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 病 三 悟 - Qzone日誌
請用Ctrl+C複製後貼給好友。
一根針一把草 2009年02月15日 23:19 閱讀(164) 評論(1) 分類:個人日記
朱良春,生於1917年,江蘇鎮江人。早年拜孟河御醫世家馬惠卿先生為師。繼學於蘇州國醫專科學校,並於1938年畢業於上海中國醫學院,師事章次公先生,深得其傳,從醫已66載。歷任南通市中醫院首任院長,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暨江蘇省分會副會長,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政協常委暨南通市委員會副主席,南通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等職。現任南通市中醫院首席技術顧問、主任醫師,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鮮葯研製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及長春中醫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技術顧問,滬、港、台當代中醫技術中心顧問,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常務理事,新加坡中華醫學會專家諮詢委員、中醫教材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1987年12月國務院批准為「傑出高級專家」,1990年家確認為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朱良春教授是全國著名中醫內科學家,治學嚴謹,醫術精湛,對內科雜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經驗,先後研製了「益腎竭痹丸」、「復肝丸」、「痛風沖劑」等中藥新葯,獲部、省級科技獎。主要學術著作有《蟲類葯的應用》、《章次公醫案》、《醫學微言》等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170餘篇。先後應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國、馬來西亞等國做學術演講。1痹證之概念痹乃閉阻不通之意。痹證是由於人體正氣不足,腠理疏豁,風、寒、濕、熱等外邪襲人,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或變生痰濁、瘀血等邪,留滯於筋骨與關節,導致肢體疼痛、重著、麻木、曲伸不利或關節腫大、僵直、畸形,甚則肌肉萎縮或累及臟腑的一類病證。也就是說,痹證不是一個病,而是一類疾病的總稱。現代醫學風濕免疫病(包括結締組織病及關節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疾病)中的一些病可屬於痹證範疇,如風濕熱、風濕性多肌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皮肌炎、乾燥綜合征、狼瘡、增生性脊柱炎、肩關節周圍炎、坐骨神經痛等。