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四君子湯

上一篇 | 下一篇:糖尿病中醫揭密

四君子湯《和劑局方》組成::人蔘(或党參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為主葯)15g茯苓(健脾滲濕)10g白朮(利尿健脾、健脾去濕15g)炙甘草(緩迫緩補)6g水煎服。秦之瑛自擬方歌:[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去痰補氣陽虛餌,除卻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胃寒使。]功能:益氣補中,健脾養胃。主治:脾胃氣虛。症見疲乏無力,面色萎白,語言低微,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濡軟無力。按語:(!)小兒多涎症脾胃寒虛、氣虛不攝本方加雞內金6g陳皮4g苡仁12g淮山藥12g炙甘草3g益智仁9g生薑2片大棗2枚(2)子宮肌瘤,脾虛濕阻淤血阻滯胞宮本方減炙甘草加甘草9g文術60g三棱15g(3)··《醫宗金鑒、兒科》本方加硃砂鉤藤治療小兒驚瀉。本方是補中氣、健脾胃的基本方,也是補法中的常用方,很多補益之劑從此方加減化裁而成。凡各種原因引起的胃腸功能減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各種慢性病表現為氣虛脾弱者,皆可應用;本方加大用量,每味葯各30g,可用於脾虛不能統血所導致的功能性子宮出血;本方加黃芪,用量各30g,可治療脫肛;再加牡蠣30g,可治療氣虛所導致白帶證;本方加半夏、陳皮名六君子湯,主治脾胃氣虛,而有痰濕。症見咳嗽痰多,痰白清稀,氣短者;本方加陳皮,名異功散,主要治療脾胃氣虛而見脘腹脹滿運化不良等症;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主要治療脾胃氣虛,胸脅痞悶,脘腹脹滿,嘔吐腹瀉,舌苔白膩等症以及慢性胃炎,潰瘍等症。近代用本方加減治療胃腸功能減退、消化不良、胃竇炎、胃潰瘍、十二直腸潰瘍、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慢性結腸炎等症。四君子湯加減歌。四君參術茯苓草,補中益氣誠如寶。加入陳皮名異功散,氣虛自汗黃芪好。方加桔半六君湯,健脾和胃無如此。香砂配對食能消,嘔吐胃寒丁藿使。十全四物四君兼,芪桂生薑大棗煎,滋血氣令脾胃壯,勞傷虛弱最為先。養榮湯與十全同,五味遠陳要去芎。倦瘦少顏潮有汗,夢遺龍骨蠣須逢。潮熱無汗當歸芍,半夏柴胡葛根著。自汗陳芪熟地歸,牡蠣烏梅酸棗芍。心窩有汗別處無,生地陳歸酸棗扶,麥冬白芍黃連炒,辰砂梅棗四君符。勞倦辛苦身無熱,麥味陳芪除茯好。痞滿氣壅正氣虛,陳歸木香砂仁列。健忘芪遠木香菖,龍眼當歸酸棗良。頭疼吐水六君湯,歸芪木香與炮姜。氣虛短促喘無痰,參桔砂仁蘇子添,桑皮當歸姜棗化,沉香磨水木香兼。霍亂止後頭身疼,口乾發熱肢虛纏,五味當歸柴白芍,烏梅梔子麥冬陳。體重酸疼兼嗜卧,口淡惡寒小便數,六君加上芍連芪,澤瀉柴胡羌獨活。肥人眩暈六君加,芎歸芪桔芷天麻。遺濁四君加益智,陳芪熟地歸升麻。痞滿檳榔枳實連,目赤血壅龍膽添。頭痛川芎蔓荊子。瀉加芍澤茯苓煎。汗多芪術歸身好,以後加添俱不少,腦疼藁本細辛加,額疼升麻芷葛草。口渴咽干葛粉尋,有痰貝多母最為尊,嗽加五味桑皮是,不寐宜加酸棗仁。食傷食少加神曲,麥芽枳實山楂炒。虛火上炎知母添,玄參加入服之好,內熱芩連花粉施,下身無力促牛膝,腳弱木瓜防已加,身熱地黃生用之。驚悸怔忡遠茯神,石菖柏子並煎吞,麥冬五味同棗仁,山藥山萸總可尋。六君遠志薏米歸,蓮肉山楂山藥輝,桔連扁豆芪神曲,壯健元陽助脾胃。陰虛勞嗽去參煎,小便如常白茯嫌,飲食惡餐宜服此,內傷勞役效通仙。脾為後天之本,又為萬物之母,方之加減多利於脾也。此文為《醫學傳心錄》方歌,細細閱讀,餘味無窮。四君子湯及衍化運用轉載自﹌芳亦當歸◆止網四君子湯四君子湯命名緣由四君子湯之名,見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為《聖濟總錄》卷八十「 白朮湯」 之異名。該方由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各等份組成。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 常服溫和脾胃,迸益飲食,癖寒邪霧瘴氣」 。用治「 榮衛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 。本方藥物皆平和之品,不熱不燥,平補不峻,乃補氣之祖方。方名為「 四君子」 ,考其緣由:「 君子」 ,古時泛指才德出眾之輩,清·張璐《傷寒緒論》卷下釋之道:「 氣虛者,補之以甘。參、術、苓、草甘溫益胃,有健運之功,具沖和之德,故為君子。」 清· 王晉三《絳雪園古方選注》中卷曰:「 湯以君子名,功專健脾和胃,以受水谷之精氣,而輸佈於四臟,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清· 汪昂《醫方集解· 補養之劑》言:「 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日君子也。」 晚清· 謝觀《中國醫學大詞典》則總結道:「 四物均甘溫之品,扶助中宮,展布津液,不偏不倚,純粹無疵,故有君子之稱。」 綜合諸家之論,是方選葯平和,益而無害,取古語「 君子鼓中和」 之義,故名之。需要指出的是:本方之名謂在不同方書中各異,《聖濟總錄》卷八十稱之「 白朮湯」 :《活幼口議》卷二二十稱為「 四聖湯」 ;《普濟方》卷三九四謂「 人蔘散」;《醫部全錄》卷四三六稱「 溫中湯」 :《文堂集驗方》卷四呼之「 四君湯」 。各書中雖用量、劑型存有殊異,然臨證主治範圍出入不大。四君子湯源流發展方之溯源考究四君子湯之源,從組成藥物分析,是由《傷寒論》的理中丸衍化而來。理中丸由人蔘、乾薑、白朮、炙甘草四味組成。為治療中焦脾胃虛寒證之代表方劑。《傷寒論》言:「 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宣理中丸。」 文中表明用理中丸治療寒證,以體現《內經》「 寒者溫之」 之旨。關於是方命名之由, 清· 程郊倩明言之:「 陽之動始於溫,溫氣得而谷精運,谷氣升而中氣贍,故名曰理中,實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陽也。」 (《古今名醫方論》)說明理中丸以乾薑為君,重在溫中散寒以補虛。而四君子湯易乾薑為茯苓,功擅補氣滲濕,主治脾胃氣虛而挾濕者,方由溫中補虛變為益氣健脾,均體現了「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之經旨。歷代醫家方論發微四君子湯創立以後,歷代醫家就本方的配伍、功效主治進行了闡釋發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明· 方廣《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九闡發日:「 四君子湯用白朮、人蔘、茯苓、甘草者,白朮則健脾燥濕;人蔘則補肺扶脾:茯苓則降氣滲濕;甘草則補胃和中。譬如寬厚和平之君子,而不為奸險卒暴之行也。」 明· 吳昆《醫方考》卷三釋雲;「 夫面色萎白,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言語輕微,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四肢無力,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脈來微弱,則切之而知其氣虛矣。如是則宜補氣。是方也,人蔘甘溫質潤,能補五臟之元氣:白朮甘溫健脾,能補五臟之甘氣;茯苓甘溫而浩,能補五臟之清氣;甘草甘溫而平,能調五臟愆和之氣。四葯皆甘溫,甘得中之味,溫得中之氣,猶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 清· 張璐《張氏醫通》則日:「 四君子乃胃家氣分之專葯,胃氣虛而用之,功效立見。」 同朝王晉三《繹雪園古方選注》卷中稱:「 功專健脾和胃,以受水谷之精氣,而輸佈於四臟,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入太陰、陽明二經,然其主治在脾,故藥品分量皆用偶數。白朮健脾陽;復人蔘保脾陰,炙甘草和胃陰:復茯苓通胃陽……理運陰陽,剛柔相濟,誠為生化良方。」 費伯雄《醫方論》卷一譽:「 四君子湯中正和平,為補方之金科玉律。」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一總結道:「 人蔘大補牌肺之氣為君;白朮補脾燥濕為臣。以脾喜溫燥,土旺即可生金。故肺脾兩虛者,尤當以補脾為急。脾為後天之源,四臟皆賴其蔭庇,不獨肺也。而又佐以茯苓滲肺脾之濕濁下行。然後參術之功,益彰其效。此亦猶六味丸補瀉兼行之意。然必使之以甘草,而能兩協其平。」 謝觀在《中國醫學大詞典》中直陳其言:「 蓋人身以脾胃為本,脾胃強則消化多而五臟受澤,脾胃弱則消化少而百病叢生。故凡病之久不愈,諸葯不效者,唯有用此湯隨症加減,培養中土,使消化之機能健全,水谷之精微 敷布,則體氣自然強壯。」 以上諸論,真知灼見,各具特點,頗有啟示之用。四君子湯方發展四君子湯首載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乃補氣之基本方劑。當時和後世許多補氣或健脾方劑均脫胎於此。諸如異功散、七味白朮散、參苓白朮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歸芎六君子湯等,均由四君子湯衍化而來,屬於四君子湯衍化方。此類方劑,在組成上每以四君子湯為基礎靈活化裁,而組方變化各具特色,在功效和主治上亦同中有異,各有側重,但總以補氣健脾為制方大法,臨證以脾胃氣虛為主因主證,涉及病證也多伴隨脾氣虛而誘發。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之八解散,系由四君子湯加陳皮、藿香、厚朴、半夏組成。用治「 四時傷寒,頭疼壯熱」 、「 勞傷過度,飲食無味,四肢疼倦」 、「 胸膈不快,嘔逆噁心」 等。卷三之參苓白朮散,即是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山藥、扁豆、蓮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等滲濕止瀉、理氣和中之品組成。使平補脾胃之方變為益氣健脾,滲濕止瀉及培土生金大法的代表方劑,其補脾益氣之功更為周全,並能淡滲利濕,保肺,故最宜用於脾胃虛弱,運化無力,食少便溏,水腫以及肺氣虛弱,形寒面白,少氣時咳等症。又如《閻氏小兒方論》和中散,即由四君子湯加干葛、黃芪、炒扁豆、藿香葉組成。功能益氣健脾,生津養胃。用於脾胃氣虛,腹痛吐瀉,煩渴厭食。《小兒葯證直訣》卷下之異功散,由四君子湯加陳皮組成。方中用陳皮理氣化痰涎,該方除益氣補中外,兼能理氣健脾,故用於脾虛氣滯,飲食減少,胸脘痞悶,食入作脹,大便溏薄,神疲氣短,身體贏瘦,或面部浮腫等。同書卷下之白朮散,又稱「 七味白朮散」 。方以四君子湯益氣健脾,藿香、木香芳香化濕,和胃止嘔,行氣暢中,更以升清之葛根易上浮之桔梗,專於補脖止瀉,用治小兒脾胃虛久瀉之證。同書卷十六之加減四君子湯,即是四君子湯加黃芪、扁豆、藿香葉而成。用治小兒吐瀉不止,不進乳食等。《雞峰普濟方》之六神散,乃四君子湯加黃芪、百合組成。方中以百合與四君子湯同用,益氣健脾養陰,故用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肌體瘦瘠,咽干口燥等症。《普濟本事方》之白朮散系由四君子湯加半夏曲、乾薑而成。《本事方釋義》載其「 小兒挾寒嘔吐,脈遲細者,恐延成慢驚,故必溫養中宮, 通調營衛,該方具有溫養中宮.通調營衛之功,用治小兒嘔吐,脈遲細有寒者,則正氣旺而吐除。」 《內外傷辨惑論》卷中之補中益氣湯系由四君子湯去茯苓,加黃芪、升麻、柴胡、橘皮、當歸身組成。用治「 氣高而喘,身熱而煩,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 《瑞竹堂經方》卷四之八珍散,《外科發揮》卷二稱其為四物湯,實系四君子湯與四物湯之合方。功能「 調暢營衛,滋養氣血」 ,又能「 進美飲食,退虛熱」 。用治氣血兩虛,頭昏目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慾減退;婦人氣血不足,月經不調,胎萎不長等病症。《醫學正傳》卷三引《局方》之六君子湯,該方由四君子湯加半夏、陳皮組成。用治「 痰挾氣虛發呃」 ,「 痔瘺日久,脈數而澀」 ,「 胃氣虛熱,口舌生瘡」 ,「 氣虛痰喘」 ,「 久病胃虛,聞谷氣而嘔者」 ,「 脾胃虛弱,或寒涼克伐腫痛不消,或不潰斂」 ,「 胃虛有痰.飲食減少,中氣不和,時時帶下」 等一切不足之證。《赤水玄珠》卷十四之參術湯,由四君子湯加黃芪而成。用治「 氣虛顫掉」 。《景岳全書》用於「 泄瀉,嘔吐」 。