運,胃氣失於和降而嘔吐。故《諸病源候論?嘔噦諸病》曰:「嘔吐者,皆由脾胃虛弱,……胃內有久寒則嘔而吐。」
5.肝氣犯胃 較大兒童如遇環境不適,所欲不遂,情志失和,或遭受打罵,郁怒憂慮,均可致肝氣鬱結,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氣逆於上而嘔吐。亦可因肝膽熱盛,火熱犯胃,致突然嘔吐。故《景岳全書·嘔吐》說:「氣逆作嘔者,多因郁怒致動肝氣,胃受肝邪,所以作嘔。」若小兒心虛膽怯,素蘊痰熱,偶然跌扑驚恐,一時氣血逆亂,痰熱上涌,亦可發為夾驚嘔吐。《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吐瀉論》說:「心熱則生驚,故睡卧不安而神不寧也,心神不寧則氣血逆亂而吐也。」
以上諸因既可單獨致病,也可相兼為患,其病位總不離胃。胃氣受損,失於和降為發病關鍵。至於顱內壓增高、心腎等全身性疾病致嘔吐者,也是他臟之病擾亂臟腑氣機,致胃氣上逆而生嘔吐。
【臨床診斷】
1.診斷要點
(1)有乳食不節,飲食不潔,情志不暢等病史。
(2)乳食水液等從胃中上涌,經口而出。
(3)常伴噯腐食臭,噁心納呆,胃脘脹悶等症。
(4)重症嘔吐者,有陰傷液竭之象,如飲食難進,形體消瘦,神萎煩渴,皮膚乾癟,囟門及目眶凹陷,啼哭無淚,口唇乾紅,呼吸深長,甚至尿少或無尿,神昏抽搐,脈微細欲絕等症。
2.鑒別診斷
(1)溢乳:又稱漾奶。為小嬰兒哺乳後,乳汁自口角溢出,但別無所苦,納食如常。這是由於小嬰兒胃小且發育不健全,賁門括約肌鬆弛,如哺乳過量、過急,吞咽過多空氣所致,並非病態。如改進哺乳方法,或隨著年齡的增長,可逐漸自愈。
(2)其他疾病:小兒嘔吐,可見於多種疾病,如先天性畸形、各種急腹症、顱腦疾病、藥物、食物中毒等,應注意鑒別。
【辨證論治】
1.辨證思路 本證辨證應以八綱辨證結合臟腑辨證,根據病史、病程、嘔吐特點及伴隨癥狀,以分清虛、實、寒、熱、食積、氣鬱、外感、內傷等。實證嘔吐多見於體壯脈實兒,發病急,病程短,吐聲響亮,吐物量多,味多酸腐,有感邪、傷食、情志刺激等誘因,伴邪實、形實之徵象。其中嘔吐突發,身伴表證者,多為外邪犯胃;吐物酸腐,吐後覺舒,伴脘腹脹滿者,多為傷食;若食入即吐,氣熱臭穢者,多屬胃熱;吐物酸苦,噯氣頻頻,精神鬱悶者,為肝氣犯胃。虛證嘔吐多見於體弱、久病兒,起病緩,病程長,吐聲微弱,吐物量少,時作時止,有體虛、形神不足之見證。如食久方吐,吐物清冷味淡,夾不消化食物者,多為脾胃虛寒;若熱病之後,時作乾嘔,口乾咽燥者,則屬胃陰虧虛。然虛、實、寒、熱之間,並非一成不變。實證失於調治,可轉化為虛證;虛證復受外邪、食積、氣鬱等所傷又可致虛實夾雜。寒吐日久化熱,可變為熱吐,熱吐久不愈也可傷陽而形成寒熱錯雜之證。此外,小兒因體屬稚陰稚陽,如暴吐不止,津液大傷,氣隨液脫,可致陰竭陽脫,發生厥逆虛脫變證;如久吐不止,脾胃虛損,氣血耗傷,則可延為疳證。
2.論治方法 嘔吐病機總屬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因其致病原因複雜,故和胃降逆僅為治標之法。臨證時,應同時審因論治,祛除病因以治本。外邪犯胃嘔吐者宜疏解表邪;食積嘔吐者宜消食導滯;胃熱嘔吐者宜清熱和胃;脾胃虛寒嘔吐者宜溫中散寒;肝氣犯胃嘔吐者宜疏肝理氣,各證均參以和胃降逆,並同時注意飲食調護,方能標本兼治,以獲良效。嘔吐嚴重者,可配合針灸、推拿等;有陰竭陽脫之變者,應及時給予液體療法救治。若因誤食毒物、藥物引起嘔吐者,切忌見吐止吐,應幫助患兒將有毒之物儘快排出,以保全生命。
3.證治分類
(1)外邪犯胃
證候 卒然嘔吐,吐物清冷,胃脘不適或疼痛,伴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全身不適,舌淡紅,苔白,****紅,脈浮緊。
辨證 本證由外感風寒,內客胃腑所致,以卒然嘔吐,吐物清冷,伴發熱惡寒等肺衛表證為特點。若夏秋感暑濕之邪嘔吐者,則嘔惡頻頻,胸脘滿悶,伴發熱汗出,煩躁口渴,舌紅苔白或黃膩等。
治法 疏風散寒,化濕和中。
方葯 藿香正氣散加減。常用藥:藿香、蘇葉、白芷、生薑疏風散寒,理氣化濕;半夏、陳皮、丁香、厚朴燥濕理氣,和胃降逆止嘔;茯苓、白朮、大棗、甘草健脾和胃。
風寒偏重加荊芥、防風、羌活辛溫解表散寒;夾有食滯,腹脹噯腐,加焦山楂、神曲、麥芽消食導滯;木香、枳殼、大腹皮理氣除脹;發熱口苦咽干加柴胡、黃芩清解少陽。
暑濕犯胃嘔吐者,治以清暑化濕,和中降逆,方選新加香薷飲加減。常用藥:香薷、藿香、荷葉解表祛暑,化濕和中;厚朴、半夏、竹茹燥濕和胃,降逆止嘔;扁豆芳香化濕,健脾和胃。銀花、連翹清熱解暑,辛涼解表;蘆根清熱生津,清胃止嘔;黃連苦寒燥濕,清熱除煩。濁氣犯胃嘔吐而見胸悶噁心,苔濁垢膩,加玉樞丹辟穢止嘔;
(2)乳食積滯
證候 嘔吐乳食,吐物為酸臭乳塊或不消化食物,不思乳食,口氣臭穢,脘腹脹滿,吐後覺舒,大便秘結或瀉下酸臭,舌質紅,苔厚膩,脈滑數有力,****紫滯。
辨證 本證有乳食不節史,以嘔吐酸腐不化乳塊或不消化食物,伴脘腹脹滿,吐後覺舒為特徵。若胃寒而兼傷食者,嘔吐物酸臭不明顯,苔多白膩;若食滯蘊而化熱,可見面赤唇紅,口渴,煩躁,舌紅苔黃諸症。
治法 消乳消食,和胃降逆。
方葯 傷乳用消乳丸加減。常用藥:麥芽、神曲、山楂消乳化積;香附、砂仁、陳皮理氣止吐;谷芽、甘草和中。
傷食用保和丸加減。常用藥:焦山楂、神曲、雞內金消食化積導滯;萊菔子、陳皮、法半夏理氣降逆止嘔;茯苓健脾滲濕;連翹清解鬱熱。
頻繁嘔吐者,可加少許生薑汁以降逆止吐;若大便秘結者,加大黃、枳實以通下導滯;唇舌淡,肢涼,胃寒者,去連翹,加丁香、白豆蔻、乾薑溫胃降逆;食滯化熱,面赤唇紅,加竹茹、黃連清胃止嘔;腹脹重加枳實、檳榔理氣行滯除脹;因食魚、蟹而吐者,加生薑、紫蘇解毒;因肉食而吐者,重用山楂消肉食之積;因米食而吐者加用谷芽;因麵食而吐者重用萊菔子消麵食之積。
(3)胃熱氣逆
證候 食人即吐,嘔吐頻繁聲響,吐物量多臭穢,氣熱噴人,口渴多飲,面赤唇紅,或伴發熱,煩躁不安,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數,****紫滯。
辨證 本證因熱積胃中,胃熱氣逆而嘔吐,以食入即吐,嘔吐頻繁,吐物氣熱臭穢,伴全身里熱熾盛證候為主要特點。胃熱熾盛,嘔吐頻劇者,易於損傷陰津。
治法 清熱瀉火,和胃降逆。
方葯 黃連溫膽湯加減。常用藥:黃連清胃瀉火;陳皮、枳實理氣行滯;半夏、竹茹降逆止嘔;茯苓、甘草和胃。
兼食積者加神曲、山楂、麥芽消食化積;大便秘結,脘腹脹滿加生大黃,或合大承氣湯通腑泄熱;口渴唇乾加麥門冬、天花粉養胃生津;嘔吐頻繁加生代赭石降逆止嘔。
如胃熱久吐,胃陰耗傷,胃失潤降,致嘔吐反覆或時作乾嘔,口乾咽燥,不欲進食,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細數,方選益胃湯加石斛、竹茹、天花粉、炙批杷葉滋陰養胃,降逆止嘔。久病體虛,氣陰不足,胃中虛熱上逆嘔噦者,可選橘皮竹茹湯或竹葉石膏湯。
(4)脾胃虛寒
證候 起病緩慢,病程較長,食久方吐,時作時止,食少不化,吐物多為清稀痰水或乳食殘渣,色淡少味。伴面色蒼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溫,腹痛綿綿,得溫較舒,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遲緩無力,****淡。
辨證 本證因稟賦不足,大病久病,脾胃虛寒,中陽不運,胃氣通降無力,致乳食不化,痰食停蓄,久而上逆發生嘔吐。以食後良久方吐,吐物不化,清稀色淡少味,伴見全身脾胃虛寒,中陽不振之證為特點。
治法 溫中散寒,和胃降逆。
方葯 丁萸理中湯加減。常用藥:党參、白朮、甘草健脾益胃,補養中氣;乾薑、丁香、吳茱萸溫中散寒,降逆止嘔。
納呆,食而不化,加神曲、山楂、麥芽消食開胃助運;腹痛綿綿,四肢欠溫,加附子、肉桂、高良姜溫陽祛寒;大便稀溏,加山藥、薏苡仁、茯苓健脾滲濕止瀉。
(5)肝氣犯胃
證候 嘔吐酸水或食物,噯氣頻頻,每因情志刺激加重,胸脅脹痛,精神鬱悶,易怒多啼,舌邊紅,苔薄膩,脈弦,****紫。
辨證 本證因情志因素致病,肝氣橫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嘔吐。以噯氣吐酸,胸脅脹痛,遇情志刺激加重為特點。如肝鬱化熱,可有煩躁,面赤,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諸症。
治法 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方葯 解肝煎加減。常用白芍緩肝急;蘇葉、蘇梗疏肝氣;砂仁、厚朴調理脾胃氣機;陳皮、法半夏降逆止嘔。
胸脅脹痛加柴胡、川楝子、鬱金疏肝理氣止疼;肝火犯胃煩躁嘔吐,用左金丸合四逆散清肝泄熱,和胃降逆;火熱傷陰,加北沙參、石斛清養胃陰;嘔吐苦水者加柴胡、黃芩、竹茹清利肝膽,和胃止嘔。
如暴受驚恐後,嘔吐清涎,睡卧不寧或驚惕,心神煩亂,哭鬧不安,乃驚後氣機逆亂,橫逆犯胃所致,方選定吐丸加減。常用藥:丁香、全蠍、半夏、大棗、磁石、茯神等,以鎮驚安神,平肝和胃。
【其他療法】
1.中藥成藥
(1)玉樞丹:每服<3歲0.3g,4~7歲0.6g,1日2次。用於外感嘔吐。
(2)藿香正氣液:每服5~lOml,1日2~3次。用於暑濕嘔吐。
(3)保和丸:每服6~9g,1日2~3次。用於傷食嘔吐。
(4)牛黃清胃丸:每服1丸,1日2次。用於胃熱嘔吐。
(5)香砂養胃丸:每服3g,1日2~3次。用於脾胃虛寒嘔吐。
(6)舒肝丸:每服1/2~1丸,1日2次。用於肝氣犯胃嘔吐。
2.藥物外治
(1)鮮地龍數條。洗凈撒上白砂糖,化為糊狀,加麵粉適量,合成藥餅,貼敷雙湧泉穴,用布包紮。1日1次。用於胃熱嘔吐。
(2)大蒜5個,去皮搗爛,吳茱萸(研末)l0g。共拌勻,揉成壹角錢硬幣大小的葯餅,外敷雙足心。1日1次。用於脾胃虛寒。
(3)大蔥、胡椒、吳茱萸各適量,共搗爛,炒熱敷於臍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1次。用於胃寒嘔吐。
(4)胡椒10g,綠茶3g,酒麴2個,蔥白20g。共搗成糊狀,分貼於中脘、膻中、期門穴。每日1次,每次6~12小時。用於肝氣犯胃嘔吐。
3.推拿療法
(1)運板門,清補脾經,運內八卦,揉中脘,分腹陰陽,揉足三里,推天柱骨,橫紋推向板門,揉右端正。用於傷食嘔吐。
(2)清脾胃,清大腸,退六腑,清天河水,推天柱骨,橫紋推上板門、推下七節骨。用於胃熱嘔吐。
(3)補脾經,揉外勞宮,推三關,摩、揉中脘,橫紋推向板門,掐、揉右端正,推天柱骨,掐揉拇腮。用於胃寒嘔吐。
(4)揉小天心,清肝經,掐五指節,分手陰陽,補脾經,運內八卦,推天柱骨,橫紋推向板門,揉右端正,按揉百會。用於驚恐嘔吐。
4.針灸療法
(1)體針:取中脘、足三里、內關。熱盛加合谷,寒盛加上脘、大椎,食積加下脘,肝鬱加陽陵泉、太沖。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1日1次。
(2)耳針:胃、肝、交感、皮質下、神門。每次2~3穴,強刺激,留針15分鐘。1日1次。
5.火丁療法 醫生用右手戴消毒手套,食指指頭上蘸少量冰硼散,伸人患兒口腔內,快速地按壓在患兒舌根部的「火丁」(懸雍垂對面的會厭軟骨)上,按後取出,1小時後方可進食。尤適用於嬰兒吐乳。
6.西醫治療
(1)病因治療:明確診斷,對先天畸形、藥物中毒、急腹症、顱腦病變、傳染性疾病等所致嘔吐,及時給予對因、對症治療。外科急腹症有手術指征者應手術治療;感染性疾病給予抗感染治療;顱內高壓者應給予脫水降壓治療;消化功能紊亂者可給予胃腸動力葯或胃腸黏膜保護劑等。
(2)一般治療:嘔吐重者可暫時禁食6~8小時,少量多次給予含糖口服液,(氯化鈉0.25%、氯化鉀0.15%,加糖服用),以30~50ml/Kg頻服,在6~8小時內服完。嬰兒禁食後給予母乳或稀牛乳,3~4日後恢復正常乳量,液量不足時加含糖口服液。幼兒及兒童禁食後,漸予半流質飲食3~4日後漸恢復正常飲食。
(3)對症治療:愛茂爾每次1~2ml肌注,對神經性嘔吐、暈車暈船、胃腸障礙引起的嘔吐有較好療效。胃復安0.2~0.3mg/Kg/次,飯前半小時口服、肌注或靜點,有鎮吐及胃排空作用。氯丙嗪0.5~1mg/kg/次肌注,鎮靜止吐,用於各種疾病和藥物引起的嘔吐。維生素B650~100mg/次,肌注或靜點。對藥物等引起的嘔吐有較好療效。胃腸動力葯嗎丁啉0.3mg/Kg/次,1日3次,於飯前15~30分鐘服用。吐重者可給予嗎丁啉栓每次1~2枚,每日2~3次。有較好止吐作用。亦可應用H2受體阻滯劑,西咪替丁20~40mg/kg/天,分2~4次口服或靜點,以減輕胃酸過多對胃黏膜的刺激。重度嘔吐常有脫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應靜脈補液,以糾正脫水。
【預防與調護】
1.預防
(1)新生兒、嬰兒哺乳不宜過急,以防空氣吞入;哺乳後,將小兒豎抱,輕拍背部至打嗝,使吸人的空氣排出,然後再讓其平卧。
(2)「乳貴有時,食貴有節」。小兒乳食物宜清淡、營養豐富,定時、定量,忌恣食生冷、肥甘、煎炸、炙煿、辛辣的食物、飲料等。
(3)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食品,預防食物及藥物中毒。
2.調護
(1)專人護理,安靜休息,消除恐懼心理。嘔吐時取坐位或側卧位,以防嘔吐物吸人氣管。
(2)嘔吐較輕者,可進少量易消化流質或半流質食物;較重者應暫禁食,用少許生薑汁滴人口中,再用少量米汁內服,必要時補液治療。
(3)服用中藥時宜少量多次頻服,以不引起嘔吐為度。藥液可濃縮,冷熱適中。熱性嘔吐者藥液宜冷服;寒性嘔吐者藥液宜熱服,避免病邪與藥物格拒加重嘔吐。嘔吐重者,可用中藥保留灌腸。
【文獻摘要】
《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嘔吐逆候》:「兒啼未定,氣息未調,乳母忽遂以乳飲之,其氣上逆,乳不得下,停滯胸膈,則胸滿氣急,令兒嘔逆變吐。又乳母將息取冷,冷氣入乳,乳變壞,不捻除之,仍以飲兒,冷乳入腹,與胃氣相逆,則腹脹痛,氣息喘急,亦令嘔吐。又解脫換易衣裳,及沐浴露兒身體,不避風冷,風冷因客肌膚,搏血氣則冷,入於胃則腹脹痛而嘔吐也。」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吐瀉論》:「吐逆早晚發熱,睡卧不安者,此驚吐也。心熱則生驚,故睡卧不安而神不寧也,心神不寧則氣血逆亂而吐也。」
《活幼心書?明本論》:「諸吐不止,大要節乳,徐徐用藥,調治必安。」
《萬氏家藏育嬰秘訣?嘔吐》:「小兒嘔吐有三因,因熱因寒因食停;葯食難嘗成格拒,吐多清水是蟲名。」
《幼幼集成?嘔吐證治》:「大凡嘔吐不納葯食者,最難治療。蓋葯入即吐,安能有功?又切不可強灌,胃口愈吐愈翻,萬不能止。予之治此頗多,先將薑湯和黃土作二泥丸,塞其兩鼻,使之不聞葯氣,然後用對症之葯煎好,斟出澄清,冷熱得中,口服一口即停之半時之久,再服一口又停止良久,服二口停之少頃,則任服不吐矣。」
【現代研究】
(1)藥效學研究:邱賽紅研究吳茱萸湯能明顯抑制硫酸酮灌胃引起的家鴿嘔吐,止吐作用以吳茱萸最重要,配伍生薑則加強,最佳組成為原方四葯皆用。[1]隋艷華等研究證實小半夏加茯苓湯不僅能對抗硫酸酮引起的家鴿嘔吐,且能抑制中樞興奮,調整貓在體胃腸功能,減少胃腸黏膜的刺激,保護胃腸黏膜等。[2]
(2)辨病論治研究:呂雪卿自擬降逆通幽湯(半夏、陳皮、竹茹、代赭石、厚朴、生薑、党參、茯苓、澤瀉、桃仁、紅花、山楂)據情加減,治療小兒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57例,治療30天後痊癒32例,有效21例,無效4例。[3]廖久興用吳茱萸湯(吳茱萸、党參、生薑、大棗)加減治療神經性嘔吐68例,全部有效。[4]
(3)多種療法研究:董永軍等用膠布貼仁丹敷於雙側內關、足三里穴,以指尖按壓令其得氣,早晚各1次,治療神經性嘔吐30例,一周後嘔吐消失28例,2例6天後嘔吐減輕。[5]李江用捏脊法從長強到大椎來回10次,使局部皮膚潮紅,後顫揉脾俞12分鐘,每日1次,治療小兒嘔吐98例,1~3次即愈者94例,總治癒率100%。[6]劉紅敏等用維生素B6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兩側交替,6日為1療程,治療頑固性嘔吐62例,總有效率96.7%。[7]
參考文獻
[1]邱賽紅,竇昌貴.吳茱萸湯溫胃止嘔作用的實驗研究.中藥藥理與臨床,1998;14(3):9.