2.痹證之分類和名稱痹證是一類疾病的總稱,有關此類病證的名稱在中醫文獻中記載頗多,依照不同的命名方式可將其分為以下幾類:(1)以病邪性質命名類:風痹、寒痹、濕痹、風濕痹、風寒濕痹、熱痹、濕熱痹、燥痹等。(2)以病狀特徵命名類:行痹、痛痹、著痹、痛風、白虎歷節、鶴膝風、尪痹等。(3)以發病部位命名類:皮痹、肌痹、筋痹、脈痹、血痹、骨痹、肩痹、歷節、周痹等。(4)以病程、病勢命名類:暴痹、久痹、痼痹、頑痹等。(5)以相關臟腑命名類: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腎痹等。個人以為,對於一般痹證可按病邪性質分為風寒濕痹和風熱濕痹。兩者的區別關鍵在於寒、熱之異,因為風為致痹之先導,濕為致痹之基礎,風濕相合便成寒、熱之載體,為痹證俱有之成因;而對於病程較長、病勢較重、病情複雜、久治不愈的痹證,當以「頑痹」之名統稱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如此比較切合臨床實際,並能使辨證、立法與用藥緊密結合。3.痹證的病理特點3.1痹證發生之特點3.1.1外邪襲入,雜至為患此乃痹證發生的外因條件。外因指風、寒、濕、熱等邪。雜至即病邪多以風寒濕或濕熱混雜的形式合而致痹。如《素問·痹論》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痹》云:「有暑傷氣,濕熱入絡而為痹者。」因此,臨床很難將風寒濕邪或風熱濕邪截然分開,惟有區分其主次而已。3.1.2 正氣不足、腠理疏豁此乃痹證發生的內在因素。正氣(包括營衛之氣、經絡之氣、腎中精氣和督脈之陽)不足難以抵禦外邪和驅邪外出;腠理疏豁,外邪方可乘隙而人。如《靈樞·五變》曰:「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痹。」宋·嚴用和《經生方·諸痹門》云:「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明·龔信《古今醫鑒·痹痛》亦云:「夫痹者,……蓋由元精內虛,而為風寒濕三氣所襲,不能隨時祛散,流注經絡,入而為痹。」3.1.3 經絡閉阻,氣血不通此乃痹證發生的病理關鍵。因邪氣入侵之後,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甚則不通而發病。如《景岳全書·風痹》曰:「蓋痹者閉也,以血氣為邪所閉,不得通行而病也。」又云:「惟血氣不足,故風寒得以人之,惟陰邪留滯,故經脈為之不利,此痛痹之大端也。」清·沈金鏊《雜病源流犀燭·諸痹源流》曰:「三氣雜至,壅蔽經絡,血氣不行,……久而為痹。」3.2痹證發展之特點痹證初起多以邪(風、寒、濕、熱)實為主,且病位較淺,多在肌表經絡之間,經治後易趨康復。若失治、誤治,病延日久,病邪變化與深入,必然殃及筋骨。如濕凝為痰,血停為瘀,或與風、寒、濕、熱等邪相合,交阻於筋脈,附著於骨骱,致使病情逐漸加重(如關節腫大變形,曲伸不利),有的甚至累及臟腑,進一步發展成臟腑痹(如心痹);或氣血虧耗,肝腎虛損,筋骨失養,呈現正虛邪戀,虛實混雜,纏綿難愈的病理狀態,如油人麫,糾纏難解矣。終而出現「四久」:久痛入絡,久痛多瘀,久痛多虛,久必及腎。4.辨證方法了解痹證的病理特點本身就是一種辨證方法。