《景岳全書· 新方八陣》卷五十一之五君子煎,由四君子湯加乾薑而成,該方實為四君子湯與理中丸之合方。功能益氣健脾,溫中散寒。用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而兼濕者。同書六味異功煎,系由五君子煎加陳皮而成。功用除能益氣健脾,溫中散寒外,尚能理氣消滯,故用於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而兼濕滯不甚者。《古今名醫方論》卷一之香砂六君子湯,系由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組成。功能益氣化痰,行氣和中。用治「 氣虛中滿,痰飲結聚,脾胃不和,變生諸證者。」 《嵩崖尊生全書》卷八之「 七珍散」 ,由四君子湯去甘草,加黃芪、山藥、阿膠、當歸組成。功能益氣健脾,養血止血。用治「 癆瘵咳血」 。《幼幼集成》卷三之人蔘五味子湯,由四君子湯合生脈散組成。用治「 久嗽脾虛,中氣怯弱,面白唇白」 。韓國《東醫新臨床處方集》之針砂湯,由韓國孫錫煥教授所創。方由四君子湯、異功散加針砂、牡蠣組成。用治心臟瓣膜病( 動悸、貧血、眩暈、短氣浮症) 。如上所述,據病症不同而對古方四君子湯進行損益之法歷來為古今醫家所慣用,並由此而刨制出許多傳世的名方、新方,從而使本方的應用範圍更加擴大,以適應臨床需要。四君子湯原書載其「 常服溫和脾胃,進益飲食,癖寒邪霧瘴氣」 。用治「 榮衛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 。後世醫家應用四君子湯,皆遵從四君子湯之意,並有所發揮。如《醫方類聚》言本方「 平調臟腑,通順三焦,育神養氣,暖胃消谷」 ,用治「 脾胃不和,形氣怯弱,肢體倦怠,腹肋膨脹,飲食減少,嗜卧乏力,及病後贏弱,食不復常」 。《普濟方》謂其「 補五臟,生津液,調氣血,解虛煩,益肌體」 ,而用治「 小兒脾虛弱,噦逆不止,心神煩悶,吐瀉,氣虛煩渴」 ,《玉機微義》則用治「 肺損脾聚而毛落」 .《內科摘要》用治「 肢體腫脹......痰嗽吞酸」 ,《醫方考》治「 年高氣弱,痔血不止。或誤服攻痔之葯,致血大下而虛脫」 ,《證治匯補》更用其治療「 氣虛卒中自汗,及偏枯在右...氣虛火動咽痛:胃虛氣弱,水氣上乘作喘」 。現代用於面色恍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等脾胃氣虛證。四君子湯是補氣健脾的基本方劑,治療氣虛諸證。《靈樞. 營衛生會》說「 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由於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賴其所消化的水谷精微以充養之,故被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氣虛,健運失職,胃納不振,則飲食減少,大便溏薄;氣血生化不足,臟腑組織器官失於濡養,以致臟腑怯弱,營衛不足,則面色白,語聲低微;脾氣虧虛,肢體失養,則四肢倦怠,《素問· 太陰陽明論》所述「 四肢皆稟氣於胃...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舌淡,苔薄白,脈虛弱,均為中焦脾胃氣虛之象。《醫方考》云:「 夫面色恍白,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言語輕微,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四肢無力,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脈來虛弱,則切之而知其氣虛矣」 。因此,脾胃氣虛,運化力弱,氣血乏源是本證的基本病理。對脾胃氣虛,運化無權之證,當以益氣補中,健脾和胃為治法。方中人蔘主入脾經,為補氣之要葯,為方中君葯。白朮味甘性溫而兼苦燥之性,甘溫補氣,苦燥健脾,乃「 安脾胃之神品」 ( 《本草經疏》卷三) ,「 為脾臟補氣第一要葯」 ( 《本草求真》卷五) ,白朮與人蔘同用,益 氣健脾之力更佳,且白朮又善健脾燥濕,深合脾喜燥惡濕、以健運為本之性,並可使補中有行,補而不滯,為方中臣葯。茯苓性味甘淡,長於健脾滲濕,《本草正》雲其「 祛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 ,配五白朮,健脾助運之功尤彰,故為方中佐葯。炙甘草性味甘溫,既可與人蔘、白朮相配伍,而加強益氣補中之力,又能調和方中諸葯,故為方中佐使。四葯相合,使中氣復而脾運健,化源足而氣血充,諸證因而得痊。本方以益氣補中為主,伍以健脾祛濕助運之品,補中兼行,溫而不燥,為平補脾胃之良方。本方是治療脾胃氣虛的常用方,亦是補氣的基本方與代表方。臨床廣泛用於以脾胃氣虛為主要病理變化的多種疾病,臨證以面色恍白,食少,氣短,四肢無力,舌淡苔白,脈虛弱為使用指征。可用治虛寒泄瀉( 《靜香樓醫案》) :中氣虛寒,得冷則瀉,而又火生齒衄。古人所謂胸中聚集之殘火,腹內久積之沉寒也。此當溫補中氣,脾土厚則火自斂,四君子湯加薏苡仁、乾薑「 。現代臨床應用血管性頭痛本病為神經血管功能障礙所致的疾病,其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偏側或雙側頭痛,伴有噁心、嘔吐和煩躁不安,屬中醫頭痛、頭風範疇。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內傷兩方面,而尤以內傷為主。其發病機理是濕熱之邪外襲,上犯巔頂,阻抑清陽,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故內傷致病與肝腎脾三臟有密切的關係。因於肝者,多見於青春期女性,或肝陰不足,肝陽上亢;或肝氣鬱滯,久郁化火,上擾清空而為偏頭痛。因於脾者,常由於飲食不節,或脾虛生化無權,氣血虧虛,氣虛則清陽不升,血虛則腦髓失養而致頭痛;或脾失健運,痰濁內生,以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產生頭痛。因於腎者,多由房勞過度。耗損腎精,以致髓海空虛;或腎陽虛損,寒從內生;或腎陽不足,水不涵木,風陽上擾而致偏頭痛。內傷諸疾,可分別出現,亦可多臟和病,導致臟腑失和,氣血逆亂,痰阻經絡,腦失濡養而發病。本病多屬虛實夾雜,發作期以實證為主,間歇期虛實並存。臨床若見頭部脹痛或跳痛,時發時止,常伴倦怠乏力,納差,眩暈,舌體胖邊有齒痕,脈虛弦等氣虛證,應以益氣健脾止痛為治。用四 君子湯加川芎、白芷、雞血藤治之。處方:党參30g,白朮15g,茯苓15g,生甘草6g,川芎15g,白芷15g,雞血藤30g。水煎服。該方以四君子湯益氣健脾,重用川芎、白芷、雞血藤通絡止痛。諸葯合用,脾氣得補,清陽得升,氣助血行,頭痛自消。肝臟疾病以四君子場加味治療小兒乙型肝炎20例,方含党參、白朮、茯苓、山藥、蟬蛻、僵蠶、烏梅。一日一劑,連服30劑,結果:治癒16例,佔80%;好轉4例,佔20%。以本方加當歸、白芍、柴胡,治療慢性肝炎100例,結果:痊癒61例,好轉21例,無效8例。以四君子湯加黃芪為基礎方,結合臨床患者的兼證再加減用藥,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療效滿意。膽汁反流性胃炎本病是慢性胃炎的特殊類型,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根據臨床表現當屬祖國醫學「 胃脘痛」 、「 嘈雜」 、「 呃逆」 等範疇,更近於《靈樞· 四時氣》:「 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日嘔膽」 之意。該病多數病程較長,癥狀較重。其臨床表現多為胃脘隱痛,食少乏力,口苦,口乾,嘔吐苦水,脅痛,噁心,舌淡苔薄黃,脈弱等脾胃氣虛、膽胃不和之證。本病的發病是由於幽門括約肌功能不全及胃運動功能異常,因而用具有益氣健脾功能的四君子湯劑和具有通降功能的丁香柿蒂湯( 党參12g,白朮9g,茯苓9g,甘草6g,丁香6g,柿蒂6g。)相合,治療療效頗佳。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高達20%--30%,占消化門診患者的50%左右。本病屬於中醫「 痞滿」 、「 胃脘痛」 、「 反胃」 等範疇。將 65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9例和對照組26例,治療組予以加味四君子湯治療,藥用党參、炒白朮、炒麥芽各15g,茯苓、枳實各12g,炙甘草、陳皮、半夏各l og,乾薑、黃連各6g。對照組予以嗎丁淋治療。結果:治療組顯效率64.10%,總有效率97.44%;對照組顯效率33.46%,總有效率73.08%。兩組比較有非常顯著差異( P<0.01) ,兩組治療後胃排空均有明顯改善。加味四君子湯治療具有較理想而可靠的療效。以四君子湯加味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療效。心律失常用四君子湯加味( 藥物組成:党參、茯神、白朮、炙甘草、山萸肉、生赭石) 治療心律失常,經十多年的臨床驗證,對各種心律失常確有較好的療效,且無副作用。方中四君子湯益氣寧神,加赭石與党參相配可固「 將脫之元氣」 ,加萸肉亦取其「 長於救脫」 之功,重用赭、萸似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改留心功能。複發性口腔潰瘍該病為臨床常發病證,且多為複發性,雖生在口腔,而中醫認為口腔與內臟有密切的聯繫,脾開竅於口,脾脈挾舌本,散舌下,故口腔之患,與脾關係最為密切。暴飲暴食,過食肥甘辛辣,煎炒炙博,嗜酒或思慮過度,郁怒憂傷等損傷脾胃;或潰瘍日久傷氣,致使脾胃氣虛,故選用補氣健脾之四君子湯加減,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312例。治癒255例,顯效44例,無效13例。處方:党參20g,白朮15g,茯苓20g,甘草8g。水煎服。加減:食積較明顯,舌苔白滑者加雞內金、山楂;胃熱較明顯,苔厚膩的加生石膏( 先煎) ;脾陽不振,大便完谷不化或溏薄,舌苔淡胖者,加川厚朴、肉豆蔻;肝經濕熱,顴紅口苦者,加山梔子、白芍、生薏苡仁;如脾腎陽虛,水不濟火,陰虛火旺,心火上炎,舌尖紅,脈細者,加黃柏、知母、麥冬。經前期緊張症( 經前身痛)該病系指在經前7一l O 天開始出現煩躁,易激動,頭痛,失眠,頭暈,乳房脹痛,胃納不佳,胸悶脅脹,下腹不適,浮腫,腹瀉等癥狀。而月經來潮之後,癥狀又自行消退。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往往與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性激素紊亂有關。祖國醫 學尚無系統的闡述。一般分為經前發熱、經前身痛、經前泄瀉、經前吐衄等證,屬於婦科經期雜病。周鳳梧教授認為本病多發生在35歲以上的婦女,即生育旺盛期過後,或伴見不孕症、月經失調的患者。並認為經前身痛的產生與脾氣虛弱,化源不足,氣血虛弱有關。經行時,血下注胞中,氣隨血下,經脈愈顯不足,氣血愈虛,肢體筋脈失其充養,故經前身痛。臨床表現為經欲行先身痛,肢體肌肉麻木疼痛,綿綿不休,肢軟無力,畏寒,精神疲憊,納食減少,大便不暢或溏薄,脈沉細,舌淡苔薄。應益氣健脾,通絡止痛為治法。方用四君子湯合芪附湯加味。處方:党參30g,白朮10g,茯苓l og,甘草9g,黃芪15g,熟附子9g,雞血藤30g。水煎服。方中四君子湯益氣健脾,以助生化之源;芪附湯助陽益氣;雞血藤活血舒筋,養血調經。《飲片新參》謂其「 生心血,流利經脈」 ,與方中黃芪配伍以增強其補益氣血,活血通絡止痛之功。小兒低熱小兒低熱之證,臨床並不少見,其病因病機或屬脾陰虛弱,或屬胃陰不足。然小兒系稚陰稚陽之體,多脾陰不足,如久熱不退,則氣陰耗損,用《岳美中醫案集》之四君子湯加山藥診治30例小兒低熱患者,均獲痊癒。處方:党參10g,白朮、茯苓各6g,炙甘草3g,山藥l O g。該方用四君子湯益氣健脾,用山藥以滋膊陰,全方合用,共奏健脾氣,滋脾陰之效,使低熱得除。此方立意明確,有的放矢,故屢用獲效。四君子湯衍化方四君子湯首載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實出自《聖濟總錄》,乃補氣之基本方劑。當時和後世許多補氣或健脾方劑均脫胎於此。諸如異功散、七味白朮散、參苓白朮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歸芎六君子湯等,均由四君子湯衍化而來,屬於四君予湯之衍化方。衍化方的古代應用通過檢索古今文獻,由四君子湯衍化出的有名方約有300餘首。今從中選擇24首為代表方劑,按功用特點將其分為12類加以論述。補氣滲濕類本類方劑,適用於脾氣虛弱兼有濕邪證,主要臨床表現為四肢無力,形體虛贏,飲食不化,或泄瀉,或浮腫,脘腹痞塞,面色萎黃,舌苔白膩,脈虛緩等。脾氣不足,運化機能減退,消化遲滯.則飲食不化;無力散精布津,可致水濕內生,留滯中焦,又生脘腹痞塞;濕注腸腑,谷反成滯,清濁不分,升降失調,則便溏或泄瀉;脾氣虛弱,化源不足,四肢百骸五臟六腑失於充養,麗見浮腫,面色萎黃,四肢乏力,形體虛贏,故為脾氣虛弱兼有濕邪之證。