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中醫原本》 第七章 名醫醫案中醫原本辨解 醫案十二、寒呃 (一)醫案原文摘錄 羅某某,男,25歲,四川新津縣某鄉農民。 【病史】1969年冬,時感胃脘隱痛,按之似包塊。便秘而腹不滿,未予治療。翌年,胃脘持續疼痛,噯氣吐酸,呃逆氣阻,噯出始舒。曾按「胃炎」治療數年,後轉成都某醫院診為「胃神經官能症」,後改由中醫按「肝胃不和」等論治,時痛時緩,遷延至1973年冬,病情加劇。1974年4月初來診。 【初診】形體消瘦,面色不榮,陣陣呃逆,胃脘疼痛,遇寒加劇。數月來,只能食稀粥流質,飲入頻頻發嘔,泛吐清涎。大便先結後溏,數日一次。舌質偏淡,苔白滑,脈沉。此為足太陰脾虛寒呃,法宜溫中健脾,行氣化濁,以理中湯加味主之。 處方:党參20克,乾薑15克,白朮15克,炙甘草6克,茯苓20克,砂仁12克,白蔻10克,法夏15克。三劑。 【二診】呃氣減少,腹痛緩解,繼上方加公丁香、吳茱萸,暖肝行氣止痛,再服五劑。 【三診】呃逆止,食慾增,大便暢,精神好轉。囑忌生冷。再將上方服十餘劑。月余後患者來告,飲食如常,已參加農業勞動。 1979年7月20日追訪:患者說:「現在身體健康,體力超過一般勞動力。」 (二)中醫原本辨解 1、病證機因辨解 如圖7-24所示,本例主證呃逆,病機在脾,兼證亦盡現於脾胃。可見,病機在脾胃。病起於冬月,加劇於冬月,可見,病因寒邪。 肺為「地二」之藏,所藏陽能最少,雖是火藏,但只能隨進隨出,就像橐龠,不像腎機那樣封藏,所以,八卦裡面,稱火為「離火」,在這個方位火熱是只能用,不能藏。與火藏相表的三焦熱腑,雖是「天七」之腑,其熱亦只能用,而不能藏。 因為肺機藏陽最少,所以寒邪傷人,通常肺藏先受,導致肺(火)郁焦(熱)淫,然後遷延至其它生機病變。本例患者未致火鬱熱淫,是寒邪侵入胃腑。胃乃「天三」之腑,因此,寒邪不傷肺藏,退而傷害胃腑,可見患者原本脾胃較弱。 胃傷寒.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腸傷寒,收引筋肉,痙攣而有胃脘隱痛,遇寒加劇,更加證明病因寒邪。腸段痙攣拘急,故按之似有包塊。 胃腸傷寒,必然風淫木郁,水谷清氣不能上奉於肺焦華蓋,積聚胃腑,漚化發酸,故有呃逆氣阻,噯氣吐酸。清氣不升,則糟粕不降,故有便秘,數日一行。精華不升,糟粕不降,合磨數日,以致大便成溏。數日一行,近肛一段,寒燥結硬,故有先硬後溏。 胃腸傷寒,脾胃生化之機不行,食少而精華具下,筋肉萎弱,形體必然消瘦。稀粥流質,氣味甘涼,因此,飲入頻頻發嘔,泛吐清涎。稀粥流質,久食積寒,反而加劇病情。 脾胃生化之機不行,脈血無源,證見舌淡。寒邪雖未導致肺病,但是,肺氣必定虛寒,入於心脈,證見苔白滑。血虛氣寒,故有脈沉。 2、治方辨解 如圖7-25所示,本例治方「氣味」與病證機因相符,機因並治,故能病癒。 白朮,味苦,治方在南方太陽熱火肺焦。味厚入藏,溫肺散寒。溫氣入脈,流布胃腑,可解胃腸筋肉拘攣。 吳茱萸、公丁香、乾薑、砂仁、白蔻、法夏,味辛,治在東方少陽風木脾胃。乾薑,味厚入藏,溫升脾木。吳茱萸、公丁香、砂仁、白蔻、法夏,味薄入腑。吳茱萸、公丁香、砂仁、白蔻,溫胃散寒,使風邪歸正;法夏,賓士風邪,和解寒熱,止嘔降濁。 炙甘草、党參、茯苓,味甘,治在中央太極濕土心脈。炙甘草、党參,味厚入心,補土平濕,養心安神,健運中樞。炙甘草,氣平微溫,提振心力,溫補脈氣。茯苓,平衡氣血,中和寒熱。 上述處方,使病機歸正,五機順行,由此,精水化氣,陽氣變血,煉血生髓,左升右降,一脈周流的生命系統復常。 |
|
|
推薦閱讀:
※日積月累話中醫--藏象學說的特點
※中醫治痤瘡
※肝硬化腹水中醫辨證施護
※國醫大師中醫辨證治痛經
※中醫老土槍醫案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