[2]隋艷華,邱德文,李江,等.小半夏加茯苓湯止吐作用的實驗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8;4(3):26.
[3]呂雪卿.降逆通幽湯治療小兒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河南中醫,1997;17(5):296.
[4]廖久興.吳茱萸湯加減治療小兒神經性嘔吐68例.湖南中醫雜誌,1996;12(5):22.
[5]董永軍,肖志俊,景秀珍.葯壓治療神經性嘔吐30例.中醫外治雜誌,1996;(5):28. 卷?
[6]李江.捏脊法治療小兒嘔吐98例小結.按摩與引導,1989;(5):17. 卷?
[7]劉紅敏,劉淑華.穴位注射治療嘔吐.山東中醫雜誌,1995;14(3):137.
第四節 腹 痛腹痛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臨床證候,以胃脘以下、臍之四旁以及恥骨以上部位發生疼痛為主要癥狀。疼痛發生於胃脘以下、臍部以上部位者為大腹痛;發生於臍周部位者為臍腹痛;發生於小腹兩側或一側者為少腹痛;發生於臍下腹部正中者為小腹痛。
腹痛一詞,始載於《內經》,但作為獨立病名而明確定義者,則見於明·秦景明《症因脈治·腹痛論》:「痛在胃之下,臍之四旁,毛際之上,名曰腹痛。」因腹內有肝、膽、脾、腎、大腸、小腸、膀胱等臟腑,且有手、足三陰,足少陽、陽明經以及沖、任、帶等經脈循行,故凡外感、內傷等因素影響上述臟腑經脈功能,致氣機郁滯,經脈不通者,均可發生腹痛。後世一般將腹痛分為寒、熱、虛、實四類,較易掌握。
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與季節,年長兒多能自訴腹部疼痛,嬰幼兒往往不能正確表達,常以無故啼哭為臨床表現。誠如《古今醫統·腹痛》所言:「小兒腹痛之病,誠為急切。凡初生二三個月及一周之內,多有腹痛之患。無故啼哭不已,或夜間啼哭之甚,多是腹痛之故。」
腹痛屬現代醫學的一種常見癥狀,可由多種疾病引起,臨床大致可分為內科性與外科性疾病兩大類:內科性疾病包括:①腹部臟器功能性病變或器質性病變,如再發性腹痛、急性胃腸炎、腸系膜淋巴結炎、痢疾、肝炎、胰腺炎、膽道疾病、傷寒、急性腎盂腎炎、腸道寄生蟲病、腹膜炎等;②腹外臟器病變或全身性疾病,如大葉性肺炎、胸膜炎、心肌炎、神經根炎、敗血症、過敏性紫癜、蕁麻疹、精神性腹痛、腹型癲癇、卟啉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鉛中毒等。外科性疾病包括:腸梗阻、腸套疊、急性闌尾炎、潰瘍病穿孔、泌尿繫結石、急性腸扭轉、先天性腸旋轉不良、腸系膜動脈栓塞、髂窩膿腫、嵌頓性疝等。
本節所討論者主要為腹部臟器功能性病變如再發性腹痛等,而由其他疾病所致之腹痛則應在明確病因診斷,並給以相應治療的基礎上,參考本節內容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引起小兒腹痛的原因,以感受寒邪、乳食積滯、熱結胃腸、臟腑虛冷、氣滯血瘀為多見。其病變部位主要在肝、脾、六腑及經脈。脾喜運而惡滯,肝喜調達而惡抑鬱,六腑以通為用,經脈以流通為暢,若肝、脾、六腑、經脈受病,則可致臟腑功能失調,氣機郁阻不通,經脈滯澀不暢而發生腹痛。故《幼幼集成·腹痛證治》曰:「夫腹痛之證,因邪正交爭,與臟氣相擊而作也。」
1.感受寒邪 小兒臟腑筋骨柔弱,寒暖不知自調,若護理不當,衣被單薄,腹部為風冷寒氣所侵;或飲食當風,或過食生冷瓜果,寒邪凝滯中焦,搏結腸間,中陽受戕。寒主收引,寒凝則氣滯而血泣,氣血不暢,經絡不通而發生腹痛。故《素問·舉痛論》說「寒邪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引急,故痛。」因小兒稚陽未充,寒易傷陽,故寒凝氣滯腹痛者多見。
2.乳食積滯 乳貴有時,食貴有節。若乳食不節,暴飲暴食,或飽食強食、臨卧多食;或過食堅硬、厚膩難消之物,則可致脾胃受損,食停中焦,氣機壅塞不通,而發生腹痛。故《幼科發揮·積痛》曰:「小兒腹痛,屬食積者多。」
3.熱結胃腸 如積滯不消,郁而化熱,熱積胃腸;或平素妄加滋補,過食辛辣香燥、膏粱厚味,胃腸積熱;或外感時邪,入里化熱,熱灼腸津,致燥屎閉結,腑氣不通,則發生腹痛。故《素問·舉痛論》曰:「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瘴熱焦渴則堅干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4.臟腑虛冷 稟賦不足,脾陽素虛;或病中過用苦寒攻伐,損傷脾陽。脾陽不能運展,水谷停而不行,壅遏氣機,失於溫煦,則腹部綿綿作痛。故《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心腹痛》:「小兒心腹痛者,由於臟腑虛而寒冷之氣所干,邪氣與臟氣相搏,上下衝擊,上則為心痛,下則為腹痛,上下俱作,心腹皆痛。」
5.氣滯血瘀 小兒起居不慎,跌仆損傷;或因暴力,損傷腹部;或腹部手術損傷脈絡,瘀血內留;或腹部臟腑內傷,久病積瘀以致瘀血內停,臟腑氣機不得宣通,而形成腹痛。此外亦有因小兒情志怫鬱,肝失條達,克侮脾土,或進食啼哭,氣食相結,肝脾不和,氣機阻滯而發生腹痛者。
【臨床診斷】
1.診斷要點
(1)病史:因小兒腹痛病因複雜,病情常訴說不清,或反常的叫擾哭鬧,給診斷帶來了一定困難。臨證時,應詳細向家長及病兒詢問有關發病年齡,腹痛的發病情況,腹痛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及程度,誘發因素以及伴隨癥狀等,以及時明確診斷。
①發病年齡:不同年齡小兒的常見腹痛原因有所不同,如新生兒期以腸痙攣最為多見,但也可見於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嬰兒期多由腸炎、腸套疊、嵌頓疝所致;幼兒及兒童期則以腸蛔蟲、膽道蛔蟲、腸炎、闌尾炎、潰瘍病、再發性腹痛等為多見。
②發病情況:起病急驟,病程短或陣發性加重者,常為外科疾病所致,如腸套疊等;起病緩慢,病程長而疼痛持續者,多由內科疾病引起,如潰瘍病等。
③腹痛性質:輕度鈍痛或隱痛,短期內減弱或消失者,多為內科性疾病;持續性劇痛者,多見於腸胃穿孔、腹膜炎;陣發性劇烈絞痛多見於腸道蛔蟲、膽道蛔蟲、腸套疊、尿路結石等;而在持續性鈍痛基礎上出現陣發性絞痛時,常提示炎症並梗阻存在如腸蛔蟲並感染等。
④腹痛部位:不同部位的疼痛,可提示相關部位臟器發生了病變,如:中上腹部疼痛時,腹內疾病多見於胃、十二指腸、膈部病變,腹外疾病多為心臟病變等;右上腹部疼痛時,腹內疾病多為肝、膽、膈下病變,腹外疾病多為右下大葉性肺炎、右下胸膜炎、右側腎結石、右側腎盂腎炎等;左上腹部疼痛時,腹內疾病可見於胰腺炎、脾腫大,腹外疾病見於左下大葉肺炎、左下胸膜炎、左腎結石、左腎盂腎炎等;右下腹部疼痛時,常見於迴腸、腸系膜、闌尾、卵巢、疝、髂窩及輸尿管的病變;左下腹部疼痛時,多見於結腸、疝、卵巢、髂窩、輸尿管的病變及頑固性便秘等;臍周圍疼痛時,腹內疾病見於腸蛔蟲症、腸炎、腸痙攣、食物過敏、壞死性腸炎、結核性腹膜炎、腸系膜淋巴結炎、迴腸遠端憩室炎、局限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腸梗阻、腸套疊、腸穿孔、腹膜炎等,腹外疾病見於上呼吸道炎、過敏性紫癜、腹型癲癇、再發性腹痛、急性溶血、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結節性多發性動脈炎、癔病、糖尿病、鉛中毒等;腰腹部疼痛時,見於腎盂腎炎、腎結核等。
⑤其他伴隨癥狀:如伴有發熱,多提示炎症性疾病。先發熱後腹痛者,多屬內科性腹痛,反之則屬外科性腹痛;伴有嘔吐、腹脹與肛門不排氣者,提示為腸梗阻;伴有便血者,應注意腸套疊、絞窄性腸梗阻與壞死性小腸炎;伴有尿頻、尿急、尿痛者,大多為泌尿道疾患;伴有寒戰、高熱、咳嗽者,應考慮大葉性肺炎;伴有休克者需注意急性胰腺炎、急性壞死性腸炎;腹痛前有外傷史者,要考慮內臟出血或挫傷;腹痛後迅速入睡且反覆發作者,見於腹型癲癇。
(2)體檢:體檢時,除注意神志、面色、脈搏、呼吸、血壓、體溫、皮膚,以及咽、胸、神經、脊柱等方面的情況外,尤其要注意腹部的檢查。
①腹部望診:如腹式呼吸運動受限時,提示有腹內炎症存在;全腹膨脹時,常見於腸梗阻、腸麻痹及晚期腹膜炎;中上腹部脹滿時,見於急性胃擴張;膽囊擴張時,可見到隨呼吸上下移動的右上腹梨型包塊;見有腸型與腸蠕動波時,提示腸梗阻。此外,還要注意有無臍疝、腹股溝疝及腹部靜脈怒張等。
②腹部觸診:全腹部平軟,無壓痛、反跳痛或壓迫後腹痛減輕者,基本可排除外科性腹痛(某些外科疾病的早期也可見有上述情況,必須密切隨訪);反之,如腹部膨脹,腹肌緊張,有壓痛(特別是固定性壓痛)時,多提示疼痛部位即病變部位,如同時合併反跳痛者提示有腹膜炎存在或有闌尾炎、潰瘍病、憩室炎穿孔;腹痛伴有腫塊者,應考慮腸套疊、腸扭轉、炎症包塊、腫瘤等;腹痛緩解時如捫及多數不規則、部位不定的條索腫塊,可能為蛔蟲性腸梗阻。
③腹部叩診:鼓音明顯者示腸充氣,有腸梗阻存在;肝濁音區消失是胃穿孔的表現;如有移動性濁音則提示為腹水。
④腹部聽診: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是腸麻痹的徵象,常見於急性腹膜炎;反之,腸鳴音亢進,有氣過水聲及金屬音,則應注意腸梗阻等。
(3)實驗室檢查
①血、尿、糞常規檢查:血紅蛋白及紅細胞逐漸下降,需警惕有內臟出血;白細胞升高為炎症的表現;尿內有紅細胞、白細胞、膿細胞提示有泌尿系感染;糞便有黏液、膿細胞、巨嗜細胞時多為結腸炎或痢疾。
②肛指檢查:穹隆觸痛提示有腹膜炎、髂窩膿腫;血便應考慮腸套疊;有腫塊應懷疑卵巢囊腫扭轉等。
③X線檢查:腸梗阻時腸內有梯形液平面,腸內充氣較多;腹膜炎時腸間隙加寬;鋇灌肛或腸腔充氣見有杯形氣影或缺損時,為腸套疊表現;腹腔內見有遊離氣體時,應考慮胃腸穿孔。
2.鑒別診斷
(1)鑒別腹痛為內科性與外科性:有以下情況者多考慮外科性疾病:①急驟起病、劇痛,特別是疼痛持續超過3小時者;②先腹痛,後發熱者;③先腹痛後頻繁嘔吐,但無腹瀉,尤其伴有便秘、肛門不排氣、腹脹等更提示梗阻性疾病可能;④有壓痛及腹肌緊張;⑤摸到包塊。
(2)區別腹痛為腹內病變與腹外病變:腹內病變:①胃腸道感染如:急性胃腸炎、痢疾、急性壞死性腸炎、腸系膜淋巴結炎、腸寄生蟲病時,除有腹痛外,還有飲食不調史及感染病史,糞、血常規檢查異常等;②肝膽系統疾病如:膽道蛔蟲、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症時,常有右上腹疼痛和壓痛,肝功能及B超檢查異常等;③泌尿系統疾病如:感染、結石、尿路畸型、急性腎炎時,常有腰痛、下腹痛、尿道刺激癥狀,尿檢異常、X線檢查異常等;④下腹痛對少女要注意是否為卵巢囊腫蒂扭轉、痛經。腹外病變:①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腹痛常有咳嗽,或扁桃體紅腫,肺部聽診有羅音等;②心血管系統疾病引起的腹痛常伴有心悸,心臟雜音,心電圖異常;③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腹痛常反覆發作,腦電圖異常,腹型癲癇服抗癲癇葯有效;④變態反應性疾病如腹型紫癜、蕁麻疹,腹痛部位不固定,患兒可有便血、尿血、和皮膚皮疹、紫癜等;⑤血液系統疾病引起的腹痛常伴有血及骨髓象異常;⑥代謝性疾病引起的腹痛,如糖尿病有血糖、尿糖增高,鉛中毒有指甲、牙齒染黑色,卟啉病有尿呈紅色,曝光後色更深等可助診斷。
(3)再發性腹痛:又稱腸痙攣或腸絞痛。是由腸壁平滑肌突發強烈收縮引起的陣發性腹痛,在小兒急性腹痛中最為常見。上呼吸道感染、暴飲暴食、局部受涼、奶中糖份含量較高、便秘、哭鬧等因素均可誘發。其臨床特點有①腹痛突然發作,持續時間不一,多能自行緩解,發作間歇一切正常;②腹痛以臍周為主,但腹部柔軟,無固定壓痛;③無伴隨的病灶器官癥狀,如發熱、吐瀉、咳喘、尿急、尿痛等,無全身陽性體征;④有反覆發作的特點,每次發作癥狀相似,疼痛輕重程度不等。
【辨證論治】
1.辨證思路 本證應以八綱辨證為綱,結合病史、癥狀等以分清病因,判定病位,確定屬性。
(1)首辨有無腹痛:如嬰幼兒突然哭鬧不安,彎腰捧腹,或呻吟不已,面色蒼白,或屏氣汗出,時緩時急者,多為腹痛。
(2)辨腹痛部位與臟腑的關係:大腹痛多屬脾胃、大腸、小腸的病症,以胃部疾患、積滯疼痛多見。臍腹痛多為小腸病症,以蟲積多見。小腹痛多見於膀胱病症。少腹痛多見於肝經、大腸病症。
(3)辨寒、熱、虛、實:新病暴痛屬實;久病隱痛,時作時止屬虛。腹痛堅滿拒按屬實;腹軟喜溫喜按屬虛。得食痛甚屬實;進食暫緩屬虛。腹痛拘急,遇涼加重屬寒;攻痛陣作,口渴喜涼屬熱。面赤氣熱、煩躁便秘、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紫滯者屬熱;面白氣冷、下利清谷,小便清利,舌淡苔白、脈遲緊,****淡者屬寒。
(4)辨氣、食、蟲、瘀:腹痛屬氣滯者,有情志失調病史,走竄脹痛,部位不定,氣聚則痛而見形,氣散則痛而無跡,痛連兩脅,噯氣或失氣後痛減。屬食積者,有乳食不節史,腹痛伴脘腹脹滿,噯腐吞酸,痛而欲瀉,瀉下酸臭,便後痛減,腹痛拒按或夜卧不安。屬蟲積者,臍周疼痛,時作時止,有大便排蟲史,或鏡檢有蟲卵。屬血瘀者,有跌仆損傷及手術史,腹部刺痛,痛有定處,局部滿硬,按之痛劇。
2.論治方法 本病總由臟腑經脈失調,氣機運行不暢所致,治療應以調理氣機,疏通經脈為原則。根據病因不同,分別治以溫散寒邪、消食導滯、通腑泄熱、溫中補虛、活血化瘀等。除內服藥物外,還常配合推拿、外治、針灸等以提高療效。
3.證治分類
(1)腹部中寒
證候 突發腹痛,疼痛劇烈,陣陣發作,痛處喜暖,得溫則舒,遇寒痛甚,腸鳴轆轆,面色蒼白,痛甚者,額冷汗出,唇色紫暗,肢冷,或兼吐瀉,小便清長,舌淡紅,苔白滑,脈沉弦緊,****青紅。
辨證 有外感寒邪或飲食生冷病史,寒主收引,凝滯氣機,不通則痛。故其腹痛以疼痛拘急,腸鳴切痛,得溫較舒,遇冷痛甚,面白肢冷為主要特點。
