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痹 病 三 悟 - Qzone日誌

痹證」三悟 連雲港市瑞金專科門診部 徐書 痹證:痹者——閉也,不通也,是各種關節、筋骨、肌肉疼痛麻木疾病的總稱。 一悟病因 外因:正如《素問、痹論》雲「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成痹」其中還應有一個熱邪。熱邪也有風、濕相合而成——風濕熱痹,表現關節疼痛紅腫,活動不利。在風、寒、濕、熱四邪中,以濕邪最為重要,在痹證早期起到決定作用,古人云:「無濕不成痹」,的在《說文解字》中,痹者濕病也,痹通庳均是濕的概念,所以早期治療突出一個濕邪,在濕邪與臟腑聯繫中與脾的關係密切,冶療方面在祛風除濕基礎上加用健脾葯,杜絕之根。 內因:清、林佩琴《類證治裁》諸痹,良由營衛先虛,腠理不密,風、寒、濕乘虛內襲,正氣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滯,氣血凝滯,久而成痹。 由此可見,痹證患者都有陽氣先虛的因素,病邪乘虛襲鋸經隧,氣血為邪所阻,壅滯經脈,留滯於內,疼痛而作。以邪實為主(風、寒、濕、熱),病位在肌肉、皮內、經絡,如果治療恰宜,正能勝邪,疾病得以好轉或病癒。痹證中晚期「濕」邪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存在了,風、寒、濕、熱留滯日久,氣血運行不暢,凝澀不通,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膠著難解,病邪以痰、瘀為主,證型以五臟虛損,痰瘀互結為主要地位,風寒濕熱為次要地位,痹證晚期肌肉萎縮,骨質破壞,經脈留滯不通,進一步損壞臟腑,由五體痹發展為五臟痹,表現為病情重,病程長,纏綿難愈,三大特點。 二悟辨證論治 一、風寒濕痹,主證肌肉、關節、筋骨疼痛或重著或麻木,以薏苡仁湯作為基礎方,方葯:薏苡仁30-80克,蒼白朮各30克(濕邪),羌活、獨活各10-15克,防風10克(風邪),麻黃5-10克,桂枝10克,川烏10克(寒邪),以風邪偏盛加用秦艽、威靈仙。以濕邪偏盛加用防已、木通、蠶砂同時加用活血葯:當歸、川芎、赤芍等,活血葯有「活血開痹」之功。以寒偏盛,表現疼痛劇烈,推崇成都名老中醫戴雲波先生,「烏附麻掛姜辛湯」加蜂蜜治療,其中烏頭、附子輕症15克,重證30克,取其「破冰解凍」之功,用此葯不在用量的大小,而在於久煎3小時以上,破壞其生物鹼,同時加用防風、黑小豆、蜂蜜破壞毒性,以口感舌頭微麻為度。 二、風熱濕痹:主證:身熱、口渴,全身多處關節疼痛腫脹,舌質紅、苔薄黃而干,脈洪大有力,此時屬氣分證,以白虎桂枝湯加味。方葯:石膏30-100克、知母10-15克、桂枝15克、忍冬藤15克、防已10克、薏苡仁30-80克、黃柏9克、桑枝10克,若腫盛,加用牛膝、木通。若出現血分證見皮膚關節環行紅斑,以玉女煎加味,生地60-90克,石膏30-60克,牛膝9克、知母10克,其中生地石膏有較好的抗風濕作用,伴咽喉癥狀加用六神丸內服。 三、肝腎虧虛,痰瘀互阻型(頑痹) 主證:關節畸形、僵硬、肌肉萎縮、筋骨徹夜疼痛,麻木,屈伸不利,舌苔溥白,脈細小弦。 方葯:生熟地各15克、當歸10克、仙靈脾15克、雞血藤20克、尋骨風20克、制川烏10克,桂枝15克,同時加用六蟲湯(全蠍、蜈蚣、白花蛇、蜂房、地鱉蟲、僵蠶)。 全國名老中醫朱良春教授曾告誡後學,此期病邪已深入筋骨、痰瘀互結之症,以養肝腎調氣血加蟲類葯搜剔,補中有通,久病入絡入血,蟲類葯有血的入血分,無血的走氣分,飛的能開,走的能降。此時絕非一般祛風、散寒、除濕能奏效,必經培本蠲痹並用。 