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如法師:楞嚴經講座【三十六】

印度教認為苦修可以達到清凈的永生,這是與佛法不一樣的地方。它也叫清凈離苦,但佛法的清凈離苦,是沒有染凈、苦樂相對待的清凈,是法法平等,諸法性空。不管是色、受、想、行、識等一切諸法,用智慧觀照當下就知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只要一念相應到佛的般若智慧,緣起性空思想,所有的苦當下就凈除,根本不可能造成後有的影響。因為沒有相可生,所以沒有苦可得。既然沒有可生的相,哪來可滅的相?這就是為什麼佛法說空、無相、無作。大、小乘佛教都有相同的「三三昧」,空、無相、無作。如果對佛教因緣觀不了解,就會覺得很奇怪。空就是諸法緣起和合的當下沒有一個實際相可得。既然一切諸法是因緣和合當下空,那就沒有任何的相可以追逐或執著。相應到無相後,一切的念想、作為都是因緣和合,連修正都不必去做。所以《金剛經》講:無煩惱可斷、無佛可成、無眾生可度、無涅槃可成。

但很多修行人妄認諸法無我、空、無相、無願,以為什麼都沒有。也就不必去修,去斷煩惱,去成佛,這是錯誤的認知。如果這樣,那就成了虛無與斷滅。前面講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是沒有,是表示沒有永恆不變的相,並不是說沒有這些因緣、如幻假的作用而呈的相。簡言之,叫真空妙有。說它空,是真實的空;說它有,又是如幻假有。如果對佛法色空不二的因緣觀沒有真切了解,我們的認知就不可能正確。前面講的四念處,其中之一「觀法無我」。所謂法,就是指宇宙山河所有一切的萬法萬物,本身沒有一個真實固定的存在。所謂我,就叫存在,它只是一個諸多因緣和合之下暫時的假相,所以叫諸法無我。修行沒有這樣的正知見,就不是依法奉行,頂不過稱為去苦培福。梁武帝一生學佛、茹素、造廟、度僧、講經、布施、受菩薩戒等等種種的一切都做。但當他見到達摩時問:「我有沒有功德?」達摩說:「沒有功德。」把梁武帝嚇一跳,接著又說:「經典裡面不是說這樣有很大的功德嗎?」達摩說:「你培養的只是福德不是功德。」

懺悔、滅罪、培福,如果不能了解諸法是緣起空寂的,就會掉落到顛倒的相里去追逐,愚痴地認為有一個我,福報淺、業障深,該怎麼努力才能成就等等,心意識一直都還在相上去努力。所以神秀偈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還是有一個相可修、可證。佛法告訴我們諸法本自如如,不生不滅。「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連一個我都不可得,哪來有懺悔、滅罪、培福可努力。所以只有知道一切諸法當下空寂的菩提相,不掉落在生滅的相上去努力,這才叫真正的實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缺乏般若的觀照就不能度生死。反之,一有智慧生死當下即了,沒有生死可度,所以叫照見五蘊皆空,眾苦消盡。所以如果只掉落在一些有為相上去錯用功,就很難得正覺。

對於生命的苦、空、無常的無奈,是人類所共同體會的,至於如何出離,每個宗教都有其各自的思想即指導。佛教里常見的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因果報應都不是佛教專有的,更早出現於印度的宗教經典中。印度先後存在四種宗教派別,分別是婆羅門教、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是婆羅門教,發源於公元前20世紀的吠陀教,尊從的經典是《奧義書》;其次是耆那教,發源於公元前6世紀,崇尚苦修。再次才是印度佛教。印度教是最遲出現的,約在公元8世紀,繼婆羅門教衰落之後進行宗教改革時,發展出來的宗教。以婆羅門教的教義為主,還吸收了部分耆那教和佛教的教義。由於這種歷史的傳承,所以上述思想,在各教派創立與形成過程中,都有相互吸收融會。這樣的互通共融,還表現在實修方法的相互借鑒,如數息、打坐、冥想等等。

大悲心水陸道場概說15—02

推薦閱讀:

術數講座風水講座
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講座》34集
風水講座A3
《製造業庫存控制技術與策略》系列講座之三:尋找庫存控制的開關

TAG:法師 | 講座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