治法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方葯 養臟湯加減。常用藥:木香、丁香、香附芳香散寒,調理氣機;當歸、川芎溫通血脈;肉桂溫中散寒,使寒邪得溫消散,氣血暢行,陽氣敷布,臟腑獲得溫養,腹痛可得緩解。
若寒甚痛劇加制附子、高良姜以溫臟散寒;兼嘔吐加生薑、法半夏散寒和胃止嘔;兼泄瀉加炮姜、煨肉豆蔻以溫中止瀉;拘急陣痛加白芍、甘草緩急止痛;腹脹加砂仁、枳殼理氣消脹;兼風寒表證加桂枝、蘇葉疏風散寒。
(2)乳食積滯
證候 脘腹脹滿,疼痛拒按,不思乳食,噯吐酸腐,或腹痛欲瀉,瀉後痛減,或時有嘔吐,吐物酸腐,矢氣頻作,糞便臭穢,夜卧不安,舌質偏紅,苔厚膩,脈象沉滑,****紫滯。
辨證 有飲食不節,傷乳傷食病史,以脘腹脹滿,疼痛拒按,腹痛欲瀉,瀉後痛減為主要特點,伴噯吐酸腐,矢氣頻作,大便酸臭,不思乳食等傷乳傷食兼證。本證可與腹部中寒、脾胃虛寒、胃腸積熱證候並見。
治法 消食導滯,行氣止痛。
方葯 香砂平胃散加減。常用藥:蒼朮、陳皮、厚朴、砂仁、香附、枳殼理氣行滯;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消食化積;白芍、甘草調中和營。
腹脹明顯,加檳榔、萊菔子理氣行滯;伴嘔吐加半夏和胃降逆止嘔;兼感寒邪者,加烏葯、乾薑溫中散寒行滯;食積鬱而化熱,面赤煩躁者,加黃芩、連翹清解積熱;大便秘結不通加生大黃清熱通腑,或用枳實導滯丸理氣行滯,瀉下腸胃積熱。
(3)胃腸結熱
證候 腹痛脹滿,疼痛拒按,煩躁口渴,喜冷飲,面赤唇紅,手足心熱,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紫滯。
辨證 本證多見於陽盛體實患兒,有過食香燥,食積鬱熱,感受邪熱之病史。以腹痛脹滿,疼痛拒按,大便秘結,兼里熱證候為主要特點。若邪熱結聚,腹痛急劇,脈沉實有力,為邪正俱實,臨證可見痞滿燥實四證俱備;若里熱傷津耗氣,燥熱內結,腹痛未解,神疲,口乾少津,臨證以燥實為主,痞滿不甚,為邪實正虛。
治法 通腑泄熱,行氣止痛。
方葯 大承氣湯加減。常用藥:生大黃、芒硝瀉熱通便,蕩滌胃腸,活血祛瘀;厚朴行氣破結,消痞除滿;升麻、黃連清泄胃熱;木香、枳實理氣行滯散結。
若腹痛便秘,口乾,舌紅少津者,治以滋陰增液,泄熱通便,選增液承氣湯,藥用:玄參、麥冬、生地養陰生津潤燥,大黃、芒硝軟堅瀉熱通便。因肝鬱氣滯,肝熱犯胃之實熱腹痛,用大柴胡湯加減,以疏肝和解清熱,瀉陽明熱結。
(4)脾胃虛寒
證候 腹痛綿綿,時作時止,痛處喜溫喜按,得食稍緩,面白少華,精神倦怠,手足不溫,乳食減少,食後作脹,大便稀溏,唇舌淡白,脈沉緩,****淡紅。
辨證 本證多見於形瘦體弱,脾胃素虛,或病中過用苦寒攻伐、峻加消削之患兒。因中陽受損,臟腑血脈失於溫養,水谷不運,氣血不暢,血脈凝滯而腹痛。以腹痛綿綿,喜溫喜按,反覆發作,伴脾胃虛寒之象為主要特點。
治法 溫中理脾,緩急止痛。
方葯 小建中湯合理中丸加減。常用藥:桂枝溫經和營;白芍、甘草緩急止痛;飴糖、大棗、生薑、党參、白朮甘溫補中;乾薑溫中祛寒。
手足不溫,虛寒重加附子、肉桂以溫陽散寒;氣血虧虛者,加黃芪、當歸補氣養血;氣滯脘悶加木香、砂仁理氣除脹;脾虛夾積,納呆腹脹者選健脾丸加雞內金、厚朴健脾理氣化積;伴嘔吐清涎者,加丁香、吳茱萸以溫中降逆,大便稀溏加山藥、薏苡仁健脾滲濕。
(5)氣滯血瘀
證候 腹部刺痛或脹痛,經久不愈,痛有定處,按之痛劇,或腹部有癥瘕結塊拒按,肚腹硬脹,青筋顯露,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紫滯。
辨證 本證常有腹部外傷、手術或癥瘕等,因有形之瘀血結聚,血瘀氣滯而腹痛。以痛有定處,痛如針刺,按之痛劇,或腹部癥瘕為特徵。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方葯 少腹逐瘀湯加減。常用藥:肉桂、乾薑、小茴香溫通經脈;蒲黃、五靈脂、赤芍、當歸、川芎活血散瘀;延胡索、沒藥理氣活血,軟堅止痛。
氣滯脹痛明顯,加川楝子、玄胡索理氣止痛;有癥瘕或有手術、外傷史者,加三棱、莪術活血散瘀消癥;形氣不足,神倦乏力加黃芪、人蔘益氣扶正。【其他療法】
1.中藥成藥
(1)藿香正氣液:每服5~10ml,1日2~3次。用於外感風寒證。
(2)良附丸:每服3~6g,1日2次。用於腹部中寒腹痛。
(3)保和丸:每服3~6g,1日2次。用於乳食積滯腹痛。
(4)木香順氣丸:每服3~6g,1日2~3次。用於氣滯腹痛。
(5)附子理中丸:每服2~3g,1日2~3次。用於脾胃虛寒腹痛。
(6)健脾丸:每服3~6g,1日2次。用於脾虛挾積證。
(7)元胡止痛片:每服2~3片,1日2~3次。用於氣滯血瘀腹痛。
2.藥物外治
(1)公丁香3g,白豆蔻3g,肉桂2g,白鬍椒4g。共研細末,過100目篩,貯瓶備用。用時取葯末1~1.5g,填敷臍中,外貼萬應膏。用於腹部中寒證、脾胃虛寒證。
(2)白芥子、烏葯、細辛、木香、降香、砂仁各2g。共研細末,添於臍部,外用熱水袋熨30分鐘,每日1~2次。用於寒性腹痛。
(3)乾薑、附子、小茴香、食鹽各2g。共研細粉,大蔥、薑汁調塗臍上,以紗布包紮,用熱水袋熨之。用於虛寒性腹痛。
(4)川椒、烏梅各30g。上藥炒熱,熱熨痛處及臍部。用於蟲積腹痛。
(5)香附30g,食鹽3g,生薑6g。上藥搗爛炒熱,布包,熱熨腹部。用於寒凝氣滯腹痛。
3.推拿療法
(1)揉一窩風,揉外勞宮,摩腹,拿肚角,按脾俞、胃俞。用於腹部中寒證。
(2)清胃經,運八卦,推四橫紋,清板門,清大腸,分腹陰陽。用於乳食積滯證。
(3)運八卦,清胃,退六腑,推四橫紋,清板門,清大腸。用於胃腸積熱證。
(4)補脾經,揉外勞宮,運八卦,推三關,揉一窩風,揉臍,揉脾、胃、腎俞。用於脾胃虛寒證。
4.針灸療法 針刺法:取足三里、合谷、中脘。寒證加灸神闕,熱結加上巨虛,食積加里內庭,虛寒證加脾俞、胃俞,嘔吐加內關。一般取患側,亦可取雙側。用3~5cm長30號毫針,快速進針,實熱、積滯證用瀉法,寒證可用溫針灸,虛證用補法,捻轉或提插。年齡較大兒童可留針15分鐘,留至腹痛消失。
5.西醫治療
(1)一般治療:首先應明確病因,疑有腸梗阻者,不可進食物及水,待診斷明確,且腹痛與嘔吐停止後才可漸進食,先給予稀軟易消化的食物。熱敷有止痛作用,但對腹部炎症,熱敷可使炎症擴散,甚至導致穿孔,故診斷不清時,暫不宜用熱敷。暫不能排除外科急腹症者,禁用嗎啡、杜冷丁等止痛藥,以免掩蓋癥狀而延誤診治。
(2)病因治療:疑有外科急腹症者,應及時請外科會診,有手術指征者應儘早手術治療。對內科性腹痛,在明確診斷後,應採取相應的內科治療。感染性疾病或伴有炎症者,應酌情選用抗菌素治療。因消化功能紊亂引起者,可給予胃酶合劑、乳酶生等調整消化功能,因暴食便秘者給予開塞露排便排氣。有腸寄生蟲病者給予殺蟲驅蟲。
(3)有脫水及不能進食者,應據其脫水程度、性質、繼續丟失量給予靜脈補液。
(4)對功能性腹痛及除外外科急腹症的其它腹痛,可給予解痙止痛等藥物治療。顛茄酊每次0.05mL/Kg,口服。普魯本辛每次2mg/Kg,分3次口服。654-2 每次 0.2~0.3mg/Kg,口服,重者每次0.3~0.5mg/Kg肌注。或阿托品每次0.01mg/Kg口服,每次0.2~0.3 mg/Kg肌注。對再發性腹痛或疼重煩躁者給予復方冬眠靈每次1mg/Kg肌注。
【預防與調護】
1.預防
(1)注意飲食衛生,忌過食生冷瓜果、飲料、不潔食品,防止暴飲暴食。
(2)注意氣候變化,避免感受外邪,注意腹部保暖。
(3)餐後稍事休息,勿作劇烈運動。
2.調護
(1) 腹痛劇烈或持續不減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腹部體征,配合必要的輔助檢查,以便儘早確診,採取有效措施。
(2)根據病因,給予相應飲食調護。對食積腹痛者應暫禁食,或給流質半流質飲食;蟲積腹痛者忌用甜食,適當給予食醋酸味;熱症腹痛者忌食辛辣肥甘厚味;虛寒腹痛者宜食甘溫之味。
(3)寒性腹痛者應溫服或熱服藥液,熱性腹痛者應冷服藥液,伴嘔吐者,藥液要少量多次分服。
【文獻摘要】
《諸病源候論? 小兒雜病諸候? 腹痛候》:「小兒腹痛,多由冷熱不調,冷熱之氣與臟器相擊,故痛也。其熱而痛者,則面赤或壯熱,四肢煩,手足心熱是也。面冷而痛者,面色或青或白,甚者乃至面黑,唇口爪皆黑是也。」
《小兒葯證直訣?脈證治法》:「積痛,口中氣溫,面黃白,目無精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當磨積,宜消積丸;甚者,當白餅子下之,後和胃。」
《古今醫統? 幼幼彙集? 腹痛門》:「小兒腹痛之病,誠為急切,凡初生二、三個月及一周之內,多有腹痛之患,無故啼哭不已,或夜間啼哭之甚,多是腹痛之故。大都不外寒熱二因。」
《幼幼集成? 腹痛證治》:「凡心腹痛者,有上、中、下三焦之別。上焦者痛在膈上,此胃脘痛也;中焦者痛在中脘,脾胃間病也;下焦痛在臍下,肝腎病也。然有虛實之分,不可不辨。辨之之法,但察其可按為虛,拒按為實,久病者多虛,暴病者多實,得食稍減者為虛,脹滿畏食者為實,痛除而緩,莫得其處者為虛,痛劇而堅,一定不移者為實,虛實既確,則治有準則。」
【現代研究】
(1)藥效學研究:已有資料表明:附子、乾薑、肉桂、小茴香、吳茱萸等溫里葯能調節腸平滑肌活動,改善腸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鎮痛作用,故能產生治療脘腹冷痛的效應。黃樹明等研究證實,四君子湯對大鼠胃腸推進運動呈抑制性影響,從而改善胃腸功能。[1]活血化瘀葯因能明顯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腹腔臟器的血液循環;抗炎、促進炎性液吸收;對小腸內高壓、內毒素的損害有保護作用。故在急腹症的治療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
(2)辨證論治研究:周亭將小兒腹痛分為寒實、食積、蟲積、熱結、暑濕、瘀血、氣滯、虛寒、內癰等九型。分別選用附子理中湯、保和丸、烏梅丸、大承氣湯、藿香左金丸、膈下逐瘀湯、柴胡疏肝散、養臟湯加減治療,內癰配合西醫處理。[2]蔡寅壽以加味正氣天香散(烏葯、乾薑、陳皮、木香、香附、白芍、紫蘇、甘草,寒甚加附子,腹脹加大腹皮,便稀加藿香、扁豆)治療小兒原發性腸痙攣40例,治癒率明顯優於654-2加異丙嗪對照組。[3] 焦平擬和胃消食湯(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川朴、雞內金、砂仁、連翹、陳皮、茯苓)加減治療小兒食積腹痛62例,治癒40例,顯效12例,有效8例。[4]馬淑娟等以痛瀉要方為主,隨證加減治療小兒複發性腹痛256例,總有效率97.7%,與西藥組(解痙止痛、驅蟲、鎮靜、調節神經葯)對照有非常顯著差異。[5]陸遠用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小兒長期慢性腹痛36例,治癒率達94.4%。[6] 李宜瑞自擬腹痛必應湯(柴胡、枳殼、香附、白芍、救必應等),治療小兒再發性腹痛43例,治癒15例,顯效16例,有效8例,總有效率90.7%。[7]
(3)多種療法研究:劉東用玄胡索、細辛、香附、小茴香等研粉,以甘油調成薄餅敷臍,治療小兒再發性腹痛350例,結果臨床痊癒252例,好轉94例。[8]焦平等用平痛神奇膏(玄胡索、木香、雞內金、甘松、蓽茇、炒萊菔子為主要成分),敷臍治療小兒腹痛164例,總有效率達97.56/%。[9]葛湄菲等用腹痛1號(炒麥芽、焦山楂、雞內金、玄胡索)敷臍治療小兒食積腹痛92例,總有效率為93.5/%。[10]劉宗媛用大黃液灌腸,治療小兒中毒性腸麻痹50例,結果痊癒42例,好轉6例,無效2例。[11]梁崇俊等取雙側天樞、足三里為主穴針刺加艾灸,治療小兒盤腸氣痛50例,總有效率100/%。[12]仲路國取雙側少沖穴,用半寸毫針淺刺或點刺放血,共治療小兒因消化不良、胃腸痙攣所致腹痛50例,結果一次治癒者46例,二次治癒者3例。[13]房美玉以推拿療法(摩腹、揉刮兩肋弓、按壓左右天樞、按壓彈拿左右胃舒穴(阿是穴)治療小兒胃腸痙攣性腹痛1163例,其中1087例腹痛立即消失。痛減未消者加按壓梁丘、血海穴,並對拿揉搓,1~2分鐘後疼痛消失,總有效率100%。[14] 武曉利以神闕穴拔罐治療小兒腸痙攣性腹痛20例,每日1次,7日為1療程,治癒12例,顯效8例,總有效率100%。[15]
參考文獻
[1]黃樹明,梁明,孫仁堂,等.四君子湯對大鼠胃腸推進運動的影響.中醫雜誌,1988;29(9):60.
[2]周亭.小兒腹痛的中醫辨治.中國農村醫學,1988;16(7):40.
[3]蔡寅壽.正氣天香散加味治療小兒原發性腸痙攣40例.中醫研究,1995;(6):35. 卷?
[4]焦平,解麗芳.和胃消食湯治療小兒食積腹痛62例.四川中醫,1995;13(4):40.
[5]馬淑娟,孟永東,王莉.痛瀉要方治療小兒複發性腹痛256例.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1997;10(4):354.
[6]陸遠.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小兒慢性腹痛36例療效觀察.內蒙古中醫藥,1998;(9):14. 卷?
[7]李宜瑞.腹痛必應湯治療兒童再發性腹痛43例臨床觀察.新中醫,2001;33(6):47.
[8]劉東.外治法治療小兒複發性腹痛的臨床觀察.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1996;9(9):24.
[9]焦平,張福增,耿少怡,等.平痛神奇膏治療小兒腹痛的臨床療效研究.河北中醫藥學報,2001;16(1):12.
[10]葛湄菲,武玲玲,曲來欣.腹痛1號敷臍治療小兒食積型腹痛的臨床觀察.中醫雜誌,1998;39(7):420.
[11]宗媛.大黃液灌腸治療小兒中毒性腸麻痹.四川中醫,1989;7(4):13.
[12]梁崇俊,梁崇明.針刺治療小兒盤腸氣痛50例.陝西中醫,1992;13(7):316.
[13]仲路國.小兒腹痛的獨穴療法.中國民間療法,1996;(6):26. 卷?
[14]房美玉.推拿治療小兒胃腸痙攣性腹痛1163例.臨沂醫專學報,1994;16(2):98.
[15]武曉利.神闕穴拔罐治療小兒腹痛20例.人民軍醫,2003;46(3):183.
