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以來生態文明理論研究述評
十七大以來生態文明理論研究述評
發布時間: 2010-5-10 22:01:33 被閱覽數: 328 次 作者: 胡洪彬 吳玲玲 |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動滾屏(右鍵暫停) |
內容提要:生態文明的提出實現了對人類已有先進生態理論的繼承和創新,有助於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化解生態危機,推進全面小康的實現。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缺乏相關的理念根基、法制保障和科技支撐,同時,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發展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必須加強生態道德教育,轉變發展模式,完善政府治理結構和相關法制,加強國際合作,並加強比較研究、實證調研和多視角多學科的綜合研究。 關鍵詞:十七大 生態文明 生態治理 環境問題 生態道德 中共十七大創造性地提出了「生態文明」的科學概念,並將其確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以及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目標,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國學術界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究,短短兩年多以來,已取得了豐富的理論成果。通過對中國期刊網全文資料庫2007年11月至2009年底的統計,僅篇名含「生態文明」的相關文章就高達1700餘篇,出版的相關論著有姬振海的《生態文明論》,嚴耕等的《生態文明理論構建與文化資源》以及李惠斌等編的《生態文明與馬克思主義》等,此外,理論界就此問題還召開了各類研討會。可以說,這些理論成果都是學術界對中央文件精神做出的積極回應,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品質。為了推動研究的進一步發展,筆者試圖在把握這些論著核心與精髓的前提下,對本課題的研究現狀作一回顧,並著眼於未來,對如何深化該課題的進一步探討提出一些想法。 一、關於生態文明的科學內涵
明晰概念是科學研究的邏輯起點,要正確理解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及其價值,首先必須對「生態文明」的科學內涵有個清晰的把握。十七大以來,學者們通過分析,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見解。概括而言,可歸納為三類: 第一類觀點從縱向的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角度出發進行解釋,認為生態文明是與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前後相繼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必然呼求的進步狀態。如韓寶平等認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階段性,隨著人類社會的前進,人類文明也將不斷向前邁進,並經歷從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重大轉折,因此,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對人與自然關係歷史的總結和升華。①李校利則將生態文明視為全新的E文明,是人類為了可持續發展,在經過漁獵文明(A)、農業文明(B)、工業文明(C)、信息文明(D)四次選擇後進行的第五次選擇,其在內涵上是包含Earth(地球)、Environment(環境)、Energy(能源)、Efficiency(效率)等在內的全面綜合性理念。② 第二類觀點從橫向的當代社會文明系統的角度出發進行解釋,將生態文明定義為一種社會形態內部某個重要領域的文明,是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係時所達到的文明程度,其在體系上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對應。如蔡守秋認為,生態文明即綠色文明,物質文明的發展必然要求轉變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協調並進。同時,生態文明也體現了人們精神意識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時達到文明的程度。因此,生態文明是一種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高度發展、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和諧統一的文明形態。③曹孟勤也認為,生態文明即人們在改造物質世界的過程中,不斷克服負面效應,建立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總和,其具體劃分為生態物質文明、生態精神文明、生態勞動文明和生態制度文明四個向度。④ 第三類觀點相對摺中,即其既將生態文明看做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大文明」成果,又將其視為社會系統內部某個特殊領域的「小文明」範疇。如郭建認為,生態文明的概念具有廣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其是文明的一個發展階段,是人類對工業文明帶來的生態危機進行反思的結果;從狹義上講,生態文明又是人類為實現生態和諧而取得的全部成果,體現在人類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安全的意識、法律、制度、政策等各方面。⑤於曉霞則認為,生態文明是由「生態」與「文明」二詞構成的複合性概念,由於「生態」是指生物間以及生物與環境間的相互關係,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因此生態文明既是人類文明向前發展,在價值觀上實現人與自然合一的結果,又是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係時達到的文明程度,其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構成文明體系的大廈。⑥ 可見,目前學者們對生態文明的科學內涵還有諸多不同見解。在筆者看來,生態文明作為一個理論與實踐緊密相結合的概念,其內涵應是極為豐富的,要科學地對其作出界定,需要我們堅持動態分析與靜態分析、現實考察與歷史考察相統一的原則,並站在理論構建的高度,對其地位、作用、目標等做出系統綜合的解釋。如此,才能對生態文明的內涵有個清晰的把握。 二、關於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生態文明的科學概念及其建設的重要任務,這是我黨結合時代發展實際做出的重大決策,也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前進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方面,從理論上講,生態文明的提出實現了對前人科學理論的繼承和創新,對進一步開拓視野,走向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其一,生態文明傳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生態思想的先進理念。