三悟:治養結合,中醫學治療疾病,不僅注意藥物的冶療並且十分注意對身體的調養《素問,臟氣法時論》,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主張服藥與飲食調養要配合得當以達強身祛病之故,更指出攻伐大積大聚之時,要消其大半為止,攻邪太過則傷人,宜扶正調理,結合飲食調養,所余之積聚可漸漸自去。 基於這種思想,中醫常把飲食宜忌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囑告病家使其能夠達到治療與調養結合的目的。 對於痹症而言,除服用補益肝腎,祛風除濕中藥之外,平時還應多食一點核桃、鹿肉、山藥、狗肉、羊肉、茴香、枸杞子等補腎助陽祛寒食物,並且四肢關節處應注意保暖,進行適度的煅煉與運動,正如俗語所言「三分吃藥七分養」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總之,「治養結合」是中醫一大特點,臨證中必須貫徹這種精神,細心囑告患者以期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痹 病 論 證

  • 分享
  • 轉載
  • 複製地址

    請用Ctrl+C複製後貼給好友。

  • 一根針一把草 2009年02月15日 23:19 閱讀(164) 評論(1) 分類:個人日記

  • 舉報
  • 字體:大▼
  • 朱良春,生於1917年,江蘇鎮江人。早年拜孟河御醫世家馬惠卿先生為師。繼學於蘇州國醫專科學校,並於1938年畢業於上海中國醫學院,師事章次公先生,深得其傳,從醫已66載。歷任南通市中醫院首任院長,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暨江蘇省分會副會長,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政協常委暨南通市委員會副主席,南通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等職。現任南通市中醫院首席技術顧問、主任醫師,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鮮葯研製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及長春中醫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技術顧問,滬、港、台當代中醫技術中心顧問,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常務理事,新加坡中華醫學會專家諮詢委員、中醫教材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1987年12月國務院批准為「傑出高級專家」,1990年家確認為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朱良春教授是全國著名中醫內科學家,治學嚴謹,醫術精湛,對內科雜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經驗,先後研製了「益腎竭痹丸」、「復肝丸」、「痛風沖劑」等中藥新葯,獲部、省級科技獎。主要學術著作有《蟲類葯的應用》、《章次公醫案》、《醫學微言》等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170餘篇。先後應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國、馬來西亞等國做學術演講。