第五節 泄 瀉
泄瀉是由多種外感、內傷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徵的一種小兒常見病。《內經》已有飱泄、濡泄等記載,宋以後著作多稱為泄瀉,如《幼科金針·泄瀉》說:「泄者,如水之泄也,勢猶紛緒;瀉者,如水之瀉也,勢惟直下。為病不一,總名泄瀉。」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夏秋季節發病率為高。不同季節發生的泄瀉,證候表現有所不同。2歲以下小兒發病率高,因嬰幼兒脾常不足,易於感受外邪、傷於乳食,或脾腎氣陽虧虛,均可導致脾病濕盛而發生泄瀉。輕者治療得當,預後良好;重者下泄過度,易見氣陰兩傷,甚至陰竭陽脫;久瀉遷延不愈者,則易轉為疳證。
西醫學稱本病為小兒腹瀉,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類。感染性腹瀉多由病毒(如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細菌(如致腹瀉大腸桿菌、空腸彎麴菌、耶爾森菌等)引起;非感染性腹瀉常由飲食不當,腸道功能紊亂引起。產生腹瀉的機制有:腸腔內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滲透活性的物質,腸腔內電解質分泌過多,炎症造成的液體大量滲出,腸道運動功能異常等。
中醫學治療小兒泄瀉方法較多,泄瀉的中藥新葯研究建立了規範化方法,中醫藥治療泄瀉的藥理研究已從調節胃腸運動、抗腹瀉、抗病毒、抑菌等試驗得到說明。現代對西醫學不同類型腹瀉的辨證論治規律及多種療法的研究已經開展,研究還在不斷深入發展中。
【病因病機】
小兒泄瀉發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傷於飲食、脾胃虛弱為多見。其主要病位在脾胃。因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水濕和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則飲食入胃之後,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濁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瀉。故《幼幼集成·泄瀉證治》說:「夫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蓋胃為水谷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則水谷腐化而為氣血以行榮衛。若飲食失節,寒溫不調,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瀉作矣。」
1.感受外邪 小兒臟腑柔嫩,肌膚薄弱,冷暖不知自調,易為外邪侵襲而發病。外感風、寒、暑、熱諸邪常與濕邪相合而致瀉,蓋因脾喜燥而惡濕,濕困脾陽,運化失職,濕盛則濡瀉,故前人有「無濕不成瀉」、「濕多成五瀉」之說。由於時令氣候不同,長夏多濕,故外感泄瀉以夏秋多見,其中又以濕熱瀉最常見,風寒致瀉及傷食致瀉則四季皆有。
2.傷於飲食 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力弱,飲食不知自節,若調護失宜,乳哺不當,飲食失節或不潔,過食生冷瓜果、污染食品或難以消化之食物,皆能損傷脾胃,發生泄瀉。如《素問·痹論》所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小兒易為食傷,發生傷食瀉,在其他各種泄瀉證候中亦常兼見傷食證候。
3.脾胃虛弱 小兒素體脾虛,或久病遷延不愈,脾胃虛弱。胃弱則腐熟無能,脾虛則運化失職,因而水反為濕,谷反為滯,不能分清別濁,水濕水谷合污而下,而成脾虛泄瀉。亦有暴瀉實證,失治誤治,遷延不愈,如風寒、濕熱外邪雖解而脾胃損傷,轉成脾虛泄瀉者。
4.脾腎陽虛 脾虛致瀉者,一般先耗脾氣,繼傷脾陽,日久則脾損及腎,造成脾腎陽虛。陽氣不足,脾失溫煦,陰寒內盛,水谷不化,並走腸間,而致澄澈清冷、洞泄而下的脾腎陽虛瀉。
由於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患泄瀉後較成人更易於損陰傷陽發生變證。重症泄瀉患兒,瀉下過度,易於傷陰耗氣,始則氣陰兩傷,甚則陰傷及陽,導致陰竭陽脫的危重變證。若久瀉不止,脾氣虛弱,肝旺而生內風,可成慢驚風;脾虛失運,生化乏源,氣血不足以榮養臟腑肌膚,久則形成疳證。
【臨床診斷】
1. 診斷要點
(1)有乳食不節、飲食不潔,或冒風受寒、感受時邪等病史。
(2)大便次數較該兒平時明顯增多。糞呈淡黃色或清水樣;或夾奶塊、不消化物,如同蛋花湯;或黃綠稀溏,或色褐而臭,夾少量黏液。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痛、發熱、納減、口渴等症。
(3)本病按病情分為輕型、重型。
輕型:起病可急可緩,以胃腸癥狀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次數增多,一般在10次以下,大便性狀變稀,無脫水及全身中毒癥狀,多在數日內痊癒。
重型: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輕型加重轉化而成。大便每日達10次以上,除有較重的胃腸道癥狀外,還有較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及全身中毒癥狀,如發熱、煩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4)本病按病程分為:急性腹瀉,病程<2周;遷延性腹瀉,病程2周~2月;慢性腹瀉,病程>2月。
(5)大便鏡檢: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細胞、紅細胞。
(6)大便病原學檢查:可有輪狀病毒等病毒檢測陽性,或致病性大腸桿菌等細菌培養陽性。
2.鑒別診斷 細菌性痢疾:急性起病,便次頻多,大便稀,有黏凍膿血,腹痛明顯,里急後重。大便常規檢查膿細胞、紅細胞多,可找到吞噬細胞;大便培養有痢疾桿菌生長。
【辨證論治】
1.辨證思路 本病以八綱辨證為綱,常證重在辨寒、熱,虛、實;變證重在辨陰、陽。常證按起病緩急、病程長短分為暴瀉、久瀉,暴瀉多屬實,久瀉多屬虛或虛中夾實。暴瀉辨證,濕熱瀉發病率高,便次多,便下急迫,色黃褐,氣穢臭,或見少許黏液,舌苔黃膩;風寒瀉大便清稀多泡沫,臭氣輕,腹痛重,伴外感風寒癥狀;傷食瀉有傷食史,納呆腹脹,便稀夾不消化物,瀉下後腹痛減。久瀉辨證,脾虛瀉病程遷延,脾氣虛弱證象顯露;脾腎陽虛瀉病程更長,大便澄澈清冷,完谷不化,陽虛內寒證象顯著。變證起於瀉下不止,精神萎軟、皮膚乾燥,為氣陰兩傷證,屬重症;精神萎靡、尿少或無、四肢厥冷、脈細欲絕,為陰竭陽脫證,屬危症。
2.論治方法 泄瀉治療,以運脾化濕為基本法則,若使脾運復健、濕濁化解,則泄瀉可解。實證以祛邪為主,根據不同的證型分別治以清腸化濕、祛風散寒、消食導滯。虛證以扶正為主,分別治以健脾益氣,溫補脾腎。泄瀉變證,總屬正氣大傷,分別治以益氣養陰、酸甘斂陰,護陰回陽、救逆固脫。本病除內服藥外,還常使用推拿、外治、針灸等法治療。
3.證治分類
(1)常證
①濕熱瀉
證候 大便水樣,或如蛋花湯樣,瀉勢急迫,量多次頻,氣味穢臭,或夾少許黏液,腹痛陣哭,發熱煩鬧,口渴喜飲,食欲不振,或伴嘔惡,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紫。
辨證 本證以起病急,瀉勢急迫,量多次頻,舌質紅,苔黃膩為特徵。在暴瀉中占多數。偏熱重大便氣味穢臭,或見少許黏液,發熱,舌紅苔黃;偏濕重便如稀水,口渴尿短,舌苔膩。兼傷食大便夾不消化物,納呆,舌苔垢膩。若瀉下無度,本證易於轉為傷陰甚至陰竭陽脫變證。失治誤治,遷延日久,則易轉為脾虛泄瀉。
治法 清腸解熱,化濕止瀉。
方葯 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常用藥:葛根解表退熱,生津昇陽;黃芩、黃連清解胃腸濕熱;地錦草、辣蓼、車前子清腸化濕;甘草調和諸葯。
熱重瀉頻加雞蘇散、馬鞭草清熱化濕;發熱口渴加滑石、蘆根清熱生津;濕重水瀉加蒼朮、豆卷燥濕利濕;泛惡苔膩加藿香、佩蘭芳化濕濁;嘔吐加竹茹、半夏降逆止嘔;腹痛加木香理氣止痛;納差加焦山楂、焦神曲運脾消食;大便夾乳片,不思吮乳加麥芽、谷芽消乳和胃。
②風寒瀉
證候 大便清稀,夾有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咳嗽,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淡紅。
辨證 本證以大便清稀夾有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為特徵。風象重便多泡沫,鼻流清涕;寒象重腹部切痛,惡寒。兼傷食大便夾不消化物,納呆。風寒化熱則便次增多,氣轉臭穢,發熱加重。寒邪易傷陽氣,若見大便不化,肢冷神萎,需防傷陽變證。
治法 疏風散寒,化濕和中。
方葯 藿香正氣散加減。常用藥:藿香、蘇葉、白芷、生薑疏風散寒,理氣化濕;半夏、陳皮、蒼朮溫燥寒濕,和胃理氣;茯苓、甘草、大棗健脾和胃。
大便質稀色淡,泡沫多,加防風炭祛風止瀉;腹痛甚,里寒重,加乾薑、砂仁、木香溫中散寒理氣;腹脹苔膩,加大腹皮、厚朴順氣消脹;夾有食滯者,去甘草、大棗,加焦山楂、雞內金消食導滯;小便短少加車前子、澤瀉滲濕利尿;惡寒鼻塞聲重加荊芥、防風以加強解表散寒之力。
③傷食瀉
證候 大便稀溏,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如敗卵,脘腹脹滿,便前腹痛,瀉後痛減,腹部脹痛拒按,噯氣酸餿,或有嘔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脈滑實,****滯。
辨證 以起病前有乳食不節史,便稀夾不消化物,氣味酸臭,脘腹脹痛,瀉後痛減為特徵。傷乳者稀便夾乳凝塊;傷食者夾食物殘渣。本證可單獨發生,更常為他證兼證。調治不當,病程遷延,積不化而脾氣傷,易轉為脾虛瀉,或脾虛夾積,甚至形成疳證。
治法 運脾和胃,消食化滯。
方葯 保和丸加減。常用藥:焦山楂、焦神曲、雞內金消食化積導滯;陳皮、半夏理氣降逆;茯苓健脾滲濕;連翹清解鬱熱。
哺乳嬰兒泄瀉夾乳片者加炒麥芽、炒谷芽消乳化積,或用消乳丸加減;腹痛加木香、檳榔理氣止痛;腹脹加厚朴、萊菔子消積除脹;嘔吐加藿香、生薑和胃止嘔。
④脾虛瀉
證候 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於食後作瀉,時輕時重,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緩弱,****淡。
辨證 本證常由暴瀉失治遷延而成,以病程較長,大便稀溏,多於食後作瀉,以及全身脾虛證象為特徵。偏脾氣虛者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疲倦怠;偏脾陽虛者大便清稀無臭,神萎面白,肢體欠溫。本證進一步發展,則由脾及腎,易轉成脾腎陽虛瀉,或久瀉而成疳證。
治法 健脾益氣,助運止瀉。
方葯 參苓白朮散加減。常用藥:党參、白朮、茯苓、甘草補脾益氣;山藥、蓮子、扁豆、薏苡仁健脾化濕;砂仁、桔梗理氣和胃。
胃納獃滯,舌苔膩,加藿香、蒼朮、陳皮、焦山楂以芳香化濕,消食助運;腹脹不適加木香、烏藥理氣消脹;腹冷舌淡,大便夾不消化物,加炮姜以溫中散寒,暖脾助運;久瀉不止,內無積滯者,加煨益智仁、肉豆蔻、石榴皮以固澀止瀉。
⑤脾腎陽虛瀉
證候 久瀉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見脫肛,形寒肢冷,面色 白,精神萎靡,寐時露晴,小便色清,舌淡苔白,脈細弱,****色淡。
辨證 本證見於久瀉,以大便澄澈清冷,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為特徵。偏脾陽虛者大便清稀,或見脫肛,面色 白;偏腎陽虛者大便清冷,滑脫不禁,腹涼肢冷,精神萎靡。本證繼續發展,則成重症疳瀉,終則陽脫而亡。
治法 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方葯 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常用藥:党參、白朮、甘草健脾益氣;乾薑、吳茱萸溫中散寒;附子、補骨脂、肉豆蔻溫腎暖脾,固澀止瀉。
脫肛加炙黃芪、升麻升舉中陽;久瀉滑脫不禁加訶子、石榴皮、赤石脂收斂固澀止瀉。
(2)變證
①氣陰兩傷
證候 瀉下過度,質稀如水,精神萎軟或心煩不安,目眶及囟門凹陷,皮膚乾燥或枯癟,啼哭無淚,口渴引飲,小便短少,甚至無尿,唇紅而干,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苔,脈細數。
辨證 本證多起於濕熱泄瀉暴瀉之後,以精神萎軟,皮膚乾燥,小便短少為特徵。偏耗氣者大便稀薄,神萎乏力,不思進食;偏傷陰者瀉下如水,量多,目眶及前囟凹陷,啼哭無淚,小便短少甚至無尿。本證若不能及時救治,則可能很快發展為陰竭陽脫證。
治法 健脾益氣,酸甘斂陰。
方葯 人蔘烏梅湯加減。常用藥:人蔘、炙甘草補氣健脾;烏梅澀腸止瀉;木瓜祛濕和胃,以上四葯合用且能酸甘化陰;蓮子、山藥健脾止瀉。
瀉下不止加山楂炭、訶子、赤石脂澀腸止瀉;口渴引飲加石斛、玉竹、天花粉、蘆根養陰生津止渴;大便熱臭加黃連、辣蓼清解內蘊之濕熱。
②陰竭陽脫
證候 瀉下不止,次頻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蒼白,哭聲微弱,啼哭無淚,尿少或無,四肢厥冷,舌淡無津,脈沉細欲絕。
辨證 本證常因氣陰兩傷證發展,或久瀉不止陰陽俱耗而成,以面色青灰或蒼白,精神萎靡,哭聲微弱,尿少或無,四肢厥冷,脈沉細欲絕為特徵。陰竭證皮膚枯癟,啼哭無淚,無尿;陽脫證神萎而悄無聲息,四肢厥冷,脈細欲絕。本證為變證危症,不及時救治則迅即夭亡。
治法 挽陰回陽,救逆固脫。
方葯 生脈散合參附龍牡救逆湯加減。常用藥:人蔘大補元氣;麥冬、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益氣養陰,酸甘化陰;附子回陽固脫;龍骨、牡蠣潛陽救逆。
【其他療法】
1.中藥成藥
(1)葛根芩連微丸:每服1~2g,1日3~4次。用於濕熱瀉。
(2)腸胃康:每服3~8g,1日2~3次。用於濕熱瀉。
(3)藿香正氣液:每服5~10ml,1日3次。用於風寒瀉。
(4)純陽正氣丸:每服2~3g,1日3~4次。用於中寒泄瀉,腹冷嘔吐。
(5)健脾八珍糕:每次2塊,開水調成糊狀吃,1日2~3次。用於脾虛瀉。
(6)附子理中丸:每服2~3g,1日3~4次。用於脾腎陽虛瀉。
2.藥物外治
(1)丁香1份,肉桂2份,共研細末。每次1~2g,薑汁調成糊狀,敷於臍部,外用膠布固定,每日1次。用於風寒瀉、脾虛瀉、脾腎陽虛瀉。
(2)鬼針草30g,加水適量。煎煮後倒入盆內,先熏蒸、後浸泡雙足,每日2~4次,連用3~5日。用於小兒各種泄瀉。
3.推拿療法
(1)清補脾土,清大腸,清小腸,退六腑,揉小天心。用於濕熱瀉。
(2)揉外勞宮,推三關,摩腹,揉臍,揉龜尾。用於風寒瀉。
(3)推板門,清大腸,補脾土,摩腹,逆運內八卦,點揉天突。用於傷食瀉。
(4)推三關,補脾土,補大腸,摩腹,推上七節骨,捏脊,重按肺俞、脾俞、胃俞、大腸俞。用於脾虛瀉。
4.針灸療法
(1)針法:取足三里、中脘、天樞、脾俞。發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上脘,腹脹加下脘,傷食加刺四縫,便如水樣加水分。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每日1~2次。
(2)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闕。隔姜灸或艾條溫和灸。每日1~2次。用於脾虛瀉、脾腎陽虛瀉。
5.西醫治療
(1)藥物治療:黏液、膿血便患者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可選用氨苄青黴素、頭孢菌素、呋喃唑酮等抗菌藥物。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生態平衡的微生態治療,可用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製劑。腸黏膜保護劑用蒙脫石粉。
(2)液體療法:水、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失衡患兒要採用液體療法。
對於腹瀉脫水的預防,及輕度、中度脫水,可用口服補液鹽(ORS),配方為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枸櫞酸鉀1.5g,葡萄糖20g,加溫開水1000ml。輕度脫水50~80ml/kg,中度脫水80~100ml/kg,少量頻服,8~12小時將累積損失補足。脫水糾正後維持補液,將口服補液鹽加等量水稀釋使用。有明顯腹脹、休克、心腎功能不全以及其他嚴重併發症者及新生兒不宜用口服補液。
中度以上脫水或吐瀉重或腹脹的患兒應當靜脈補液。方法如下:
①補液總量:第1天補液總量輕度脫水約90~120ml/kg中度脫水約120~150ml/kg,重度脫水約150~180ml/kg。次日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基本糾正後,主要是補充生理需要量(每日60~80ml/kg)和異常的繼續損失量,可選口服補液或靜脈補液。
②溶液選擇:主要根據脫水性質而定。等滲性脫水補充累積損失量時用1/2張含鈉液,維持補液時用1/3張含鈉液;低滲性脫水補充累積損失量時用2/3張含鈉液,維持補液時用1/2張含鈉液;高滲性脫水用1/3 ~ 1/4張含鈉液。若根據臨床表現判斷脫水性質有困難時,可先按等滲性脫水處理。
③輸液速度:取決於脫水程度和大便量,原則為先快後慢。擴容階段,對重度脫水伴低血容量休克的患兒,用2:1等張含鈉液(2份生理鹽水加1份1.4%碳酸氫鈉)20ml/kg,總量不超過300ml,於30~60分鐘內靜脈推注或快速靜滴,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環和腎臟功能。以補充累積損失為主的階段,取總量的1/2,扣除擴容液量,於8~12小時內靜滴。維持補液階段,主要補充繼續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實際實施時,應嚴密觀察治療反應,對液體成分、量和滴速靈活調整。
④糾正酸中毒:輕、中度酸中毒經以上治療一般可以糾正。重度脫水多伴有重度酸中毒,可在擴容時用1.4%碳酸氫鈉20ml/kg代替2:1等張含鈉液,具有擴容和加快糾正酸中毒的雙重作用。5%碳酸氫鈉5ml/kg,可提高二氧化碳結合力5mmol /L(相當於10vol%),可稀釋後使用。一般將二氧化碳結合力提高到18mmol /L(40vol%)即可。臨床常先給計算量的1/2,然後根據療效進行調整。
⑤糾正電解質紊亂:見尿補鉀,一般患兒按每日3~4 mmol/kg(約相當於氯化鉀每日200~300mg/Kg)補給,輕度脫水分3~4次口服,中、重度脫水給予靜滴,濃度0.15%~0.2%,滴速不可過快,滴注時間不少於6~8小時。對營養不良、佝僂病並腹瀉的患兒,應早期補鈣,可口服鈣劑。若出現手足搐搦症,立即給10%葡萄糖酸鈣10ml,稀釋後緩慢靜脈滴注,必要時重複使用。個別抽搐患兒用鈣劑無效者,應測血清鎂,低鎂血症用25%硫酸鎂每次0.1 ml/kg,深部肌肉注射,每6小時1次,每日3~4次,癥狀緩解後停用。
【預防與調護】
1.預防
(1)注意飲食衛生,食品應新鮮、清潔,不吃變質食品,不要暴飲暴食。飯前、便後要洗手,乳具、食具要衛生。
(2)提倡母乳餵養,不宜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遵守添加輔食的原則,注意科學餵養。
(3)加強戶外活動,注意氣候變化,防止感受外邪,避免腹部受涼。
2.調護
(1)適當控制飲食,減輕脾胃負擔。對吐瀉嚴重及傷食泄瀉患兒暫時禁食,以後隨著病情好轉,逐漸增加飲食量。忌食油膩、生冷、污染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2)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後,要用溫水清洗臀部,撲上爽身粉,防止發生紅臀。
(3)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早發現泄瀉變證。
【文獻摘要】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吐瀉論》:「小兒吐瀉者,皆由脾胃虛弱,乳哺不調,風寒暑濕,邪干於正所致也。」
《幼科全書·泄瀉》:「凡泄瀉皆屬濕。其證有五,治法以分利升提為主,不可一例混施。」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瀉泄門》:「如泄瀉清白,或不思食,食不化,腹痛,四肢冷,面 白作渴者,此寒濕也。其症多得於冬,以五苓散作引,吞化理中丸即止。如寒甚不止者,理中湯加附子一片,即效。」
《古今醫統·幼幼彙集·瀉泄門》:「瀉泄乃脾胃專病。凡飲食、寒、熱三者不調此為內因,必致瀉泄;又《內經》所論,春傷風,夏飧泄;夏傷暑,秋傷濕,皆為外因,亦致瀉泄。醫者當於各類求之,毋徒用一止瀉之方,而雲概可治,此則誤兒,豈淺雲耳?若不治本,則瀉雖暫止而復瀉,耽誤既久,脾胃益虛,變生他證,良醫莫救。」
《幼幼集成·泄瀉證治》:「夫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凡泄瀉腸鳴腹不痛者,是濕,宜燥滲之;飲食入胃不住,或完谷不化者,是氣虛,宜溫補之;腹痛腸鳴瀉水,痛一陣瀉一陣者,是火,宜清利之;時瀉時止,或多或少,是痰積,宜豁之;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者,為食積,宜消之,體實者下之;如脾泄已久,大腸不禁者,宜澀之,元氣下陷者,升提之。」
【現代研究】
(1)藥效學研究:泄瀉的藥效學試驗,常用胃腸運動功能試驗(如胃排空試驗、對正常小腸推進運動試驗、對推進機能亢進小腸的推進運動試驗)、抗腹瀉試驗、抑菌及抗病毒試驗、鎮痛試驗、健脾試驗等。李秋華等研究結果表明:小兒止瀉液(組成)20~60g/kg對大黃所致腹瀉有明顯止瀉作用,能明顯抑制小鼠小腸推進運動,大劑量(60g/kg)有抑制胃排空作用,能促進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抗SRBC抗體形成,有一定的廣譜抗菌作用。[1]賀雙騰等觀察七味白朮散對人輪狀病毒在培養細胞內複製的抑制作用,發現七味白朮散能減輕小鼠小腸黏膜病變,促進小腸黏膜對鈉、糖的吸收。[2]
(2)病原病因辨證論治研究:在辨證論治的原則指導下,研究按病原學診斷的不同類型腹瀉的證候特點、論治規律,已做了不少工作。
袁斌等用蒼葛止瀉靈顆粒(蒼朮、葛根、車前子、地錦草、白芍、甘草)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濕熱證74例,治癒率86.49%,療效顯著優於思密達對照組50例,蒼葛止瀉靈顆粒組輪狀病毒陽性轉陰及腹瀉、發熱、上感癥狀、食欲不振消失等方面的療效均優於對照組。[3]吳葆德認為空腸彎麴菌腸炎可分為三型,以止瀉糖漿(秦皮20g,黃柏15g)為主葯,外感型加腸炎1號粉(訶子肉、肉豆蔻等量,研粉),脾虛型加腸炎2號粉(炒白朮、炒山楂等量,研粉),濕熱型加腸炎3號粉(地榆、炒延胡索等量,研粉)。[4]陳永明用清熱燥濕湯(秦皮、苦參、黃芩、黃柏、草豆蔻、葛根)加服滑石治療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20例,均治癒。[5]劉才銀等用大蒜素靜脈滴注治療小兒黴菌性腸炎,療效優於制黴菌素。[6]楊碩平報導用驅隱湯(蒼朮、苦參、百部、白芍、檳榔、葛根、陳皮、蕪荑、甘草、雷丸)治療隱孢子蟲腸炎49例,47例治癒,2例無效。[7]
(3)多種療法研究:溫脾止瀉藥外用及針灸、推拿多用於虛證泄瀉,也可用於某些證型的急性泄瀉。郭鐵君用暖臍散(吳茱萸、乾薑、丁香等份,研末)敷臍治療嬰幼兒秋冬季腹瀉45例,取得良效。[8]楊自威用針灸治療嬰幼兒腹瀉,先灸神厥,再針天樞、足三里及配穴,有效率98%。[9]朱竟紅以捏脊加按揉中脘、臍部、足三里治療嬰幼兒腹瀉90例,療效優於七味白朮散加減組。[10] 李丹等用推拿療法(推脾經,推大腸經,順時針摩腹,捏脊,推上七節骨,揉龜尾)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濕熱證80例,療效優於瀉速停對照組。[11]尤家平等用芪連液(雙黃連粉針劑加入黃芪注射液)保留灌腸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106例,總有效率92.5%,療效優於蒙脫石粉對照組。[12]
參考文獻
[1] 李秋華,譚大琦,李衛星,等.小兒止瀉液的藥理研究.湖北中醫雜誌,1999;21(5):238.
