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長(情緒1)----兒童是自己情緒的主人/孫瑞雪

一個孩子來上幼兒園,這是他第一次離開媽媽。媽媽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對孩子說:「媽媽現在要上班了。」孩子便抱著媽媽的脖子撕心裂肺地大哭。  分離使孩子充滿了恐懼。  那就像出生時孩子離開了媽媽的身體一樣。  老師把哭喊的孩子從媽媽的懷抱里接過來,但孩子仍哭著拉扯著媽媽。最後媽媽消失在孩子的視線里,孩子便轉身抱住了老師,依然恐懼地哭著。  孩子第一次離開媽媽上幼兒園。要怎樣安慰孩子呢?  老師懷抱著孩子,輕輕拍著他的後背說:「老師知道你離開媽媽很害怕。你哭吧,哭會讓你好受一點。老師陪著你!」  孩子就把恐懼大聲地哭了出來……哭過,恐懼就自然地流淌了出來。  老師又說:「你現在很安全。老師會照顧你,保護你,一直陪著你,不離開你,直到媽媽來接你。」  不管哭多久,都會有老師陪著。一會兒,恐懼的哭變為了傷心的哭。此時,孩子有的只是離開媽媽的傷心,而不再是恐懼。他和這個新世界就在這樣的哭聲中,逐漸靠近……正常的感覺逐漸開始回歸,心情開始平復,慢慢地媽媽的離開也被接納了。  哭是痛苦和傷心的表現、表示以及表達和導出。這裡哭不是傷害,而是情緒的流淌。這時的安慰就是要傾聽:傾聽孩子的情緒,傾聽孩子的哭聲。傾聽就是允許孩子把情緒流淌出來,就是接納與理解,就是愛。  媽媽是孩子安全安定、熟悉親切的世界,在媽媽身邊,他會覺得安全。忽然來了一個陌生人(老師),這個陌生人抱著孩子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幼兒園),孩子天然的不安全感和無秩序感就出現了。這是怎樣的恐懼和害怕!此時的情緒完全是一種本能的、自然的反應。  所以孩子剛入園時,我們通常會先讓媽媽陪伴孩子幾天,讓孩子對幼兒園和老師熟悉起來。媽媽應當在孩子對老師有親切感後再離開。當然這之後孩子仍然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熟悉老師,仍然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習慣沒有媽媽在身邊的生活,這個熟悉與習慣的過程正是孩子擴大自身世界的過程。  所有情緒中最先被感受到的,也是最有衝擊力的就是驚恐。到幼兒園後媽媽離開去上班了,這種和媽媽的分離使有的孩子充滿了恐懼。孩子需要把恐懼大聲哭出來,並在這樣的哭聲中,自己和這個外界的世界逐漸靠近,並逐漸接納他人。  幼兒園裡曾有過這樣的對話:  老師對一個剛入園的孩子說:「不哭了,媽媽下午就來接你。老師也愛你!」  站在一邊的大一點的孩子對老師說:「老師,你讓他哭吧!我剛來的時候也很害怕,也這樣哭。哭著哭著,就把害怕給哭出去了,我就好了。」這是這個大孩子自己的情緒體驗和經歷。  來到陌生的地方並被交給陌生的人,因此孩子會有恐懼的情緒,這種情緒使孩子自衛,這是孩子自我保護的生命能。藉助這種生命能的流淌,孩子會恢復正常的感覺和心理,並會衍生和發展心理與認知,慢慢開始接納他人代替媽媽來照顧自己,慢慢接納陌生的環境,慢慢了解媽媽和家庭之外的世界,慢慢擴展自己內在世界的空間,最後,把逐漸擴大的外在世界裝進自己的逐漸擴大的內在世界。這個過程經由感覺、情緒、心理和認知,兒童會整合出:「世界是可以信任的,他人是可以信任的,我自己也是可以信任的,而且我是有能力的。」一個自我就在這樣的過程中被慢慢創造出來了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世界不斷擴大的過程。從媽媽的腹中,擴大到腹外……從家庭擴大到幼兒園,擴大為家庭和幼兒園的組合……這個擴大的過程是遲早的、自然的、必然的和必須的。但它又常常不是慢慢擴大,而是一下子就擴大。  比如兒童去上幼兒園,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因為孩子自己想走出家門,不是他自己對幼兒園好奇、有需求、有嚮往,而是因為成人覺得兒童需要,或者成人自己需要。