1痹證之概念痹乃閉阻不通之意。痹證是由於人體正氣不足,腠理疏豁,風、寒、濕、熱等外邪襲人,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或變生痰濁、瘀血等邪,留滯於筋骨與關節,導致肢體疼痛、重著、麻木、曲伸不利或關節腫大、僵直、畸形,甚則肌肉萎縮或累及臟腑的一類病證。也就是說,痹證不是一個病,而是一類疾病的總稱。現代醫學風濕免疫病(包括結締組織病及關節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疾病)中的一些病可屬於痹證範疇,如風濕熱、風濕性多肌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皮肌炎、乾燥綜合征、狼瘡、增生性脊柱炎、肩關節周圍炎、坐骨神經痛等。2.痹證之分類和名稱痹證是一類疾病的總稱,有關此類病證的名稱在中醫文獻中記載頗多,依照不同的命名方式可將其分為以下幾類:(1)以病邪性質命名類:風痹、寒痹、濕痹、風濕痹、風寒濕痹、熱痹、濕熱痹、燥痹等。(2)以病狀特徵命名類:行痹、痛痹、著痹、痛風、白虎歷節、鶴膝風、尪痹等。(3)以發病部位命名類:皮痹、肌痹、筋痹、脈痹、血痹、骨痹、肩痹、歷節、周痹等。(4)以病程、病勢命名類:暴痹、久痹、痼痹、頑痹等。(5)以相關臟腑命名類: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腎痹等。個人以為,對於一般痹證可按病邪性質分為風寒濕痹和風熱濕痹。兩者的區別關鍵在於寒、熱之異,因為風為致痹之先導,濕為致痹之基礎,風濕相合便成寒、熱之載體,為痹證俱有之成因;而對於病程較長、病勢較重、病情複雜、久治不愈的痹證,當以「頑痹」之名統稱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如此比較切合臨床實際,並能使辨證、立法與用藥緊密結合。3.痹證的病理特點3.1痹證發生之特點3.1.1外邪襲入,雜至為患此乃痹證發生的外因條件。外因指風、寒、濕、熱等邪。雜至即病邪多以風寒濕或濕熱混雜的形式合而致痹。如《素問·痹論》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痹》云:「有暑傷氣,濕熱入絡而為痹者。」因此,臨床很難將風寒濕邪或風熱濕邪截然分開,惟有區分其主次而已。3.1.2 正氣不足、腠理疏豁此乃痹證發生的內在因素。正氣(包括營衛之氣、經絡之氣、腎中精氣和督脈之陽)不足難以抵禦外邪和驅邪外出;腠理疏豁,外邪方可乘隙而人。如《靈樞·五變》曰:「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痹。」宋·嚴用和《經生方·諸痹門》云:「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明·龔信《古今醫鑒·痹痛》亦云:「夫痹者,……蓋由元精內虛,而為風寒濕三氣所襲,不能隨時祛散,流注經絡,入而為痹。」3.1.3 經絡閉阻,氣血不通此乃痹證發生的病理關鍵。因邪氣入侵之後,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甚則不通而發病。如《景岳全書·風痹》曰:「蓋痹者閉也,以血氣為邪所閉,不得通行而病也。」又云:「惟血氣不足,故風寒得以人之,惟陰邪留滯,故經脈為之不利,此痛痹之大端也。」清·沈金鏊《雜病源流犀燭·諸痹源流》曰:「三氣雜至,壅蔽經絡,血氣不行,……久而為痹。」3.2痹證發展之特點痹證初起多以邪(風、寒、濕、熱)實為主,且病位較淺,多在肌表經絡之間,經治後易趨康復。