當以益氣健脾葯人蔘、党參、白朮、黃芪配伍淡滲利濕之品如茯苓、薏苡仁之類組方。八解散、參苓自術散、和中散等為其代表方。八解散本方始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由人蔘、茯苓、炙甘草、陳皮、白朮、藿香各一兩,厚朴二兩,半夏一兩組成。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子一枚,蔥白三寸,同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該方以補氣葯與行氣葯、滲濕葯配伍組方。原治「 四時傷寒,頭疼壯熱,感風多汗,及勞傷過度,骨節酸痛,飲食無味,四肢倦怠,行步氣喘,面色萎黃,怠惰少力,咳嗽寒熱,贏弱自汗,胸膈不快,嘔逆噁心」 ,《明目至寶》用治「 目赤而痛」 。方中四君子湯加薏苡仁益氣健脾滲濕和胃;藿香、厚朴、半夏與茯苓相配為和朴夏苓湯的主要組成部分,用之以辛開苦降,醒脾化濕和胃。諸葯合用,共奏益氣健脾,化濕和中之效。參苓白朮散本方來源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紹興續添方) ,乃四君子湯加滲濕止瀉、理氣和中之山藥、蓮子、薏苡仁、扁豆、砂仁等組成。使平補脾胃之方變為益氣健脾,滲濕止瀉之劑。參苓白朮散的配伍對後世治療脾胃氣虛泄瀉證和「 培土生金」 大法的運用具有深遠的影響,為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培土生金」 大法的代表方劑。本方原為散劑,為便於長期服用,後世亦有將其改為丸劑、膏劑者,如《醫林繩墨大全》卷二「 參苓白朮丸」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二之「 參苓白朮膏」 。本方由蓮子肉、薏苡仁、縮砂仁、桔梗各一斤,白扁豆一斤半.白茯苓、人蔘、炒甘草、白朮、山藥各二斤組成。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下。現代用法水煎服,或制丸劑服用。原書載其「 久服養氣育神,醒脾悅色,順正辟邪」 ,用治「 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脾噎,心慌氣喘,嘔吐。泄瀉,及傷寒咳噫」 。《景岳全書》言其「 調助脾胃」 ,《中國藥典》則謂之「 補脾胃,益肺氣」 。《張氏醫通》載其治療「 胃虛喘嗽,大便不實」 。現代認為:本方具有益氣健脾,滲濕止瀉之功,用治飲食不化,胸脘痞悶,或吐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脾胃氣虛挾濕證,以及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悶,神疲乏力,面色恍白,納差便溏,舌淡苔自膩,脈細弱而滑,肺脾氣虛挾痰濕證。因此,脾胃氣虛,運化失司,濕自內生為本方所治之證的基本病理。此時.補其虛,除其濕,行其滯,調其氣,兩和脾胃,應用本方最為恰當。此外,本方尚能補肺之虛,理氣化痰,增進食慾。故又可用於肺病發展到脾虛脘悶,食少便溏等症,即前人所謂「 培土生金」 之法,所以又為補脾養肺的常用方劑。方中用四君子湯補氣健脾,加扁豆、山藥、薏苡仁、蓮肉以增強其補脾滲濕的功效;加陳皮以和胃,加砂仁以醒脾,加桔梗以宣肺,三者配伍,則調氣化滯之力尤強。諸葯合用,補其中氣,助其健運,滲其濕濁,行其氣滯,恢復脾胃受納與健運之職。本方用藥甘淡和平,補而不滯,利而不峻,久服無不良反應,詢為「 虛實並治」 之劑。臨床除用治脾胃氣虛癥狀外,應以泄瀉,或咳嗽咯痰色白,舌苔白膩,脈虛緩為使用要點。和中散本方來源於《閻氏小兒方論》,由人蔘、白茯苓、白朮、炒甘草、干葛、黃芪、炒扁豆、藿香等分組成。用法: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干棗二個( 去核) ,生薑五片,煎八分,食前溫服。該方以四君子湯加黃芪益氣健脾昇陽:藿香、扁豆芳香悅脾而健胃,干葛升清止瀉,又能解渴,實為臨床治療渴瀉之聖葯,與黃芪配伍,升舉清陽以止泄瀉。諾葯合用,除能益氣健脾外,還具有和胃氣,止吐瀉,定煩渴之功。用於小兒腹痛吐瀉,煩渴厭食。以上三方,均由四君子湯配伍淡滲利濕之品而成,屬補氣滲濕劑,適用於脾氣虛弱兼有濕邪證,主要臨床表現為四肢無力,形體虛贏,飲食不化,或泄瀉,或浮腫,脘腹痞塞,面色萎黃,舌苔白膩,脈虛緩等。脾氣不足,運化機能減退,消化遲滯,則飲食不化;無力散精布津,可致水濕內生,留滯中焦,又生脘腹痞塞;濕注腸腑,谷反成滯,清濁不分,升降失調,則便溏或泄瀉;脾氣虛弱,化源不足,四肢百骸五臟六腑失於充養,而見浮腫,面色萎黃,四肢乏力,形體虛贏,故為脾氣虛弱兼有濕邪之證。故八解散、參苓白朮散、和中散等以益氣健脾葯人蔘、党參、白朮、黃芪配伍淡滲利濕之品如茯苓、薏苡仁之類組方,即體現此意。補氣養陰類本類方劑,適用於脾之氣陰兩虛證。主要臨床表現為脘腹脹滿,食欲不振,食後為甚,大便時干,形體消瘦,肢體倦怠,皮膚乾燥,手足煩熱,唇紅乾燥,口渴口乾,舌淡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氣陰不足的基本病理有二:一是脾失健運。脾的功能分氣陽、陰血兩方面,不可偏廢。脾的氣陽不足,水谷不能生化,脾的氣陰不足,也不能生化水谷,故脾之氣陰兩虛,皆不能化水谷,則見食欲不振,食後不易消化,脘腹脹悶為甚。二是脾的陰血不足,故見形體消瘦;陰虛而生內熱,則見皮膚乾燥,手足煩熱,唇紅乾燥,口渴口乾;脾氣虛者,則見肢體倦怠,舌淡,脈細數無力;脾陰虛不能下潤大腸,則見大便干。脾之氣陰不足證常見於胃脘痛、便秘、咳喘、痿證等病證。常用健脾益氣葯人蔘、党參、黃芪、太子參、甘草、飴糖、葛根等,配伍山藥、 蓮子、黃精、玉竹等健脾養陰葯組方。六神散、人蔘五昧子湯為其代表方。六神散本方始見於《雞峰普濟方》卷五。方由人蔘、白朮、茯苓、甘草、黃芪、百合各一兩組成。用法: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加生薑二片,大棗一個,煎至六分,去滓服,不拘時候。方中四君子湯益氣健脾,加用黃芪增益其健脾之功;加用百合「 益氣而兼之利氣」 ( 《本草述》) ,與黃芪同用助四君子湯益氣健脾,《本草匯言》又言百合「 潤脾燥」 ,與方中甘溫益氣之品同用,使其補而不燥。全方具有益氣健脾、和養榮衛,調和陰陽之功。主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機體瘦瘠,咽於口燥等證。《奇效良方》卷六十五之六神散( 即《世醫得效方》卷十二之六神湯) 以白扁豆易百合,用治脾胃虛弱,滓液燥少,內虛不食,身發虛熱,功用理脾胃虛,止吐瀉,進飲食。人蔘五味子湯本方首見於《幼幼集成》卷三。由人蔘一錢,漂白朮一錢五分,白雲茯苓一錢,北五味子五分,杭麥冬一錢,炙甘草八分,生薑三片,大棗三枚。水煎,溫服。具有益氣健脾,養陰護肺之功。原書主治「 久嗽脾虛,中氣怯弱,面白唇白」。補氣溫中本類方劑,適用於氣陽不足證。主要臨床表現為脘腹疼痛或脹滿,喜溫喜按,畏寒肢冷,喜熱飲,大便清稀,小便量少,倦怠神疲,納食減少,或泛吐清涎,或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而清稀,舌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滑,脈遲細等症。脾之氣陽不足的病理變化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故見納食減少,脘腹脹滿,大便清稀;因脾氣虛弱,化源不足,而致倦怠神疲,脈遲細。二是脾陽不足,又迸一步加重脾運失健,故大便清稀,小便量少,或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而清稀,舌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滑;陽虛則寒凝,故脘腹疼痛,喜溫喜按,畏寒肢冷,喜熱飲:脾虛影響脾運,氣化失利,水液稽留,亦是形寒,水腫,帶下,舌淡胖,苔白滑,脈來遲細的重要病機。脾之氣陽虛證,常見於胃脘痛、泄瀉、痢疾、水腫、帶下等病中。常用健脾益氣葯黃芪、白朮、人蔘、党參等,配伍乾薑、高良姜、蓽茇、吳茱萸、丁香、桂 枝、砂仁、白豆蔻、肉桂等溫中祛寒葯組方。白朮散、五君子煎為其代表方。白朮散本方來源於《普濟本事方》。由人蔘、白朮、半夏曲各二錢,茯苓、乾薑、甘草各一錢組成。為細末。每服兩錢,水一盞,加生薑三片,大棗三個( 掰,去核) ,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一日二、三次。方用四君子湯益氣健脾,加乾薑以溫中散寒,使其寓有理中丸之義。《本是方釋義》言其具有「 溫養中宮,通調營衛」 之功。主治「 小兒挾寒嘔吐,脈遲細者」 五君子煎本方始見於《景岳全書》卷五十一。由人蔘二、三錢,白朮、茯苓各二錢,乾薑( 炒黃)二錢,炙甘草一錢。水一盅半煎服。析其藥物組成,為四君子湯與理中丸之合方。四君子湯中人蔘、白朮、炙甘草三葯與茯苓相伍,且以人蔘為君葯,故其功用重在益氣健脾,主治脾胃虛弱證;理中丸用人蔘、白朮、炙甘草三葯與乾薑相配,且以乾薑為君葯,故其功用重在溫中祛寒,適宜於中焦虛寒證。二方合用,則益氣溫中並重。原書用於「 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而兼濕者」 。補氣昇陽本類方劑,適用於脾虛氣弱,氣機下陷證。臨床表現主要為:脘腹重墜作脹,食入益甚;或便意頻數,肛門重墜,或久瀉久痢,甚至脫肛;或崩漏下血,或子宮脫垂;或小便混濁如米泔水;或少氣乏力,肢體倦怠,聲低懶言,頭暈目眩,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弱。這些臨床癥狀體現了兩個方面的病理變化:一為脾氣不足,運化失健,氣血生化無源,機體失養,功能活動低下,故見少氣乏力,肢體倦怠,聲低懶言,頭暈目眩,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弱等症;二為脾氣下陷,升舉無力,則見脘腹重墜作脹,食入益甚,便意頻數,肛門重墜,久瀉久痢,甚至脫肛;崩漏下血,子宮脫垂:小便混濁如米泔水等症。脾氣虛弱,氣機下陷證常見於久瀉、久痢、崩漏、脫肛、子宮脫垂等疾病中。常用補氣健脾葯人蔘、党參、炙甘草、白朮等配伍益氣昇陽葯黃芪、升麻、柴胡、葛根等組方。《內外傷辨惑論》卷中之補中益 氣湯、《種痘新書》卷九之補中益氣湯為其代表方。補中益氣湯( 1)本方始見於《內外傷辨惑論》卷中。析其組方,可認為由四君子湯去淡滲利濕之茯苓,加當歸、陳皮、升麻、柴胡而成。方用黃芪一錢,炙甘草五分,人蔘、升麻、柴胡、陳皮、當歸身、白朮各三分。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早飯後溫服。該方重用黃芪補中氣、升清陽、益肺氣而固表;人蔘、白朮、炙甘草,益氣健脾,肺主一身之氣,脾為營衛氣血生化之源,二臟強健,則正氣自充,這是方中的主要部分。補氣易於滯氣,故用陳皮理氣以防滯;清陽因虛而下陷,故用柴胡、升麻助參、芪以升舉清陽,使下陷之氣得以升提,並能輕疏以達表。升提葯與補氣葯同用是本方的配伍特點。氣生於血,故配當歸以補血,又可使補氣昇陽不致化燥以耗血,即補陽兼和陰之義。諸葯合用,補中益氣,昇陽舉陷,調理脾胃。原書用治「 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 不任風寒面生寒熱」 。現代用於脾胃氣虛,發熱,自汗出,渴喜溫飲,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恍白,大便稀溏,脈洪而虛,舌質淡,苔薄白。或氣虛下陷,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久瘧等,以及清陽下陷諸證。補中益氣湯( 2)本方首見於《種痘新書》卷九,由人蔘、白朮、茯苓、炙甘草、黃芪、柴胡、升麻組成。具有益氣健脾,昇陽透邪之功。原治「 痘後感冒風寒,發熱,聲重鼻塞,惡寒惡風」補氣養血本類方劑,適用於氣血俱虛證。其臨床表現,既有少氣乏力,語音低微等氣虛的見證,又有面唇蒼白,心悸怔忡,肢體麻木等血虛的證候。一般脈象濡細而弱,舌質紅。氣血俱虛者還可以由於氣虛不能攝血,以致血液溢出脈外,表現為出血 持續不止,血色多淡,並伴有上述氣血兩虛的一般表現。常用補氣葯人蔘、党參、黃芪、白朮、炙甘草等,配伍熟地黃、當歸、自芍、何首烏、阿膠、桂圓肉、桑椹子等養血葯組方。 八珍湯、七珍散為其代表方。八珍湯本方原名「 八珍散」 ,方出《瑞竹堂經驗方》卷四,《醫學正傳》卷三稱其為「 八物湯」 ,《外科發揮》卷二將本方更名為「 八珍湯」 ,《中國醫學大辭典》將其改為丸劑,名「 女科八珍丸」 ,《中藥成方配本》稱之為「 八珍丸」 。此方由當歸( 去蘆) 、川芎、熟地黃、白芍藥、人蔘、炙甘草、茯苓( 去皮) 、白朮各一兩組成。上服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加生薑五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候,通口服。