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幼兒園可以準備一個新入園兒童家長休憩和「亞工作」( 家庭到幼兒園之間的過渡)的空間,使得家人像是能隨之在幼兒園和孩子一起生活,看兒童的具體情況選擇家人完全離開的時間,就是一個過渡辦法。  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何時何地,兒童都需要一個愛的陪伴者。愛是生命成長的背景,這就是為什麼在每個孩子剛入園的第一個月,幼兒園要有一個老師專門陪伴這個新孩子,並且給他足夠的關愛。在孩子生命的頭6年里,任何可能給兒童帶來內心變化和衝擊的時刻,兒童都需要一個愛的陪伴者。  讓我們從新生命降生時的哭聲來解釋情緒吧。  新生命本來住在一個柔軟潤澤而溫暖的子宮裡,在那裡他與母親一體,出生那一刻,突然來到了一個手腳伸出去空曠無遮擋而且又冷又硬的、又粗糙又嘈雜的世界。新生命是如何從鮮嫩而柔軟的生命之河中邁向這分離的、冰冷的物質世界的呢?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和世界的擴大,嬌嫩的嬰兒如何適應呢?他如何應對這種降生而帶來的生存環境的驟變呢?這個過程中,嬰兒的身體內會本能地產生一種恐懼的能量,這種能量會透過哭而被釋放到身體之外,以此平衡生命之痛。我們把這種能量稱為情緒。  這告訴我們,生命依託的某種能量,通過身體的轉換釋放到外部,它可以保護、調節和激發人的成長,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試想,如果沒有這樣的情緒釋放來保護自己,來幫助自己過渡,初生嬰兒該如何去適應一個新世界,該如何擴大他的世界?這真的是非常的奇妙。  實際從中我們可以了解生命的秘密:所有人包括嬰兒都在擴展自己的心理世界中學習和成長,而擴展時內在就會失衡,失衡就會恐懼,這種恐懼的釋放也就是幫助我們尋找內在平衡的過程。可以說,情緒的功能就在於幫助我們自我修復、自我調解與自我平衡。  情緒是生命通向世界(也包括內在世界)的橋樑。嬰兒依靠情緒的橋樑走向外在物質世界,也依靠情緒的橋樑走向內在深處的世界,並用內在的世界集納外在的世界。嬰兒就在情緒的幫助下逐漸調節與過渡,逐漸調適而平靜,並走向更廣闊的外在世界和更深處的內在世界。  情緒平衡著兒童的身體的承受力,平衡著他對新感覺的承受力,平衡著他剛剛產生的心理的承受力,平衡著他不斷發展的認知的承受力,平衡著他一個新的自我創造歷程的承受力,也化解著他所遇到的各種危機,緩解其衝擊力和刺激。  既然情緒有著如此的重要性,那就要讓兒童清楚自己的情緒世界。而讓兒童清楚自己的情緒世界,就必須使他們擁有更高的自由。因為自由確保了孩子情緒到來時的空間和時間上的自主性。  嬰兒降生時就擁有原始的情緒:恐懼、憤怒、哀傷、快樂、好奇,它們是生命出生時情緒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依靠這些基本的情緒,兒童發展和創造出豐富生動、感人、滋潤的情感世界。情緒有悲傷,也有喜悅,於我們來說,有些情緒會讓我們痛苦,而有些情緒則會讓我們雀躍,但不論哪種情緒都充滿了意義。 我們可以透過一個已經可以表達的孩子來發現這一秘密。  小小在大廳里大哭著……老師聞聲趕來問:「告訴老師發生了什麼事?」  小小邊哭邊說:「我剛才打他了(手指向一旁的樂樂),我給他道歉,他不原諒我,我太難受了,我要哭一會兒。」  老師試圖安慰小小,「哦!真是件令人難過的事情。他可能太生氣了,他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原諒你,你等待一會兒吧。」  小小抽泣著說:「我太難受了,我要哭一會兒。」  老師說:「好的。需要老師陪陪你嗎?」小小搖搖頭,又開始放聲大哭。小小不需要任何人陪伴,他需要獨自和自己的情緒在一起……  過了一會兒,大廳里的哭聲停止了。老師又來到大廳想看看小小怎樣了。此刻,小小正坐在另一位老師的身邊說著什麼,看上去很放鬆。  哭就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小小難受了,他准許自己哭一會兒,這就是小小在學著照顧自己的情緒,傾聽自己的情緒。