此處所言辨證乃在審證求因,即根據痹證所表現的臨床特徵,識別發病之因,並分清其主次,為治療用藥提供理論依據。4.1 辨主症4.1.1辨疼痛如疼痛呈遊走狀,走注無定,則為風痛,因風性善行,《內經》稱之為「行痹」,多為風邪偏盛所致。疼痛較劇,曲伸更甚,得溫稍舒,遇寒加重,則為寒痛,因寒性凝滯,並主收引,《內經》稱之為「痛痹」,多為寒邪偏盛所致。肢體酸痛,有重著之感,尤以下肢多見,甚則關節腫脹,則為濕痛,因濕性重濁和趨下,為有質之邪,《內經》稱之為「著痹」,多為濕邪偏盛所致,關節疼痛,局部紅腫灼熱,痛不可近,得涼稍舒,遇熱加重,則為「熱痹」,多由風寒濕邪郁而化熱或感受風熱濕邪所致。若患處初始得涼頗舒,稍久仍以溫為適,則為熱中有寒之證。4.1.2 辨腫脹關節腫脹必有濕邪,其病發初期濕氣較甚,尚未成痰,故漫腫無邊,壓之柔軟;若病延日久,腫勢不消,濕邪內停,氣血不暢,濕凝為痰,血滯成瘀,痰瘀互結,附著於關節,則關節腫大,觸之較硬;若兼有疼痛,則為痰瘀痛。4.1.3 辨僵直、拘攣關節僵直、拘攣,多為痰瘀膠結為患,若兼有疼痛,亦為痰瘀痛。4.2 辨舌脈4.2.1辨舌象舌苔白膩而濁者為濕盛,兼見浮黃者為濕熱,因浮黃即提示濕將化熱;苔白膩而質淡者為寒濕。無論舌苔如何,只要舌質紅者,均為陰虛、血虛之象。如舌邊見有瘀斑或襯紫者,均為血瘀之象。若舌尖紅、口乾、苔燥為郁久化熱之兆;口乾欲飲、舌紅苔燥黃為郁久化熱已成之候。4.2.2 辨脈象濕盛之脈多沉細而濡;濕熱之脈則緩大或濡數;浮緩濕在表,沉緩濕在里,弦緩為風濕相搏;虛澀為寒濕郁滯;脈沉而細為中濕,為濕痹,為陽虛;陰虛者多見弦細,有時帶數;挾痰者每見濡滑;挾瘀者則見濡澀。4.3 辨病程痹證初起多以風、寒、濕、熱等邪氣為主;日久則多痰、多瘀、多虛和及腎,或痰瘀互結,或虛實混雜。凡久治乏效,即或無明顯痰瘀徵象者,亦應考慮痰瘀之因。5 施治經驗5.1隨證用藥隨證用藥就是在辨證的基礎上,「有斯證,即用斯葯」。5.1.1疼痛疼痛是痹證的首要癥狀,也是患者的主要痛苦之一,迅速緩解疼痛是取得療效並增強患者信心的關鍵。根據前述辨證結果,痹證疼痛可分以下5種類型進行治療。(1)風痛:治宜祛風通絡。輕者用獨活或海風藤,重者用烏梢蛇或蘄蛇。獨活,《名醫別錄》謂其「療諸賊風,百節痛風,無(問)久新」;《本草正義》稱「獨活為祛風通絡之主葯,……為風痹痿軟諸大證必不可少之葯。」一般用量為15g-30g。陰虛血燥者慎用,或伍以養陰潤燥之品,如當歸、生地、石斛等。海風藤善治風濕遊走性疼痛,用量以30g-45g為佳。烏梢蛇與蘄蛇俱可搜風止痛,惟蘄蛇之力較強,烏梢蛇次之。蘄蛇以入散劑為佳,每次2g,每日2次,如用於煎劑則需8g-lOg。(2)寒痛:治宜溫經散寒,通絡止痛。藥用制川烏、制草烏、附子、桂枝、細辛等,其中川烏溫經止痛作用較強,寒邪重者尚可用生川烏(但須先煎1小時左右,以減其毒性)。草烏與川烏藥性相似,惟草烏藥力更強,兩葯並用,可效力倍增。因各人對烏頭的耐受和反應程度不同,故用量宜逐步增加。一般成人每日量由3g-5g開始,逐步加至lOg-15g,且與甘草(解毒)同用;細辛可用8g-15g。成藥可用小活絡丹(片)。(3)濕痛:治宜燥濕化濕,參以溫陽之品。濕去絡通,其痛自己。藥用薏苡仁、蒼朮、生白朮、制附子等。其中,薏苡仁可利濕除痹。若大便調者用生苡仁,大便溏者用熟苡仁,若關節腫甚而便溏者,則生熟苡仁合用。或用鑽地風、千年健各30g,二葯善祛風滲濕,疏通經脈,以止疼痛。(4)熱痛:治宜清絡止痛。藥用寒水石、知母、生地、忍冬藤等。其中寒水石用治關節灼熱腫痛每獲良效。