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帖 | 看透水中的氮循環,有針對性的進行肥水調水
水產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根據水中氨氮、亞硝酸鹽和硝酸鹽三者的轉換及平衡關係,進行有針對性的肥水等。一、有進有出叫平衡
我們講的平衡主要指氮、磷、鉀的平衡和魚、藻、菌的平衡。氮、磷、鉀,這些基礎物質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二、水體氮源
我們都知道水裡面有很多的氮存在,比如我們最常說的氨氮、亞硝酸鹽,這兩個指標如果超標會對魚體產生毒害。除此之外,水裡面還有有機氮和硝酸鹽形式的氮源。有機氮是比較專業一點說法,魚塘裡面的基肥和魚類產生的糞便可以歸納到有機氮範疇。水體的無機氮是在有機氮的基礎上經過細菌的氨化作用產生的。簡單的說我們目前使用的糞肥、綠肥、氨基酸肥水膏等多數為有機氮肥,常見的化學氮肥多數為無機氮肥,比如:碳銨、硝酸銨等。有機氮中的一部分可以直接被利用,另外一部分在細菌的氨化作用下轉化為氨氮。氨化細菌中,我們接觸得最多的是芽孢桿菌,它分解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提供給藻類利用。有機氮在細菌的氨化作用下轉化為氨氮,其中,一部分氨氮被藻類直接利用,另一部分在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三、無機氮的轉化過程
我把無機氮的轉化給大家作為一個簡單的介紹,無機氮的正常轉化過程是從氨氮到亞硝酸鹽再到硝酸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硝化過程。硝化過程包括亞硝化反應和硝化反應,亞硝化反應和硝化反應都需要氧氣參與。氨氮在亞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然後,亞硝酸鹽在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硝酸鹽。從細菌繁殖角度來說,亞硝化細菌繁殖速度比硝化細菌繁殖速度快;從發生條件來說,無論是亞硝化還是硝化反應,均需要氧氣參與。所以,保持水體有足夠溶氧,整個硝化過程是基本順暢的。如果水體缺氧,亞硝化和硝化反應就會停止或者受阻。四、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也稱脫氮作用。反硝化指:反硝化細菌在缺氧條件下,還原硝酸鹽,釋放出分子態氮或一氧化二氮的過程。反硝化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階段: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還原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還原為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還原為氮氣。反硝化過程和硝化過程的發生條件正好相反的,反硝化過程是在缺氧條件下進行的,氧氣不足對反硝化過程有促進作用。嚴格來說,在水產養殖中反硝化作用只是相對存在;魚塘內的反硝化作用,多數存在於底泥中。為什麼水體缺氧後水裡面亞硝酸鹽比較高,其中一個原因是:反硝化作用導致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五、氮轉換受阻後的次生問題
有機氮在氨化過程中需要氧氣參與,從有機氮到氨氮是需要氧氣參與的;水中溶氧不足氨化過程受阻,有機氮便會在水體中沉積;當水體中的氧氣不足的時候,水裡面的有機氮沉積比較多,甚至會對水體造成污染。無機氮硝化過程需要氧氣參與,水體缺氧後,無機氮的正常循環受阻;其中最薄弱的環節問題最為突出。從氨氮到亞硝酸鹽,它的速度是相對較快的;從亞硝酸鹽到硝酸相對的速度是比較慢的,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這個環節。由於亞硝化細菌在同等溶氧的情況下比硝化細菌繁殖快;在溶解氧不足時,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的速率減緩或抑制最為明顯,此時亞硝酸鹽累積便會尤為明顯。氮循環受阻,水環境發生波動,容易引起水生生物不適應,我們經常說到的應激就屬於這個範疇;當有毒的氮(氨氮、亞硝酸鹽)過高時,又會出現急性或者慢性中毒,對魚類和水生生物產生直接毒害。六、氮在水體中的利用
