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負債為何或也是一種投資
適度負債為何或也是一種投資
原作:龔蕾
在讀跨國金融管理這本書,今天讀書收穫有兩點,第一,原來全球最大的債權人是那些資產最多的銀行。第二,票據讓貸款和債券的界限模糊。
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有不同,為什麼投資者要從債市開始呢?
想起了那個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故事,美國老太太喜歡提前消費,借錢消費,沒有錢也有從銀行貸款或信用卡預支等先行消費,美國老太太買一套房子,首付30%,70%按揭貸款,用每月工資來還款。而中國老太太則常常省吃儉用,積攢到可以全款購房,再買房子。
從傳統思路分析,我們也許不喜歡借錢,也不想借貸,總覺得,如果是借來的錢,首先,遲早要還,其次,持有債務總覺得欠著別人沒還清,覺得不好。第三,想辦法多賺錢,加班加點忙碌,可以您會發現,越忙碌,不一定會更富。為什麼呢?經濟學人有一篇文章分析比較好,寬鬆貨幣下,收入若沒提高,同等貨幣購買力其實在下降,通脹緣故,表現在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商品價格上漲了。
近幾年來,全球金融市場比較寬鬆,英國經濟學家研究認為,通脹下,投資者持有股票、債券,不動產等,為什麼呢?儲蓄貨幣縮水,買點兒金融資產對沖通脹。英國經濟學家研究發現,在各種金融市場投資中,按揭貸款不僅跑贏了通脹,而且收益率最高。
沒錯,就是按揭貸款。一方面,借貸利率比較低。另一方面,寬鬆貨幣下,貸款債務其實在減少,資金有時間價值,十年前100萬美元和今天100萬美元購買力不同,若投資者借貸了100萬美元,隨著時間推移,其實這100萬在縮水,也就是減少了。
如果把按揭貸款歸入家庭個人債務中,那麼,債券分類還包括國債、公司債務,總共可分為三類。有人說,債券與貸款不同,好吧,票據已模糊了債券與貸款的界限。
為什麼債市收益率更穩定呢?
首先,債券市場投資者資金比較雄厚,債市投資多數是機構,投資資金數額也在千萬或億位數以上,而股市投資者多數是散戶與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可根據企業性質繼續細分。無論怎樣,股市投資資金一般是在百萬十萬甚至更少。
其次,從上市公司財報角度分析,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如果閱讀幾家上市公司財報,你會發現,負債一欄數字是正數。舉幾個例子:比如投資者按揭貸款買房子,按揭貸款預期十年或二十年還清,這是用什麼擔保呢?十年工作工資,或者二十年工作每月工資,再加上擔保資產。也就是說,貸款預期是保證還清,不會出現斷供或違約可能。
再次,全球最大債權人是那些資金最多的行業銀行。我們拿美聯儲與美國商業銀行舉例,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是什麼?各種債券。票據已模糊了貸款與債券的界限,投資者從商業銀行申請貸款,企業用來擴大投資購買生產資料,個人用來按揭貸款買房買車。寬鬆貨幣債券購買,什麼意思呢?美聯儲新增貨幣,購買債券,比如財政部用於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債券,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等。
從投資者角度分析,若投資者預期一個國家經濟前景好,就會購買這個國家的債券,美聯儲耶倫就比較關注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金融市場中,債券違約概率非常小,因為債券是金融市場中比較安全的資產之一。
從上市公司資金兩個來源分析,上市公司資金主要有兩個來源:債市和股市。公司從銀行申請的貸款或發行的債券,還有就是股東持股。這兩種方式看,債券風險很小,預期銀行貸款會按時還清,公司發行債券也可轉為股票。借貸也許本身即是一種信心,對有能力償還清貸款的信心。
提到投資,我們也許會常常想到股市,如何讓上市公司盈利,如何加班加點增加勞動時間提高收入。其實,換一種思路,投資或許可以從債券開始。那個美國老太太提前享受消費,借貸買車購房,當然,前提是預期有能力償還清所有的貸款債務,且有能力承擔可能違約的風險。美聯儲、英國央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在全球寬鬆貨幣下,或許,適度負債也是一種投資。
(以上僅代表筆者個人一點兒不全不足想法,歡迎指導歡迎交流。)
推薦閱讀:
※搞個大新聞就沉寂,想要知識變現的分答難題不少
※站在頂尖的遊資來看待交易(超短靈魂篇)
※選擇的藝術(上) 擇股
※小烏龜學投資系列8:通貨膨脹是如何侵蝕你的購買力的?
※儲蓄理財是最穩妥的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