若失治、誤治,病延日久,病邪變化與深入,必然殃及筋骨。如濕凝為痰,血停為瘀,或與風、寒、濕、熱等邪相合,交阻於筋脈,附著於骨骱,致使病情逐漸加重(如關節腫大變形,曲伸不利),有的甚至累及臟腑,進一步發展成臟腑痹(如心痹);或氣血虧耗,肝腎虛損,筋骨失養,呈現正虛邪戀,虛實混雜,纏綿難愈的病理狀態,如油人麫,糾纏難解矣。終而出現「四久」:久痛入絡,久痛多瘀,久痛多虛,久必及腎。4.辨證方法了解痹證的病理特點本身就是一種辨證方法。此處所言辨證乃在審證求因,即根據痹證所表現的臨床特徵,識別發病之因,並分清其主次,為治療用藥提供理論依據。4.1 辨主症4.1.1辨疼痛如疼痛呈遊走狀,走注無定,則為風痛,因風性善行,《內經》稱之為「行痹」,多為風邪偏盛所致。疼痛較劇,曲伸更甚,得溫稍舒,遇寒加重,則為寒痛,因寒性凝滯,並主收引,《內經》稱之為「痛痹」,多為寒邪偏盛所致。肢體酸痛,有重著之感,尤以下肢多見,甚則關節腫脹,則為濕痛,因濕性重濁和趨下,為有質之邪,《內經》稱之為「著痹」,多為濕邪偏盛所致,關節疼痛,局部紅腫灼熱,痛不可近,得涼稍舒,遇熱加重,則為「熱痹」,多由風寒濕邪郁而化熱或感受風熱濕邪所致。若患處初始得涼頗舒,稍久仍以溫為適,則為熱中有寒之證。4.1.2 辨腫脹關節腫脹必有濕邪,其病發初期濕氣較甚,尚未成痰,故漫腫無邊,壓之柔軟;若病延日久,腫勢不消,濕邪內停,氣血不暢,濕凝為痰,血滯成瘀,痰瘀互結,附著於關節,則關節腫大,觸之較硬;若兼有疼痛,則為痰瘀痛。4.1.3 辨僵直、拘攣關節僵直、拘攣,多為痰瘀膠結為患,若兼有疼痛,亦為痰瘀痛。4.2 辨舌脈4.2.1辨舌象舌苔白膩而濁者為濕盛,兼見浮黃者為濕熱,因浮黃即提示濕將化熱;苔白膩而質淡者為寒濕。無論舌苔如何,只要舌質紅者,均為陰虛、血虛之象。如舌邊見有瘀斑或襯紫者,均為血瘀之象。若舌尖紅、口乾、苔燥為郁久化熱之兆;口乾欲飲、舌紅苔燥黃為郁久化熱已成之候。4.2.2 辨脈象濕盛之脈多沉細而濡;濕熱之脈則緩大或濡數;浮緩濕在表,沉緩濕在里,弦緩為風濕相搏;虛澀為寒濕郁滯;脈沉而細為中濕,為濕痹,為陽虛;陰虛者多見弦細,有時帶數;挾痰者每見濡滑;挾瘀者則見濡澀。4.3 辨病程痹證初起多以風、寒、濕、熱等邪氣為主;日久則多痰、多瘀、多虛和及腎,或痰瘀互結,或虛實混雜。凡久治乏效,即或無明顯痰瘀徵象者,亦應考慮痰瘀之因。5 施治經驗5.1隨證用藥隨證用藥就是在辨證的基礎上,「有斯證,即用斯葯」。5.1.1疼痛疼痛是痹證的首要癥狀,也是患者的主要痛苦之一,迅速緩解疼痛是取得療效並增強患者信心的關鍵。根據前述辨證結果,痹證疼痛可分以下5種類型進行治療。(1)風痛:治宜祛風通絡。輕者用獨活或海風藤,重者用烏梢蛇或蘄蛇。獨活,《名醫別錄》謂其「療諸賊風,百節痛風,無(問)久新」;《本草正義》稱「獨活為祛風通絡之主葯,……為風痹痿軟諸大證必不可少之葯。」一般用量為15g-30g。陰虛血燥者慎用,或伍以養陰潤燥之品,如當歸、生地、石斛等。海風藤善治風濕遊走性疼痛,用量以30g-45g為佳。烏梢蛇與蘄蛇俱可搜風止痛,惟蘄蛇之力較強,烏梢蛇次之。蘄蛇以入散劑為佳,每次2g,每日2次,如用於煎劑則需8g-lOg。(2)寒痛:治宜溫經散寒,通絡止痛。藥用制川烏、制草烏、附子、桂枝、細辛等,其中川烏溫經止痛作用較強,寒邪重者尚可用生川烏(但須先煎1小時左右,以減其毒性)。草烏與川烏藥性相似,惟草烏藥力更強,兩葯並用,可效力倍增。因各人對烏頭的耐受和反應程度不同,故用量宜逐步增加。一般成人每日量由3g-5g開始,逐步加至lOg-15g,且與甘草(解毒)同用;細辛可用8g-15g。成藥可用小活絡丹(片)。(3)濕痛:治宜燥濕化濕,參以溫陽之品。濕去絡通,其痛自己。藥用薏苡仁、蒼朮、生白朮、制附子等。其中,薏苡仁可利濕除痹。