張雲飛等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豐富多彩、深刻獨到的生態環境理念,且與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譬如,作為中國傳統倫理內核的「仁、義、禮、智、信」(五常)實質上就包含了豐富的生態道德要求。「仁」要求將道德擴展到自然事物上,做到愛護自然;「義」要求禁止滅絕自然和鋪張浪費,做到有益自然;「禮」要求效法天地自然,做到保護自然;「智」要求把握自然規律,做到認識自然;「信」則要求真心對待自然,做到協和自然。以「五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倫理,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堅實的哲學基礎和思想源泉。⑦ 其二,生態文明繼承和創新了馬克思主義生態環境理論。方世南認為,馬克思主義在本質上是關於人類文明發展的理論,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是馬克思主義文明系統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實現中國化的必然結果。其指出,在馬克思主義的文明系統理論中,生態文明地位突出,儘管馬克思恩格斯沒有明確提出生態文明的科學概念,但他們的思想和論斷中卻彰顯了生態文明的精神理念。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通過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等多篇論著中對社會有機體、文明系統等的相關論述,揭示了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闡述了其有關生態文明的重要思想,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指明了總體方向。⑧ 其三,生態文明揚棄和超越了西方生態哲學的相關理論。呂尚苗認為,20世紀中葉以來,西方生態哲學不斷趨於完善,其理論形態逐漸產生兩大基本流派: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人類中心主義將人類視為惟一有資格獲得道德關懷的物種,把自然界看作是少部分人攫取利益的工具或手段,已受到廣泛批判。非人類中心主義雖然要求將倫理關懷擴展到所有生命,但其忽略了自然界作為整體的價值,否認了人對物種本身和生態系統的直接道德義務,從而導致生態建設往往流於虛幻,以致很難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協同進化。生態文明的提出,對西方生態哲學中有益成果進行了科學地借鑒和總結,在理論形態上對其實行了甄別和完善,拋棄了其中的不合理成分,而將其真正有價值的理念、做法進行有益發揮,因此在理論形態上實現對西方生態哲學的揚棄和超越。⑨
另一方面,從現實意義來看,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提出也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更加科學的發展路徑。首先,生態文明建設有助於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張首先認為,生態環境問題是考驗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影響其執政地位的重要因素。如果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價值取向發生扭曲,生態危機不加以解決,那麼其執政地位必將難以鞏固。在實踐中,黨傾聽群眾呼聲,及時排解生態環境惡化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災難,保證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便可以贏得廣大民眾的廣泛讚譽,同時,黨敏銳地把握當前形勢,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執政理念,也是改進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執政方式,保證自身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前提。中國十七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重要戰略,對改進黨的作風,提高執政能力具有重要意義。⑩ 其次,生態文明建設有助於化解我國生態危機,實現社會和諧發展。束洪福指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我國的資源與環境也作出了巨大犧牲。2006年,我國GDP總量佔世界5.5%左右,但資源消耗量卻佔到世界的15%。同時,我國資源人均佔有量嚴重不足,人均耕地、草地為世界的1/3,人均水資源為1/4,人均森林資源為1/5,人均石油佔有量僅為1/10。面對嚴峻的現實狀況,黨中央適時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有助於強化人們的生態環保和資源節約理念,使人們逐漸認識到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便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建設良好的生活環境,因此,作為一種價值導向,生態文明是我國社會和諧發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11} 最後,生態文明建設也有助於不斷改善民生,實現全面小康。徐之順認為,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關涉民生的重大工程,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不斷產生的生態危機既是對當下我國民生工程的巨大破壞,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隱憂。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環境問題逐漸成為群眾最為關心的社會問題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人居環境建設不加以重視,生態環境持續惡化,那麼即使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眾對民生工程和全面小康社會必然會缺乏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發展經驗也會被否定。