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教育不是灌輸,而是喚醒
[轉載]教育不是灌輸,而是喚醒 2016-07-15 16:14閱讀: 原文地址:教育不是灌輸,而是喚醒 原文作者:
X教育不是灌輸,而是喚醒。認真說來,一個人受另一個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學家)的「影響」是什麼意思呢?是一種自我發現,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著的東西被喚醒。對心靈發生重大影響的,絕不是一種灌輸,而是一種共鳴與抗爭。無論一本著作多麼偉大,如果不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和抗爭,它對於我們來說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這是周國平在《開卷未必有益》一文中的一個觀點,我第一次讀到它時,有「心若掛鉤之魚,忽得解脫」之感,我想,這就是心靈被喚醒的體驗。真正的閱讀,就是一個人的心靈不斷被喚醒的過程。湊巧的是,我在林語堂的《讀書的藝術》一文里發現了另一個類似的見解:「我認為一個人發現他最愛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識發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間的確有一些人的心靈是類似的,一個人必須在古今的作家中,尋找一個心靈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這樣他才能夠獲得讀書的真益處。一個人必須獨立自主去尋出他的老師來。」外緣與心靈相似,是喚醒得以發生的根本條件。當外緣與心靈相似時,這時產生的體驗是澄明、愉悅或者興奮,當外緣與心靈的真實相背時,產生的體驗則是拒絕和抗爭,甚至厭惡。所以,我們很難教給別人任何東西,我們只能為他人提供一種恰當的善緣,讓別人藉此去發現一些東西。在我看來,教育不是一種自外而內的過程,而是一種內外呼應。它先是點燃,而後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心領神會。中國禪宗里,有很多這樣的教育案例,啐啄同時、拈花微笑等,我想,這大概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把!人心如鏡,具有「光明能見」的特性。其實一切清澈晶瑩的東西都有反映能力。了解了這一點,我們便能理解為什麼在向上的善行環境中人心就變善,在下墮的惡行的環境中人心就變惡。我認為,人心對外界的事物具有一種物理上的反射作用。當我們給他人帶來風雨、憂鬱、黑暗和悲觀時,他人也會報之以風雨、黑暗和悲觀。同樣的,人為什麼冷漠?「生硬的話、粗暴的行為、強制的辦法,這一切都蹂躪人的心靈,使人對周圍世界和自己採取了冷漠的態度。」(蘇霍姆林斯基語)很顯然,如果你希望你的學生能學得快樂,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那麼你就應該用教師職業的尊嚴和內在的歡樂來喚醒;如果你希望你的學生能體驗到美感,那麼你就應該用閱讀美的作品來喚醒。精神的解放用自由的精靈來喚醒,創新用求真、求異來喚醒,真誠用平等來喚醒。如果我們自己不是一團火,就很難將另一顆心點燃,這就是喚醒的全部內涵。( 摘自《教育藝術》2006年第三期 李君輝袁志芳/文分數是神馬東東 郭永強 2016-07-10 分類:教學反思當談論分數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近日,一則學生道歉拖後腿事件的曝光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昆明武成小學一名老師,要求期末考試語文低於平均分96分以下的同學站到講台上,跟老師以及96分以上的同學道歉,說「自己拖後腿了」。前不久,一名基層教師撰文稱,很多中小學教師為了成績而教孩子作弊。面對這些讓人大跌眼鏡的教育方式,筆者在反思師德及教育能力的同時更願意追問:現在孩子的分數在我們眼中究竟意味著什麼?當我們談論孩子的分數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具體來說有三個問題。一問老師,分數等於教育嗎?沒有誰堂而皇之地說教書育人就是抓分數,但在不少老師眼裡,分數不只是衡量孩子學習的標準,更是一種教育結果。教出好成績才是好老師,高升學率才是好學校,其餘都要讓位於此。由於學生成績與考核評價、績效工資、職位晉陞等掛鉤,教育中瀰漫的是分數、升學率,而不是育人。這雖有誇大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現狀。二問家長,分數等於成長嗎?與成長相比,成長是第一位的,成績是第二位的。但實際上,有多少孩子的成績單承載著家長攀比的資本以及孩子被規劃的未來?考得好就捧上天,考得差就一無是處。「你考不到XX名,看我怎麼收拾你!」「人家某某又考了XX分,再看你?」