若大便調者用生苡仁,大便溏者用熟苡仁,若關節腫甚而便溏者,則生熟苡仁合用。或用鑽地風、千年健各30g,二葯善祛風滲濕,疏通經脈,以止疼痛。(4)熱痛:治宜清絡止痛。藥用寒水石、知母、生地、忍冬藤等。其中寒水石用治關節灼熱腫痛每獲良效。痛甚者加乳香、沒藥、延胡索和六軸子等。其中六軸子長於定痛,但有劇毒,用量宜慎。入煎劑成人每日用1.5-3g,入丸散劑每日約0.3g-0.6g,體弱者忌服。若常規用藥結果不著時,加用羚羊角0.6g(分2次吞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明確指出:「筋脈攣急,歷節掣痛,羚(羊)角能舒之。」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水牛角30g代。仍不解者,可用犀黃丸,當能挫解。同時,外用芙黃散(生大黃、芙蓉葉各等份,研細末),以冷茶水調如糊狀,取紗布塗敷患處,每日一換。或用鮮風仙花莖葉搗爛外敷亦佳。(5)痰瘀痛:多見於久治不愈,關節腫痛,僵直變形,活動受限的頑痹患者。此乃痰瘀膠結於筋骨所致,故常規用藥,恆難奏效,必須採用透骨搜絡、化痰消瘀之品,方可搜剔深入經隧骨骱之痰瘀,痰去瘀消,則腫痛可止。化痰散結用僵蠶、制南星、山慈菇和白芥子,消瘀破結用地鱉蟲、水蛭、桃仁和紅花,四肢關節痛甚者用蜈蚣、全蠍(研末吞服)搜風定痛,並配以延胡索和六軸子加強鎮痛。其中,制南星燥濕化痰,消腫散結,善止骨痛,對各種骨與關節疼痛均有佳效,用量為15g-30g。凡以上關節腫痛明顯的患者,尚可將煎服藥後所剩之藥渣,再煎藥水熏洗或浸泡患處,使藥液通過皮膚滲透發揮作用,提高療效。另外,還可用止痛搽劑外用,以緩解疼痛,處方:峰房(洗凈,扯碎,晒乾)180g,生川烏、生草烏、生南星、生半夏各60g,用60%酒精1500ml浸泡2周,去渣,用200ml瓶分裝。以棉簽蘸擦腫痛處,每日3-4次。注意熱痹禁用。5.1.2腫脹:「濕勝則腫」,早期可祛濕消腫,用二妙散、防己、苡仁、澤瀉、澤蘭和土茯苓等。久則濕停生痰,並致痰瘀交阻,腫脹不消,故祛濕之時須參用化痰祛濁、消瘀剔邪之品,始可奏效。化痰祛濁用半夏、皂角刺、制南星和白芥子等,消瘀剔邪用全蠍、水蛭、地鱉蟲和烏梢蛇等。此外,七葉蓮長於祛風除濕、活血消腫,劉寄奴、蘇木散瘀消腫,山慈菇化痰散結、解毒消腫,亦可選用。5.1.3 僵直、拘攣關節僵直、拘攣乃頑痹之徵。若關節僵腫變形者,用蜂房、僵蠶、蜣螂透節散腫,並配以澤蘭活血祛濕,白芥子搜剔痰結。若病變在腰脊者,用蘄蛇、蜂房、地鱉蟲行瘀通督,並配以川斷、狗脊、骨碎補、補骨脂等。若關節紅腫僵直,難以曲伸,久久不已者,多系熱毒之邪與痰濁、瘀血混雜膠結,治宜清熱消腫,化痰散瘀,疏利關節,藥用山羊角、地龍、蜂房、蜣螂、水蛭、山慈菇等。若拘攣較甚者,還可加蘄蛇、穿山甲、僵蠶等。若風濕痹痛而關節拘攣者,可用寬筋藤30g-45g;偏寒濕者,可用川烏、草烏、桂枝、附子、鹿角片等。此外,青風藤、海風藤可舒筋通絡,與雞血藤、忍冬藤等同用,不僅可養血通絡,且能舒攣緩痛。伴見肌肉萎縮者,重用生黃芪、生白朮、熟地黃、蜂房、石楠藤,並用蘄蛇粉,每次3g,每日2次,收效較佳。以上用藥,均需參用益腎培本之品,如熟地黃、仙靈脾、仙茅、淡蓯蓉、補骨脂、鹿角片、鹿銜草等,如此標本同治,可協同增效。5.2 分型治療5.2.1 風寒濕痹證見肢體疼痛,或走注疼痛,或局部冷痛,或肌肉酸痛,遇氣交之變或寒濕較重時疼痛加劇,或關節腫脹,但患處不紅不熱,舌淡苔薄白或略膩,脈沉細或細弦,或濡細,此乃風寒濕邪閉阻經絡所致。治宜祛風散寒,除濕通絡。方用自擬溫經蠲痹湯:當歸10g,熟地15g,仙靈脾15g,川桂枝(後下)10g,烏梢蛇10g,鹿銜草30g,制川烏10g,甘草5g。