因此,積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我黨始終代表人民群眾利益,切實改善民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12} 三、關於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問題 在當代中國,能否積極有效地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生態問題,更是一個事關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政治問題。作為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目前有許多問題需加以解決: 其一,生態文明建設缺乏與之相配套的經濟發展模式。胡術閣認為,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具有緊密關聯,建設生態文明,既是文明形態的一種進步,更是經濟發展方式的一種轉變。然而,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基本上還以粗放型為主,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耗、物耗和排污量等均大大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由此帶來的資源、環境的巨大浪費和破壞不可小覷。這表現在:(1)資源消耗大、利用效率低。目前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0個百分點左右。我國的單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是日本的7.6倍,美國的4.2倍,印度的1.5倍。(2)高排放。我國現在單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發達國家的8~9倍,固體廢物排放水平也大大高於發達國家,每增加單位工業產值產生的固體廢氣物比發達國家高十多倍,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垃圾圍城的現象。(3)高污染。全國60%以上的河流遭到中度和重度污染,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營養化,25%的地下水體遭到污染。可見,如果我們仍按現在這種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走下去,我國的資源、能源和環境都將承受不起。{13} 其二,生態文明建設缺乏具體的法制保障。李秀艷認為,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在生態治理法制化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當前社會轉型期內,法制缺失依舊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障礙。一方面,從立法上看,雖然我國目前有40餘部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但其內容過於抽象,存在提倡性規定多,約束性規定少;原則性要求多,可操作性規定少;行政命令控制性規定多,經濟激勵性規定少;對政府部門設定權力多,制約性規定少等嚴重弊端,導致法律本身在實踐中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地行使監督、檢舉和控告的權利以及保護人民的環境權益。另一方面,從執法上看,由於收益者與承擔者背後的社會力量懸殊很大,使得執法不嚴、彈性執法、差別執法等不良現象依舊存在,部分地方環保部門甚至與污染企業「共生共榮」,出現「污染越重,環保越富」的怪現象,給有效執法帶來很大難度。加上地方官員考核和任免制度中單純的經濟增長標準,進一步導致一些地方政府為追求經濟發展速度,不惜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最終導致環保設施建設滯後,政府在生態治理中走向失靈。{14} 其三,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田文富認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在知識經濟佔主導地位的今天,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國民經濟的增長和人類生活的改善越來越有賴於科學知識的積累和創新,世界各國也紛紛把推動科技創新作為國家重要戰略,建立國家創新體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以在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權。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科教興國戰略的帶動下,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得到了飛速發展,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從總體上看,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科技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結合度還不夠緊密,轉化水平不高,缺少突破制約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保的關鍵技術,尤其是開發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共性和關鍵技術的能力不強,生產工藝和裝備水平還不能適應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率的現實需要,給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建設帶來不利局面。{15} 其四,生態文明建設缺乏理念根基。劉國軍認為,生態文明價值觀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它直接決定著人們對待自然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從我國現實來看,生態文明價值觀還只是點燃在社會精英群體中的星星之火,未能在廣大民眾中形成燎原之勢。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抑制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敏感性,而改革開放前人們物質生活的極度匱乏則喚醒了久壓於人們內心深處的物質慾望,人們瘋狂地追求財富而無暇顧及生態破壞與否。當經濟增長對環境的壓力日益增大而環境問題頻發時,廣大民眾的生態意識水平並沒有隨之迅速提高,使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長期以來停留在功利層面上,對生態問題的關注很容易被眼前的其他利益欲求所取代和置換。同時,這種現實狀況也在客觀上限制了與『環境關注』相關聯的理論的萌生與發展。因此,民眾生態價值理念的缺失和不足,使得我國很難孕育出生態文明的思想元素,精神層次的生態文明觀很難在我國自發產生,生態文明建設缺乏理念根基。{16} 四、關於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