儘管這種照顧方式還比較基礎,但這表明照顧的意識已經在成長了。情緒幫助孩子過渡並接受了不能接受的事情。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也是一個開拓的過程。  悅悅3歲多,爸爸出差,每周五晚上回家。每次聽到敲門聲,悅悅就急切地放下手中的活動,衝到門口用力地開門,儘管動作還不是很熟練。門一開,  看到門前的爸爸,喜悅就會充滿她全身每一個細胞。她轉身跑回來,然後開始興奮地跳躍……她並不會首先主動讓爸爸抱她,而是要先用一段時間來釋放她喜悅和興奮的情緒。這好像是一段交響樂前的前奏一樣,當她將情緒釋放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爸爸就抱起無比快樂的她,旋轉……悅悅就在爸爸的懷裡興奮地大笑……  面對喜悅的情緒和面對痛苦的情緒,這兩者同樣的重要。如果能在持續性的喜悅中度過自己的生活,人就會逐漸地產生穩定的幸福感、快樂感。同樣,如果能讓痛苦的情緒流動出去,生命的自我調節能力和自我支持能力就會越來越強。所以,不論是讓孩子保持喜悅的情緒,還是讓其釋放痛苦的情緒,都可以讓孩子在生命中保持平靜和內在的愉悅,是對他生命的一種滋養。  情緒說來就來,對於孩子來說,情緒的離開也是說走就走。情緒的「大悲」(大哭)和情緒的「大喜」不斷相互轉換,以此發展到平靜和安詳。由於成人在情緒的成長上未走齣兒童期,除了帶有兒童期的情緒特點,還累加了許多東西。成人的情緒像兒童情緒一樣說來就來,可讓它走就沒那麼容易了,這是因為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長期不照顧情緒、不傾聽情緒甚至壓抑情緒,使得各種情緒累積、固著的結果。  剛剛4歲,晚上在家看到媽媽獨自坐在沙發上鬱悶。觀察一會之後,剛剛關切地問媽媽:「媽媽,你怎麼了?」媽媽說:「媽媽有些難過,一會兒就好了。」剛剛理解地說:「難過了,你就哭一會兒,哭對你有好處,會讓你舒服的。」聽完剛剛的話,媽媽吃驚了,然後笑了起來。孩子在幼兒園這樣生活了,就學會了調解自己並觀察別人。  成人成長的經驗說:哭不好、哭不解決問題、哭讓人焦慮,甚至哭不是「男子漢」的作為……哭和笑,集中了我們痛苦和快樂的兩大情緒類別。成人對哭似乎都有一種本能的焦慮感,這種焦慮感直接導致我們不接受孩子的哭,這就使孩子的情緒成長無法達到像身體和認知成長那樣的成熟。如果我們能完全熟悉、覺察自己的情緒,甚至一有苗頭就能覺察、傾聽、認可、照顧她,我們必然就能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我們可以讓情緒在合適的時候保護自己,也可以讓情緒在我們充滿喜悅和愛的柔軟的內心世界裡表達、彰顯,這樣我們就會趨於寧靜和平衡,並放心長遠,不拘小事,有理性。 生命的主要特徵,就是自我調節。而調節首先是要依靠情緒。  不僅兒童,成人在面臨突如其來的變化時(甚至是一些小變化),也是藉由情緒的表達來完成過渡的。釋放情緒就是調節的最好辦法。  我還應該談談孩子憤怒(生氣)的情緒,因為我們同樣不接納孩子的憤怒。  父親給3歲的兒子買了一個紅薯,孩子拿著紅薯專註地集中在了紅薯的皮上……父親付完錢,看著稚嫩的兒子艱難而笨拙地剝著皮,父親毫無覺察地想:「按兒子這樣的速度剝皮,恐怕半天也吃不到,而且時間太久了!」忙於「正事」的父親情急中便一把奪過了紅薯:「爸爸幫你剝!」孩子怔住了,父親急忙剝皮時,孩子憤怒地大哭起來,父親慈愛地說:「別急,別急,馬上就好!真是太急了!」父親認為孩子是急於想吃到紅薯,便急切地剝開了一半皮,另一半留著便於孩子拿在手裡。父親遞給憤怒哭叫的孩子後,孩子卻將紅薯憤怒地扔到了地下。這一扔也激起了父親的憤怒。  這位情緒發展未成熟的父親,瞬間便和孩子的情緒共生了。他不知道孩子的興趣在於剝紅薯皮,在於手的使用,在於必須由自己剝皮再吃的內在秩序,兒童成長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會憤怒。這一切完全是基於成長的需要。由於成人無法站在孩子成長的角度來對待兒童,所以就這樣和孩子失之交臂,擦肩而過。憤怒在開始的時候只是兒童用以保護自己、維護和爭取自己心智成長的權益與機會的工具,而在後來卻成為相互不理解的代言。  