痛甚者加乳香、沒藥、延胡索和六軸子等。其中六軸子長於定痛,但有劇毒,用量宜慎。入煎劑成人每日用1.5-3g,入丸散劑每日約0.3g-0.6g,體弱者忌服。若常規用藥結果不著時,加用羚羊角0.6g(分2次吞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明確指出:「筋脈攣急,歷節掣痛,羚(羊)角能舒之。」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水牛角30g代。仍不解者,可用犀黃丸,當能挫解。同時,外用芙黃散(生大黃、芙蓉葉各等份,研細末),以冷茶水調如糊狀,取紗布塗敷患處,每日一換。或用鮮風仙花莖葉搗爛外敷亦佳。(5)痰瘀痛:多見於久治不愈,關節腫痛,僵直變形,活動受限的頑痹患者。此乃痰瘀膠結於筋骨所致,故常規用藥,恆難奏效,必須採用透骨搜絡、化痰消瘀之品,方可搜剔深入經隧骨骱之痰瘀,痰去瘀消,則腫痛可止。化痰散結用僵蠶、制南星、山慈菇和白芥子,消瘀破結用地鱉蟲、水蛭、桃仁和紅花,四肢關節痛甚者用蜈蚣、全蠍(研末吞服)搜風定痛,並配以延胡索和六軸子加強鎮痛。其中,制南星燥濕化痰,消腫散結,善止骨痛,對各種骨與關節疼痛均有佳效,用量為15g-30g。凡以上關節腫痛明顯的患者,尚可將煎服藥後所剩之藥渣,再煎藥水熏洗或浸泡患處,使藥液通過皮膚滲透發揮作用,提高療效。另外,還可用止痛搽劑外用,以緩解疼痛,處方:峰房(洗凈,扯碎,晒乾)180g,生川烏、生草烏、生南星、生半夏各60g,用60%酒精1500ml浸泡2周,去渣,用200ml瓶分裝。以棉簽蘸擦腫痛處,每日3-4次。注意熱痹禁用。5.1.2腫脹:「濕勝則腫」,早期可祛濕消腫,用二妙散、防己、苡仁、澤瀉、澤蘭和土茯苓等。久則濕停生痰,並致痰瘀交阻,腫脹不消,故祛濕之時須參用化痰祛濁、消瘀剔邪之品,始可奏效。化痰祛濁用半夏、皂角刺、制南星和白芥子等,消瘀剔邪用全蠍、水蛭、地鱉蟲和烏梢蛇等。此外,七葉蓮長於祛風除濕、活血消腫,劉寄奴、蘇木散瘀消腫,山慈菇化痰散結、解毒消腫,亦可選用。5.1.3 僵直、拘攣關節僵直、拘攣乃頑痹之徵。若關節僵腫變形者,用蜂房、僵蠶、蜣螂透節散腫,並配以澤蘭活血祛濕,白芥子搜剔痰結。若病變在腰脊者,用蘄蛇、蜂房、地鱉蟲行瘀通督,並配以川斷、狗脊、骨碎補、補骨脂等。若關節紅腫僵直,難以曲伸,久久不已者,多系熱毒之邪與痰濁、瘀血混雜膠結,治宜清熱消腫,化痰散瘀,疏利關節,藥用山羊角、地龍、蜂房、蜣螂、水蛭、山慈菇等。若拘攣較甚者,還可加蘄蛇、穿山甲、僵蠶等。若風濕痹痛而關節拘攣者,可用寬筋藤30g-45g;偏寒濕者,可用川烏、草烏、桂枝、附子、鹿角片等。此外,青風藤、海風藤可舒筋通絡,與雞血藤、忍冬藤等同用,不僅可養血通絡,且能舒攣緩痛。伴見肌肉萎縮者,重用生黃芪、生白朮、熟地黃、蜂房、石楠藤,並用蘄蛇粉,每次3g,每日2次,收效較佳。以上用藥,均需參用益腎培本之品,如熟地黃、仙靈脾、仙茅、淡蓯蓉、補骨脂、鹿角片、鹿銜草等,如此標本同治,可協同增效。5.2 分型治療5.2.1 風寒濕痹證見肢體疼痛,或走注疼痛,或局部冷痛,或肌肉酸痛,遇氣交之變或寒濕較重時疼痛加劇,或關節腫脹,但患處不紅不熱,舌淡苔薄白或略膩,脈沉細或細弦,或濡細,此乃風寒濕邪閉阻經絡所致。治宜祛風散寒,除濕通絡。方用自擬溫經蠲痹湯:當歸10g,熟地15g,仙靈脾15g,川桂枝(後下)10g,烏梢蛇10g,鹿銜草30g,制川烏10g,甘草5g。