風勝者加尋骨風、鑽地風各30g;濕勝者加生熟苡仁各20g,或蒼白朮各15g;寒勝者制川草烏同用,各10g-20g,並加制附片10g-15g;痛劇者加炙全蠍3g(研粉分吞),或炙蜈蚣1~2條;刺痛者加地鱉蟲10g,參三七末3g(分吞),延胡索20g;體虛者仙靈脾加至20g-30g,並加炙蜂房10g;氣血兩虧者,黃芪、党參也可以用。5.2.2 風熱濕痹風熱濕痹可按熱、濕之輕重分為熱重濕微之熱痹和濕熱並重之濕熱痹。(1)熱痹:關節腫痛,局部灼熱,得涼稍舒,遇熱加重,口乾,心煩,舌紅,苔薄黃,脈數。治宜清熱通絡,並按病勢分輕重:輕者仿白虎加桂枝湯意,用自擬烏桂知母湯(寒水石30g,知母15g,生地30g,桂枝6g,制川草烏各4g),並可酌加廣地龍、忍冬藤等。此方以寒水石易石膏,是因為寒水石既可清肌膚之熱,又可清血中或絡中之熱,用治熱痹功效較石膏更勝一籌。而熱痹佐用桂枝和制川草烏意在宣痹通絡,以防寒涼遏閉。重者熱勢更甚,關節紅腫,熱如火灼,痛不可觸,日輕夜重,為火熱深入筋骨血分,用犀角地黃湯合白虎湯加減(犀角用水牛角代):水牛角末30g,生地30g,赤芍12g,牡丹皮12g,寒水石30g,知母15g,地龍12g,忍冬藤30g。甚者加羚羊角,或黃連解毒湯。大便秘結者加大黃瀉熱通便。《干金要方》犀角湯治「熱毒流入四肢,歷節腫痛」,即以犀角、羚羊角為主葯,配以梔子、黃芩、大黃等,可以參證。(2)濕熱痹:肢體重著,下肢為甚,或有煩疼不安之感,關節腫痛,但不甚紅,舌苔黃膩,脈緩大或濡數,此乃濕郁化熱或外感濕熱之邪,「濕熱入絡而成痹」(《臨證指南醫案·痹》)。治宜清化濕熱,宣痹通絡,方用四妙丸加味:蒼朮8g,生苡仁30g,黃柏10g,川牛膝15g,晚蠶沙30g,萆薢15g,土茯苓30g。甚者加虎杖、葎草;熱勝者尚可加寒水石;腫甚者加澤蘭、澤瀉。5.2.3 頑痹頑痹以病程較長,骨節腫痛,僵直變形為特徵。由於其病變主要在骨,骨又為腎所主,而督脈能總督一身之陽經,又與腎有密切聯繫,故宜益腎壯督以治其本,蠲痹通絡以治其標。益腎壯督即補益腎氣,溫壯督陽。陽氣旺盛既可驅邪御邪,又可強筋健骨,使病患易於趨復;蠲痹通絡即以大隊蟲蟻搜剔之品為主,蠲除風、寒、濕、痰、瘀之邪,疏通氣血通行之道。方用益腎蠲痹丸:熟地黃、仙靈脾、鹿銜草、淡蓯蓉、全當歸、雞血藤、蜂房、蘄蛇(缺則用烏梢蛇代)、地鱉蟲、僵蠶、蜣螂蟲、炮甲珠、全蠍、蜈蚣、廣地龍、甘草等共研極細末,泛丸如綠豆大。每服6g-8g,每日3次,飯後服。婦女經期或妊娠期忌服。陰虛患者葯後有口乾、咽燥現象,可用沙參、麥冬、石斛各10g代茶泡飲。個別患者葯後有膚癢或皮疹現象,乃動物異體蛋白質過敏所致,輕者用徐長卿15g,地膚子30g煎湯服用,重者須停服此丸。凡濕熱患者應先服清泄濕熱、涼血通絡之湯劑,待濕熱稍解,再湯、丸並進,緩解期可單服此丸以圖根治。此丸對寒濕、痰瘀偏重者療效較好,陰虛、濕熱偏重者療效較差。為此我們正在著手進行改進,目前先擬定了兩個協定處方:一方側重治療寒濕、痰瘀偏重者,一方側重治療陰虛、濕熱偏重者。5.3 辨病用藥辨病用藥即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針對西醫病種的病理變化、檢驗數據和臨床特徵,選擇療效獨特、針對性較強的中藥進行治療,如此可擴大治療思路並提高臨床療效。例如:風濕性關節炎與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而虎杖對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故為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良藥,尤其急性發作期要及早使用。