[2] 賀雙騰, 等.七味白朮散對人輪狀病毒在培養細胞內複製的抑制作用.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5;15(11):669.
[3] 袁斌,韓新民,葉進,等.蒼葛止瀉靈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74例臨床療效觀察.河北中醫,2002;24(10):726.
[4] 吳葆德,李禎萍,何馥貞,等.63例空腸彎麴菌腸炎中醫分型治療分析.中醫藥學報,1984;(4):28. 卷?
[5] 陳永明.清熱燥濕湯治療小兒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療效觀察.中醫雜誌,1988;29(7):37.
[6] 劉才銀,熊順章,王紅玲,等.大蒜素治療小兒黴菌性腸炎臨床探討.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1;10(8):701.
[7] 楊碩平,戈建軍.驅隱湯治療嬰幼兒隱孢子蟲感染49例報告.中醫雜誌,1994;35(1):42.
[8] 郭鐵君.暖臍散治療嬰幼兒腹瀉45例.中國中醫藥科技,1999;(3):195. 卷?
[9] 楊自威.針灸治療嬰幼兒腹瀉100例.上海針灸雜誌,1998;17(6):11.
[10] 朱竟紅.捏脊合穴位按揉治療嬰幼兒腹瀉90例.按摩與導引,1999;15(2):37.
[11] 李丹,殷明,汪受傳.推拿療法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濕熱證)80例臨床觀察.新中醫,2002;34(10):43.
[12] 尤家平,蔣道國,李廣元.芪連液保留灌腸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臨床及實驗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0;20(9):664.
第六節 厭 食厭食是小兒時期的一種常見病症,臨床以較長時期厭惡進食,食量減少為特徵。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季節,但長夏暑濕當令之時,常使癥狀加重。各年齡兒童均可發病,臨床尤以1~6歲兒為多見。城市兒童發病率遠高於農村。患兒除食欲不振外,一般無其他明顯不適。病程遷延不愈者,可使氣血生化不足,抗病能力下降,而易罹患他症,甚或影響生長發育轉化為疳證。
中醫古代文獻中無小兒厭食的病名,但文獻所載「不思食」、「不嗜食」、「不飢不納」、「惡食」等病證的表現與本病相似。
西醫學認為,引起厭食的原因主要有兩類,一是由於局部或全身疾病影響消化功能,使胃腸平滑肌的張力下降,消化液的分泌減少,酶的活力減低所致;二是中樞神經系統受人體內外環境及各種刺激的影響,使對消化功能調節失去平衡所致。
中醫學對本病治療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江育仁教授提出「欲健脾者,旨在運脾,欲使脾健,則不在補而貴在運也」的觀點,受到高度重視。厭食基礎及實驗研究的開展,對揭示中醫藥治療學原理髮揮了積極作用。多種療法的臨床應用進一步提高了臨床療效。
【病因病機】
本病病位在脾胃。蓋胃司受納,脾主運化,脾胃調和,則知飢欲食,食而能化。誠如《靈樞·脈度》所言:「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若餵養不當、他病傷脾、稟賦不足、情志失調等均可損傷脾胃正常納化功能,致脾胃失和,納化失職,而成厭食。
1.餵養不當 為小兒厭食最為多見的病因。小兒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節。若家長缺乏育嬰保健知識,嬰兒期未按時添加輔食;或片面強調營養而過食肥甘厚味、煎炸炙煿之品,超越了小兒脾胃的正常納化功能;或過於溺愛,縱其所好,恣意零食、偏食、冷飲;或饑飽無度;或濫服補品等,則可損傷脾胃,產生厭食。正如《素問·痹論》所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2.他病傷脾 脾為陰土,喜燥惡濕,得陽則運;胃為陽土,喜潤惡燥,得陰則和。若罹患他病,誤用攻伐,峻加消導;或過用苦寒損脾傷陽;或過食香燥、辛辣耗傷胃陰;或病後未能及時調理;或夏傷暑濕,脾為濕困,均可使受納運化失常,形成厭食。
3.先天不足 胎稟怯弱,元氣不足,脾胃薄弱之兒,往往生後即表現不欲吮乳。若後天失於調養,則脾胃益虛,食慾難以增進。
4.情志失調 小兒神氣怯弱,易受驚恐。若卒受驚嚇或打罵;或環境突變;或所欲不遂;或家長期望值過高,超越其承受能力等,均可致情志抑鬱,肝失調達,氣機不暢,乘脾犯胃,形成厭食。
【臨床診斷】
1. 診斷要點
(1)有餵養不當、病後失調、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調史。
(2)長期食欲不振,厭惡進食,食量明顯少於正常同齡兒童。
(3)面色少華,形體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動如常。
(4)除外其他外感、內傷慢性疾病。
2.鑒別診斷
(1)積滯:有傷乳傷食史,除不思乳食外,應有脘腹脹滿、噯吐酸腐、大便酸臭等乳食停聚,積而不消,氣滯不行之症。而厭食患兒,腹部坦然無所苦,可與之鑒別。
(2)疰夏:為季節性疾病,有「春夏劇,秋冬瘥」的發病特點。,臨床表現除食欲不振外,可見精神倦怠,大便不調,或有發熱等症。
【辨證論治】
1.辨證思路 本病應以臟腑辨證為綱,緊緊圍繞脾胃加以辨證。根據發病原因、病程長短、病情輕重、證候特點等以區別脾失健運、脾胃氣虛、脾胃陰虛之不同證型。凡由餵養不當,或濕邪困遏,或情志失調等因素引起,病程短,僅表現納呆食少,食而乏味,飲食稍多即感腹脹,形體如常,舌苔薄膩者,為脾失健運證;由先天不足,或他病傷脾等因素引起,病程長,除厭惡進食外,尚伴面色少華,乏力多汗,形體偏瘦,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等症者,為脾胃氣虛證;由過食香燥,或患熱病,或濫服滋補引起,病程長,證見食少飲多,口舌乾燥,膚燥便干,舌紅少津,苔少或花剝者,為脾胃陰虛證。
2.論治方法 本病總由脾胃失健所致,治療應以運脾開胃為基本法則。脾失健運者,治以運脾和胃;脾胃氣虛者,治以健脾益氣;脾胃陰虛者,治以養胃育陰。並酌情配伍理氣、消導、化濕之品,俟脾胃復健,納運復常,則食慾自增。因理氣、化濕葯大多辛溫香燥,補益葯每影響脾胃納化,消導葯總屬克伐之品,故臨床選用尤需謹慎,應適可而止,勿使過劑。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調理,糾正不良飲食習慣,方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3.證治分類
(1)脾失健運
證候 食欲不振,食而乏味,甚則厭惡進食,偶爾多食或強迫進食後可致脘腹飽脹或噯氣泛惡,大便不調,形體正常或偏瘦,精神正常,舌淡紅,苔薄白或薄膩,脈尚有力。
辨證 本證為厭食初期表現,病情尚輕,除厭食外,其他癥狀不著,精神、形體、舌質正常,舌苔薄膩為其特徵。若失於調治,病情遷延,損傷脾氣,則易轉為脾胃氣虛證。
治法 調和脾胃,運脾開胃。
方葯 不換金正氣散加減。常用藥:蒼朮燥濕運脾;陳皮、枳殼、藿香理氣醒脾和中;神曲、炒麥芽、焦山楂消食開胃。共奏運脾開胃之功,以體現「脾健不在補貴在運」
脘腹脹滿加木香、厚朴、萊菔子理氣寬中;暑濕困阻,舌苔白膩加荷葉、佩蘭、厚朴消暑化濕醒脾;噯氣泛惡加半夏、竹茹和胃降逆;大便偏干加枳實、萊菔子導滯通便;大便偏稀加山藥、薏苡仁健脾祛濕。內有鬱熱,唇舌紅赤加連翹、胡黃連清泄鬱熱。
(2)脾胃氣虛
證候 不思進食,食而不化,大便偏稀夾不消化食物,面色少華,形體偏瘦,神倦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緩無力。
辨證 本證多見於脾胃素虛,或脾運失健遷延失治者,以不思乳食,面色少華,神疲肢倦,形體偏瘦為辨證依據。若遷延不愈,氣血耗損,形體日漸消瘦,則轉為疳證。
治法 健脾益氣,佐以助運。
方葯 異功散加味。常用藥:党參、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陳皮、佩蘭、砂仁醒脾助運;神曲、雞內金消食開胃。健中寓消,不生滯礙運,脾健則納運正常。
苔膩便稀者,去白朮,加蒼朮、薏苡仁燥濕健脾;大便溏薄加炮姜、肉豆蔻溫運脾陽;飲食不化加焦山楂、炒谷芽、炒麥芽消食助運;腹脹者加木香、檳榔理氣除脹;汗多易感加黃芪、防風益氣固表;情志抑鬱加柴胡、佛手解郁疏肝。
(3)脾胃陰虛
證候 不思進食,食少飲多,口舌乾燥,皮膚欠潤,形體偏瘦,小便短黃,大便乾結,甚或煩躁少寐,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苔少或花剝,脈細數。
辨證 本證見於溫熱病後或素體陰虛,或嗜食香燥辛辣傷陰者,以食少飲多、大便乾結、體瘦膚干,舌紅少苔為特徵。
治法 滋脾養胃,佐以助運。
方葯 養胃增液湯加減。常用藥:沙參、麥冬、玉竹、石斛養胃育陰;烏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陰;焦山楂、炒麥芽開胃助運。本方潤而不膩,養胃生津,開胃助運,切合「治胃陰虛不飢不納用清補」之古訓。
口渴引飲者,加天花粉、蘆根生津止渴;大便乾結加火麻仁、郁李仁、瓜蔞仁潤腸通便;夜寐不寧,手足心熱加胡黃連、蓮子心、酸棗仁清熱寧心安神;食少不化者,加谷芽、神麴生發胃氣;兼脾氣虛弱加山藥、太子參補益氣陰。
【其他療法】
1.中藥成藥
(1)小兒香橘丸:每服1丸,1日2~3次。用於脾失健運證。
(2)小兒健脾丸:每服1丸,1日2次。用於脾胃氣虛證。
(3)啟脾丸:每服1丸,1日2次。用於脾胃氣虛證。
2.推拿療法
(1)補脾土,運內八卦,清胃經,掐揉掌橫紋,摩腹,揉足三里。用於脾失健運證。
(2)補脾土,運內八卦,揉足三里,摩腹,捏脊。用於脾胃氣虛證。
(3)揉板門,補胃經,運八卦,分手陰陽,揉二馬,揉中脘。用於脾胃陰虛證。
3.針灸療法
(1)體針:①取脾俞、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法。用於脾失健運證。②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陰交,用補法。用於脾胃氣虛證。③取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中脘、內關,用補法。用於脾胃陰虛證。以上各證型均用中等刺激不留針,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2)耳穴:取脾、胃、腎、神門、皮質下。用膠布粘王不留行籽貼按於穴位上,隔日1次,雙耳輪換,10次為1療程。每日按壓3~5次,每次3~5分鐘,以稍感疼痛為度。用於各證型。
4.西醫治療
(1)病因治療:針對產生厭食的不同病因進行治療,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創造良好的生活衛生環境,消除引起小兒精神刺激的各種因素。
(2)助消化藥物:多酶片:含澱粉酶、胰酶、胃蛋白酶。能促進碳水化合物及蛋白酶的消化。每次1片,1日3次。飯後服。食母生:具有補充維生素,輔助治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作用。每次0.3~0.9g,1日3次,嚼碎後服。乳酶生:乳酸桿菌的乾燥劑,有促進消化作用。每次5歲以下0.1~0.3g,5歲以上0.3~0.6g,每日3次,餐前服。康胃素:胃腸功能調節劑,有促消化作用。每日50~200mg,分3~4次,餐前服。嗎丁啉:胃腸動力葯。每次0.3mg/Kg,1日3次,餐前半小時服。
(3)補充微量元素:膳食中應保持一定量含鋅食品的攝入(標準用量10 mg/日)或給予硫酸鋅製劑10mg,每日1次。如血清鋅低下者,可用硫酸鋅每日2~3mg/ Kg,分2~3次口服,療程1~3個月。
【預防與調護】
1.預防
(1)掌握正確的餵養方法,飲食起居按時、有度,糾正恣食膏粱厚味、飲冷甜食、偏食零食、妄加滋補的不良習慣。根據不同年齡給予富含營養,易於消化,品種多樣的食品。母乳餵養的嬰兒4個月後應逐步添加輔食。 ·
(2)出現食欲不振癥狀時,要及時查明原因,採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對病後胃氣剛剛恢復者,要逐漸增加飲食,切勿暴飲暴食而致脾胃復傷。
(3)注意精神調護,培養良好的性格,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誘,切勿訓斥打罵,變換生活環境要引導逐步適應,防止驚恐惱怒損傷。
2.調護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乳貴有時,食貴有節」,飲食定時適量,葷素搭配,不強迫進食,飯前勿食糖果飲料,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堅硬等不易消化食物,鼓勵多食蔬菜及粗糧。
(2)遵照「胃以喜為補」的原則,先從小兒喜歡的食物著手,誘導開胃,暫時不要考慮營養價值,待其食慾增進後,再按營養的需求供給食物。
(3)注意生活起居及飲食環境,加強精神調護,保持良好情緒,飯菜多樣化,講究色香味,以促進食慾。
【文獻摘要】
《諸病源候論·脾胃諸病·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候》:「脾者臟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相為表裡,胃為水谷之海,主受盛飲食者也。脾氣磨而消之,則能食。今脾胃二氣俱虛弱,故不能飲食也,」
《幼科發揮·調理脾胃》:「兒有少食而易飽者,此胃不受、脾之不能消也。宜益胃之陽,養脾之陰。宜錢氏異功散合小建中湯主之。」
《赤水玄珠全集·卷十三》:「不能食者,由脾胃餒弱,或病後而脾胃之氣未復,或痰客中焦,以故不思食,非心下痞滿而惡食也。治當補益以開豁之,丹溪導痰運脾之法皆是也。」
《本草崇原·蒼朮》:「凡欲補脾,則用白朮;凡欲運脾,則用蒼朮;欲補運相兼,則相兼而用。如補多運少,則白朮多而蒼朮少;運多補少,則蒼朮多而白朮少。」
《類證治裁·脾胃》:「治胃陰虛不飢不納,用清補,如麥冬、沙參、玉竹、杏仁、白芍、石斛、茯神、粳米、麻仁、扁豆子。」
【現代研究】
(1)藥效學研究:汪受傳等研製的兒寶沖劑,除能提高厭食患兒血淋巴細胞ANAE測定值和唾液SIgA的含量外,對實驗性家兔在體迴腸運動有雙相調節作用,並能提高家兔離體十二指腸對多種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吸收率。[1]陳永輝研究發現,厭食患兒唾液澱粉酶、D-木糖排泄率等明顯低於正常兒,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用健脾增食沖劑治療後各項指標均明顯好轉。[2]馬立海對自擬「四香醒脾湯」進行實驗研究,發現四香(香茶菜、公丁香、藿香、木香)所含揮髮油成分,能有效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3]洪鸞等用小兒清熱消食沖劑治療厭食患兒40例,服藥20天後血中鋅、銅、鈣、血紅蛋白、尿澱粉酶較前明顯提高,感冒次數減少,體質增強。[4]周文光等用神效兒寶(槐花、麥芽、白朮、茯苓等)敷臍治療小兒厭食,有效率95.2%,研究表明該葯能明顯提高胃蛋白酶含量,減慢腸管推進運動,提高動物耐疲勞、耐缺氧能力,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力。[5]許長照報道厭食患兒的發鋅、銅、鐵、錳、鉻、鉬、鈷、鎳、釩、鍶等多種微量元素均較正常兒童顯著低下,經中藥治療後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鐵、錳、釩、鍶等含量均恢復正常。[6]
(2)辨證論治研究:王伯岳將小兒厭食分為乳食壅滯、痰濕阻中、蟲積傷脾、脾胃虛弱四型,分別選保和丸、二陳湯、使君子散、香砂六君子湯加減治療。王俊宏分三型論治:肺氣失和型治以疏風通竅、理氣開胃,選蒼耳子散加味;胃陽不足型治以溫中降逆、理氣開胃,選益黃散加味;肝胃不和型治以疏肝健脾和胃,選四逆散合平胃散加減。[7]卞國本認為小兒厭食久病多瘀,其中屬氣虛血瘀者選柴胡疏肝散加當歸、莪術等;陰虛血瘀者選益胃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肝鬱脾胃氣滯血瘀者選香砂平胃散加川芎、澤蘭、劉寄奴等;寒濕中阻血瘀者選黃芪桂枝龍牡湯或玉屏風散加丹參、當歸等治療。[8]倪菊秀用王氏保赤丸治療小兒厭食144例,治癒71例,好轉64例,總有效率93.7%。汪受傳等用兒寶顆粒治療觀察了厭食症脾失健運證患兒178例,結果顯效49.4%、有效42.1%,試驗組療效顯著優於濃復B液對照組(P<0.001=,同時顯示患兒治療後腸道吸收功能和機體免疫功能增強,頭髮有益微量元素鋅、鐵等含量增加,有害微量元素鉛含量顯著下降(均P<0.05=。[1]
(3)多種療法研究:李淑芝用硝黃散(芒硝、大黃、桃仁、杏仁、梔子等份)外敷神闋穴,治療本病65例,總有效率93.8%。[9]黃玲以針刺四縫穴治療本病134例,總有效率92.5%。[10]黃保民等運用小兒推拿配合點刺放血治療本病58例,總有效率96.55%。[11]王頻等用磁片貼敷神闕穴,治療小兒厭食症140例.總有效率87.1%。[12]
參考文獻
[1] 汪受傳,尤汝涕,郁曉維,等.運脾方葯治療小兒厭食症的臨床及實驗研究.中西醫結合雜誌,1991;11(2):75.