對於這位父親,基於自己完全不明白孩子成長的需要,那就請允許孩子有情緒,讓孩子惱怒的情緒通過哭流淌走,這是最好的方法。接納孩子的情緒!不要評判。請不要啟動自己尚未成熟的情緒去理解孩子的情緒。情緒是孩子的,不是你的。  成人需要給兒童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和自己的情緒相處。孩子需要和他的情緒相處多久呢?這個時間根據孩子的年齡而不同。正常的情緒發展,從與情緒相處、熟悉,到調解……年齡越大,這個過程的速度就越快,有意識的調整就越多。  孩子是他情緒的主人,對情緒的處理與整合是由個體生命內在完成的,是一個黑箱操作的過程。而整合的結果才是核心,因為將來成為怎樣的一個人,這部分決定於他在情緒上的成熟度。兒童所有的情緒都在於如何協助孩子自己的成長上,協助孩子創造一個自我,自我是否可以建立,人才可以透過自我形成一個管理的系統,情緒包括在這個管理系統之中。  我們的文化並不鼓勵、不接受各種看似「不好」的情緒,例如哭,認為那是不好的,這樣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人,其情緒通常都不能發展、成長、成熟。而由於成年人的情緒尚未發展成熟,尚未從和母親的情緒共生中完全分離、獨立起來,所以成人在對待孩子時極容易釋放自己的情緒,轉向和孩子共生。似乎是孩子惹怒了父母,但其實是父母讓自己共生了孩子的情緒。由於孩子的自衛能力弱,對成人沒有太大的制約能力,所以成人在孩子面前比較放鬆,成人也就容易因鬆懈而不節制自己的情緒。變化無常的情緒極容易使孩子產生不安全感,產生對成人的防禦、警覺和恐懼,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只是期盼有一天,成人願意和孩子一起讓情緒成長成熟起來。成熟的情緒狀態使得成人內在寧靜而平衡。這樣孩子在看到成人時,就會像看到了一隻大象、一頭獅子一樣開心和好奇。而且由於成人的情緒是成熟的,兒童也就自然的有了一個參照模式,因此這才是孩子情緒成長的理想環境。 情緒是自然產生的,這種湧現出來的內在世界的景象和狀態,如同這個外在世界的一草一木,孩子並不了解、不認識、不知道。孩子最初看見一棵樹、一個杯子、一頂帽子時,他並不會對這些事物做出任何評判,沒有正向和負向,頭腦也不賦予它意義,他需要在不斷觸摸的過程中去了解。他對內在世界的了解過程同樣也是如此。  情緒如同認知一樣,開始也沒有好壞之分,兒童也不會給它一個是與非的評判。像認識外在的世界一樣,他逐漸開始認識情緒的世界,「害怕」、「恐懼」、「生氣」、「傷心」、「高興」……所了解的情緒逐漸豐富。  一個2歲的孩子奔跑時摔了一跤,他哇哇大哭,其實他並未摔痛,只是被嚇了一跳。等他熟悉這種感覺後,內在就不會再湧起害怕的情緒,反而可能會湧起好奇和歡樂,他會高興地說:「我被嚇了一跳!」  孩子用哭來應付各種不適。有時不適消失了,但哭還好像「意猶未盡」。 哭釋放、調節了內在,放鬆後感覺就慢慢到來,使哭轉變為對感覺的專註。感覺是生命擁有的另一種天然的能力。  正常的兒童天然的就和自己的情緒待在一起,這非常非常的重要!他還沒有像成人那樣習慣性地躲開或者用理性壓抑自己的情緒。兒童和自己的情緒蜷縮在一起,和自己的情緒交融在一起,情緒就像一團迷霧包裹著他……然後,  兒童獲得成長的資源,並開始熟知了解情緒,然后豐富和創造出更多情緒,最後發現情緒的秘密,整合出情緒的意義所在。  兒童在正常的情緒成長中,逐漸趨於內在的平靜祥和,接近6歲的時候,他們看上去情緒不再過於「大喜」、「大悲」,大喜和大悲在內在的調整下變得平緩,也不再過於「風雲突變」,內在的寧靜平和已經初見端倪。  真正了解了生命,才能從本質上改善教育。尊重生命的特徵,我們會驚喜地發現生命的智慧! ----(讀書摘文—<完整的成長>)
推薦閱讀:

正過著女神節的你,特么究竟想要怎樣的人生?
身心靈成長
關注教師個人精神成長,反對唯利是圖和惟命是從
嫉妒是成長的一顆毒瘤
華夏幸福:產業新城「先行者」與城市共成長

TAG:兒童 | 情緒 | 成長 | 兒童成長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