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自卑的孩子建立自信

幫助自卑的孩子建立自信

自卑,是孩子對自己不恰當的認識,是一種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極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孩子遇到困難、挫折時往往會出現焦慮、泄氣、失望、頹喪的情感反應,從而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少兒階段,正是孩子學習功課、掌握知識的重要時期,如果此階段孩子產生自卑感,那麼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爸爸媽媽就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克服自卑感。

孩子自卑感的產生,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由於目標定得過高,遭遇挫折;二是與他人相比在某些方面存在劣勢,以致造成不良的自我暗示等等。自卑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來源於心理上的消極情緒,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和品質評價偏低。有自卑感的人常常膽小、怯懦、孤獨、沉默,不喜歡交際,缺乏朋友,活動能力差,進取心不強,更多地考慮自我,對人不夠熱情,經常迴避群體活動,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強的人,是很難做出成績來的。

自卑的孩子通常表現為:

1﹒總感覺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別人,什麼都比別人差,做什麼事都缺乏信心,擔心做不好,怕被人恥笑。

2﹒一旦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則處處貶低自己,孤立自己,不願與人交往,總感覺別人看不起自己,過於壓抑自己,悲觀,失望,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封閉自己,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獨受煎熬。

3﹒情緒低落,抑鬱,還伴有焦慮,失眠等。

要使孩子克服自卑感,做父母的首先要有自信心,否則就很難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同時要多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使孩子能夠揚長避短,並耐心地讓孩子了解,許多人都有著自己的缺陷,都會產生自卑感,關鍵要能夠克服自卑感。

一個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虜,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還會使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使人覺得自己難有作為,生活沒有意義。所以,自卑心理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健康問題。

有一句教育名言這樣說: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抬起頭來」意味著對自己、對未來、對所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任何一個人,當他昂首挺胸、大步前進的時候,在他心裡想的一定是「我能行!」「我不比別人差!」「我的目標一定能達到!」「我是最棒的!」「小小的挫折對我來說不算什麼」……假如每一個小學生、中學生,都有這樣的心態,肯定能不斷進步,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因此,激發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挺起自信的胸膛,是父母親應該重視的問題。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自信的習慣呢?以下結合「楊老師書法教室」教學中的一些實踐心得與大家共同探討。  

1﹒尊重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與評估。由於孩子年幼,他們對自己的看法與評價一般先來自於成人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與父母的引導有密切關係,因此,父母親需要尊重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孩子的自信首先來自自尊,一個沒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

尊重孩子應不分時間和地點,也不分孩子是優點多還是缺點多。如果只是在孩子有成績時就尊重他,在出現問題時就責怪他,任意褒貶,這就做錯了。此時不妨用換位思考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點、錯誤時,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親要盡量把孩子當成與自己平等的人,有意識地讓孩子參與一些家庭的事務,與孩子討論一些家庭中的事情,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能力以及父母對自己的信任。 

尊重孩子,就不能對孩子說有辱人格、有傷自尊的語言。千萬不要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沒出息!」「小孩子懂什麼!」「大人的事,小孩子知道什麼? 」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無法獲得長輩的信任,從而無法獲得自信。尊重孩子,尤其不能隨意辱罵、懲罰和毆打孩子。辱罵、懲罰和毆打是最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尊嚴,傷害孩子的自尊。 

「楊老師書法教室」有一個案例,非常值得我們思考。有一個6歲多的女孩,特別喜歡來教室學習書法,喜歡和老師同學們相處。可是一見到媽媽來接她就非常緊張,不自在。後來輔導老師了解到,原來是孩子的媽媽對孩子要求過高,常常讓孩子感覺到壓力很大,覺得無法達到媽媽的要求。越是如此,媽媽越不滿意,久之孩子在媽媽面前就緊張,在人前也表現得不自信了。到了書法教室後,在有經驗的德育老師們的善巧引導下,孩子很快就融入了大家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漸漸綻開了笑容,也漸漸找到了自信。孩子媽媽也在孩子的變化中,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欲速則不達,孩子是一個小樹苗,需要我們大人用智慧和耐心以及愛心去呵護他們健康成長,把握好教育的方法和節奏。   