[2]陳永輝.健脾增食沖劑治療小兒厭食症的臨床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誌,1998;6(1):20.
[3]馬立海.四香醒脾湯治療小兒厭食症60例.實用中醫藥雜誌,1995;11(2):14.
[4]洪鸞,張希寬,國文閣.小兒清熱消食沖劑治療小兒厭食症臨床研究.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1996;9(12):342.
[5]周文光,蒙子卿.神效兒寶沖劑治療小兒厭食症的臨床與實驗研究.中成藥,1995;(9):30.卷?
[6]許長照.小兒厭食症的微量元素觀察.中西醫結合雜誌,1988;8(12):723.
[7]王俊宏.小兒厭食證治淺談.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6;19(4):61.
[8]卞國本.小兒厭食以瘀兼治.中國醫藥學報,1995;10(5):40.
[9]李淑芝,王順,董建平.穴位敷貼治療小兒厭食症的臨床觀察.中國針灸,1997;13(8):12.
[10]黃玲.針刺四縫穴治療小兒厭食症134例.國醫論壇,1997;(2):37. 卷?
[11]黃保民,揚洋,申文濤,等.推拿配合點刺放血治療小兒厭食症58例.吉林中醫藥,1999;19(3):44.
[12]王頻,周波.用磁片貼敷神闋穴治療小兒厭食症140例.中國民間療法,2002;10(4):26.
第七節 積 滯積滯是指小兒內傷乳食,停聚中脘,積而不化,氣滯不行所形成的一種胃腸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噯氣酸腐,大便酸臭為特徵。又名「食積」、「食滯」、「乳滯」等。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夏秋季節暑濕當令之時發病率較高。各種年齡均可發病,尤以嬰幼兒最為多見。稟賦不足,脾胃素虛,人工餵養及病後失調者更易罹患。本病一般預後良好,少數患兒可因遷延失治,進一步損傷脾胃,致氣血生化乏源,營養及生長發育障礙,而轉化為疳證,此即前人所言:「積為疳之母,有積不治,乃成疳證」。
西醫學「消化功能紊亂症」與本病相似。消化功能紊亂症是指由餵養不當引起,以食欲不振、大便不調、嘔吐、腹脹、腹痛等為主要癥狀,大便檢查有不消化食物殘渣或脂肪球,排除消化道器質性疾病、精神障礙及其他系統疾病的一組綜合征。
中醫學對積滯的研究廣泛,積滯動物模型的建立為開展中藥新葯的規範化研究提供了依據。臨床研究不斷深入,多種療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本病的治療學內容,而且提高了治療效果。
【病因病機】
積滯常由餵養不當,傷及脾胃;或脾胃虛損,復傷乳食所致,其病變髒腑在脾胃。因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一納一化,飲食物得以消化。若脾胃受損,納化失和,乳食停聚不消,積而不化,氣滯不行,則成積滯。故《證治準繩·幼科·宿食》說:「小兒宿食不消者,胃納水谷而脾化之,兒幼不知撙節,胃之所納,脾氣不足以勝之,故不消也」。
1.乳食內積 小兒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節。若調護失宜,餵養不當,則易為乳食所傷。傷於乳者,多因哺乳不節,過急過量,冷熱不調;傷於食者,多由飲食不節,餵養不當,暴飲暴食,或過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煿,或貪涼飲冷、堅硬難化之物,或添加輔食過多過快所致。乳食不節,脾胃受損,納化不及,宿食停聚,積而不化,乃成積滯。正如《醫宗金鑒·幼科心法要訣》所說:「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乳貴有時,食貴有節,可免積滯之患。若父母過愛,乳食無度,則宿滯不消而疾成矣」。傷於乳者,為乳積;傷於食者,則為食積。
2.脾虛夾積 稟賦不足,脾胃素虛;或病後失調,脾氣虧虛;或過用苦寒攻伐之品,損傷脾胃;或積滯日久,脾胃虛損,致腐熟運化不及。若飲食物稍有增加,即可停滯不化,而成積滯。正如《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宿食不消候》所言:「小兒宿食不消者,脾胃冷故也。小兒乳哺飲食,取冷過度,冷氣積於脾胃,脾胃則冷。胃為水谷之海,脾氣磨而消之。胃氣和調,則乳哺消化,若傷於冷,則宿食不消。診其三部脈沉者,乳不消也。」
總之,積滯一證在病理上因滯致虛和因虛致滯常同時存在,相互影響。若積久不消,遷延失治,進一步損傷脾胃,則可致氣血生化乏源,營養及生長發育障礙,形體日漸消瘦而轉為疳證。
【臨床診斷】
1.診斷要點
(1)有傷乳、傷食史。
(2)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大便溏泄,臭如敗卵或便秘為特徵。
(3)可伴有煩躁不安,夜間哭鬧或嘔吐等症。
(4)大便化驗檢查,可見不消化食物殘渣、脂肪滴。
2.鑒別診斷 厭食:長期食欲不振,厭惡進食,一般無脘腹脹滿、大便酸臭、噯吐酸腐等症。
【辨證論治】
1.辨證思路 本病病位在脾胃,辨證應以八綱辨證為綱,根據體質特點、發病原因、伴隨癥狀及病程長短,以分清虛、實、寒、熱與輕、重。
(1)辨虛實:一般初病多實,積久則虛實夾雜,或實多虛少,或實少虛多。而由脾胃虛弱引起者,初起即見虛實夾雜證候。此外,腹部觸診對辨別虛實也至關重要,正如《證治準繩?幼科?腹痛》所言:「按之痛者為積滯,不痛者為里虛。」積滯屬實者,脘腹脹滿,疼痛拒按,並伴食入即吐,噯吐酸腐,大便秘結酸臭等;若見食則飽脹,腹滿喜按,大便溏薄或夾有不消化食物,面黃肢倦者多為虛中夾實。
(2)辨寒熱:凡素體陰虛或陽盛,喜食肥甘辛辣之品,致不思乳食,脘腹脹痛,得涼稍緩,遇熱加重,口氣臭穢,煩躁易怒,面赤唇紅,手足心熱,大便秘結臭穢,舌紅苔黃厚膩者為熱積;若素體陽虛,貪食生冷,或過用寒涼攻伐藥物,致脘腹脹滿,喜溫喜按,神疲肢倦,面白唇淡,四肢欠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膩者為寒積。
(3)辨輕重:輕證病勢緩,病程較短,僅表現不思乳食,口氣酸腐,腹部略脹,大便酸臭等;重證則病勢急或病程較長,症見煩躁拒食,夜眠不安,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嘔吐酸腐,大便酸臭,稀溏不化或秘結難下,或面黃消瘦,神倦乏力等。若病情進一步發展,常可轉化為疳症。
2.論治方法 本病治療,以消食化積,理氣行滯為基本法則,俟積散氣暢,則諸症可解。積滯輕者,僅需節制飲食,或輔以食療,病可自愈。積滯重屬實者,宜以消食導滯為主,偏熱者,輔以清解積熱;偏寒者,佐以溫陽助運;積熱結聚者,當通腑瀉熱,導滯攻下。屬虛實夾雜者,宜消補兼施,積重而脾虛輕者,宜消中寓補;積輕而脾虛重者,宜補中寓消,以期消積不傷正,扶正以祛積。治療中應注意,食積必伴氣滯,氣滯又可致食積不化,故消導同時常配伍理氣藥物應用;小兒脾胃稚弱,應用攻下導滯葯宜中病即止,以平為期;健脾補虛不可甘厚壅中,妨礙脾運;積滯消除後,又宜調理脾胃以善後。本病除內服藥外,還常使用推拿、外治、針灸等療法。
3.證治分類
(1)乳食內積
證候 不思乳食,噯腐酸餿或嘔吐食物、乳片,脘腹脹滿或疼痛拒按,大便酸臭,煩躁啼哭,夜眠不安,手足心熱,舌質紅,苔白厚或黃厚膩,脈象弦滑,****紫滯。
辨證 本證以病程短,不思乳食,脘腹脹滿,噯吐酸腐,大便酸臭為特徵。根據患兒飲食種類,可判定傷乳與傷食。屬熱積或積久化熱者,肚腹熱甚,渴喜冷飲,頭汗蒸蒸,便秘溲赤,舌苔黃厚膩;屬寒積者,脘腹冷痛,得熱則舒,渴喜熱飲,舌淡苔白膩。本證調治不當,病情遷延,積不化而脾氣傷,可轉為脾虛夾積證。
治法 消乳化食,和中導滯。
方葯 乳積者,選消乳丸加減。常用藥:麥芽、砂仁、神曲消乳化積;香附、陳皮理氣導滯;谷芽、茯苓和中健脾。
食積者,選保和丸加減。常用藥:焦山楂、焦神曲、雞內金、萊菔子消食化積,其中山楂善消肉積,神曲、雞內金善消陳腐食積,萊菔子善消麵食之積。配香附、陳皮、砂仁行氣寬中;茯苓、半夏健脾化濕;連翹清解鬱熱。
腹脹明顯加木香、厚朴、枳實行氣導滯除脹;腹痛拒按,大便秘結加大黃、檳榔下積導滯;噁心嘔吐加竹茹、生薑和胃降逆止嘔;脘悶苔厚膩加藿香、蒼朮、厚朴芳香化濕行氣;發熱面赤、口氣臭穢、舌紅苔黃厚積熱重者,加胡黃連、黃芩清胃腸積熱;胸脅苦滿者,加柴胡、川楝子理氣疏肝;口渴唇乾,舌苔剝脫者加麥冬、石斛、天花粉養陰生津;因飲冷過度,或復受外寒,致腹脹滿疼痛者,加烏葯、高良姜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大便稀溏加扁豆、薏苡仁健脾滲濕,消中兼補。
(2)脾虛夾積
證候 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疲肢倦,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滿喜按,大便稀溏酸腥,夾有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殘渣,舌質淡,苔白膩,脈細滑,****淡滯。
辨證 本證常由上證轉來,或素有脾虛、復傷乳食而成。以面黃神疲、腹滿喜按、噯吐酸腐、大便酸腥稀溏不化、****紫滯為特徵。若病情進一步發展,影響氣血生化,則可轉化為疳證。
治法 健脾助運,消食化滯。
方葯 健脾丸加減。常用藥: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麥芽、焦山楂、焦神曲消食化積;陳皮、枳實、砂仁醒脾理氣化滯。
嘔吐加生薑、丁香、半夏溫中和胃,降逆止嘔;大便稀溏加山藥、薏苡仁、蒼朮健脾化濕;腹痛喜按加乾薑、白芍、木香溫中散寒,緩急止痛;舌苔白膩加藿香、佩蘭芳香醒脾化濕;四肢不溫,虛寒甚者選用理中湯以溫中散寒,益氣健脾;舌淡苔白中心無苔者加玉竹、石斛滋陰養胃生津。
【其他療法】
1.中藥成藥
(1)化積口服液:每服5~10ml,1日2~3次。用於乳食內積證。
(2)小兒消食片:每服2~4片,1日3次。用於乳食內積證
(3)清熱化滯顆粒:每服,1~3歲1袋,4~7歲2袋,8~14歲3袋,均1日3次。用於積滯化熱證。
(4)枳實導滯丸:每服2~3g,1日2~3次。用於積滯較重,郁而化熱者。
(5)小兒香橘丸:每服2~3g,1日2~3次。用於脾虛夾積證。
(6)啟脾丸:每服2~3g,1日2~3次。用於脾虛夾積證。
2.藥物外治
(1)玄明粉3g,胡椒粉0.5g。研細粉,拌勻。置於臍中,外蓋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1次。用於乳食內積證。
(2)神曲30g,麥芽30g,山楂30g,檳榔10g,生大黃10g,芒硝20g。共研細末。以麻油調上藥,敷於中脘、神闕穴,先熱敷5分鐘後繼續保留24小時。隔日1次,3次為1療程。用於積滯實證腹脹痛者。
(3)桃仁、杏仁、梔子等份,研末,胡椒少許。每次2g,用蔥白10g、白酒數滴,共搗爛拌勻,敷兩腳心,每日1次。用於積滯化熱證。
(4)酒糟100g。入鍋內炒熱,分2次裝袋,交替置腹部熱熨。每次2~3小時,每日1 次。用於脾虛夾積證。
3.推拿療法
(1)清胃經,揉板門,運內八卦,推四橫紋,揉按中脘、足三里,推下七節骨,分腹陰陽。用於乳食內積證。
(2)以上取穴,加清天河水,清大腸。煩躁不安加清心平肝,揉曲池。用於食積化熱證。
(3)補脾經,運內八卦,摩中脘,清補大腸,揉按足三里。用於脾虛夾積證。
以上各證均可配合使用捏脊法。
4.針灸療法
(1)體針:取足三里、中脘、梁門。乳食內積加里內庭、天樞;積滯化熱加曲池、大椎;煩躁加神門;脾虛夾積加四縫、脾俞、胃俞、氣海。每次取3~5穴,中等刺激,不留針,實證用瀉法為主,輔以補法,虛證用補法為主,輔以瀉法。
(2)耳穴:取胃、大腸、神門、交感、脾。每次選3~4穴,用王不留行籽貼壓,左右交替,每日按壓3~4次。
5.西醫治療
(1)一般治療:控制飲食,癥狀重者暫禁食或適當減少食量,給予稀軟易消化食物。必要可給予靜脈補液。
(2)藥物治療:①胃腸動力葯:嗎丁啉,每次0.3 mg/kg口服,每日3~4次(1歲內小兒慎用)。②助消化葯:多酶片 每次1~2片口服,每日3次。乳酶生每次0.3~0.6g口服,每日3次。食母生每次0.3~0.6g口服,每日3次。胃康素每日50~200mg,分3~4次口服。
【預防與調護】
1.預防
(1)「乳貴有時,食貴有節」。注意飲食調護,合理餵養。提倡母乳餵養,乳食宜定時定量,富含營養,易於消化;忌暴飲暴食、過食肥甘炙煿、生冷瓜果、偏食零食及妄加滋補。
(2)應根據小兒生長發育需求,逐漸給嬰兒添加輔食,按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輔食既不可驟然添加過多,造成脾胃不能適應而積滯不化;亦不可到期不給添加,使嬰兒脾胃運化功能不能逐漸增強而不思飲食。
2.調護
(1)傷食積滯患兒應暫時控制飲食,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積滯消除後,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2)積極給予藥物調理,並配合推拿、藥物外治等療法。注意病情變化,給予適當處理。嘔吐者,可暫停進飲食,並給生薑汁數滴加少許糖水飲服;腹脹者,可揉摩腹部;便秘者,可予蜂蜜10~20ml沖服,嚴重者可予開塞露外導;脾胃虛弱者,常灸足三里穴。
【文獻摘要】
《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傷飽候》:「小兒食不可過飽,飽則傷脾,脾傷不能磨消於食,令小兒四肢沉重,身體苦熱,面黃腹大是也。」
《萬氏家藏育嬰秘訣?傷食證治》:「小兒之病,傷食最多。故乳食停留中焦不化而成病者,必發熱惡食,或噫氣作酸,或惡聞食臭,或欲吐不吐,或吐出酸氣,或氣短痞悶,或腹痛啼哭。此皆傷食也。」
《保嬰撮要?食積寒熱》:「小兒食積者,因脾胃虛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積。」
《幼幼集成?傷食證治》:「乳食停滯,中焦不化而成病者……便宜損之,損之者,謂姑之勿與食也,使其自運。經謂傷之輕者,損谷則愈矣;損之不減,則用胃苓湯以調之;調之不減,則用保和丸以導之,導之不去,則攻下之。」
《幼幼集成?食積證治》:「夫飲食之積,必用消導。消者,散其積也。導者,行其氣也。脾虛不運則氣不流行,氣不流行則停滯而為積。或作瀉痢,或作癥痞,以致飲食減少。五臟無所滋稟,血氣日愈虛衰,因致危困者多矣,故必消而導之。……若積因脾虛,不能健運藥力者,或消補並行,或補多消少,或先補後消。潔古所謂養正而積自除。故前古人破滯消堅之葯,必假參術贊助成功。」
【現代研究】
(1)藥效學研究:畢可恩等通過給小白鼠喂飼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建立食積模型,結果造型組小鼠進食排便減少,體重增加緩慢,腹圍增大,肛溫升高,糞澱粉顆粒及脂肪球增加,胃電呈高幅波形,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造型組小鼠經用保和丸煎劑治療後各種表現均較自然恢復組恢復為快。[1]李中南等觀察發現:給食積小鼠灌服健脾和胃飲(芡實、山藥、薏苡仁、蓮子肉、陳皮、厚朴、茯苓、神曲、扁豆、砂仁、山楂)5天後,小鼠體重增加,食量、便量顯著增多,高於保和丸對照組。同時小鼠腹圍縮小,糞脂肪球消失,胃電頻率下降,複合波明顯減少。說明該方能改善食積癥狀,增強體質。[2] 汪受傳等報導用清熱化滯顆粒(大黃(酒炒)、大青葉、北寒水石、焦麥芽、焦山楂、焦檳榔、草豆蔻等)對積滯模型小鼠所作的實驗表明,清熱化滯顆粒能提高血和小腸組織中胃動素(MOT)、胃泌素(GAS)含量,降低生長抑素(SS)水平,說明該葯有通過胃腸激素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3]
(2)辨證論治研究:畢可恩將積滯的病理演變過程劃分為食積早期、食積化熱、積熱傷津和脾胃並傷四個階段,分別予消積化滯湯(焦山楂、檳榔、枳實、炒萊菔子、連翹、生薑)、消積化滯湯加黃芩、消積清熱生津湯(焦山楂、檳榔、炒萊菔子、連翹、天冬、麥冬、玉竹、生地、炒扁豆)和補脾化積湯(黃芪、党參、炒山藥、炒白朮、焦山楂、檳榔、炒萊菔子、炒麥芽)治療。[4]楊斌將積滯分為四證加以辨治:食滯胃腸者用保和丸或肥兒丸;食積氣滯者選消食寬中湯;脾虛濕困者選枳實消痞丸;脾胃虛弱者用七味白朮散加減,均獲滿意療效。[5]
汪受傳等報導用清熱化滯顆粒作中藥新葯治療小兒積滯化熱證Ⅲ期臨床研究,進行分層區組隨機、多中心、平行對照臨床試驗。清熱化滯顆粒試驗組336例,健兒清解液對照組113例。試驗組痊癒率、顯效率分別為59.23%、24.70%,總有效率為83.93%;對照組痊癒率、顯效率分別為38.94%、29.20%,總有效率為68.14%。試驗組療效顯著高於對照組。(P<0.001=兩組在脘腹脹痛、食慾下降、發熱、大便不調、舌象、脈象或****等證候的治療後消失率方面,均為試驗組優於對照組。[3]
(3)多種療法研究:李錫久等用清積靈(白朮50g,桃仁50g,杏仁50g,梔子50g,枳實10g,砂仁10g,樟腦、冰片適量,共為細末)內關敷用,治療小兒積滯93例,總有效率95.8%,明顯優於胃蛋白酶、乳酶生對照組。[6] 郭翔等用陰中隱陽針法,取足三里、梁門、中脘、天樞、梁丘、脾俞、胃俞、章門等穴,配合摩腹,實證用指摩法、虛證用掌摩法,治療小兒食積56例,痊癒46例,好轉7例,無效3例。[7]於惠華用捏脊、針刺四縫加中藥治療本病100例,痊癒40例,好轉58例,有效率為98%。[8]
參考文獻
[1]畢可恩,劉愛華,朱富華,等.食積動物模型建立及中藥治療觀察.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0;14(2):71.