圍繞如何推進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界也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和建議。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主張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走科學發展道路。田文富認為,建設生態文明,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是當務之急。具體包括三個方面:(1)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目前,我國需求結構中投資率偏高、消費率較低,導致國內市場規模受限,生產過剩,浪費嚴重。當前必須著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使消費、投資、出口三者協調拉動經濟發展。(2)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既要鞏固第一產業,提高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又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使其成為第三產業的主體。同時,加快科技創新,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及向綠色生態產業的轉型。(3)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大力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這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環節。各地要根據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等實際情況,調整產業布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與可再生能源,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根基。{17} 第二,主張規範政府職能,完善治理結構。王虹等認為,政府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者、管理者和服務者,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政府應以身作則,積極促使自身在職能設定和治理結構上的調整、轉變和完善化,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務。他們認為,目前我國政府各部門受體制缺失所囿,其在生態責任和生態保護行為上存在職能不同一的弊病,譬如環保部門強調「生態優先」、「協調發展」,經濟部門則主張「發展優先」、「生態滯後」,結果導致政府生態治理的成效不高。為此,當前各級政府一要切實落實環保部門的基本職能,使各級政府的環保機構真正成為環境保護方面的綜合、協調和監督機構。同時,從組織上整合機構職能,多管齊下,當生態文明建設要求與其他決策發生矛盾時,客觀、公正地處理問題,必要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優先位置。二要完善各級政府的業績考核體系,樹立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績觀,把生態環境資源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來,全面客觀地評價政府職能運行情況,以保證各級地方政府不因畸形的政績觀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保證政府生態文明建設的職能得到正常發揮和足夠重視。{18} 第三,主張完善法制,構建科學有效的生態法治體系。高衛星認為,建設生態文明是一項全新的系統工程,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有效的環境法規、政策和技術體系加以保障。首先,要完善我國的環境立法。抓緊制定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清潔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等方面的相關法規,填補對我國環境影響深遠的法律空白,切實做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法可依。其次,充實地方性的規章和政策。各地要根據實際需要,在堅持「立、改、廢」相結合原則的前提下,對已經制定的規章、制度進行梳理,凡與發展循環經濟和保護環境要求不相符合的,及時予以調整和糾正,確保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貫穿於整個法律體系制定過程的始末。最後,健全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如積極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和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建立環境戰略評估制度,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生態保護、資源利用方面的戰略評估和預測,使各項經濟活動沿著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的方向發展。此外,還要加強執法力度,確保各項生態法規真正落到實處。{19} 第四,主張開展國際合作,協同解決全球性的資源和環境問題。於曉霞等認為,人類工業社會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使得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性課題,「21世紀將是一個生態文明的世紀,」「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生態無國界」等理念已經成為人類普遍共識。自1972年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第一次環境會議以來,人類便已步入生態危機治理的協同時代,環境保護運動也由自發性的群眾運動上升到政府行為。生態文明觀念產生於人類對可持續發展的不懈探索,在本質上體現了世界文明的和諧之音。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必須積极參与國際合作,一方面努力解決自身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類生態問題,樹立大國應有的國際形象;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倡導和支持資源環境領域的國際合作,力主與世界各國建立全球環境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建設美好和諧的新世界。{20} 第五,主張加強教育,提升全民族的生態道德觀。蘭育鶯認為,生態道德意識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依託和倫理根基,建設生態文明,如果沒有普及性的環境保護觀念和生態道德意識,那麼其步伐必將受到嚴重製約。