2﹒告訴孩子「你能行,你是最棒的」   

缺乏自信的孩子由於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已經在心裡建立了消極的自我暗示,即「我是沒用的」,「我做不好的」等等,這種心理讓孩子越來越不敢嘗試新的事物,越來越沒有信心。因此,做父母的在平時的生活中,應當有意識地忽視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現,而在孩子表現出自信的時候,及時給予積極的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淡化「我不行」的心理,樹立起「我能幹」的心理。  

雖然這方面不如別人,但是完全可能在其他方面超過別人。這時,做父母的可以教孩子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法來激勵自己,如「我書法能學好,其他的肯定也能學好!」「我朗誦的聲音很好聽」,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讓孩子從對某件事的良好感覺中擴散出去,從而增加良好的自我感覺。  

因此,父母親要多鼓勵孩子參加課外活動,幫助他們在學業之外,培養良好的興趣與愛好,鼓勵孩子參加社區義工活動,讓他們多接觸需要關愛幫助的人群,這些都能增進孩子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同時亦能培養孩子的愛心。另外,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必須與老師充分配合,讓孩子在學校也得到成功的機會,得到鼓勵,而不是貶抑。   

3﹒隨時鞏固孩子的自信 

鞏固孩子的信心是一個需要耐心不間斷的過程,看到孩子因不斷成功而樹立起信心時,千萬不能以為大功告成,更要不斷鼓勵孩子,鞏固其自信心。孩子只有在不斷的鼓勵中,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來樹立起自信。   

做父母的若能進退有度,能及時把握好勉勵孩子的時機,懂得欣賞自己的孩子,就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環境,對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有非常大的助益。有一個7歲的男孩,參加了「楊老師書法教室」德藝書法培訓班後,非常喜歡書法,常常能安靜地書寫練習幾個小時。另一個孩子的媽媽得知後,對孩子的自信和靜定,非常讚歎也很好奇,就問孩子的媽媽:「你的孩子怎麼這麼自覺,這麼好學呢?」孩子的媽媽淡淡地笑著說:「孩子的性格養成很重要,我很重視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性格,同時,孩子的輔導老師教導我們要懂得欣賞孩子,幫助孩子培養自信。每當他練習書法時,不論好壞,我總是會鼓勵他『這個字比昨天有進步,這個筆畫很有力道』等等,所以,孩子越來越有興趣,越來越有信心。」  

由此可見,建立和鞏固孩子的自信是需要家長付出耐心和時間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做父母的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第一,不要諷刺孩子,以免孩子受到不必要的打擊;第二,鼓勵要恰到好處,不要過分讚揚孩子,以免孩子產生驕傲情緒。只有隨時地、恰當地鼓勵,才能不斷提高孩子的自信。

4﹒允許孩子犯錯誤

做父母的總是對孩子的錯誤非常在意。事實上,犯錯誤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生活中的波折,能夠讓孩子汲取到成長的營養,逐漸走向成熟。

對於父母來說,怎樣對待孩子的過失或者錯誤呢?幾乎每一位教育專家都認為父母應該允許孩子犯錯誤。美國心理學家萊頓對家長們說:「講述你自己曾經犯過的過失,承認過失,向孩子們解釋為什麼你會犯這個過失,告訴他們,你下次將怎樣用不同的方法去避免重犯。」另外,心理學家說:「從犯過失的痛苦中走出來,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過失不放,應該去讚揚孩子們嘗試活動的努力和勇氣。」取孩子現在的表現與之前的表現做比較,而不是與別人相比較。如此大人和孩子都能逐漸建立起信心。

結語: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人類的未來,如果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都能得到善知識的引導,他們幾乎可以從所有的過失中得到益處,得到成長。誠願此文能為家長們送去一些有益的思考,願天下的孩子們都能健康茁壯快樂地在愛心花園中成長。
推薦閱讀:

整容以後還是自信不起來怎麼辦?
如果一個非常愛你的男孩因為自卑而不想做你的男友,你又非常喜歡他,你該怎麼辦?
人如何變得愛自己又不至於變得自戀呢?
我感覺我有一種從小就比較自卑,一直到現在演變成特別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而造成的怯場,該怎麼克服?
內向的人怎麼談戀愛,真的是好苦惱!

TAG:孩子 | 自信 | 自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