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人蝸居樓道5個子女無人過問(組圖)
鄰居送的飯菜很香,老人顧不得擦去嘴角的飯粒。
鄰居從狹窄的過道里經過。
樓道里老人的家令人心酸。
這樣的寒冷冬日,許多人都選擇待在房間里。而包河苑的劉慶海老人卻沒那麼幸運,80多歲的他住在陰暗寒冷的樓道內已經一個多星期了,更令人嘆息的是,他的小兒子就住在該單元樓的4樓,其餘的4個子女,也沒有一個來過問老人的生活。1樓的樓道和4樓的暖屋,看似只是近在咫尺,此刻卻顯得遙不可及。
面對瑟瑟發抖的老父親,小兒子只回應說兒女簽過協議,父親由大兒子贍養,和自己並沒有什麼關係。而形同陌路的兄弟倆已經很久沒聯繫了。
凄涼現狀
寒風中,8旬老人孤獨蝸居樓道內
一張舊床,一堆破舊家什,都堆放在包河苑A區18號樓二單元的樓道里,一塊紅色的廢舊廣告條幅,是遮風的門帘。這裡就是耄耋老人劉慶海寒風中臨時的家。老人已經蝸居樓道近一個星期之久,兒女至今無動於衷。附近的居民看著老人可憐,為他送衣送飯。
2011年1月4日中午,記者來到老人所在的樓道,老遠就看見附近很多居民在單元門外守候。80多歲的劉慶海腿腳不是很靈便,拄著拐棍,坐在床上。老人衣衫破舊,戴著線帽和黑色圍巾。
臨時的「家」里,一張床佔據了樓道的大部分,只留下窄窄的過道,供人通行。床頭上方,掛著一塊紅色廣告條幅,勉強遮擋些許寒風。床上一角,放著鄰居們送給老人的點心。再往上的樓梯上,擺著一些生活用品,不過都已破舊不堪。「這是老人的全部家當。」鄰居們說。
世間溫情
兒女都不管,鄰居為老人端湯送飯
老人的小兒子住在同一單元的404室,鄰居們說,自從老人在樓道里「安頓」下來後,小兒子一家就再也沒有回過家。如今他們都希望狠心的兒女趕緊現身。「天漸漸冷了,一直待在這裡老人怎麼受得了?」
104室的劉女士,親眼目睹了老人的辛酸。「他是去年刮大風的那天來的,特別冷。我們看他沒地方去,就給他拉了這個帘子,能多少擋點風。」劉女士說,這樣冷的天,對於80多歲的老人來說,太艱難了。「一天他跟我說自己凍了一晚,實在沒法睡,我趕緊回家想辦法,拉了電線出來給他插電熱毯。」
像劉女士這樣熱心的鄰居們很多,他們每天都是你送一碗飯,我送一碗湯。說話間,另一位鄰居大姐,給老人送來了飯菜。「吃吧,趁熱吃。」
不僅僅是同情老人的遭遇,更多的鄰居們都是義憤填膺地譴責老人的兒女:「哪個人沒有老的一天?怎麼能這樣對待老人,太讓人寒心了!」
艱難訴說
「孝」字面前,錢更重要,其他不算啥
說起為什麼住在樓道里,劉慶海老人口齒不是很清楚,從他模模糊糊的話語里,記者只能聽見一個「錢」字。老人曾經做過多年生意,積攢了不少家當。「哎,年輕的時候賺錢很多,老了竟落到這個地步!」聽到鄰居的慨嘆,老人尷尬地笑著。
老人的五個兒女屬同父異母,老人說大兒子境況不是很好,加上他給予小兒子的較多,才來找小兒子劉成(化名)養活的。 很多鄰居告訴記者,小兒子劉成有多處房產,老人在資金上給了他很多支持。老人說小兒子仍不知足,還是在「扒著」向他要錢。「我哪有錢了?」老人攤著手說。至於為何不去其他兒女家住,老人說其他兒女畏懼小兒子,不敢接收老人。「誰接收,他就和誰打架。」老人嘟囔著。
對話親屬
一紙協議割斷血脈親情
記者上樓敲404室的門,但是無人應答。找到住在附近的老人大兒子家,也是大門緊鎖。
記者輾轉從小兒子劉成工作的地方,要到了他的聯繫方式。
電話里,劉成向記者抱怨說,老人的大兒子劉望(化名)自從結婚以後,就沒再對父母盡過贍養義務。後來經過房子回遷等一系列問題,兩個兒子達成了分別贍養父母的協議,父親由大兒子贍養,小兒子贍養母親。而達成這一切的條件就是「錢」。
「父親走時,我給了他5萬塊錢,這些錢就跟著他一起到了劉望手裡,後來他還偷了老父親的錢……」從劉成的口裡,記者聽到了很多「協議當家」的說辭,「老大沒對父親盡到責任,那難道還讓我養兩個嗎?」劉成說,老人和劉望鬧出了矛盾,就獨自租房居住了。
當記者詢問,他的老父親就這樣在樓道住著,並不是長久之計時,劉成只是一個勁地說「我也沒有辦法!」他說準備拿著協議,找司法所界定責任,通過法律解決此事。
記者想從劉成那裡得到老大劉望的聯繫方式,他回答已經很久不聯繫了,隨即就掛斷了電話。
記者手記
誰能焐熱老人的心?
劉慶海老人雖然住在樓道里,但是臉上依然帶著些許笑容。看得出,老人還是希望兒子能早點接他回家。老人說他只要一塊小地方就行了。
端著鄰居送來的熱飯菜,老人吃得很香,嘴角還粘著飯粒。可這樣熱騰騰的飯,本該由老人的兒女端到面前的。臨走時,老人拄著拐棍,站在樓梯口,落寞地轉身,用渴求的目光望著記者,好似在問:「哪裡才是我的家啊?」
寒冷並不怕,棉衣可禦寒,可什麼才能焐熱老人受傷的心?實習生 潘中傑
本報記者 張曉偉/文 見習記者 鄭蕊/攝
推薦閱讀:
※十大不可思議黑洞:超大質量噴流延伸10萬光年/組圖
※地球上最難於捕捉的景象(組圖)
※男人一生該為女人做的事(組圖)
※讓人驚呆的地球實景(組圖)
※FM1-285【城市快報】:睦南道37號—張克忠舊居(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