風勝者加尋骨風、鑽地風各30g;濕勝者加生熟苡仁各20g,或蒼白朮各15g;寒勝者制川草烏同用,各10g-20g,並加制附片10g-15g;痛劇者加炙全蠍3g(研粉分吞),或炙蜈蚣1~2條;刺痛者加地鱉蟲10g,參三七末3g(分吞),延胡索20g;體虛者仙靈脾加至20g-30g,並加炙蜂房10g;氣血兩虧者,黃芪、党參也可以用。5.2.2 風熱濕痹風熱濕痹可按熱、濕之輕重分為熱重濕微之熱痹和濕熱並重之濕熱痹。(1)熱痹:關節腫痛,局部灼熱,得涼稍舒,遇熱加重,口乾,心煩,舌紅,苔薄黃,脈數。治宜清熱通絡,並按病勢分輕重:輕者仿白虎加桂枝湯意,用自擬烏桂知母湯(寒水石30g,知母15g,生地30g,桂枝6g,制川草烏各4g),並可酌加廣地龍、忍冬藤等。此方以寒水石易石膏,是因為寒水石既可清肌膚之熱,又可清血中或絡中之熱,用治熱痹功效較石膏更勝一籌。而熱痹佐用桂枝和制川草烏意在宣痹通絡,以防寒涼遏閉。重者熱勢更甚,關節紅腫,熱如火灼,痛不可觸,日輕夜重,為火熱深入筋骨血分,用犀角地黃湯合白虎湯加減(犀角用水牛角代):水牛角末30g,生地30g,赤芍12g,牡丹皮12g,寒水石30g,知母15g,地龍12g,忍冬藤30g。甚者加羚羊角,或黃連解毒湯。大便秘結者加大黃瀉熱通便。《干金要方》犀角湯治「熱毒流入四肢,歷節腫痛」,即以犀角、羚羊角為主葯,配以梔子、黃芩、大黃等,可以參證。(2)濕熱痹:肢體重著,下肢為甚,或有煩疼不安之感,關節腫痛,但不甚紅,舌苔黃膩,脈緩大或濡數,此乃濕郁化熱或外感濕熱之邪,「濕熱入絡而成痹」(《臨證指南醫案·痹》)。治宜清化濕熱,宣痹通絡,方用四妙丸加味:蒼朮8g,生苡仁30g,黃柏10g,川牛膝15g,晚蠶沙30g,萆薢15g,土茯苓30g。甚者加虎杖、葎草;熱勝者尚可加寒水石;腫甚者加澤蘭、澤瀉。5.2.3 頑痹頑痹以病程較長,骨節腫痛,僵直變形為特徵。由於其病變主要在骨,骨又為腎所主,而督脈能總督一身之陽經,又與腎有密切聯繫,故宜益腎壯督以治其本,蠲痹通絡以治其標。益腎壯督即補益腎氣,溫壯督陽。陽氣旺盛既可驅邪御邪,又可強筋健骨,使病患易於趨復;蠲痹通絡即以大隊蟲蟻搜剔之品為主,蠲除風、寒、濕、痰、瘀之邪,疏通氣血通行之道。方用益腎蠲痹丸:熟地黃、仙靈脾、鹿銜草、淡蓯蓉、全當歸、雞血藤、蜂房、蘄蛇(缺則用烏梢蛇代)、地鱉蟲、僵蠶、蜣螂蟲、炮甲珠、全蠍、蜈蚣、廣地龍、甘草等共研極細末,泛丸如綠豆大。每服6g-8g,每日3次,飯後服。婦女經期或妊娠期忌服。陰虛患者葯後有口乾、咽燥現象,可用沙參、麥冬、石斛各10g代茶泡飲。個別患者葯後有膚癢或皮疹現象,乃動物異體蛋白質過敏所致,輕者用徐長卿15g,地膚子30g煎湯服用,重者須停服此丸。凡濕熱患者應先服清泄濕熱、涼血通絡之湯劑,待濕熱稍解,再湯、丸並進,緩解期可單服此丸以圖根治。此丸對寒濕、痰瘀偏重者療效較好,陰虛、濕熱偏重者療效較差。為此我們正在著手進行改進,目前先擬定了兩個協定處方:一方側重治療寒濕、痰瘀偏重者,一方側重治療陰虛、濕熱偏重者。5.3 辨病用藥辨病用藥即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針對西醫病種的病理變化、檢驗數據和臨床特徵,選擇療效獨特、針對性較強的中藥進行治療,如此可擴大治療思路並提高臨床療效。