類風濕性關節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用仙靈脾、穿山龍、地黃、露蜂房調節機體免疫功能。類風濕性關節炎具有骨質侵蝕性改變的特點,用骨碎補、補骨脂、地黃、蓯蓉、蜂房、狗脊等可防止骨質侵蝕和促進骨質的修復。對血沉增速,C-反應蛋白、粘蛋白和抗「o」增高,類風濕因子陽性,證屬風寒濕痹者多選用川烏、桂枝等;風熱濕痹者多選用葎草、寒水石、虎杖,如此既可改善臨床癥狀,又可降低化驗指標。增生性關節炎是關節軟骨退行性變性,繼而引起新骨增生的一種進行性關節病變,用地黃、骨碎補、補骨脂、鹿銜草、威靈仙可延緩關節軟骨退變,抑制新骨增生。同時,頸椎增生用大劑量葛根(30g),腰椎增生則用川續斷,以引諸葯直達病所。強直性脊柱炎由於椎突關節狹窄,椎間盤外環纖維化,以及椎體周圍韌帶鈣化,使脊柱強直畸形,可用鹿角片、蜂房、穿山甲、蘄蛇活血通督,軟堅散結,除痹起廢。椎間突出、椎管狹窄而引起之腰痛,可選用地黃、地鱉蟲、骨碎補、鹿角片、狗脊、全蠍、地龍、牛膝等,以補腎壯骨,通督止痛。燥痹(乾燥綜合征)除關節痛外,多伴見口、眼乾燥,猖齲齒,此乃真陰虧耗,燥盛邪客絡瘀,既要滋腎清燥,又應蠲痹通絡,穿山龍、生地黃需重用,始可提高免疫功能,再配以養陰通絡之品如石斛、元參、北沙參、枸杞子、黃精、赤白芍、地龍、僵蠶、辛荑等。對於膝關節滑膜炎、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不利、浮臏試驗陽性、局部有灼熱感或兼見硬結者,乃濕熱蘊阻膝關節之咎,治宜滲化濕熱,宣通絡脈,重用生苡仁以滲濕利水,配以澤蘭、澤瀉、蒼朮、茯苓、黃柏、大黃、桃仁、紅花有顯效。對長期服用激素的患者,給予補腎治療,並大劑量使用穿山龍、生地黃、仙靈脾等,可以較快地遞減激素量,並防止激素撤除後出現反跳。穿山龍一般用40g-50g,少則無效。生地黃與仙靈脾用量為:陰虛偏重者生地黃30g-100g,仙靈脾10g-15g;陽虛偏重者生地黃10g-15g,仙靈脾20g-40g,並可加黃芪、制附子。以上隨證用藥、分型治療和辨病用藥3項內容,在臨床實踐中尚須相互參酌和有機的結合,如隨證用藥與分型治療相結合、分型治療與辨病用藥相結合等。此外,人有稟異,地有南北,時有冬暑,證有殊變,故臨證時尚須因人、因地、因時、因證制宜,如此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趙一刀整理)

    著痹論治滑囊炎20例

  • 分享
  • 轉載
  • 複製地址

    請用Ctrl+C複製後貼給好友。

  • 一根針一把草 2009年02月15日 23:15 閱讀(151) 評論(1) 分類:個人日記

  • 舉報
  • 字體:大▼
  • 滑囊炎患者20例,均以著痹論治,以薏苡仁湯加味治療,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20例均為門診患者,女4例,男16例;年齡24~59歲,平均30歲;肘部鷹嘴滑囊炎1例,余為膝部滑囊炎.患者均有病變部關節沉重,酸脹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明顯腫脹,捫之可有囊性感.均可局部穿刺抽出積液,積液大多透明清晰,無色或淡黃色,或為混濁黏液或兼血性.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局部皮膚嚴格消毒後穿刺抽液,力爭一次抽凈,抽刺後不注入任何藥物而予以加壓包紮.後以薏苡仁湯為主治之.薏苡仁湯組方:薏苡仁,蒼朮,羌活,獨活,防風,川烏,麻黃,桂枝,當歸,川芎,生薑,甘草.