[2]李中南,許冠蓀,孫子平.健脾和胃飲對食積動物模型的實驗研究.陝西中醫,1996;(7):330.卷?
[3]汪受傳,趙霞,劉書堂.清熱化滯顆粒Ⅲ期臨床及實驗研究總結.現代中醫藥,2003;(4):1
[4]畢可恩.小兒食積的階段性研究.中醫藥研究,1992;(2):24. 卷?
[5]楊斌,石力軍.小兒積滯辨治.湖南中醫雜誌,1994;10(4):20.
[6]李錫久,梁虹,馬翔,等.消積靈治療小兒積滯.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誌,1997;5(4):26.
[7]郭翔,陳美仁.陰中隱陽針法配合摩腹治療小兒食積.湖南中醫藥導報,2002;8(8):489.
[8]余惠華.捏脊刺四縫加中藥治療小兒積滯100例.新中醫,1998;32(11):21.
第八節 疳 證
疳證是由餵養不當或多種疾病影響,使脾胃受損,氣液耗傷而形成的一種慢性病證。臨床以形體消瘦,面色無華,毛髮乾枯,精神萎靡或煩躁,飲食異常,大便不調為特徵。本病發病無明顯季節性,以貧困地區發病率較高。各種年齡均可罹患,臨床以5歲以下小兒為多見。因其起病緩慢,病程遷延,病情頑固複雜,易出現兼證,甚或導致陰竭陽脫而危及生命,被古人視為「惡候」,列為兒科四大要證之一。解放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條件的改善,本病的發病率已明顯下降,特別是重症患兒顯著減少。本病經積極治療,一般預後良好,大多可以治癒,僅少數重症或有嚴重兼症者,預後較差。
疳之病名,始見於《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虛勞骨蒸候》:「蒸盛過傷,內則變為疳,食人五臟」,「久蒸不除,多變成疳」。指出疳乃內傷久病,蒸盛耗傷所致,病可涉及五臟。嗣後歷代醫家多有闡發,對疳證的認識也不斷完善。歸納前人之說,「疳」之含義,可作兩種解釋:一是「疳者甘也」,言其病因,強調疳證乃由恣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所致。誠如《醫學正傳?諸疳證》所言:「蓋其病因肥甘所致,故命名曰疳」;二是「疳者干也」,言其病機和主證。即氣血津液乾涸為其病機,形體乾癟羸瘦為其主證。如《保嬰撮要?疳》:「蓋疳者干也,因脾胃津液乾涸而患」。《幼科鐵鏡?辨疳疾》:「疳者,干而瘦也」。根據疳證的病因病理及臨床表現,可將其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按五臟分為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腎疳等;二是按發病原因分為熱疳、冷疳、蛔疳、食疳、哺乳疳等;三是按患病部位分為眼疳、鼻疳、口疳、脊疳等;四是按某種臨床證候分為疳嗽、疳瀉、疳痢、疳腫脹等;五是按病情輕重分為疳氣、疳虛、疳積、疳極、干疳等。為便於掌握,目前臨床一般將疳證按病程與證候特點分為疳氣、疳積、干疳三大證候及其他兼證。
西醫學認為本病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症,是由長期營養素攝入不足,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急慢性疾病的影響,消耗過大等因素造成的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表現進行性消瘦,皮下脂肪減少,生長發育遲緩或停滯,皮下水腫,各系統器官的功能低下,常並發營養性貧血、佝僂病、多種維生素缺乏、各種感染等。
近10餘年來,中醫學對小兒疳證的認識不斷深入,治療方法日益豐富,對疳證的藥效學及機理研究表明,疳證患兒與脾虛有關,存在胃腸道分泌、吸收和運動功能障礙,免疫功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等,調理脾胃中藥通過改善上述環節對小兒疳證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病因病機】
引起小兒疳證的原因較多,臨床以飲食不節,餵養不當,營養失調,疾病影響,藥物過傷以及先天稟賦不足等因素為常見,其病變部位主要在脾胃,病情演變可涉及五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健胃和,納化正常,則氣血津液化生有源,五臟六腑、四肢肌肉、筋骨皮毛得以濡潤滋養。若脾胃受損,納化失健,生化乏源,氣血津液虧耗,則臟腑、肌肉、筋骨、皮毛無以濡養,日久則形成疳證。正如《小兒葯證直訣?諸疳》所說:「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
1.飲食不節,損傷脾胃 此為疳證最常見的病因。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功能薄弱,且乳食不知自節,食物的攝納必須適應脾胃的受納運化功能。如飲食不節,乳食無度,過食肥甘厚味、生冷堅硬難化之物,或妄投滋補食品,以致乳食壅滯中焦,難以腐化。如積久不消,損傷脾胃,納化失職,則水谷精微無以運化,氣血津液無以化生,臟腑肌肉失於濡養,日久則形成疳證。正如《證治準繩?幼科?疳》曰:「積為疳之母,無積不成疳」,「有積不治,乃成疳候」。
2.餵養不當,營養失調 小兒正常的生長發育有賴於全面豐富的營養物質,若母乳不足,代乳品配製過稀,未能及時添加輔食,或過早斷乳,攝入食物的數量、質量不足,或偏食、挑食,致營養失衡,脾胃生化乏源,長期不能滿足機體生長發育的需要,臟腑肌肉、四肢百骸失於濡養,氣液虧損,形體日漸消瘦而形成疳證。
3.疾病影響,氣血虧耗 多因小兒慢性消耗性疾病,如久病吐瀉,反覆外感,罹患時行熱病、肺癆諸蟲,經久不愈,失於調治;或誤用攻伐,致脾胃受損,津液耗傷,氣血虛損,肌肉消灼,形體日漸羸瘦,而成疳證。正如《幼科鐵鏡?辨疳疾》所言:「疳者……或因吐久、瀉久、痢久、瘧久、熱久、汗久、咳久、瘡久,以致脾胃虧損,亡失津液而成也。」
4.稟賦不足 脾胃虧虛 先天胎稟不足,或早產、多胎,或孕期久病、藥物損傷胎元,先天畸形等,致先天脾腎素虧,元氣虛憊。脾胃功能虛弱,納化不健,水谷精微化生不足,氣血虧耗,臟腑肌膚失於濡養,形體羸瘦,形成疳證。
總之,疳證的主要病變髒腑在脾胃,脾胃受損,氣血津液耗傷為其基本病理改變。其病情演變規律常由淺至深,由輕轉重,由脾胃而波及他臟。病之初起,往往僅表現脾胃癥狀,或脾胃失和,或胃強脾弱,雖食而不化,水谷精微不敷,肌膚初失榮養,但虛羸不著,病尚輕淺,故稱疳氣;若失於調治,病情進展,脾胃受損,納化不及,積滯內停,壅塞氣機,阻滯絡脈,則呈現虛中夾實的疳積證候;若病情進一步發展,脾胃日漸衰敗,津液消亡,氣血耗傷,元氣衰憊,全身極度虛羸者,則稱為干疳。
干疳及疳積重症階段,因脾胃虛損嚴重,生化乏源,氣血虧耗,津液消亡,諸臟失養,除可產生脾臟本身之兼證,如泄瀉、腫脹、紫癜外,尚可累及其他臟腑而產生各種兼證,此即《證治準繩? 幼科?疳》所言:「大抵疳之為病,皆因過餐飲食,於脾家一臟,有積不治,傳之餘臟而成五疳之疾。若脾家病去,則余臟皆安,苟失其治,日久必有傳變。」脾病及肝,肝血不足,目失所榮,而致視物不清,夜盲目翳者,謂之「肝疳」;脾病及心,心失所養,心火上炎,熏灼口舌,而致口舌生瘡者,謂之「心疳」;脾病及肺,土不生金,肺氣虧虛,衛外不固,易患外感,而見咳喘、潮熱者,謂之「肺疳」;脾病及腎,腎精虧虛,骨失所養,而致骨骼畸形者,謂之「腎疳」。重者脾臟衰敗,他臟虛憊,甚或元氣耗竭,陰陽離決而死亡。
【臨床診斷】
1.診斷要點
(1)有餵養不當或病後失調及長期消瘦病史。
(2)形體消瘦,體重比正常同年齡兒童平均值低15%以上,面色不華,毛髮稀疏枯黃;嚴重者乾枯羸瘦,體重可比正常平均值低40%以上。
(3)飲食異常,大便干稀不調,或脘腹膨脹等明顯脾胃功能失調癥狀。
(4)兼有精神不振,或好發脾氣,煩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5)貧血者,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減少。出現肢體浮腫,屬於疳腫脹(營養性水腫)者, 血清總蛋白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常在20g/L以下。
2.鑒別診斷
(1)厭食:本病由餵養不當,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所致,以較長時期厭惡進食,食量減少為特徵,無明顯消瘦,精神尚好,腹部多無所苦。病在脾胃,一般不涉及他臟,預後良好。
(2)積滯:本病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大便酸臭為特徵,無明顯形體消瘦為與疳證的主要區別。但疳與積關係密切,若積久不消,影響水谷精微化生,致形體日漸消瘦,則轉化為疳證。
【辨證論治】
1.辨證思路 本病有主證、兼證之不同,主證應以八綱辨證為綱,重在辨清虛、實;兼證宜以臟腑辨證為綱,以分清疳證所累及之臟腑。主證按病程長短、病情輕重、虛實分為疳氣、疳積、干疳三個階段。疳氣為疳證的初期階段,病情輕淺,僅表現面黃髮疏,食慾欠佳,形體略瘦,大便不調等,精神如常,屬脾胃不和之輕證;證情發展,出現形體明顯消瘦,肚腹膨隆,煩躁多啼等典型癥狀體征者,稱為疳積,屬脾虛夾積之虛實夾雜證;若出現全身肌肉消削,貌似老頭,腹凹如舟,精神萎靡者,則為疳證後期之干疳階段,病已至此,脾胃衰敗,津液消亡,是為虛證重證。兼證常在干疳階段出現,因累及臟腑不同,癥狀有別。脾病及心者,口舌生瘡,五心煩熱,甚或吐舌、弄舌;脾病及肝者,目赤多淚,隱澀難睜,夜盲目翳;脾病及肺者,潮熱咳嗽,氣喘痰鳴;脾病及腎者,齒遲囟陷,龜背膝軟;脾陽虛衰,水濕泛溢則肌膚水腫;牙齦出血,皮膚紫癜者,為疳證惡候,提示氣血大衰,血絡不固;若出現神萎懶言,杳不思食者,為脾胃衰敗,精氣俱耗之候,將有陰陽離決之變,須特別引起重視。
2.論治方法 疳證治療以健運脾胃為主,俟脾胃復健,納化正常,後天化源豐盈,則疳證可除。根據主證、兼證不同,分別採取不同的治法。疳氣以和為主;疳積以消為主,或消補兼施;干疳以補為要。出現兼證者,應按脾胃本病與他臟兼證合參而隨症治之。同時要注意合理補充營養,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積極治療各種原發疾病,方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3.證治分類
(1)主證
①疳氣
證候 形體略瘦,體重不增,面色少華或微黃,毛髮稀疏,食欲不振,或多食多便,精神正常或欠佳,易發脾氣,大便干稀不調,舌質略淡,苔薄微膩,脈細有力。
辨證 本證為疳證初起階段,由脾胃失和,納化失健所致。病情輕淺,以形體略瘦,食欲不振為特徵。若失於調治,則可轉化為疳積證。
治法 調脾健運。
方葯 資生健脾丸加減。常用藥:党參、白朮、山藥益氣健脾;茯苓、薏苡仁、澤瀉健脾滲濕;藿香、砂仁、扁豆醒脾開胃;麥芽、神曲、山楂消食助運。
食欲不振,腹脹苔厚膩,去党參、白朮,加蒼朮、雞內金、厚朴運脾化濕,消積除脹;性情急躁,夜卧不寧加鉤藤、胡黃連抑木除煩;大便稀溏加炮姜、肉豆蔻溫運脾陽;大便秘結加火麻仁、決明子潤腸通便;多汗易感加黃芪、防風、煅牡蠣補氣固衛;口乾膚燥,舌紅少津加沙參、石斛、白芍滋陰養胃。
②疳積
證候 形體明顯消瘦,面色萎黃無華,肚腹膨脹,甚則青筋暴露,毛髮稀疏結穗,睏倦思睡或精神煩躁,夜卧不寧,或見揉眉挖鼻,吮指磨牙,動作異常,食欲不振,大便夾不化食物殘渣、味酸臭,舌淡苔膩,脈沉細而滑。
辨證 本證多由疳氣發展而來,屬脾胃虛損,積滯內停,虛實夾雜之證。肢瘦為虛,腹大為實,腹大肢瘦為本證的典型體征。辨別疳之有積無積,須視腹之滿與不滿,腹滿者多為有積。脘腹脹滿,噯氣酸腐者為食積;大腹脹滿,叩之如鼓者為氣積;腹脹有塊,推揉可散,大便有蟲者為蟲積;腹內痞塊,推之不移者為血積。若積滯蘊熱,胃火內蒸則善食易飢,或嗜食異物,心肝之火上擾則煩躁不寧,動作異常。本證重者也可出現兼證,若失於調治,病情進展,則轉為干疳。
治法 消積理脾。
方葯 肥兒丸加減。常用藥:人蔘、白朮、茯苓健脾益氣;神曲、山楂、麥芽、雞內金消食化滯;大腹皮、檳榔理氣消積;黃連、胡黃連清心平肝,退熱除煩;甘草調和諸葯。
腹脹明顯加枳實、木香理氣寬中;大便秘結加火麻仁、郁李仁潤腸通便;煩躁不安,揉眉挖鼻加梔子、蓮子心、石決明清熱除煩,平肝抑木;消谷善飢,嗜食異物加連翹、黃芩清胃中伏火;肌膚乾燥,口乾舌紅少苔加石斛、天花粉滋陰養胃;潮熱盜汗加地骨皮、銀柴胡清退虛熱;噁心嘔吐加竹茹、半夏降逆止嘔;脅下痞塊加丹參、鬱金、山甲活血散結;大便下蟲加苦楝皮、雷丸、使君子、榧子殺蟲消積。
③干疳
證候 形體極度消瘦,皮膚乾癟起皺,大肉已脫,皮包骨頭,面呈老人貌,毛髮乾枯,面色 白,精神萎靡,啼哭無力,腹凹如舟,杳不思食,大便稀溏或便秘,或伴低熱,舌淡嫩,苔少,脈細弱。
辨證 本證為疳證後期表現,又稱疳極。由脾胃虛衰,津液消亡,氣血兩敗所致。以形體極度消瘦,精神萎靡,杳不思食,腹如舟凹為特徵。病已至此,易產生種種兼證,嚴重者可隨時出現氣血衰亡、陰竭陽脫的變證。
治法 補益氣血。
方葯 八珍湯加減。常用藥:党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補脾益氣;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養血活血;陳皮、扁豆、砂仁醒脾理氣;神曲、麥芽開胃助運。
四肢欠溫,大便稀溏去熟地、當歸,加肉桂、炮姜溫補脾腎;夜寐不安加五味子、夜交藤寧心安神;舌紅口乾加石斛、烏梅生津斂陰;低熱,汗出,虛煩合桂枝龍骨牡蠣湯補虛扶正,調和營衛;陰虛血熱選二至丸、知柏地黃湯滋陰清熱;皮膚紫癜、鼻齒出血選歸脾湯益氣攝血。若出現面色蒼白,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脈細欲絕者,應急施獨參湯或參附龍牡救逆湯以回陽救逆固脫,並配合西藥搶救。
(2)兼證
①眼疳
證候 兩目乾澀,畏光羞明,眼角赤爛,甚則黑睛混濁,白翳遮睛或有夜盲等。
辨證 本證由脾病及肝,肝血不足,虛火上炎所致。以形體消瘦,伴有上述眼部癥狀為特徵。
治法 養血柔肝,滋陰明目。
方葯 石斛夜光丸加減。常用藥:石斛、天冬、生地、枸杞子滋補肝腎;菊花、白蒺藜、蟬蛻、木賊草退翳明目;青葙子、夏枯草清肝明目;川芎、枳殼行氣活血。夜盲者選羊肝丸加減。
②口疳
證候 口舌生瘡,甚或滿口糜爛,穢臭難聞,面赤唇紅,五心煩熱,夜卧不寧,小便短黃,或吐舌、弄舌,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
辨證 本證由脾病及心,心失所養,心火上炎所致。以形體消瘦,虛煩不安,口舌生瘡為特徵。
治法 清心瀉火,滋陰生津。
方葯 瀉心導赤散加減。常用藥:黃連、梔子、蓮子心清心瀉火除煩;竹葉、燈心草、赤茯苓清心利尿;生地、麥冬、玉竹滋陰生津。
內服藥同時,加外用冰硼散或珠黃散塗搽患處。
③疳腫脹
證候 足踝浮腫,甚或顏面及全身浮腫,按之凹陷,面色無華,神疲乏力,四肢欠溫,小便短少,舌淡嫩,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辨證 本證由脾病及腎,陽氣虛衰,氣不化水,水濕泛濫肌膚所致。以形體消瘦,伴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為特徵。
治法 健脾溫陽,利水消腫。