原書以其「 調暢營衛,滋養氣血,能補虛損」 ,用治「 臍腹疼痛,全不思食,臟腑怯弱,泄瀉,小腹堅痛,時作寒熱」 。《外科發揮》卷二謂其「 進美飲食,退虛熱」 。七珍散本方見於《嵩崖尊生全書》卷八。由人蔘、白朮、茯苓、黃芪、山藥、阿膠、當歸組成。用治「 勞瘵咯血」 。方中四君子湯益氣健脾,以助氣血生化之源;黃芪、山藥增其益氣健脾之功;阿膠、當歸養血育陰止血。全方具有益氣養血、止血之效。故用於勞瘵咯血。補氣祛痰本類方劑,適用於脾肺氣虛,痰濕內阻證,或脾胃氣虛,痰濕中阻證。前者表現為聲低懶言,疲倦乏力,腹脹便溏,食欲不振,面肢浮腫,久咳不止,氣短而喘,咳痰清稀,面色恍白,舌淡,苔白,脈細弱等。析其臨床表現,包括脾氣虛與肺氣虛兩個方面。脾氣虧虛,運化失職,可見食欲不振,腹脹便溏,面肢浮腫。肺氣不足可見久咳不止,氣短而喘;水津不布,聚濕生痰,故痰多色白清稀;而脾肺兩虛常有聲低懶言,疲倦乏力,面色恍白,舌淡,苔白,脈細弱等功能低下之象。本證常見於久嗽、哮喘、肺癆等病中。治療以補氣健脾,益肺化痰為原則。後者在病因作用下,出現的脾之運化功能失健,胃之受納功能不良的病理表現。脾胃氣虛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食少納呆,食後不易消化,噁心嘔吐,脘腹脹滿,腹痛喜按,噯氣呃逆,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倦怠嗜卧,面色萎黃不華,舌邊有齒痕,苔薄白,脈弱無力。脾 胃氣虛,痰濕中阻證見於胃脘痛、痿證、虛勞、妊娠惡阻、小兒疳積、泄瀉等病中。脾胃為後天之本,同居於中焦,飲入於胃,脾氣散精,五臟六腑皆賴其滋養。如胃脘痛見脾胃氣虛,痰濕中阻,臨床表現為胃脘隱隱作痛,時輕時重,喜按喜暖,勞累後加重。應以補中益氣化痰為治則。若妊娠惡阻病中見脾胃氣虛,痰濕中阻者,其臨床表現特點為:受孕初期噁心嘔吐,或食入即吐。惡聞食臭,不思飲食,舌淡,脈滑緩等癥狀。多因素體胃氣虛弱,受孕後氣血下聚養胎,胃氣愈虛,失於和降,隨沖脈之氣上逆所致。治當補氣健脾,益胃化痰。常用補氣葯黃芪、人蔘、白朮、甘草等,配伍半夏、陳皮、竹茹等化痰葯組方。六君子湯、黃連竹茹湯為其代表方。六君子湯本方始見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學正傳》卷三。由陳皮一錢,半夏一錢五分,茯苓一錢,甘草一錢,人蔘一錢,白朮一錢五分。切細,作一服。加大棗二個,生薑三片,新汲水煎服。現代有人將方中人蔘易為党參,製成丸劑,名「 六君子丸」 。析其組成,源於《聖濟總錄》之白朮湯( 即四君子湯) ,乃方中加陳皮、半夏而成。四君子湯為益氣健脾之專方,益氣補虛,健脾助運以復脾虛之本,且本方重用白朮,較之原方四葯等量則健脾助運、燥濕化痰之功益勝,半夏辛溫而燥,為化濕痰之要葯,並擅降逆,以和胃止嘔,陳皮亦為辛溫苦燥之品,既可調理氣機以除胸脘之痞,又能和胃止嘔以降胃氣止逆,還能燥濕化痰以消濕聚之痰,其行氣之功亦有助於化痰,所謂「 氣順則痰消」 是也。陳皮、半夏合用,為燥濕化痰之要葯,以除痰濕之標。煎煮時稍加調和脾胃之生薑、大棗,協四君子湯可助益脾,伍半夏、陳皮而能和胃。是方實為四君子湯與二陳湯(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之合方,二者同用,甘溫益氣而不礙邪,行氣化滯而不傷正,使脾氣充而運化復健,濕濁去而痰滯漸消。遂成益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常用方劑,為後世治療脾胃氣虛並挾痰濕證候的代表方。臨床用於面色恍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咳嗽痰多色白,噁心嘔吐,胸脘痞悶,舌淡苔白膩,脈虛細而滑等脾胃氣虛蒹痰濕證。歷代應用各有發揮。《醫學正傳》引《局方》治「 痰挾氣虛發呃」 。《會約醫鏡》治「 痔瘺日久,脈數而澀, 飲食日減,肢體愈倦,一切不足之證」 。③《口齒類要》治「 胃氣虛熱,口舌生瘡。或寒涼克伐,食少吐瀉」 。④《醫方考》治「 氣虛痰喘;氣虛,痰氣不利;久病胃虛。聞谷氣而嘔者」 。⑤《濟陰綱目》治「 胃虛有痰,飲食減少。中氣不和,時時帶下」 。黃連竹茹湯本方始見於《萬病回春》卷三。由人蔘五分,白朮、茯苓、甘草、陳皮、白芍、麥冬各三分,黃連、竹茹各一錢。加烏梅一個,棗一枚。水煎服。具有益氣健脾,清胃止嘔之功。原書用治「 胃熱,煩渴嘔吐。」 後世常用於妊娠惡阻。本病的病理主要由於妊娠後,陰血聚下養胎,沖脈之氣較盛,循經脈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補氣理氣本類方劑,適用於脾氣虛弱,氣機不利證。臨床主要表現為脘腹脹滿而痛,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倦怠消瘦,氣短自汗,舌淡,苔薄膩,脈沉弦細等。脾氣虛弱,化源不足,失於健運,則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脾司運化,主大腹,今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濕濁壅滯氣機,則脘腹脹滿疼痛。上述諸證,屬於氣虛氣滯,虛中夾實證。治療方法若單用補氣,則有助滿生濕之弊;單用理氣,又恐更傷脾氣.不利於脾氣轉輸。故當補氣健脾,理氣寬中之法為宜。常用補氣健脾葯人蔘、党參、黃芪、白朮、炙甘草等,配伍理氣葯陳皮、砂仁、木香、白豆蔻、香附、枳殼、青皮等組方。參術湯、香砂六君子湯為其代表方。參術湯本方見於《赤水玄珠》卷十四。由人蔘、白朮、黃芪各二錢,茯苓、甘草、陳皮各一錢。水煎服。原書用治「 氣虛顫掉」 ,《景岳全書》用治「 泄瀉、嘔吐」 。香砂六君子湯該方見於《古今名醫方論》卷一。《麻科活人》卷二稱為「 香砂六君湯」 。由人蔘一』錢,白朮二錢,茯苓二錢,甘草七分,陳皮八分,半夏一錢,砂仁八分,木香。加生薑二錢,水煎服。根據組成分析,本方是在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基礎上又加木香、砂仁而創製的。與四君子湯、六君子湯齊名,並沿用至今。《中藥成方配本》言其「 疏 補化痰」 :《中國藥典》則言其「 益氣健脾,和胃」 。故本方具有益氣健脾,理氣化痰和胃之功。原書主治「 氣虛腫滿,痰飲結聚,脾胃不和,變生諸證者。」 《丸散膏丹集成》用治「 中虛氣滯,痰濕內阻,胸中滿悶,食難運化,嘔惡腹疼,腸鳴泄瀉」 。我們認為,方中所加的藥物,都有芳香醒脾,燥濕化痰,和胃暢中,調理氣機的作用,因而本方重點在於和胃暢中,適用於脾胃氣虛,痰濕滯於中焦,以致胸中痞悶,暖氣嘔噦,脘腹脹滿或見腹中腸鳴,便溏等症。異功散本方首見於《小兒葯證直決》卷下。《瘡瘍機要》卷下稱該方為「 五味異功散」 。由人蔘、茯苓、白朮、陳皮、甘草各等分組成。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加生薑五片,大棗兩個,同煎至七分,食前溫服,量多少與之。異功散系四君子湯加陳皮、生薑、大棗而成。方中四君子湯補氣健脾,配伍陳皮行氣燥濕,與人蔘、自術配伍,補氣而不滯氣,增強四君子湯健脾和胃,行氣之功。原治「 小兒虛冷吐瀉,不思乳食」 。補氣安神本類方劑,適用於脾氣虛弱、心之氣陰不足所致的心脾兩虛證。臨床表現為心悸,失眠,多夢,健忘,或多愁善感,精神抑鬱,悲憂欲哭,面色萎黃,納呆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舌質淡嫩,脈虛細。心脾兩虛臨床表現為氣血兩虛,其氣虛多偏重於牌氣虛,而見食少倦怠,腹脹便溏,氣短乏力等症;血虛則偏重於心血虛,脾氣虛弱,氣血化源不足,心血日虧,心神 失養,故見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心血不足之症。治療以補益心脾為大法,可選用補益心脾的方劑。但若以氣虛為主,則病變多偏於脾氣虛弱,治宜補氣健脾養神。常用補氣葯人蔘、党參、黃芪、白朮、山藥、西洋參、太子參、炙甘草等,配伍龍眼肉、酸棗仁、柏子仁、茯神、針砂、龍齒、琥珀、珍珠、牡蠣等安神葯組方。針砂湯、安卧如神湯為其代表方。安卧如神湯本方始見於《雜病源流犀燭》卷六。由人蔘四分,白朮、茯苓、茯神、山藥、寒水石、棗仁各一錢,遠志、炙甘草各七分,硃砂五分組成。原書用治「 通宵不 寐」補氣清熱本類方劑,適用於氣虛發熱等症。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熱勢或低或高,常在勞累後發作或加劇,倦怠乏力,短氣懶言,食少便溏,自汗,易於感冒,舌質淡,苔薄白,脈弱等。過度勞累,飲食失調,導致脾胃氣虛,是引起發熱的重要原因。其病機是:或為氣虛而虛陽外越,或為氣虛而陰火上沖,或氣虛而衛外不固,營衛失和。熱由氣虛所致,故常在勞累後發作或加重;中氣不足,脾失健運,故食少便溏;氣虛不能化生水谷精微,臟腑經脈失於充養,故短氣懶言,倦怠乏力;氣虛衛表不固,則自汗,易於感冒;舌質淡,苔薄自,脈弱為氣虛之象。治療當以補氣清熱。常用補氣健脾葯人蔘、黃芪、党參、自術、炙甘草等配伍柴胡、升麻、黃連、黃芩、黃柏、麥冬、知母等清熱葯組方。補中益氣湯( 見補氣昇陽類) 、人蔘固肌湯、五痿湯為其代表方人蔘固肌湯該方見於《張氏醫通》卷十六。由人蔘、白朮、茯苓、甘草、黃芪、當歸、棗仁、忍冬,連翹等組成。具有益氣固表,托邪解毒之功。原書用治「 痘瘡表虛,斑爛不能收靨」 。五痿湯該方來源於《醫學心悟》卷三。由人蔘、白朮、茯苓各一錢,炙甘草四分,當歸一錢五分,薏苡仁三錢,麥冬二錢,黃柏、知母各五分組成。功用補氣健脾,清熱潤肺益痿。原治「 五臟痿」 。補氣活血本類方劑,適用於氣虛血瘀證。臨床主要表現為短氣乏力,神疲,肢麻疼痛,眩暈,頭昏,勞後加劇,心悸怔忡,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脈細緩等。多由年邁、體弱或久病不愈,氣虛不振所致。氣虛則動則氣耗,故氣短乏力,神疲懶言;氣虛鼓動無力,則血脈瘀阻,肢麻疼痛:氣虛清陽不升則眩暈、頭昏,勞後加局:氣虛運血無力。血瘀心脈則心悸怔忡: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脈細緩均為氣虛之象。治療宜益氣活血, 常用黃芪、人蔘、党參等,配伍活血葯丹參、川芎、紅花、桃仁、赤芍、地龍等葯組方。芎歸四君子湯為其代表方。芎歸四君子湯本方始見於《類證治裁》卷八。由四君子湯加川芎、當歸組成。方用四君子湯益氣健脾,川芎、當歸養血活血。用治「 食症,脾氣虛,血不行者」 。補氣利水本類方劑,適用於脾胃氣虛,水濕內停證。臨床主要表現為胃脘痞滿或疼痛,或頭面、四肢浮腫,時腫時消,精神倦怠,不思飲食少氣懶言,面色不華,或大便溏稀,舌淡苔少,脈緩弱等。痞滿多由脾胃虛弱,內外之邪乘而襲之,使脾之清陽不升,胃之濁陰不降所致。水腫主要由於飲食不調,或勞倦過度傷脾,脾失轉輸,氣機不利,以致水液停聚,泛濫肌膚,而成水腫。痞滿、水腫病證不同,病機相似。故治宜補氣利水。常用黃芪、人蔘、党參、茯苓、山藥、白朮等,配伍利水滲濕之薏苡仁、冬瓜皮、澤瀉、漢防己、車前子等組方。參苓自術散( 見補氣祛濕類) 、黃芪補中湯為其代表方。黃芪補中湯本方首載於《醫學發明》卷一。有人蔘八分,白朮半兩,茯苓三分,蒼朮半兩,陳皮半兩,澤瀉三分,豬苓三分,黃芪一錢組成。功能補中益氣,滲濕消痞。原書用治「 脾胃不能滲濕,內痞外浮」 。方中四君子湯補氣健脾,滲濕和胃:加黃芪、蒼朮增其益氣滲濕之功;茯苓、澤瀉健脾利濕;陳皮行氣和胃;加厚朴者,行氣化濕之力尤佳。諸葯合用,具有補氣健脾,滲濕和胃之功。補氣固澀本類方劑,適用於氣虛,精津耗散滑脫不禁之證。由於病因和發病部位的不同,臨床表現有自汗,盜汗,遺精,滑泄,小便失禁,瀉痢日久等。飲食不節傷脾,脾氣虛弱,氣不攝精,精關不固,精液遺泄,故見遺精頻作,勞則加重,甚則滑精,精液清稀,伴食少便溏,少氣懶言,面色少華,神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脈虛無力。治宜 補氣健脾,固澀攝精。瀉痢日久,則與脾虛關係最為密切,脾虛失運,水谷不化精微,故見大便時溏時瀉,完谷不化,或瀉痢腹痛,遷延反覆,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明顯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治以益氣健脾,澀腸止瀉。常用補氣健脾葯人蔘、党參、黃芪、山藥、蓮子等配伍固攝腎經葯山萸肉、金櫻子、桑螵蛸、覆盆子等,或澀腸止瀉藥五味子、烏梅、訶子、肉豆蔻、芡實、石榴皮等組方。秘元煎、六君子湯( 《世醫得效方》卷五) 為其代表方。六君子湯本方來源於《世醫得效方》卷五。由人蔘、白朮、茯苓、甘草、肉豆蔻、訶子組成。上藥為散,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紅棗二個。水煎服。用治「 臟腑虛怯,心腹脹滿,嘔噦不食,腸嗚泄瀉」 。該方用四君子湯益氣健脾,且重用茯苓、薏仁滲濕健脾止瀉:更用訶子、肉豆蔻澀腸止瀉;厚朴化濕理氣消脹,厚腸胃;薤白「 溫陽暖胃,行滯氣,禁瀉痢」 ( 《本草匯言》) 。諸葯合用,共奏益氣滲濕,澀腸止瀉之功。秘元煎本方見於《景岳全書》卷五十二。