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今世還能培養出華羅庚嗎?

——紀念華羅庚先生誕辰100周年

華羅庚先生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今年11月12日正好是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懷想起先生的豐功偉績,我們這些後生小輩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兒了。

華羅庚小時候家庭貧困,初中畢業後就輟學了,後來又不幸患了傷寒致使左腿殘疾。但他在逆境中並沒有沉淪頹廢,而是奮發努力,刻苦自學數學,終於成為我國現代史上傑出的數學家。先生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很多領域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一生留下200多篇學術論文和專著,有的已經成為20世紀數學的經典著作,其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和「華——王(元)方法」等。由於在科學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先生先後成為美國科學院國外院士,法國南錫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他的名字已進入美國華盛頓斯密司—宋尼博物館,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八十八個數學偉人之一。先生的名字已經載入國際著名科學家的史冊。

先生還是我國最早把數學理論研究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併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他把數學方法創造性地應用於國民經濟領域,篩選出了以改進生產工藝和提高質量為內容的「優選法」以及處理生產組織與管理問題為內容的「統籌法」,並親自組織和領導了「雙法」的普及推廣活動,足跡遍及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雙法」的推廣不僅為節約能源、增加產量、降低消耗、縮短工期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還培養了一支為國民經濟服務的科普隊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話雖如此,但像華羅庚這樣的大家,並不是任何一個時代都可以產生的。只有在一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時代,華羅庚才能找到他成才的沃土。

華羅庚的成功最早得益於金壇縣初中校長王維克的慧眼和幫助。王維克曾當過華羅庚的數學老師,很欣賞他的數學才能和刻苦精神。當華羅庚失學在家時,為了培養這棵數學幼苗,王維克就讓華羅庚回母校擔任會計兼庶務,並讓他兼任初中畢業班的數學教員。這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失學者執教,「褻瀆」了中學教員的稱號,這讓金壇縣初中的教師們覺得很丟臉,事情鬧得滿城風雨,王維克並沒有屈服,而是在1930年夏忿然辭職。在華羅庚患傷寒病期間,王維克經常去探望,不幸自己也染上了傷寒病。當華羅庚寫的第一篇數學論文被退回後,王維克指導他寫出了《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論文,華羅庚這才名震數學界,1930年,此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這時華羅庚年僅20歲。就是這篇論文,完全改變了華羅庚以後的生活道路。

當時正在清華大學擔任數學系主任的熊慶來看到這篇論文後,大為讚賞。到處打聽華羅庚是哪個大學的教授,大家都說不知道。碰巧數學系有位教員名叫唐培經,知道華羅庚這個人。他告訴熊慶來,說華羅庚並不是什麼大學教授,而只是一個自學青年。熊慶來愛才心切,並不在乎學歷,當即托唐培經邀請華羅庚來清華大學工作。1931年,唐培經拿著華羅庚寄來的照片到北京前門火車站去接由金壇北上的華羅庚。華羅庚,這位未來的大數學家,當時就是這樣拖著殘腿、柱著拐仗走進了清華園。起初,他在數學系當助理員,經管收發信函兼打字,並保管圖書資料,這是清華對華羅庚的第一次破格使用。他一邊工作,一邊自學。熊慶來還讓他經常跟學生一道去教室聽課。勤奮好學的華羅庚只用了一年時間,就把大學數學系的全部課程學完了,學問大有長進。熊慶來對這位年輕人十分器重,有時碰到了複雜的計算也會大聲喊道:「華羅庚,過來一下,幫我算算這道題!」兩年後,華羅庚被破格提升為助教,繼而升為講師,這是清華對華羅庚的第二次破格錄用。後來,熊慶來又選送他去英國劍橋大學深造,這第三次破格,使華羅庚1938年回國後,擔任了西南聯大教授,當時年僅28歲。

一代數學大家華羅庚竟然憑藉著「初中畢業」的學歷就衝上了清華大學的講台,如果沒有王維克先生的慧眼識才和精心點撥,華羅庚的名字能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聽說嗎?如果沒有熊慶來先生力排眾議,幾次三番破格使用,華羅庚的成才道路會那麼一帆風順嗎?在我們這個「博碩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專看都不看,中專靠一邊站」的唯學歷時代,華羅庚的成才故事更像是一個遙遠的神話傳說。特別是現在應試教育肆無忌憚,僵化的高考制度還被奉為圭臬,即使是熊慶來先生活到現在,即使華羅庚再有蓋世的數學才華,他也沒辦法把「初中畢業」的華羅庚弄進清華大學工作。

華羅庚不愧是大家,對他的那個「初中畢業」的最高學歷竟然毫不在意,如果他當時想弄一個什麼大學學歷,絕對比現在要容易的多,可他就是不弄。1936年,華羅庚到劍橋大學留學,這可是一個大好機會,弄個吃香的洋文憑還不是小菜一碟。而且數學家海爾布倫曾就讀博士的事問過他:「你打算攻讀哪一門課程?我們會為你提供儘可能多的幫助。」華羅庚卻回答說:「謝謝你的好意,我只有兩年的研究時間,自然要多學點東西,念博士太浪費時間了。我來劍橋大學是為了求學問的,而不是為了求學位。」在劍橋的一年當中,華羅庚完成了11篇論文,每一篇都可得到一個博士學位。但華羅庚最後就是什麼文憑和學歷也沒得到。

這樣一個大好時機,就這樣被華羅庚白白浪費了,我們現在的學子忍不住要恨鐵不成鋼了。在這個凡事都講求功利的時代,本為讀書求知的學習,也已經染上了一層功利的色彩。上幾年大學,出國留學幾年,如果拿不上硬邦邦的或本科或碩士或博士之文憑,好像不但浪費了自己的青春時光,無顏以對江東父老,而且也對不起自己的蓋世天才。

華羅庚的這個「初中畢業」的學歷就一直保持了半個世紀,直到1979年11月,華羅庚來到法國南錫大學,參加了該校為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而舉行的隆重儀式。學會主席把博士綬帶披在華羅庚的中山裝上,國歌奏響,華羅庚兩行熱淚奪眶而出。到了這個時候,華羅庚才有了比「初中畢業」更高的學歷。而這一年,華羅庚已經68歲了。

華羅庚作為一代數學大師,成長於艱難的自學環境中,並不是不知道文憑的重要性,但他就是不願為了那可憐的文憑而浪費掉大好的求學時光。儘管他沒有獲得什麼文憑,但正是這種特立獨行的遠見卓識,才使他心無旁騖地去追求純粹意義上的學習,才能只為自己的興趣愛好而求知,這才成就了他卓絕千古的學術聲威。

華羅庚逝世才二十多年,他傳奇的一生讀來卻讓人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先生不幸成長在那個戰亂頻繁的民國時代,卻能在不同的成長時期都遇上伯樂,靠著伯樂的相知賞識,先生奇蹟般地成長為一代數學大師。從這點來說,先生的不幸倒是他的幸運了。這讓欣逢盛世的吾輩怎能不感慨萬端啊!

可惜,世上已無華羅庚,先生已成為這個時代幽遠的絕響!

2010年11月30日

推薦閱讀:

華羅庚
華羅庚,一個垃圾級別的數學家
第十四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
華羅庚------世界第一流的數學家

TAG:華羅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