方葯 防己黃芪湯合五苓散加減。常用藥:黃芪、白朮、甘草健脾益氣;茯苓、豬苓、澤瀉、防己健脾利水;桂枝溫陽化氣行水。
若浮腫腰以下為甚,四肢欠溫,偏於腎陽虛者,可加附子、乾薑,或用真武湯加減。
【其他療法】
1.中藥成藥
(1)肥兒丸:每服1粒,1日2次。用於疳氣證及疳積輕證。
(2)香砂枳術丸:每服3~6g,1日2~3次。用於疳氣證及疳積輕證。
(3)小兒香橘丹:每服1丸,1日3次。1周歲以下酌減。用於疳積證。
(4)人蔘健脾丸:每服3g,1日2次。用於疳積證。
(5)十全大補丸:每服2~4g,1日3次。用於干疳證。
(6)復方阿膠漿:每服5~10ml,1日2~3次。用於干疳證。
(7)明目地黃丸:每服3~6g,1日2次。用於眼疳證。
(8)梔子金花丸::每服3g,1日1~2次。用於口疳證。
2.藥物外治
(1)焦山楂、炒神曲、炒麥芽、炒雞內金、炒萊菔子、生梔子各適量。共研末,加水調和成膏狀敷臍。每日1次,連用5日為1療程。用於疳積證。
(2)杏仁10g,桃仁10g,梔子10g,芒硝10g,白鬍椒7粒,蔥白7根。共研末搗爛,加鴨蛋清1隻,白酒3ml。調成餅糊,敷於兩腳心及臍部,24小時1換。用於疳氣證、疳積證。
(3)當歸6g,白朮6g,桔梗6g,陳皮6g,玄明粉6g,大腹皮6g,萊菔子9g。共研粗末,加麩皮少許,共炒黃後噴醋,趁熱敷臍。用於疳積證腹脹者。
(4)桃枝60g,柳枝60g。共切碎,加水1500 ml,煎煮去渣,待藥液溫時給患兒洗浴。每日1次。用於疳氣證及疳積輕證。
3.推拿療法
(1)補脾經,補腎經,運八卦,揉板門、足三里,揉胃俞,揉腹摩臍,捏脊。用於疳氣證。
(2)補脾經,清胃經、心經、肝經,搗小天心,揉中脘、分推腹陰陽。用於疳積證。
(3)補脾經、腎經,運八卦,揉二馬、足三里,揉中脘、胃俞。用於干疳證。
4.捏脊療法 可用於疳氣證、疳積證。極度消瘦,皮包骨頭者不可應用。對於各類兼證,加重提捏相應俞穴。
5.針灸療法
(1)體針:主穴:中脘、氣海、足三里、商丘。配穴:脾俞、胃俞、痞根(奇穴,腰1旁開3.5寸)。用補法,夾積者用平補平瀉,中等刺激,不留針,針後可配合艾灸。每日1次,7日為1療程。用於疳氣證、疳積輕證。煩躁不安,夜眠不寧加神門、內關;脾虛夾積,脘腹脹滿加刺四縫;氣血虧虛重加關元;大便稀溏加天樞、上巨虛;蟲積配百蟲窠;潮熱配三陰交。
(2)點刺:取穴四縫,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在穴位上快速點刺,擠壓出黃色黏液或血少許,每周2次,為1療程。用於疳積證。
(3)皮膚針法:選脾俞、胃俞、華佗夾脊穴(第7~12椎)用梅花針輕度扣打,每日1次,每次扣打20分鐘。用於疳氣證、疳積證。
6.西醫治療
(1)一般治療:①祛除病因:詳細找出患病原因,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是治療本病的首要措施。有腸道寄生蟲者,在病情許可時進行驅蟲;遷延性腹瀉或慢性菌痢必須控制感染;結核病、慢性肝腎疾病或有先天畸形者應積極調治。②加強護理:居室應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環境整潔。皮膚及口腔應保持清潔,睡眠宜充足,適度活動,並設法增進食慾。
(2)調整飲食:應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如病情輕重、消化功能強弱及對食物的耐受能力、有無併發症等,合理地安排飲食。原則上應由少量到多量,由流質到軟食、普食,由單一到多種循序漸進地進行,切忌貪多求快,引起消化紊亂反而加重病情。輕度營養不良兒雖消化功能尚好,容易接受營養食物,但仍不宜過快地改換原有食物,供給熱量可從每日80-100kcal/Kg開始;中度營養不良兒消化功能已受影響,對食物(特別是脂肪)的耐受力較差,供給熱量可從每日60-80kcal/Kg開始;重度營養不良兒組織器官已受影響,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對食物變動不宜適應,常並發消化紊亂,因此調整飲食更要格外小心,可從熱量每日40~60kcal/Kg開始。若患兒排便正常,對食物耐受好,無不良反應,可逐漸增加熱量的供給,直至正常生理需要量。食物的選擇,應以小兒易消化吸收又含有高熱量與高蛋白質的食物為宜。嬰兒以乳類為最好,給母乳外可採用乳製品等,對乳類過敏者可選用豆漿、豆類代乳品。5~6個月以上兒除乳類外可給以蛋類、肝泥、肉末、魚粉等,蛋白攝入量應從每日1.5~2.0g/Kg開始,逐漸增加到3~4.5g/Kg。此外應給予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多採用各種穀類、蔬菜、水果等,不足時應加服各種維生素製劑、微量元素及鈣片等。
(3)促進消化與代謝功能:可給予各種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等)幫助消化。營養不良時常伴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口服維生素B類及C可促進消化代謝。有維生素A、D缺乏癥狀者,可給予維生素A、D製劑。食慾極度低下且血鋅降低者,可口服1%硫酸鋅,以促進食慾,改善代謝。有營養性貧血時應輔以鐵劑、葉酸及維生素B12。重度營養不良兒可給予蛋白同化激素,如苯丙酸諾龍每次10~25mg肌注,每周1~2次,連用2~3周,以促進體內蛋白質合成,增進食慾。對胃納極差甚或拒食者,可試用胰島素葡萄糖療法,正規胰島素,每次2~3U肌注,每日1次,在注射前先服20~30g葡萄糖,1~2周為1療程。病情嚴重伴明顯低蛋白血症或嚴重貧血者,可少量多次輸血漿或全血、白蛋白。靜脈點滴高能量脂肪乳、多種氨基酸、葡萄糖等也可選用。
【預防與調護】
1.預防
(1)提倡母乳餵養,乳食定時定量,按時按序添加輔食,供給充足的營養物質,以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2)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保證小兒充足的睡眠時間,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以增強體質,增進食慾和消化能力。
(3)乳貴有時,食貴有節,要糾正暴飲暴食,恣食肥甘,偏食、挑食、零食、饑飽無常、妄加滋補等不良的飲食習慣,避免脾胃損傷。
(4)發現體重不增或食慾減退時,要儘快查明原因,及時加以治療。徹底根治小兒多種消化道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嬌治先天性畸形,做好病後調護,以防疳證的發生。
2.調護
(1)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保證居室溫度適宜,光線充足,空氣新鮮,患兒衣著要柔軟,注意保暖,注意清潔衛生,防止交叉感染,保持適度活動。
(2)疳證小兒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足,飲食調護尤其重要。添加食物不可過急過快,應據患兒病情及消化耐受能力,給予富含營養,易於消化的食品,按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精到粗的順序,逐漸增加食品的種類和數量。食物應新鮮多樣,鼓勵自食,以增進食慾,同時要供給充足的水分、蔬菜、水果。
(3)病情較重的患兒要加強全身護理,作好皮膚清潔及眼、鼻、口腔衛生護理,注意食具衛生,防止褥瘡、眼疳、口疳等併發症的發生。要及時觀察病情變化,如有卒變應及時中西醫結合救治。
(4)定期測量患兒的體重、身高,以及時了解和分析病情,觀察治療效果。
【文獻摘要】
《顱囟經?病證》:「小兒,一、眼青揉癢是眼疳;二、齒焦是骨疳;三、肉色鼻中疳是肺疳;四、脾干肉裂是筋疳;五、發焦黃是血疳;六、舌上生瘡是心疳;七、愛吃泥土是脾疳。」
《小兒葯證直訣?脈證治法》:「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大病或吐瀉後,以葯吐下,致脾胃虛弱亡津液。且小兒病疳,皆愚醫之所壞病。」
《保嬰撮要·疳》:「小兒諸疳,皆因病後脾胃虧損,或用藥過傷,不能傳化乳食,內亡津液,虛火妄動。」
《醫學正傳·諸疳證》:「若夫襁褓中之乳子,與四、五歲之孩提,乳哺未息,而谷氣尚未充也。父母不能調助,惟務姑息舐犢之愛,遂令恣食肥甘,與夫瓜果生冷,及一切烹飪調和之味,朝餐暮食,漸成積滯膠固,…而諸疳之證作矣。」
《幼幼集成?諸疳證治》:「凡病疳而形不魁者,氣衰也;色不華者,血弱也。氣衰血弱,知其脾胃必傷。有因幼少乳食,腸胃未堅,食物太早,耗傷真氣而成者;有因甘肥肆進,飲食過餐,積滯日久,面黃肌削而成者;有因乳母寒熱不調,或喜怒房勞之後乳哺而成者。有二三歲後,谷肉果菜恣其飲啖,因而停滯中焦,食久成積,積久成疳。復有因取積太過,耗損胃氣。或因大病之後,吐瀉瘧痢,乳食減少,以致脾胃失養。二者雖所因不同,然皆總歸於虛也。……疳之為病,皆虛所致,即熱者亦虛中之熱,寒者亦虛中之寒,積者亦虛中之積,故治積不可驟攻,治寒不宜峻溫,治熱不可過涼,雖積為疳之母而治疳必先去積,然遇極虛者而迅攻之,則積未去而疳危矣。故壯者先去其積而後扶胃氣,衰者先扶胃氣而後消之。書曰:壯人無積,虛則有之。可見虛為積之本,積反為虛之標也。」
【現代研究】
(1)藥效學研究:通過中藥對模型動物及患兒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小腸蠕動、吸收與排空,微量元素測定,免疫功能影響等方面的觀察,進一步揭示了疳證的病理機制及中醫藥的療效機理。汪受傳等對42例疳證患者作尿D—木糖排泄率和尿澱粉酶測定,發現患兒小腸吸收及胰酶分泌功能較正常兒童差,經用運脾法治療後,尿—D木糖排泄率及胰澱粉酶均明顯升高,提示運脾藥物可使患兒的小腸吸收和胰酶分泌功能增強。[1]余勤等研究發現疳證初期患兒尿D—木糖排泄率、血清胃泌素、血清鋅等均較正常兒低下,用生長靈(党參、茯苓、白朮、枳殼、藿香、神曲等)治療後,除上述指標顯著回升外,血紅蛋白也明顯增高,提示生長靈在調整和健全消化系統功能的同時,尚有提高血清鋅(優於硫酸鋅,P<0.05=及改善貧血的作用。[2]時毓民等對33例疳證患兒血清鋅、銅、錳等治療前後檢測,發現疳證患兒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鋅狀態,治療後血清鋅明顯增高,銅/鋅比值下降,而血銅、錳則無明顯改變。[3]張月萍等研究發現壯兒飲口服液能增強實驗性大鼠的胃蛋白酶活性,有利於蛋白質在腸中的分解吸收。[4]
(2)辨證論治研究:張季高按病因將本病分三型論治:脾胃損傷型輕者用四君子湯加減,重者用肥兒丸加減;蟲積型用化蟲丸加減;病後失調型輕者用參苓白朮散加減,重者用人蔘啟脾丸加減。[5]鄭仁豪根據臨床表現將疳證分為脾陽虛與胃陰虛兩型,前者治療宜扶脾陽,自擬扶脾治疳湯(党參、黃芪、炒白朮、陳皮);後者宜養胃陰,自擬養胃治疳湯(麥冬、北沙參、玉竹、陳皮)。[6]林蓮梅治療疳證102例,分為脾胃不和、脾肺氣虛、脾陰不足三型,分別選用肥兒丸、參苓白朮散、參苓白朮散合沙參麥冬湯,配合針刺四縫穴,總有效率93.2%。[7]余勤等用生長靈(党參、茯苓、白朮、枳殼、藿香、神曲等)治療108例疳證初期患兒,總有效率90.2%,與空白組、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8]汪受傳等以壯兒飲口服液(由蒼朮、焦山楂、黃芪、党參、決明子、胡黃連等組成)治療88例,總有效率89.77%,明顯優於52例對照組(P<0.001=。 [9] 周建元等自擬補腎養營湯(熟地、菟絲子、龜板、党參、白朮等)治療小兒疳證49例,顯效26例,有效20例,總有效率93.9%。[10]王家定以眼疳散(黃連、黃芩、大黃、青黛、蘆薈、胡黃連、使君子、冰片、党參、白朮、茯苓、甘草、山楂、麥芽、神曲)治療小兒角膜軟化症100例,顯效73例,有效23例,無效4例。 [11]
(3)多種療法研究:翟毅等用三棱針點刺四縫穴治療本病80例,治癒65例,有效13例,無效2例。[12]周江寧觀察發現針刺四縫穴前後患兒尿D—木糖排泄率平均值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01,說明該法對提高疳積患兒的小腸吸收功能有良好作用。[13]李景巍採用梅花針叩刺背脊俞穴治療小兒疳證64例,總有效率93.75%。[14] 張志萍用針灸推拿法治療小兒疳證42例,針灸取中脘、四縫、足三里,留針30分,推拿順運八卦穴、清胃、補脾、揉中脘各2分,分腹陰陽1分,捏脊3遍,日1次,結果治癒36例,有效6例,總有效率100%。[15]吳柱中等用魚際割治法治療小兒疳積,並觀察患兒發鋅含量的變化,結果治療3月後患兒發鋅含量明顯高於治療前。[16]
參考文獻
[1]汪受傳,江育仁.運脾法為主治療小兒脾胃病203例臨床及實驗觀察.中西醫結合雜誌,1984;4(3):151.
[2]余勤,詹起蓀.生長靈治療小兒疳證初期的臨床研究.中西醫結合雜誌,1990;10(5):275.
[3]時毓民,蔡德培,傅美娣,等.益氣健脾化濕法治療小兒疳證及其微量元素變化.中西醫結合雜誌,1987;7(4):208.
[4]張月萍,郁曉維,姚惠陵,等.壯兒飲口服液對大鼠胃液分泌影響的實驗觀察.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4;(4):36. 卷?
[5]張雲.小兒疳積的診治經驗.中醫藥學報,1987;(5):36. 卷?
[6]鄭仁豪.小兒疳證治分陰陽.浙江中醫雜誌,1998;(10):455. 卷?
[7]林蓮梅.小兒疳證102例療效觀察.上海中醫藥雜誌,1993;(1):19. 卷?
[8]余勤,詹起蓀.生長靈治療小兒疳證初期的臨床研究.中西醫結合雜誌,1990;10(5):275.
[9]汪受傳,,郁曉維,鄂惠,等.壯兒飲口服液治療小兒營養不良88例.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7;17(4):234.
[10]周建元,薛英.補腎法在小兒疳證治療中的效用分析.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0;23(2):150.
[11]王家定.眼疳散治療小兒角膜軟化症100例.北京中醫雜誌,1992;(6):32. 卷?
[12]翟毅,陳金鳳.針刺治療小兒疳證80例療效分析.江蘇中醫,1995;16(7):30.
[13]周江寧.針刺四縫穴治療小兒脾虛疳積尿D—木糖排泄率及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3;13(5):265.
[14]李景巍.梅花針叩刺治療小兒疳證64例.廣西中醫藥,1997;20(6):24.
[15]張志萍.針灸推拿治療小兒疳證療效觀察.湖南中醫藥導報,2002;8(7):423.
[16]吳柱中,沈湘妹,曹碧紅.魚際割治對疳證患兒發鋅含量的影響.中國民間療法,2000;8(11):32.
推薦閱讀:
※DIYthinker創始人姚娟娟:你需要「私人定製」嗎?
※上海喜宴全國最貴平均 6.38萬 明年再漲一成
※全國名老中醫治雜病經驗
※全國獨一無二的最美鄉鎮!以義為上,以美為上,卻低調了千年!
※警嫂道出了全國黃賭盛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