去年春節前,柳州一小學生在期末試卷上給閱卷老師留言:「老師,給個80吧!80好過年,求您了。」家長能體味出這背後的無助與忐忑嗎?三問社會,分數等於成功嗎?高考進行了這麼多年,整個社會對「狀元」的追捧熱度不減。「成績好——考上好大學——好工作——好前途;成績差——考差大學(或考不上大學)——差工作(或失業)——差前途」,這是所謂的「人生軌跡」。現代社會固然是個競爭社會,但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僅靠一沓分數就能換取幸福嗎?幸福的人生需要更多的支點,現實生活一再重複演繹著這句話,為什麼還是有一些人不肯買賬?人生起步階段的教育,重在良好習慣的養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講中指出:「培養孩子充滿詩意、熱愛生命的精神,培養孩子不管遇到什麼艱難挫折都對未來有信心的勇氣,培養孩子熱愛讀書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感到生長在這個社會裡是有尊嚴地活著的,這就是教育最重要的內容。」過度追求成績一定得不償失。寫到這裡,我不由想到曾風靡朋友圈的一段話:「不管成績怎樣,請摟著孩子稚嫩的肩,對孩子說:寶貝,你辛苦了!祝賀寶貝戰勝了複習的艱難。學習是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一時跌倒了,沒關係,爬起來再跑,來得及!不要讓『分數』抹殺了孩子陽光般的心和笑容!」與開頭一幕相比,這段話充滿了教育的溫度和理性。兩者之間的強烈反差,形象地勾畫出教育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希望夢想早日照進現實,我們可以輕鬆平靜地談論孩子的分數。(作者李紀超)語文,你是什麼?潘金翠 2016-07-04 分類:教學反思 語文,你是什麼?肖培東語文里有什麼?生活和人生。「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孔慶東),那麼,語文課又應該是怎樣的?站在厚實的文本中,我肆意地勾勒著,我思想的線條觸向空曠與悠遠。可以是一首歌,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或者是周杰倫的《發如雪》。抒情的旋律,剔透的歌詞,「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解釋開來就是文學中意象之美,「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別 /我焚香感動了誰/邀明月 讓回憶皎潔 /愛在月光下完美」,申發開去便是語言中修辭之妙。可以是一件藝術品,梵高的《向日葵》,在潑瀉的黃色中窺見的是一種深埋在靈魂深處的世界動態與自我願望,然後你知道了什麼是選材什麼是象徵;或者那尊斷臂的維納斯,在唯美的凝視中觸摸文學中的空白藝術。可以抽象為歷史的碎片,可以整合成時間的布局;可以是高山的傾訴,可以是依水的沉思;可以咀嚼清晨的霞光,可以感慨黑夜的星星;可以是社會熱點的爭論,可以是時代風雲的濃縮;可以是易中天的講壇或者劉翔的欄杆,可以是上海的外灘或者北京的奧運暢想;可以是祖母的白髮真情,可以是村口的老樹枝椏……一句話,小課堂,大世界。一句話,大語文,大生活。是一種風度,是一種氣質,是一種涵養。有寬廣的文化視野,更有對文化的深細感知和體認。擺脫浮躁之風,拒絕淺嘗輒止,揭去浮喧聲浪表面繁華的課堂教學流行面紗,在閱讀中呈現生命主體在文本學習中留下的精神印記。所以,語文課,首先必須是文本閱讀課,有朗朗的書聲,有真誠的對話,有主動的揣摩,有深刻的反思,有精神的升華。它過濾了冗長與瑣碎的分析,它剔除了乏味與枯燥的肢解。它有預設,它更有生成。它緊扣文本,又不拘泥文本,它「不是他者語彙的陳述與疊加」,而是要找到真正的「我的理解」(鄧紅梅)。它不需要太多的華麗來包裝,課件多媒體只是適時的點綴,視聽資料也只能安靜地開花。因為,語文課呼喚真實,即使是真實的尷尬真實的停滯,也是我們在交流與學習中真實的收穫。純正的語文,純正的閱讀,真情投入,真情感動,同時,閱讀求知的有效手段靈活多樣,只是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喚醒心靈走進心靈。「碧波深處有珍奇」,讀著錢夢龍老師給我的教學建議,我努力設計著這樣一種語文課堂——大氣,簡潔,清晰,深刻.有細節之實,有靈動之美,看似簡單,實在是絢爛至極歸於平淡的境界,我就在這樣的感召下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於是,我看到。紮根於文本的土地上有一片繁茂的森林,那片森林,叫做語文。
分享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創新才是最好的創新?
※我在美國當博導: 親歷博士生教育(全)
※MOOC為傳統教育敲響警鐘
※自主招生的出現是否使得教育更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