有機氮經過細菌分解轉換為無機氮,最終被水體內的生物利用;其中,藻類對無機氮的利用最為重要。在當前以菌為主的調水模式下,很容易忽略藻類對無機氮的利用。從有機氮經過細菌分解再到無機氮經過細菌轉化的整個過程中,溶解氧是核心,菌是基礎,藻類是產物。這些產物需要魚類消耗,如果在水體中沉積過多,沒有被及時消耗,便會引起相反的作用。另外一方面,魚塘內百分之七十的氧氣來自於藻類製造;所以適當培養藻類,能夠為氮循環提供核心的溶解氧支持。合理的培養的藻類,水體的溶解氧比較高,整個硝化過程或者氨化過程比較良好,這時候不容易出現水體有害物質的累積。藻類數量適中,魚塘內溶氧豐富,氮循環良好;但當藻類過度繁殖後,又會引起耗氧。因此,合理放養濾食性魚類,控制藻類過度繁殖,對促進氮循環有重要意義。很多朋友不重視濾食性魚類的放養,導致藻類繁殖過多,引發次生問題。不要因為白鰱、花鰱不值錢就不放養;我們放養花、白鰱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調節水質,順便賺點錢。大家因為白鰱不值錢,對白鰱不重視,忽略了白鰱清理藻類的重要作用,白鰱的鰓耙密度比花鰱的鰓耙密度要高,他對水裡面的藻類沒有太大的選擇性,大部分藻類能夠吃掉;花鰱對於個體太小的藻類無法濾食,清理藻類的效果不如白鰱。我們整個養殖過程出現水質問題最多的,基本都在中後期;隨著養殖工作推進,水體中累積的有機氮越來越多;到養殖中後期,水體中的有機懸浮顆粒逐漸增多,有機質耗氧量逐漸增加。有機懸浮物顆粒,一方面耗氧,另外一方面會刺激魚的鰓,引發病變。同時,有機懸浮物能遮蓋水面,折射太陽光;陽光難以穿透到水中,藻類繁殖減弱,藻類吸氮能力下降;水體中的氮含量遞增,引起水生生物因有毒的氮過量而中毒。一些氨氮、亞硝酸鹽偏高的水體,水中的藻類是不多的,在養殖中後期是非常常見的。目前採用的提高氮轉化的主要手段包括:增氧、絡合、補菌、培藻、換水;而這些手段又因氣候、地理、水土等情況而存在差異。所以說養魚沒有必然手段,水質調節也是靈活的。七、測水施肥
狹義的肥單指肥料,水產養殖中所提到的水肥:指水體中生物種群豐富,水質良好,適合水生生物生存和繁育。我們提到的水肥可以用感官指標來推測,也就是肥、活、嫩、爽。水肥指標的測試結果僅供參考,具體實施方案需要養殖戶根據當地長期的測試數據加以總結。測試內容主要包括:PH、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磷酸鹽.根據我在魚塘測試的結果,將這五項指標的大致範圍統計為:PH值7-8.5、氨氮低於0.6mg/L、亞硝酸鹽低於0.25mg/L、硝酸鹽低於50mg/L、磷酸鹽低於1mg/L。這個範圍對常規魚來說危害不是很大,個別品種和個別魚類在這個範圍也會出現中毒癥狀,請結合養殖品種的具體反映確定具體的參考數據。我們在測試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磷酸鹽全部為零,水體中的基礎營養是很缺乏的,需要根據情況適當補充氮肥和磷肥。在溫度越高的時候,磷的損失就越嚴重,高溫季節補充磷肥很有必要。八、根據測試結果靈活調整
在水庫測試水肥中,我經常測試到一些水庫表層和底層水數據差異很大,主要是是表層水溫度和底層水溫度的差異,表層PH值和底層水PH的差異;施肥(固態干施)導致肥料沉底,使得底部物質測起來偏高。施肥的同時,除了氮、磷、鉀之外,水體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是碳,其次是微量元素;但因為我們的設備有限,今天就不一一舉出。商品肥水產品基本分為兩大類:水溶性肥、固態肥;二者各有其優點,水溶性肥釋放快,培藻速度快,維持時間不長,大概3-5天;固態肥釋放慢,培藻速度慢,維持時間長;二者合理結合使用,能提高肥水效果。我們建議,在前期溫度較低時以水溶性肥料為主,中後期以固態緩釋肥為主,有機懸浮物較多的塘,合理結合水質改良劑和微生物製劑使用。硝酸鹽指標在水產養殖中尤為重要,但是很少有人去關注它;氨氮、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的測試結果可以判斷水體處於氮循環的哪一個階段。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都處於很高的狀態下,這時候單用氧化劑效果就不是很好。需要加以合理的肥水,讓藻類把硝酸鹽吸收掉。我們在調節水質時,想辦法把硝酸鹽和氨氮降解掉,亞硝酸鹽這個中間產物自然就會到了很低的水平。
徵稿啦!!!
推薦閱讀:
※科普 |家暴的循環規律
※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腦脊液循環
※先天循環五行在辨證和臨床治療中的關鍵作用
※個人因果業力循環系統
※別總急著開肩,你要先搞清楚肩部的循環!
TAG: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