由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山藥、芡實、五味予、炒棗仁、金櫻子組成。水煎,食遠服。原書用治「 遺精帶濁等病」 ,並言其「 此方專主心脾」 ,「 治久遺無火,不痛而滑者,乃可用之」 。《羅氏會約醫鏡》則言其治療「 脾土虛陷,不能統攝營血」 之證。現代臨床常用此方治療遺精等病,確有較好的療效。遺精一病,病因較多,病機複雜,但其病機可概括為兩方面:一是火熱之邪循驚下擾精室,開合失度,以致精液因邪擾而外泄,病變於心、肝、脾關係最為密切;二是因脾腎本身虧虛,失於封藏固攝之職,以致精關失守,精不能封藏,因虛而精液滑脫不禁,病變主要涉及脾腎。病屬火熱或濕熱之實證者,應以清泄濕熱為主;病屬脾腎虧虛,遺精日久,封藏固攝失職,精關不固者,治當補脾腎,澀精止遺為主。本方所治之遺精,系有脾氣虧虛,精失固攝而致。臨床表現為遺精頻作,勞則加重,甚則滑精,精液清稀,伴食少便溏,少氣懶言,面色少華,身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脈虛無力。該方用四君子湯加山藥益氣健脾攝精;金櫻子、山萸肉酸澀收斂,善於固腎澀 精;芡實甘平而澀,能實脾固腎,澀精止遺:五昧子、炒棗仁、遠志養心安神。諸葯合用,共奏健脾益氣,寧心定志,澀精止遺之功。周風梧先生運用四君子湯衍化方經驗先生為著名中醫藥專家,精通醫理,長於方葯,臨床講究組方法度,運用四君子及其衍化方亦頗具經驗。現將其應用四君湯衍化方的經驗總結如下。先生依據中醫「 泄瀉之本,無不由脾胃」 及「 小兒脾常不足」 ,「 濕勝則濡泄」 等理論,應用和中散加味。處方:太子參6g,白朮IO g,白茯苓9g,黃芪9g,甘草6g,葛根l O g,藿香6g,白扁豆l O g,白芍9g。水煎服。治療小兒消化功能紊亂所致嬰幼兒腹瀉。症見大便溏薄,食後即瀉,多吃多瀉,進食不消化和生冷油膩食物,則泄瀉次數明顯增多,伴有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精神萎靡,睡時出汗及露睛,舌淡紅,苔薄白或花剝等脾氣虛弱證,取得良好的療效。先生運用六神散常加烏葯,使方中寓有《時方歌括》( 卷下) 之百合湯,百合性味甘乎,主入肺胃,降泄肺胃鬱氣,肺氣降,胃氣和,則諸氣俱調;配以烏葯快氣宣通,疏散滯氣,溫順胃經逆氣。二葯合用,既能清泄肺胃鬱氣,又能防止百合平涼之性有礙中運,在參《本草經》百合能「 補中益氣」 ,王好古說烏葯能「 理元氣」 ,故用本方治療淺表性胃炎日久不愈,正氣漸衰;脾胃虛弱,症見胃脘脹痛,按之痛減,嘈雜,噯氣,吐酸,知飢納少,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舌質淡紅,脈弦細弱者。或者曾服理氣止痛諸方,初尚有效,既則腹痛如故,屬氣痛,脾胃虛弱者。處方:党參15g,白朮1O g,茯苓9g,甘草6g,黃芪l og,百合20g,烏葯9g。水煎服。先生應用人蔘五味子湯合生脈補精湯加減,治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肢體痿軟無力,手足笨拙,食少,納呆,呼吸氣短,腰脊酸軟,小便頻數,陽萎,遺精,早泄,面色無華,舌質淡,舌苔自滑,脈沉麗濡緩等脾腎氣虛證,療效滿意。處方:党參30g,炒白朮15g,茯苓9g,炙甘草l O g,五味子l og,玉竹20g,熟附子l og,麥冬l O g,當歸l O g,鹿茸片39,生黃芪45g,炒棗仁15g,地龍肉l O g。水煎服。該方系 由四君子湯合生脈散、五味子湯( 生脈散加黃芪) 、生脈補精湯( 生脈散加熟地黃、當歸、鹿茸) 、芪附湯( 黃芪、附子) 化裁而成。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填精之功,故而取效。先生曾以五痿湯治老年患者因以手臂作枕而眠引起的橈神經麻痹,臨床表現為右上肢弛縱不收,麻木無力,舌質淡紅,苔黃,脈細數無力。周老認為:本病的發生,病因多端。而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濕聚生熱,濕熱蘊積,壅滯經脈者,更為臨床常見。故用本方加味而取效。處方:人蔘6g,茯苓12g,甘草9g,當歸12g,黃芪12g,雞血藤30g,黃柏9g,知母9g,薏苡仁30g,麥冬9g。水煎服。方中四君子湯加黃芪,健脾益氣養筋;茯苓、薏苡仁除濕健脾;黃柏、知母清熱瀉火;麥冬潤肺清熱,促進肺津輸布;當歸、黃芪補氣生血,與麥冬同用。使筋脈得養,痿弱漸愈。先生曾以白朮散加味治療十二指腸炎,取得滿意療效。十二指腸炎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是指十二指腸球部粘膜的慢性炎症。本病屬於中醫學「 胃脘痛」 、「 嘔吐」 等範疇。本病以中上腹部疼痛,伴噁心,嘔吐,噯氣,泛酸等為臨床表現。病因多由飲食不節,勞倦內傷等損傷脾胃,運化失常;或憂思鬱結,情志不舒,肝氣鬱結,疏泄失職.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或素體虛弱,勞倦內傷,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所致。周老運用本方所治的病證,系有脾胃虛寒,以虛為主,納運不健所致。症見胃脘隱隱作痛,喜溫喜按,食少體倦乏力,伴噁心嘔吐,形體消瘦,舌淡苔白,脈虛而緩者。處方:党參15g,白朮l O g,茯苓l O g,甘草6g,乾薑9g,高良姜6g,半夏9g,白芍l O g。水煎服。方以四君子湯益氣健脾,二姜丸( 高良姜、乾薑) 養肝溫胃;半夏和胃止嘔,全方具有益氣健脾溫中之功,故而取效。先生運用七珍散治療支氣管擴張症,亦每獲良效。支氣管擴張症是呼吸道慢性化膿性疾病。是由於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及支氣管阻塞,引起支氣管組織結構損壞而成支氣管腔持久擴張和變形的病症。本病屬中醫學「 久咳」 、「 痰飲」 、「 咯血」 等範疇。本病以咳嗽、吐膿痰、咳血為主症。其病因病機主要是肺失宣降,痰熱蘊肺,肺絡損傷,或新病失治誤治,造成遷延不愈,肺絡損傷;或久患咳喘,正氣不足,氣虛 不攝,血無所主,血不循經而錯行。先生以此方加甘草、仙鶴草、白及治療支氣管擴張,咳嗽痰中帶血,面色少華,神疲乏力,頭暈目眩,耳鳴,心悸,舌質淡,脈虛細或芤。證屬氣不攝血證。處方:党參30g,白朮20g,茯苓9g,炙甘草9g,黃芪15g,仙鶴草30g,白及粉( 沖服) l O g,阿膠( 搗碎,烊化) 11 g。水煎服。該方用四君子湯加黃芪益氣健脾補肺,補氣以攝血;加仙鶴草、白及、阿膠以養血止血,故而取效。先生喜用六君子湯加味治療腸功能紊亂。症見大便時溏時瀉,完谷不化,食後脘悶不舒,噯氣,食少,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證屬脾胃虛弱,運化失常者,取得一定的療效。處方:人蔘6g,白朮12g,茯苓15g,甘草6g,薏苡仁15g,肉豆蔻9g,訶子9g,厚朴9g,薤白12g。水煎服。先生不僅治療內科病證擅用四君子湯及其衍化方,婦、兒、外等科疾病亦善用之。如經前期緊張症( 經前身痛) ,先生認為本病多發生在35歲以上的婦女,即生育旺盛期過後,或伴見不孕症、月經失調的患者。並認為經前身痛的產生與脾氣虛弱,化源不足,氣血虛弱有關。經行時,血下注胞中,氣隨血下,經脈愈顯不足,氣血愈虛,肢體筋脈失其充養,故經前身痛。臨床表現為經欲行先身痛,肢體肌肉麻木疼痛,綿綿不休,肢軟無力,畏寒,精神疲憊,納食減少,大便不暢或溏薄,脈沉細,舌淡苔薄。應益氣健脾,通絡止痛為治法。方用四君子湯合芪附湯加味。處方:党參30g,白朮10g,茯苓l O g,甘草9g,黃芪15g,熟附子9g,雞血藤30g。水煎服。方中四君子湯益氣健脾,以助生化之源;芪附湯助陽益氣;雞血藤活血舒筋,養血調經。《飲片新參》謂其「 生心血,流利經脈」 ,與方中黃芪配伍以增強其補益氣血,活血通絡止痛之功。先生用參術湯治療皮肌炎,療效滿意。該病是一種皮膚和肌肉的非感染性炎症病變。目前認為系自身免疫性疾病。過勞、日晒、中毒等為本病的發病誘因。其臨床表現主要是皮膚肌肉發炎及變性而引起的疼痛和觸痛,全身無力,皮膚髮生水腫、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及色素沉著。本病屬於中醫「 痹證」 、「 痿證」 等範疇。先生認為,本病的病因病機比較複雜,由各種因素引發並涉及多個臟腑。急性期主要是寒濕或熱毒為 患,緩解期則多累及脾、肝、腎三臟,其中尤以脾虛、氣虛為主,脾主升舉清陽,胃主通降濁陰,若食肥甘厚昧,或寒濕之邪損傷脾胃,或發病日久,脾氣耗傷,使其運化失司,不能濡養肌肉筋脈,使濕邪留滯肌膚,釀成本病。應以益氣健脾,通經活絡為治。參術湯殊為對證方,故用之。處方:人蔘log,白朮l O g,生黃芪30g,茯苓15g,炙甘草9g,陳皮6g,雞血藤30g,木瓜99g,沒藥l og。水煎服。方中四君子湯益氣健脾,加黃芪增其益氣健脾之效:雞血藤、沒藥、陳皮、通經活絡,全方具有益氣健脾通經活絡之功。先生用六君子湯治慢性表淺性胃炎,症見胃脘隱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腹脹納差.噯氣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神疲懶言,畏寒肢冷,形體消瘦,舌淡體胖大,苔薄自,脈沉細無力等,中醫辯證屬於脾胃氣虛,兼痰濕者。處方:党參15g,白朮12f,茯苓15g,陳皮9g,半夏9g,乾薑9g,厚朴l O g,砂仁6g,炙甘草6g。水煎服。方中六君子湯益氣健脾養胃,行氣燥濕除痰;乾薑、厚朴、砂仁溫中理氣,和胃止痛。諸葯合用,虛實兼顧,順脾胃之性,恰中病機。先生所著《實用婦科學》中應用六君子湯加減治療功能失調所致經閉獲得良效。先生認為:該病常因失血之後,或久病失養,或蟲積內傷,或脾氣虛弱,以致氣血虧虛,血海無餘,而致經閉不行。臨床表現為月經由量少漸至停閉,數月不行,面色萎黃,爪甲蒼白。頭目眩暈,心悸怔忡,倦怠氣短,食欲不振,或腹脹便溏,唇舌色淡,苔薄白,脈細緩無力。辯證屬脾氣虛弱,經血不足。治宜益氣健脾,養血調經。方用六君子湯台當歸補血湯。處方:炙黃芪24g,党參15g,茯苓12g,炒白朮9g,當歸l O g,半夏9g,陳皮6g,炙甘草6g,生薑3片,大棗4枚。水煎2次服。參、術、苓、草,健脾益氣;由於有形之血生於無形之氣,故重用黃芪大補脾肺元氣,以資生化之源;配當歸補血和營,則更為有力;脾惡濕,佐半夏、陳皮理氣燥濕;使姜棗以和胃進食。脾旺健運,氣生血長而經自調。此外,周老以本方合玉屏散治療幼兒哮喘緩解期,亦能獲效。幼兒哮喘多見於l ~3歲的小兒,包括哮喘性支氣管炎,少數急性毛細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其特點為起病較急,以咳嗽、哮鳴,痰壅並重。病程較長,多有反覆。若哮喘發 作休止,則病變緩解,臨床以肺、脾、腎氣虛的癥狀為主。偏於脾氣虛者,常兼有痰候,多為脾虛痰滯證。以哮喘日久不愈,動則痰鳴漉漉,乳食減少,大便稀溏,形瘦體怠,面蒼白,活動乏力,口唇乾淡,舌淡嫩,苔少,脈沉滑無力為主要臨床表現。治宜益氣健脾,佐用燥濕化痰,以奏止咳平喘之效。處方:党參9g,白朮g,茯苓9g,炙甘草3g,姜半夏9g.川貝母6g,黃芪9g,防風6g。水煎服。方中六君子湯益氣健脾、燥濕化痰;玉屏風散( 黃芪、白朮、防風) 益氣補肺,兩方合用,益氣健脾補肺,燥濕化痰平喘。柴胡理中湯文獻研究柴胡理中湯由小柴胡湯合理中湯組成,雖然歷代文獻中沒有關於柴胡理中湯的資料,但對小柴胡湯治療虛證、理中湯以及柴胡理中湯的類似方,有大量的記載。分而述之如下:一、小柴胡湯治虛證文獻匯要仲景在『傷寒論· 序》中說其撰著過程中「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皇甫謐『針灸甲乙經· 序》中日:。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十卷」 ,《伊尹湯液》原書已佚,而使其說不確。但近年《伊尹湯液》的節略本『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的發現,證實了「 仲景論廣『伊尹湯液》」 其傳不訛「 。將《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與《傷寒論》、《金匱要略》相互對照,可發現二者方葯雷同者有二十餘首,由此可確證仲景「 博採眾方」 至少有一部分來自於《伊尹湯液》.小柴胡湯即《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中的大陰旦湯去芍藥。《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記載:「 大陰旦湯,治凡病頭目眩暈,咽中干,每喜乾嘔,食不下,心中煩滿,胸脅支痛,往來寒熱方。