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品的「陷阱」,你掉進去過嗎?

進口食品的問題

進口食品非常貴也非常好的概念相信已經紮根在很多人的心中。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可能會讓大家更加理性的看待進口食品。

日前我們在海淀法院官網留意到一件案件。

案件中消費者因為購買的進口食品沒有中文標示,以及鐵鋅含量不符合我國進口食品標準起訴店商平台。

巧合的是,我們手中也有一份為準入中國市場的進口食品名單。

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未准入原因多是營養含量不符合我國標準。

這麼多的未准入不禁讓我們思考我國對待進口食品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買到的進口產品都是合格的嗎?

進口食品的標準

要明確的是,因為進口食品需要在我國境內銷售,被我國居民食用,所以進口食品就要符合我們國家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在進入我國市場前,要經過非常完善的流程

  1. 進口商必須擁有海關及檢疫的進出口備案。
  1. 進口商需像國家工商部門申請(食品流通許可證)。
  1. 所指預包裝食品進口首先辦理標籤的諮詢報告取得認監委的合格進口允許。
  1. 產品得到允許後發貨需辦理標籤備案。
  1. 尋求報關公司代理為其進行辦理商檢抽樣報關等事宜。
  1. 取得中國檢驗檢疫局的合格證書,產品加貼中文標籤即可出售。

各種各樣的進口食品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並且越來越受到歡迎。

是因為消費者覺得進口食品更健康、營養元素更豐富、含量更大。

但其實很多進口食品是需要添加營養強化劑來彌補食品在正常加工、儲存時造成的營養素損失。

而補充營養強化劑,需要因人而異,每日人均攝入量、居民飲食習慣等,都會致使各國間標準存在差異。

這些差異就會導致進口食品營養強化劑的超標,無法通過我國食品標準。

雖然說適量補充營養素有好處,但是如果過分「補充」,則會打破體內平衡,引發疾病。

我國相關規定明確表示:

營養強化劑的使用不應導致人群食用後營養素及其他營養成分攝入過量或不均衡,不應導致任何營養素及其他營養成分的代謝異常;

不應鼓勵和引導與國家營養政策相悖的食品消費模式;

不應通過使用營養強化劑誇大食品中某一營養成分的含量或作用誤導和欺騙消費者等。

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營養強化劑超標是存在潛在健康危害風險的。

例如維生素D,很多消費者都知道,維生素D缺乏會造成兒童佝僂病、成人骨質疏鬆等,卻很少有人知道,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D會導致中毒。

謹慎選購

其實不管是進口食品還是國產食品,都應理性選購,在正規渠道購買,才能保護自身健康

最後依舊送上貼心提示

購買進口食品一定要認準這四項標識

一.看包裝上是否有中文標籤

標籤的內容不僅要與外文內容完全相同,還必須包括以下幾項內容:食品名稱、配料成分、凈含量和固體物含量、原產國家或地區、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貯藏指南、製造、包裝、分裝或經銷單位的名稱和地址、在我國國內的總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

二.看是否貼有激光防偽的「CIQ」志

「CIQ」是「中國檢驗檢疫」的縮寫,該防偽標誌是從2000年開始對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食品統一加貼的。如無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開具的「CIQ」標誌,消費者有權向經銷商索要查看「進口食品衛生證書」。

三.看產品條形碼

編碼具有唯一性,它要求一個商品項目、一家廠商或一個國家(地區)只有一個代碼,當商品項目、廠商、國家(地區)已經確定,就永不改變。消費者在選購進口食品時,應拒絕購買不具有條形碼的食品。

四.看經銷商有無進口 食品衛生證書

該證書是檢驗檢疫部門對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合格後簽發的。證書上應註明進口食品包括生產批號在內的詳細信息。只有貨證相符,才能證明該食品是真正合法進口的。


推薦閱讀:

怎麼提升進口食品加盟店的競爭力
[轉載] 進口食品卡夫因銅超標 兩月內兩次上黑榜
1月主要三類進口食品不合格·杭州日報
【微常識】 進口食品沒你想得那麼安全,選購技巧快學起來!
買對了嗎?教你鑒別進口食品的真假

TAG:食品 | 進口 | 進口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