抽出液見混濁者,則以薏苡仁湯加黃柏,金銀花,蒲公英治之;抽出液混濁兼血性者,則以薏苡仁湯加黃柏,金銀花,蒲公英,桃仁,紅花治之.每1劑,水煎服,10為1個療程.2結果20例全部治癒,其中1個療程治癒者10例,2個療程治癒者9例,3個療程治癒者1例,所有患者均隨訪1無複發.3典型病例患者,男,59歲,漁民.因左膝關節明顯腫脹,疼痛,走路跛行1個月,已在當地醫院經西醫治療20,每天靜滴抗生素及皮質激素.已做穿刺抽液3次,每次抽凈2~3後局部又復腫脹如故.0.5前曾有類似發作,反覆不愈,後住院治療近1個月才愈.2003年5月18來我院,要求中藥治療.查體:左膝關節髕骨周圍明顯腫脹,局部按壓有波動感.血檢:白細胞計數為13×10,嗜中性粒細胞為85%,淋巴細胞為15%,血沉25/,體溫37℃,脈搏80次/,局部抽出黃色混濁血性黏液60左右.抽刺後局部加壓包紮,並給以下中藥10劑:薏苡仁30,蒼朮15,羌活10,獨活12,防風10制川烏10麻黃10桂枝10,當歸10,川芎10生薑5,甘草5,金銀花20,蒲公英20,黃柏10桃仁12,紅花12.考慮到患者已做多次穿刺,有繼發感染的可能,再給予青黴素肌注,160/次,2次/,共10.2003年5月29複診,左膝關節腫脹明顯消退,疼痛明顯減輕,跛行消失,在局部稍腫處再穿刺,抽出透明,清晰黏液10,停用青黴素,局部不再包紮.效不更方,再予上述方葯10劑.2003年6月10再複診,患者疼痛,腫脹均消失,行走自如,局部稍有腫脹處再穿刺,抽得透明,清晰黏液3,為鞏固療效再給薏苡仁湯10劑以善其後.因患者家住外地,未做特意隨訪,但1後與筆者偶遇時,其欣喜之色溢於言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5,14(19)血竭膠囊臨床應用療效分析周斯花(貴州省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貴州六盤水553000)[關鍵詞]血竭膠囊;跌打損傷[中圖分類號]285.6[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1008—8849(2005)19—2585—01血竭為棕櫚科常綠藤本植物麒麟竭及同屬植物的果實和樹榦滲出的樹脂,主產於廣東,台灣及印尼,馬來西亞等地,由夏季果實成熟時採集鱗片間分泌出的樹脂提取的龍血樹脂精製而成.其味甘咸,性平,歸心,肝經,內服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外用止血,生肌,斂瘡.特別是在外科跌打損傷方面有比較肯定療效,但在臨床上一直把它作為一種配方輔佐.現已由雲南省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製成雨林牌血竭膠囊,我院1998年從廣東湛江購進後,在臨床應用中收到了滿意療效,現將臨床應用的5例典型病例探討如下.1臨床資料1.1骨折病例例1:男,36歲,計程車司機,於2002年5月29日替人裝燈,從2的樓梯上跌下,左手腕關節骨折,經外科醫師夾板固定,常感持續性疼痛,自覺癥狀不減,仍疼痛難忍,服用止痛片.傷後1周開始服用血竭膠囊每日3次.每次3~5粒,當天

    推薦閱讀:

    好的心態千金難買 - Qzone日誌
    古今詩文:卻話巴山夜雨時 - 瑰姿艷逸的日誌 - 網易博客
    聰明女人懂得營造溫馨的家 - Qzone日誌
    家常菜 - Qzone日誌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 Qzone日誌

    TAG: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