柴胡( 八兩) ,人蔘、黃芩、生薑( 各三兩) ,甘草( 炙,二兩) ,芍藥( 四兩) ,大棗( 十二枚) ,半夏( 一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緩緩煎之,取得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書中又載到:「 外感天行經方之治,有二旦六神( 即大小陽旦,大小陰旦,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大小勾陳湯) 等湯」 ,「 陰旦者,扶陰之方,以柴胡為主」 ,由此可知,大陰旦湯是治療外感病某一證型的主方,而其「 扶陰」 的作用,結合《傷寒論》「 上焦得通,滓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濺然汗出而解」 等條文能發現,是通過調節三焦、膽腑等,邪去而氣陰自復,並不是滋補陰液。可見小柴胡湯最初是祛時邪、調氣津之方。張仲景將大陰旦湯去芍藥,甘草用至三兩,半夏減為半升,而命為小柴胡湯,煎服法則無變化。仲景對小柴胡湯的運用極為靈活而廣泛,在《傷寒雜病論》中涉及到小柴胡湯的條文共有28條( 《傷寒論》中見有25條,《金匱要略》中見有5條,有2 條重複) 。並提出「 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的小柴胡湯運用原則。由於小柴胡湯證邪結脅下,正邪進退,少陽樞機不利,而少陽為樞,其氣通行於三焦,故波及其他臟腑,則出現諸多或然證。所以仲景又列舉了小柴胡湯的七種加減法,啟示後人小柴胡湯的運用要對症加減,隨證而用。同時,為進一步說明小柴胡湯證病機的複雜性與致病的廣泛性,仲景又創製了五大柴胡類方。仲景運用小柴胡湯的靈活性與廣泛性,也表現在將其用於諸多正氣不足之證中。①正氣不足,邪由太陽,涉於少陽96條,邪結脅下,病及少陽,出現「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 以及諸多或然證的小柴胡湯證,其後的97條述其病機為「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 ,說明發病之由是機體衛外無力,腠理疏鬆:邪氣由表深入,與正氣相爭;正氣不足,無力抗邪於表,致使邪結脅下,病入少陽;正邪相持,互為進退,則寒熱休作。再如37條的「 胸滿脅痛」 ,99條的「 脅下滿」 ,266條的「 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 ,都是此例。②傷寒瘥後,氣虛體弱,余邪復作更發熱394條傷寒瘥後,氣血不足,體力未復,正氣未充,余邪未盡,其勢因食、勞而張,故見發熱,治用小柴胡湯宣洩氣機、發越鬱熱。③婦人經至,血室空虛,邪熱因入144條中,婦人經水下行,血室空虛,表熱內陷,與血搏結,形成熱入血室之證,如成無已所云:。此為表邪乘血室空虛,入於血室,與血相搏而血結不行,經水所以斷也」 .血室瘀阻,氣血不通,正邪相爭,則寒熱如瘧。仲景治用小柴胡湯樞轉氣機,血主於氣,氣機一暢,血結自除。④太陰不足,土虛木乘,腹中急痛100條證見腹中急痛,病機既有氣虛血少、中焦虛寒的一面,又有木邪乘土、脾絡閉阻的一面,故仲景先用小建中湯建中氣,使正氣可以受葯,再用小柴胡湯,清解少陽,宣暢氣機,通脾絡而止痛。⑤婦人產後,氣血虧虛,陰虛陽亢之郁冒《金匱要略·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中,婦人產後亡陰血虛,陰虛則陽亢,盛陽逆而上沖,復有寒邪鬱閉在表,不得宣洩,則為郁冒。仲景治以小柴胡湯疏利氣機,調和陰陽,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戢然汗出而郁冒自解,亦如《金匱要略心典》所云「 以邪氣不可不散,而正虛不可不顧,惟此法能解散客邪而和利陰陽耳」 。後世醫家在繼承仲景心法的同時,根據小柴胡湯所主之病機病位特點,大大擴展其運用範圍,無論內傷雜病或外感熱病,凡與少陽病位相關,以氣鬱或熱化為特徵者, 皆可以本方化裁治之。亦不乏以本方治療正氣不足之證的文獻記載。如《千金要方》云:「 治婦人在蓐得風,四肢苦煩熱,皆自發露所為」 。『醫方口訣集》云:「 古方治勞瘵骨蒸,多以本方加秦艽鱉甲等葯主之」 。古今醫家將小柴胡湯用於諸多虛證,並由此創製了許多小柴胡湯的類方。如柴胡四物湯,見於金·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由小柴胡湯去生薑、大棗,加四物湯而成,治日久虛勞,微有寒熱,方中以小柴胡湯和暢氣機,四物湯補血調血。再如三合湯,見於《六科準繩》,由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加白朮、茯苓、黃芪組成,氣血雙補而又流通不滯,主治產後日久,虛勞發熱,針灸不效者。再如陳氏之柴胡酸棗仁湯,由小柴胡湯合酸棗仁湯組成,用酸棗仁養肝血、清煩熱,合小柴胡湯調氣開郁,治療陰虛瘦弱之體或更年期綜合症的煩躁、失眠、驚悸等證。又如聶氏之柴胡四君子湯,由小柴胡湯合四君子湯而成,具有疏肝、和胃、健脾之功,適用於脾胃氣虛、肝木乘土之證。現代,小柴胡湯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科,病種涉及內、外、婦、兒、五官各科。也有小柴胡湯用於虛證的臨床報道。如李氏叫報道以小柴胡湯治療經期體虛易感,陳氏報道以小柴胡湯加白朮、白芍、葛根、山藥、黃芪等治療慢性腹瀉屬脾胃氣虛者,祝氏嘲報道以小柴胡湯加白芍、百合、烏梅治療胃脘痛屬胃陰虧虛、肝木乘土之證,都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小柴胡湯用於正氣不足之證,是因為純虛之證並不多見,虛中往往夾實。小柴胡湯祛邪與補虛並舉,扶正而達邪,調暢少陽而利一身之氣。因此,對正虛為主、實象不著的病證,可將小柴胡湯伍入辨證方中而收佳效。二、理中湯源流述要《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中,理中湯名為小補脾湯。《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記載:「 小補脾湯,治飲食不化,時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飢:或心下痞滿,脈微,無力,身重,足痿,善轉筋者方。人蔘甘草( 炙) 於姜( 各三兩) 白朮( 一兩)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若臍上築動者,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薑三兩;下多者,仍用術;心中悸者加茯苓一兩;渴欲飲者,加術至四兩半;腹中滿者,去術,加附子,一枚,炮;腹中痛者,加人蔘一兩;寒者,加乾薑一兩。」 書中又載到:「 脾實則腹滿,飧泄;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脾病者,必腹滿腸鳴,溏瀉,食不化;虛則身重,苦飢,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腳下痛。」 「 邪在脾,則肌肉痛,陽氣不足,則寒中,腸雞,腹痛;陰氣不足,則善飢,皆調其三里。」綜合以上論述,可知在《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中,理中湯是用來治療脾氣、脾陽虧虛,發為吐利、飲食不化,或脾虛失運日久,肌肉、肢體失其所養一類病證的方子。在《傷寒雜病論》中,張仲景將白朮用至三兩,或易湯為丸,主治表證較輕而在里寒濕較重之霍亂,瘥後肺脾虛寒之喜唾,或仍為湯劑,而名為人蔘湯,主治心脾陽虛之胸痹,方後加減法則大體無變化,並日「 理中者,理中焦」 ,意指理中湯可溫運中陽、調理中焦,凡脾胃虛寒、氣機升降逆亂者,皆可用之。後世醫家在繼承仲景心法的同時,擴大了理中湯的應用範圍,將其用於更多疾病的治療,但病機總不離中焦虛寒之旨。如《婦人良方》載:「 治產後陽氣虛弱,小腹作痛或脾胃虛弱,或嘔吐腹痛,或飲食難化,胸膈不利者。」 《赤水玄珠》載:理中湯治吐瀉後,脾胃虛弱,四肢漸冷,或面有浮氣,四肢虛腫,眼合不開。」 《三因方》載:「 理中湯能治傷胃吐血者,以其功最理中脘,分利陰陽,安定血脈。《景岳全書》載:「 治太陽即病,自利不渴,陰寒腹痛,短氣咳嗽,霍亂吐瀉,飲食難化,胸膈噎塞,或瘧疾瘴氣瘟疫,中氣虛損,久不能愈,或中虛生痰等證。」 朱丹溪云:「 口瘡服涼葯不愈者,此中焦陽氣不足,虛火上泛無制,用理中湯,甚者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可。」在理中湯廣泛運用的基礎上,也產生了許多理中湯的類方,如理中湯加附子為附子理中湯,加青陳皮為治中湯,加枳實、茯芩為枳實理中湯,加茯苓、黃連為連理湯,加五苓名為理苓湯,加桂枝名為桂枝人蔘湯,加半夏、茯苓為理中化痰丸,加茯苓、麥芽、神曲、砂仁為八味理中丸,加胡椒、良姜、蓽茇、陳皮、細辛、款冬花為胡椒理中湯。現代對理中湯的臨床運用,也有較多報道,治療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潰瘍病、胃腸痙攣性疼痛、口腔潰瘍、口腔炎等屬脾胃虛寒證者,皆可收到較好的療效。三、柴胡理中湯的相關文獻資料古代文獻中雖然沒有柴胡理中湯的相關資料,但是卻不乏與柴胡理中湯類似的方劑的記載。如柴胡建中湯,見於清代醫家吳綬的《傷寒蘊要》,主治腹痛惡寒、自汗惡風、 腹痛發熱之證。後世醫家對此方也有應用。如《經方實驗錄》州用柴胡建中湯去半夏治療婦人經行肝鬱脾虛之腹痛,以小柴胡湯樞轉少陽氣機,平其逆氣,以小建中湯溫運中焦,補益氣血,緩急止痛。柴胡建中湯的臨床運用,現代亦有報道。如邵氏報道以柴胡建中湯去黃芩治療小兒虛寒。其病機為脾胃虛寒,失於健運,又土虛木乘,氣機郁滯,脾絡不通而見腹痛,故以小柴胡湯疏肝氣,以小建中湯溫中補虛,緩急止痛。張氏曲1報道以小建中湯合小柴胡湯治療中焦虛寒、肝木乘土的再發性嘔吐。如柴胡桂枝幹薑湯,該方由小柴胡湯去人蔘、大棗、半夏、生薑,加乾薑、桂枝、牡蠣、花粉組成,仲景在《傷寒論》中以本方治療少陽病兼痰飲內結。但方中乾薑可溫中散寒,桂枝溫通陽氣,因而劉渡舟教授「 」 認為本方與大柴胡湯和解少陽兼治胃實相互發明,以本方和解少陽病兼治脾寒,臨床上以本方治療慢性肝炎,肝膽餘熱未盡而又伴有太陰脾家虛寒者。如柴胡良附湯,由小柴胡湯去苦寒之黃芩,合良附丸而成,主治寒犯中焦,氣機郁滯,腹中疼痛,時時欲嘔,脈沉弦,苔薄白。是方以良附丸行氣祛寒,以小柴胡湯疏泄氣機。由上可知,小柴胡湯在虛證中的運用十分廣泛,理中湯是治脾胃虛寒證的常用方劑,又有柴胡建中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治療太陰不足之證,以及柴胡良附湯中,小柴胡湯與溫熱葯合用的例子。據此推測,小柴胡湯和理中湯的合方,即柴胡理中湯,對脾胃虛寒、肝氣橫逆之證的治療,也應該有非常好的療效,並且導師吳修符教授在臨床上亦驗證了這一點。故本文擬探討柴胡理中湯組方與作用的中醫原理,並通過動物實驗驗證柴胡理中湯的療效。柴胡理中湯與「 虛則行之」「 虛則行之」 是仲景的一個重要的辨治思想。柴胡理中湯的組方與臨床運用,都體現了這一思想。因此,本文首先探討仲景「 虛則行之」 的辨治法思想,繼而探討柴胡理中湯的組方原理與作用機制。一、張仲景「 虛則行之」 辨治法探析對於純虛之證,治療自當「 虛則補之」 ,根據虛之所在,運用不同的補益之法,選用合適的方葯。所以「 虛則行之」 之虛,是因虛致實、本虛標實之虛;所謂行之,是針對「 邪實」 的治法,其目的是疏通氣機,從而祛除病邪而邪去則病安。對於某些虛證,如果純補其虛,補而不通則易致壅遏,故而在大隊補益葯中輔以行氣活血等疏利之品,使補而不滯,此亦在「 虛則行之」 之列。《素問· 至真要大論》云:「 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 因此「 虛則行之」 的核心,仍是中醫的辨證論治思想,是辨證論治原則的靈活運用。之所以「 虛則行之」 ,是因為虛證,主要表現為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的不足和功能的衰弱,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減退,臨床上出現一系列虛弱、衰退和不足的證候表現。無論氣、血、津、液,還是臟腑,當其功能減退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一系列由虛致實或因虛邪襲的虛實夾雜的證候。如就氣血而言,氣屬陽,其性動,推動著臟腑的功能活動與津、液、精、血的代謝輸布;血屬陰,其性靜,其運行輸布需要氣的推動。氣血調暢,氣通血達,人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若氣虛鼓動無力,則血流緩慢,滯澀沉積,而在經脈中形成瘀血。氣又可攝血,氣虛無力攝血,血溢脈外而為離經之血,瘀積不敖,亦可形成瘀血。人之血虛,脈管不充,血行無力也會形成瘀血。正如《景岳全書》所論:「 凡人之氣血猶源泉也,盛則流暢,少則壅滯。」而氣虛也會使衛外無力,病邪侵襲而為傷寒、溫病、疫癧之疾。虛衰及於臟腑,則會根據所在臟腑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候。如脾氣虛,失於運化,水谷不化,則飲食停積,水液無力轉輸,停積則為痰為飲。