例如:風濕性關節炎與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而虎杖對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故為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良藥,尤其急性發作期要及早使用。類風濕性關節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用仙靈脾、穿山龍、地黃、露蜂房調節機體免疫功能。類風濕性關節炎具有骨質侵蝕性改變的特點,用骨碎補、補骨脂、地黃、蓯蓉、蜂房、狗脊等可防止骨質侵蝕和促進骨質的修復。對血沉增速,C-反應蛋白、粘蛋白和抗「o」增高,類風濕因子陽性,證屬風寒濕痹者多選用川烏、桂枝等;風熱濕痹者多選用葎草、寒水石、虎杖,如此既可改善臨床癥狀,又可降低化驗指標。增生性關節炎是關節軟骨退行性變性,繼而引起新骨增生的一種進行性關節病變,用地黃、骨碎補、補骨脂、鹿銜草、威靈仙可延緩關節軟骨退變,抑制新骨增生。同時,頸椎增生用大劑量葛根(30g),腰椎增生則用川續斷,以引諸葯直達病所。強直性脊柱炎由於椎突關節狹窄,椎間盤外環纖維化,以及椎體周圍韌帶鈣化,使脊柱強直畸形,可用鹿角片、蜂房、穿山甲、蘄蛇活血通督,軟堅散結,除痹起廢。椎間突出、椎管狹窄而引起之腰痛,可選用地黃、地鱉蟲、骨碎補、鹿角片、狗脊、全蠍、地龍、牛膝等,以補腎壯骨,通督止痛。燥痹(乾燥綜合征)除關節痛外,多伴見口、眼乾燥,猖齲齒,此乃真陰虧耗,燥盛邪客絡瘀,既要滋腎清燥,又應蠲痹通絡,穿山龍、生地黃需重用,始可提高免疫功能,再配以養陰通絡之品如石斛、元參、北沙參、枸杞子、黃精、赤白芍、地龍、僵蠶、辛荑等。對於膝關節滑膜炎、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不利、浮臏試驗陽性、局部有灼熱感或兼見硬結者,乃濕熱蘊阻膝關節之咎,治宜滲化濕熱,宣通絡脈,重用生苡仁以滲濕利水,配以澤蘭、澤瀉、蒼朮、茯苓、黃柏、大黃、桃仁、紅花有顯效。對長期服用激素的患者,給予補腎治療,並大劑量使用穿山龍、生地黃、仙靈脾等,可以較快地遞減激素量,並防止激素撤除後出現反跳。穿山龍一般用40g-50g,少則無效。生地黃與仙靈脾用量為:陰虛偏重者生地黃30g-100g,仙靈脾10g-15g;陽虛偏重者生地黃10g-15g,仙靈脾20g-40g,並可加黃芪、制附子。以上隨證用藥、分型治療和辨病用藥3項內容,在臨床實踐中尚須相互參酌和有機的結合,如隨證用藥與分型治療相結合、分型治療與辨病用藥相結合等。此外,人有稟異,地有南北,時有冬暑,證有殊變,故臨證時尚須因人、因地、因時、因證制宜,如此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趙一刀整理) 著痹論治滑囊炎20例
請用Ctrl+C複製後貼給好友。
一根針一把草 2009年02月15日 23:15 閱讀(151) 評論(1) 分類:個人日記
|
推薦閱讀:
※好的心態千金難買 - Qzone日誌
※古今詩文:卻話巴山夜雨時 - 瑰姿艷逸的日誌 - 網易博客
※聰明女人懂得營造溫馨的家 - Qzone日誌
※家常菜 - Qzone日誌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 Qzone日誌
TAG: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