所以虛多夾實,虛固然是根本,但實的危害也不容忽視。當外來邪氣或瘀濁痰水等病理產物成為疾病發展的主要矛盾,此時若單純用補不僅不能取得理想療效,反易助邪兩使邪勢愈熾,故而徑攻其邪,或攻補並用,以消其痰濁瘀滯,使臟腑經脈貫通、氣血暢行而諸證皆愈。( 一) 仲景組方體現「 虛則行之」補益葯大多味甘質膩。雖能滋補,但極易阻滯氣機,妨礙血行,故而在補虛方中適當配伍疏利之品,流通氣血,從而使動靜相因,補而不滯,即「 虛則行之」 之義。《傷寒雜病論》中,仲景補益方的組方用藥體現了這一點。如治「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 的炙甘草湯,方中炙甘草通經復脈,《名醫別錄》載:「 通經脈,利血氣一;桂枝、生薑、清酒,辛散溫通,宣散氣機,助心行血而利脈道。如此則陰血可補,氣機可暢,經脈通利,氣血流轉,而其脈可復,心悸自安。再如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的薯蕷丸,方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共調肺之治節,以利一身氣機之宣降,不僅可助柴胡、桂枝、防風昇陽達表、祛除風邪,而且使氣運血活,補而不滯。後世醫家,繼承了仲景這一組方原則,如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明確指出:「 補藥必佐宣通」 ,強調了補虛方中,宣通氣機的重要性。李東垣認為參術補脾,非以防風、白芷行之,則補藥之力不能達。後世的許多補益方,也體現了「 虛則行之」的組方原則。如四物湯,方中地黃、芍藥滋陰養血:當歸《景岳全書》言其「 氣輕味重,可升可降,陰中有陽。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兩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 川芎辛散,為血中之氣葯,《本經逢原》云:「 川芎辛溫上升,入肝經,行沖脈,血中理氣葯也。」 諸葯合用,則本方補血而不滯血,和血而不傷血,正如《成方便讀》所論:。血虛多滯,經脈隧道不能滑利通暢,又恐地、芍純陰之性,無溫養流動之機,故必加當歸、川芎辛香溫潤,能養血而行血中氣者,以流動之。」 如補中益氣湯,方中升麻「 引胃氣上騰而復其本位」 ,柴胡「 引清氣,行少陽之氣上升一,柯琴論日:。補中之劑,得發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氣之劑,賴清氣之品而氣益培,此用藥有相須之妙也。」 由此可知,補中益氣湯中的升麻、柴胡,其作用的根本仍是疏利氣機而氣運血活,合陳皮之理氣和胃,使全方補而不滯。如左歸丸,方中牛膝,《本草正義》言其「 曲而能達,無微不至」 ,。乃流利疏通之品」 ,張景岳言其「 走十二經絡」 ,也是流通氣血之義,從而使左歸丸大補真陰而不壅滯。上述諸方成為補益方葯的經典方、基本方,與方中動靜結合、補行相佐的藥物配伍,有密切關係。由於方中伍以「 行之」 之品,其目的在於流通氣機,且正虛之證,如過用升散,則會耗傷正氣,影響療效,故而疏利藥用量要輕。( 二) 仲景治法體現「 虛則行之」《傷寒論》是一部理、法、方、葯俱全的辨證論治專著,在治法上,涵蓋了中醫 的八法,但又遠遠超出了八法。在辨治因虛致實之證時,或徑攻其邪,或先扶正後祛邪。或扶正祛邪並用,總以邪去正安為目的。1.徑攻其邪疾病的發展過程,是正氣與邪氣相互鬥爭的過程,虛與實的變化貫穿始終。若正氣充盛,處於主導地位,則正盛而邪退;若邪氣亢盛,處於主導地位,則邪盛而病進。當邪實處於主導地位,成為正邪矛盾的主要方面,則針對不同病邪,而採用相應的攻邪法。正如張子和所論:「 邪氣加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挽而留之何也?先論攻其邪,邪去而元氣自復也。」( 1) 除表邪以防變體虛之人感受外邪,所成里有虛而表為實之證,仲景之治,多急除表邪,以防疾病傳變加重。如治產後郁冒證,其虛為「 亡陰血虛」 ,實為「 寒多」 ,症見弦暈,嘔不能食,但頭汗出等症。此時若僅治以滋陰補血,則外寒不解,郁必不散,且補藥亦難見效。仲景之用小柴胡湯,重用柴胡,解散寒郁之邪,利樞機而和陰陽,待郁冒隨「 身戢然汗出而解」 後,可再續與調補之荊善其後。尤在涇道:。惟此法為能解散客邪而和利陰陽耳」 。即說明論治之要,以除邪為先著。再如柔痙證、風濕兼表虛證,雖其人有氣弱津少、血虧諸虛,仍急除體表之邪,以免留則生變。正如程鍾齡所論:若其人本體素虛,而客邪初至,病勢方張,若驟補之,未免閉門留寇。」( 2) 除痼邪以安正對於痼邪留滯所致之病,由於痼邪留滯經隧,堅結難祛,致病歷月經年,耗損正氣,若扶正以祛邪,不僅不能祛邪,反有助邪之患。因而伸景之治,以徑除痼邪立法。如治五勞虛極挾有瘀血之證,其證見身體贏瘦、腹滿不能飲食、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等。因其食傷、憂傷等使氣血運行不利,瘀滯日久變為干血停著,不但無法濡養機體,反而阻塞脈中,阻礙新血化生,即唐容川之論。瘀血不行,則新血斷無生理」 。若因五勞虛極而欲行補法,則因干血阻滯,且「 脾胃虛損」 ,生化乏源,補而無益,且助邪而使邪結更甚。故以攻逐停滯之干血痼邪為要,使瘀去脈通,脾用得復,化生氣血以圖恢復。張仲景治用大黃蟪蟲丸,方中以推陳致新、力宏效專的大黃為帥,輔以桃仁、乾漆、水蛭、虻蟲、蠐螬、蠛蟲以活血祛瘀通經,杏仁、黃芩理氣清熱,地黃、芍藥養血和血,甘草、白蜜益氣和中。並且處以丸劑緩圖,使贏瘦之體可承受藥力,以緩除痼結之干血,令瘀去脈通而新血自生。故對五勞虛極贏瘦而有瘀血者,雖然治 不主補,但是借攻為補,使瘀去新生,自能復原。另如鱉甲煎丸治瘧母和硝石礬石散治女勞疸兼瘀血濕熱,二者都有痼邪留滯體內,所以前者以大隊攻逐藥物破血逐瘀、利水消痰,後者以硝石、礬石祛瘀血、利濕熱。另如婦人病中以下瘀血湯治干血著於腹下所致的腹痛,此方以大黃盪逐瘀血,桃仁活血化瘀,蚊蟲逐瘀破結,三物合用,破血之力頗猛。雖婦人產後氣血不足,但是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補益亦不著力,所以急以下瘀血湯祛除瘀血為要。( 3) 急下之以存陰。少陰病為傷寒六經病發展過程中的危重階段,多表現為心腎兩虛之證。病變過程中,若出現腸腑燥實,灼傷真陰,真陰將竭之自利清水,色純清,心下痛,口乾燥或腹脹,不大便者,此即少陰病三急下證。仲景當機立斷,用大承氣湯急下之,以挽救將竭之真陰。寓救陰於通下之中,意在存津而後養陰,開後世以瀉代補法之先河。此時之下,皆為救陰而設,不在奪實,奪實之下可緩,存陰之下不可緩。正如《醫宗金鑒》所論:「 當以大承氣湯急瀉胃火以救腎水。若復遷延時日,腎水告竭,其陰必亡,雖下無及也。」2.先扶正後祛邪對於某些因虛邪致實之證,邪氣雖盛,但機體過於虛弱,正氣虛衰不耐攻邪。若同時兼以祛邪非但邪氣難除,反而更傷正氣,因而仲景之治,先扶其正氣,待其正氣充盛,可耐攻伐時再祛其邪,亦如《醫學心悟》所論:「 夫以贏弱之人,虛細之脈,一旦而熱邪乘之,是為正虛邪盛,最難措手,更有脈虛體弱不能勝任者,則先補之而後攻之。」《傷寒論》98條「 渴而飲水嘔者,柴胡不中與之也」 ,渴而飲水嘔者,屬脾陽虛,小柴胡湯中雖有人蔘、炙甘草、大棗能補益脾胃,但有柴胡之疏散,黃芩之苦寒,半夏之溫燥,生薑之辛散,都會耗傷人體正氣,因而不能投以小柴胡湯。《傷寒論》100條:「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外受風寒,其脈應浮,今浮取脈來滯澀,是中焦虛寒,氣血不足;沉取脈帶弦象,是邪已入少陽,氣血失和。氣血虛弱則經脈失養,氣血失和則經氣滯澀,故腹痛明顯。病屬中虛而有少陽邪郁。而由上條可知,對中焦虛寒、氣血不足之人,不宜徑投柴胡湯,恐其苦寒更傷中氣,而引邪深入.是以先補其虛,復其氣血,故投以小建中湯,一則補其氣血,緩急止痛;一則扶正以利祛邪外出。中氣復建之後,再投以小 柴胡湯,樞轉少陽樞機,則諸證自除。再如《傷寒論》91條:「 傷寒,醫下之,續礙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傷寒誤下,脾腎陽虛,水谷不化,清濁不分,故而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則表證仍在。里陽已虛,不堪發散,因而先以四逆湯溫里回陽,再以桂枝湯解表。3.祛邪扶正並用對某些本虛標實之證,如果單純補正則易戀邪,單純祛邪又易傷正,所以仲景治以扶正祛邪並用,從而使邪祛而不傷正,扶正而不戀邪,同時謹察虛實所在而施以不同扶正、祛邪之法。( 1) 消補並用《傷寒論》66條「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主之。」 其由汗之太過,損傷脾陽或素體中虛之人,因汗而脾陽愈虛。脾司運化轉輸而主大腹,脾陽不足,運化失職,轉輸無能,氣滯於腹,形成本虛標實之腹脹滿。若單行其氣滯,則更傷脾陽,若單補脾,則使其滯更甚,如尤在涇所論:「 發汗後,表邪雖解而腹脹滿者,汗多傷陽,氣窒不行也,是不可以徒補,補之則氣愈窒,亦不可以徒攻,攻之則陽亦傷」 .故治以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方中厚朴行氣消滿、燥濕而溫運,半夏、生薑辛以散結通滯而治腹滿,甘草、人蔘補益脾胃,助其健運,合之則為消中有補而治脾陽虛所致的氣滯腹滿。方中厚朴、生薑俱用至半斤,半夏用至半升,甘草二兩,人蔘一兩,由此則知本方重在行氣化滯,少佐以人蔘、甘草者,恐其用量重而礙邪也。( 2) 扶正解表並用桂枝湯方中以桂枝、生薑辛溫散寒,解肌祛風,芍藥、大棗、炙甘草和營益陰,其功效正如柯琴所論「 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 。由於本方邪正兼顧,故而又可用治婦人產後中風。婦人產後營衛不足,感受風寒之邪,邪束肌表,衛強營弱,出現頭痛、惡寒、發熱、汗出,同時由於表邪內迫,胃氣不和而心下痞、乾嘔,既有正氣不足於內,又有風寒羈留於表。治用桂枝湯,一方面解肌祛風,祛其在表之風寒,一方面滋陰和陽、扶助正氣,亦顧護了婦人產後多虛的病理特點。( 3) 養陰攻下並用《傷寒論》247條之脾約證,其胃中有邪熱,而脾陰不足。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胃中燥熱,約束脾之轉輸功能,不能行其津液,致使津液偏滲於膀胱,而不得濡潤腸 道,故小便數,大便硬,治用麻子仁丸,方中以麻仁、杏仁、芍藥滋陰潤燥以治脾弱,大黃、枳實、厚朴瀉熱通便以治胃強。( 4) 溫陽利水並用水為陰邪,非陽莫化,綜觀《傷寒論》中所有陰水,仲景都是溫陽而利水,而非單利小便。如《傷寒論》316條之陽虛水泛證,因腎陽衰憊,不能溫化,水氣泛濫致有諸見證。治用真武湯,方中以附子、白朮、生薑溫補脾腎陽氣以散水,治陰水之本,茯苓、芍藥利小便而使邪有出路,治陰水之標。以上所述,充分論證了「 虛則行之」 的l f缶床意義。張仲景在虛證的治療中靈活運用祛邪法,提示我們在臨床治療虛證時,且莫見虛即補,而要明辨標本緩急,細察虛中盛候,根據具體病證的病機特點,靈活運用中醫的治則治法。所以,「 虛則行之」的核心仍是中醫的辨證論治,因而探究「 虛則行之」 之理,既可深化對中醫辨證論治的認識,也可為中醫的臨床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二、仲景「 虛則行之」 辨治法與柴胡理中湯柴胡理中湯由小柴胡湯合理中湯組成,具有溫運中焦、樞轉少陽、疏肝行氣的功用,用於治療中焦虛寒、肝氣橫逆之證。脾胃升降為少陽所主,疏暢少陽可利脾胃之升降,故而本方對於脾胃虛寒,無肝氣橫逆者也可應用。並且小柴胡湯伍以理中湯,雖有柴胡、黃芩、半夏之耗散而無傷正之虞,體現了「 虛則行之」 的辨治法思想。( 一) 少陽與脾胃虛寒仲景在《傷寒論》中明言中焦虛寒者不可與小柴胡湯,而小柴胡湯是少陽病的主方。《傷寒論》98條云:「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得病六七日,見脈遲浮弱、惡風寒而手足溫,是太陰不足而有表證,此病在太陽,虛在太陰,治當溫中解表,醫不見查,而屢用攻下,使脾陽更虛。脾虛失運,受納無權,經氣不利,水道不調,故不能食、頸項強而小便不利;邪在太陽,寒濕阻滯,累及肝膽疏泄,氣機郁滯,膽汁外溢,故脅下滿痛而面目俱黃。治當溫中化濕。嘔、脅下滿痛、不能食、渴、小便難,皆可見於小柴胡湯證,若因此而誤投以小柴胡湯,由於柴胡升散,黃芩苦寒,半夏辛燥,會更傷太陰,以致出現泄利下重、食谷則噦之證,因而禁用小柴胡湯。而在其後的條文中又示對中焦虛寒而有柴胡證之人,小柴胡湯的運用法.《傷寒 論》100條云:「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陽脈澀,是中焦虛寒,氣血不足;陰脈弦,是邪入少陽,少陽氣盛。少陽氣盛,逆乘脾土,故腹中急痛。當治以小柴胡湯疏泄少陽。但從《傷寒論》第98條可知,對此太陰不足之證,如果徑與小柴胡湯,則會更傷中氣,引邪深入,而變證叢生。故而仲景之治,先投以小建中湯以溫運中焦,補其氣血,復其中氣,補太陰之不足,同時緩急止痛,扶正以助邪外出。而後再以小柴胡湯疏泄少陽,則腹痛可愈。正如《傷寒尋源》中所說:。中土虛餒,非甘不補;木受土克,非酸不安。必先以小建中湯,扶植中氣,土氣既實。若不差,再投以小柴胡湯,疏土中之木。用藥自有先後,非先以小建中姑為嘗試也。」 這種「 先與小建中湯,再與小柴胡湯」 之舉,也體現了「 先扶正再祛邪」 的虛則行之辨治法。由以上兩條可知,對太陰不足者,小柴胡湯並非不可用。《傷寒論》100條先以小建中湯復其太陰,使太陰可以受葯,再投以小柴胡湯之例,即示人以此種情況下的小柴胡湯運用法。後世醫家將先後兩步合而為一,即為柴胡建中湯。( 二) 少陽與脾胃升降脾胃居於中焦,脾為陰土,喜燥而惡濕,主運化,主升清;胃為陽土,喜濕而惡燥,主受納腐熟,主通降,兩者剛柔相濟,相互為用,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脾胃升降是脾胃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的基礎。脾胃升降正常,就能維持如《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所說的「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的正常升降運動,因而李東垣亦云。在人則清濁之氣皆從脾胃出」 。《素問· 經脈別論篇》日:「 食氣人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 這是對人體飲食消化、水液代謝過程的扼要概括。在這一過程中,脾升胃降起到了關鍵作用。飲食物通過胃的受納腐熟、脾的運化吸收,其精微部分由脾的升清上達心肺,經心肺的主脈功能,內養臟腑、經脈,外濡肌腠百骸;而糟粕則由胃的降濁下輸腸腑以排出體外。故張錫純謂:「 脾主升清,所以運津液上達,胃主降濁,所以運糟粕下行」 ,李東垣謂:「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秦伯未也說:「 胃主納,脾主運,胃主降,脾主升,胃當通,脾當寧」 。由此可知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此種作用亦是在脾胃升降的過程中實現的。脾升胃降和暢,升降有序,清升濁降則脾胃功能正常,一 旦脾胃升降失常,便會氣機逆亂而諸證叢生。即如《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所說:「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chen( 月真) 脹」 ,因而「 脾胃之病,當辨其升降二字,蓋脾氣下陷而病,即不下陷而但不健運亦病,胃氣上逆而病,即不上逆而但不降者亦病矣。」《素問· 陰陽離合論》日:「 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 樞」 之本義,是指運轉門戶之樞軸,如《說文解字》云:「 樞,戶樞也。戶所以轉動開閉之樞機也。」 由此引申出運轉、動而不窮之義。。少陽為樞」 是以取類比象的方法,說明少陽的功能特點有如樞機而能調暢太陽、陽明表裡陽氣的升降出入,從而調節一身氣機。少陽包括膽與三焦,膽腑附於肝,內藏精汁,主疏泄而利胃腸。吳鞠通云:「 蓋膽為少陽,主昇陽氣之先,輸轉一身之陽氣,體本陽也.」 李東桓云:「 膽者,少陽春升之氣。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餘臟從之,所以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 故肝膽調節周身氣機,尤以膽為中心。且膽內寄相火,宣布三焦,流暢通達,充斥表裡,溫煦周身,正合樞之本性。三焦主氣化,決瀆水道,主持諸氣,遊行相火,歷經五臟六腑。因此三焦作為臟腑之間的聯繫,氣化的處所,營衛水谷諸氣周流的通路,能加強各臟腑密切協作。由此可見,「 少陽為樞」 反映了少陽為人體氣機升降出入之樞,具有促進並調節內外上下氣機運動的作用。少陽樞機的正常與否,對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若病至少陽,則易致樞機不利,膽火失和,水道不通,上下蔓延,殃及臟腑,則正氣不能振奮以御邪,上下臟腑不能相濟,其原因不在正虛不舉,而在氣機不暢。少陽為人體一身氣機之樞,調節全身氣機之升降出入,故脾胃之升降,實由少陽所主。因而《素問· 寶命全形論》雲「 土得木而達」 ,周學海在《讀醫隨筆· 升降出入論》中云:。世謂脾為升降之本,非也,脾者,升降所由之徑也;肝者,升降發始之根也。」 李東垣在《脾胃論》亦言:「 脾升胃降,有賴少陽之轉樞焉。」 由於脾胃升降由少陽所主,故而治療脾胃升降失常之病證,可調暢少陽之樞而利脾胃之升降,如李東垣所說:「 膽氣不升,則飧泄、腸游不一而起。」調暢少陽,以利脾胃升降,《傷寒論》中也有實例。如《傷寒論》中小柴胡湯證之喜嘔,柴胡桂枝湯證之微嘔,嘔乃胃氣上逆所致,以小柴胡湯開少陽結氣,全氣機通利,胃氣和降而嘔逆自除。再如230條的。不大便而嘔」 ,亦是脾胃升降不利所致,服小柴胡湯後,嘔止便通,仲景釋之日「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湒 然汗出而解」 ,實是小柴胡湯疏達少陽而利其樞機,樞轉氣活,則氣機調暢,臟腑暢利,正如劉渡舟教授「 」 所言:「 小柴胡湯擅開肝膽之郁,故能推動氣機而使六腑通暢,五臟安和,陰陽平衡,氣血調諧,故其功甚捷,而其治又甚妙。故無麻桂而能發汗,無硝黃而能通便,無芩術而能利水,無常山、草果而能治瘧。所謂不跡其形,而獨治其因,郁開氣活,其病可愈。」( 三) 柴胡理中湯方葯分析柴胡理中湯由柴胡、黃芩、半夏、乾薑、白朮、人蔘、大棗、炙甘草組成。柴胡:味苦微辛,氣平微寒。『神農本草經》;「 主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素問· br="br">黃芩;昧苦,氣平、大寒。《醫學衷中參西錄》:「 善入肝膽清熱,治少陽寒熱往來。兼能調氣,無論何臟腑,其氣鬱而作熱者,皆能宣通之。」 《本草綱目》:「 治手足少陽相火,黃芩亦少陽本經葯也。」 《本草求真》;「 邪在少陽膽經,得此以為清理。」黃芩苦寒沉降,入少陽經而降少陽逆氣,助少陽樞轉。半夏:氣微寒,味苦辛,氣平,沉而降。《本經逢原》:「 半夏為足少陽本葯。」 《本經逢原》:「 為足少陽本葯,兼入足陽明太陰。」 《本草圖經》:「 胃冷嘔噦,方葯之最要。」《葯類法象》:。大和胃氣,除胃寒,迸食。」 《本草思辨錄》:「 為治嘔吐胸滿之要葯。」辛則能開能散,平則降逆,半夏可散結滯,復氣機升降,所以有降逆氣、止嘔吐之功。《葯鑒》:「 蓋脾胃之所喜者,燥也,所惡者,濕也。半夏性燥而去濕,故脾胃得之而健也。」乾薑:味苦辛,氣溫,大熱。《神農本草經》:「 主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腸辟下痢。」 乾薑稟天地之陽氣,味辛而氣溫,辛可散邪開結,溫可除寒通氣,故可治胸滿咳逆上氣,寒冷下痢,止腹痛。《本草乘雅》:「 味辛氣溫,宣發生陽之氣, 充益火大之源,以消陰翳冷氣,寒酸木僵。」 《本草思辨錄》:「 色黃白而氣味辛溫,體質堅結,為溫中土之專葯。」 乾薑溫運中土,遂脾胃之用,脾胃虛寒之證必不可少。白朮:味甘、辛、苦,氣溫。《藥性論》:「 治水腫脹滿,吐嘔逆,腹內冷痛,吐瀉不住,及胃氣虛冷痢。」 白朮氣味芳香,苦甘而溫,溫可勝寒,苦能燥濕,芳香可醒脾,故可用治脾有寒濕之霍亂吐逆、腹內冷痛。徐靈胎雲;。自術氣香而性溫,味苦而甘,皆屬於土,故宜補脾土。」 《本經逢原》:「 白朮得中宮沖和之氣,補脾胃藥以之為君,脾土旺則清氣升而精微上,濁氣降而糟粕輸。」 故白朮健運脾氣而利脾胃升降。人蔘:味甘,氣溫、微寒。『神農本草經》;。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日,開心益智。」 《景岳全書》:。陽中微陰,氣虛血虛俱能補.」 《本草蒙筌》:「 諸虛兼調,五臟俱補。」 人蔘得天地精英純粹之氣以生,性稟中和,不寒不燥,形狀似人,與人之氣體相似,故於人身無所不補。大棗:味甘,平,性溫,無毒。《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肉厚色赤,得火之色,土之味,故能健立中焦,溫養脾胃,為後天之本。萬物生於土,土氣充盈,諸經自皆受益矣。」 是大棗辛卜脾,氣血生化之源,而通補一身。《本草經疏》:「 甘能解毒,故主和百葯。」 大棗緩猛葯悍厲之性,使不傷脾胃,是以十棗湯、葶藶大棗湯諸方用之。炙甘草:味甘,平。無毒。《葯類法象》:「 炙之則溫,能補上焦、中焦、下焦元氣,和諸葯,相協而不爭,性緩,善解諸急,故名國老。」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甘能補中氣,中氣旺則臟腑之精皆能四布,而驅其不正之氣也。」《醫學衷中參西錄》:「 甘者主和,故有調和脾胃之功,甘者主緩,故雖補脾胃而實非竣補。」小柴胡湯方中,柴胡升散,合黃芩苦降,一解少陽鬱氣,一清少陽鬱火,升散又可助少陽鬱火之清透,二葯相合,則少陽鬱氣得開,鬱火得清,而復少陽樞機之能,同時二葯一升一降,亦有斡旋氣機之妙:半夏合於姜,辛開苦降,開結散滯,助少陽樞轉,利脾胃升降;人蔘、炙甘草、大棗健脾益氣和中,扶正祛邪,健旺中土;白朮甘溫,健脾益氣,奠安中土,「 為脾臟補氣第一要葯也」 (<本草求真》),李士材云:「 br="br">使全方不因寒熱異性,攻補異味面功用相抵。柴胡理中湯臨證運用柴胡理中湯用於脾胃虛寒、肝氣橫逆之證,有較好的療效。但臨床上對只見脾胃虛寒,雨不伴有肝氣橫逆者,用柴胡理中湯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且優於單純用理中湯。究其理,是由於少陽對脾胃升降的調控作用。如李東垣在《內外傷辨惑論》中云:「 夫元氣、谷氣、榮氣、清氣、衛氣、生髮諸陽上升之氣,此六者,皆飲食入胃,谷氣上行,胃氣之異名,其實一也。」 明確指出了「 生髮諸陽上升之氣」 ,即少陽之氣與脾胃之氣關係密切,敬樞轉少陽,即可升發脾胃清陽之氣,以行春夏之令。本方以理中湯溫運脾陽,以小柴胡湯樞轉少陽而使脾胃之氣敷布周身,補而不滯,行而有度,內在的蘊含了仲景。虛則行之」 的學術思想,這是取得良好臨床療效的根本原因。這裡的「 虛」 是指脾胃之虛,用理中湯溫補脾胃,「 行」 是指用小柴胡湯樞轉少陽,行脾胃之氣,以柴胡升脾氣,以半夏降胃氣,使脾胃之氣升降有節,自然有利於脾胃虛寒證的恢復,這就是不伴有少陽證的脾胃虛寒證用柴胡理中湯效果遠比單純用理中湯要好的根本原因所在。根據導師的臨床經驗,在辨證論治原則的指導下隨症加減,主要加減法如下:陽虛較重,畏寒、手足不溫者,加乾薑、附子,黃芩可去之,或用少量;胃脘或腹部隱痛者,當遵仲景小柴胡湯方後註:「 去黃芩,加芍藥」 ,同時酌加元胡、良姜、香附、小茴香;氣虛明顯者,加黃芪、四君;食滯噯腐加萊菔子、焦三仙;腹瀉者,加草果、厚朴等.現舉驗案兩例說明之。案一:王某,女,6l 歲,2006年3月1日初診。飲食生冷即腹痛、腹瀉,伴見周身疼痛。習慣性便秘多年,時感胃腹撐脹,飯後加重。喜呃氣,口乾,但飲多更覺口乾難忍。身乏力,喜卧,懶動,時感兩脅作脹。舌淡有齒痕,脈弦。辨證為脾胃虛寒,少陽氣滯。治當溫脾散寒,疏肝散滯。方葯:乾薑5g,白朮12g,党參l O g,雲苓12g,柴胡6g,半夏8g,黃芩3g,焦三仙各15g,青陳皮各15g,赤白芍各15g,元胡12g,當歸l O g,桃仁l O g。前後共服9劑而諸證皆除。患者脾胃虛寒。無力消磨水谷,故見腹痛、腹瀉。運化無力,氣機郁滯,則胃腹 撐脹。飯後更滯而撐脹加重。胃中濁氣不降,逆而上沖,則喜呃氣。少陽樞機不利,津液失布,則口乾便秘。肝氣橫逆,則見兩脅作脹。氣機阻滯,飲多水停,正津不布而口乾難忍。營衛化生於中焦,脾胃虛弱,在表之營衛不和,氣血不調,肌肉失養則周身疼痛。身乏力、喜卧、懶動、舌淡有齒痕皆是氣虛之象,脈弦示肝膽氣滯。治用柴胡理中湯加味,方中以理中湯溫運脾陽,小柴胡湯疏肝理氣、樞轉少陽,加雲苓健脾益氣,青陳皮行氣導滯,焦三仙消食助脾運化,元胡行氣活血,赤白芍、當歸、桃仁和血養血而止身疼痛,又可潤腸而通便。是證既有脾胃虛寒,又有肝膽氣滯,治以柴胡理中而諸證皆愈。案二崔某,男,24歲,2007年1月15日就診。吐瀉交作二日。昨日劇烈運動後飲冷過度,遂致上吐下瀉。瀉下清稀如水樣,夾雜不消化食物.胃中隱痛,腹脹,不欲飲食,乏力懶動。舌淡苔滑,脈弦緩。證屬脾胃虛寒,升降逆亂.治當溫運中陽,化濕止瀉。方葯:附子9g(先煎),乾薑15g,白朮15g,党參15g,柴胡6g,黃芩6g,半夏9g,炙甘草9g,草果12g,厚朴12g,茯苓9g。服一劑而吐利止,續服3劑而痊癒。患者運動後過度飲冷,中焦陽氣大傷,脾胃失降失司,氣機逆亂故有諸見證。方中以理中湯加附子復其中焦陽氣,小柴胡湯調暢少陽,助脾胃升降,故一劑而吐利止,續服3劑而痊癒。是證無少陽見證,而施之以小柴胡湯療效卓著,說明了少陽對脾胃升降的主導作用,也證實了「 虛則行之」 的臨床療效。

推薦閱讀:

當總理夫人很難?周恩來做的什麼「君子協議」引鄧穎超發此感慨
[幽蘭]花中君子 高潔清雅
花中君子蘭
【光明論壇·溫故】君子喻於義
君子蘭養護

TAG: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