因此,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把道德關懷引入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樹立起人對於自然的道德義務感,養成良好的「生態德性」,使人們在心目中自覺樹起崇尚自然、熱愛生態的道德情操,以喚起其關愛生物、善待生命和勤儉節約的道德良知與傳統美德。為此在實踐中,應積極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綠色產業、綠色消費、生態城市、生態人居環境等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普知識,將生態文明的理念滲透到生產、生活各個層面和千家萬戶,增強全民的生態憂患意識、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樹立全民的生態文明觀、道德觀、價值觀,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21} 五、結論與評論 通過以上綜述可以看出,十七大以來,我國理論界對生態文明理論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也取得了許多理論成果,為加強我國生態治理的實效性,促進生態環保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有益指導,但從根本上說,目前國內理論界有關這方面的探討依舊尚淺,其中還面臨諸多問題。在筆者看來,生態文明理論的研究是與人類文明前進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密切統一的,這決定了對其理論分析,必須堅持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在研究思路上要善於做到開拓創新、意存高遠,既要進行深入細緻的理論分析,又要能夠提出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且又行之有效的戰略對策。鑒於此,筆者以為,目前理論界的相關研究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其一,研究內容有待進一步提升。雖然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生態文明進行了大量科學探討,但其中的深度力作仍有所欠缺,相關的研究成果在觀點上重複、雷同現象較為嚴重,研究成果的思考也有待進一步深化。譬如,對於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源及其路徑策略,許多研究者皆從宏觀視角出發進行探討,缺乏具體的實證分析和相關數據的力證。其二,比較研究有待進一步強化。從已有成果來看,大多側重於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及其策略分析,橫向的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比較研究相對缺乏。生態文明雖然是對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超越,但西方國家在發展實踐中並未否定生態文明的價值。事實上,生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帶有全局性和和普遍性的全球問題,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都有所涉足,因此比較分析具有重要價值。其三,研究視角有待進一步多元化。目前研究大多從生態文明與科學發展等視角出發進行探討,從其他角度、用其他方法進行的研究還不多,如從歷史學、心理學等的視角進行探討的成果相對較少。 因此,當前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研究:(1)加強比較分析。比較研究方法是理論工作者常使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通過比較不同國家和地區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的不同做法,研究者就會發現其中的共同性和規律性,從而找到對我們的有益經驗,這有助於我們借鑒到合理做法,規避不合理因素。(2)加強實證調研。實證調研是科學研究的第一步,只有通過對研究對象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獲取第一手客觀材料,進而才能歸納出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一般性認識。研究者必須以更加飽滿的調研熱情,用客觀務實的態度對當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實際進行科學地審視,實事求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途徑。(3)加強多視角、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生態文明建設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密切相關,又緊密聯繫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際,因此,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首先應多從政治學和社會學的視角進行分析。同時,還應積極拓展視野,借鑒哲學、倫理學、歷史學、經濟學、心理學乃至自然科學領域內務學科的研究方法,多學科、多層次地研究生態文明問題。在研究範圍上,既要注重對當前階段生態環境建設現狀的考量,又要強化對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我國生態環境治理上一些優秀經驗的分析。在研究對象上,則既要注重從宏觀的整體層次上研究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問題,還要善於對微觀層次的某一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加以分析和探討。如此,這一領域的研究才能實現持續不斷地深化。
注釋: ①韓寶平,宋亞洲,馬曉冬.發展觀的嬗變與生態文明建設[J].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113-119 ②李校利.生態文明理論定位與發展策略簡述[J].理論月刊,2008(6):131-133 ③蔡守秋.以生態文明觀為指導,實現環境法律的生態化[J].中州學刊,2008(2):72-76 ④曹孟勤.生態文明的四個向度[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8-10 ⑤郭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科學內涵及其構建[J].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16-18 ⑥{20}於曉霞,孫偉平.生態文明:一種新的文明形態[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40-44 ⑦張雲飛,黃順基.中國傳統倫理的生態文明意蘊[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5):87-92 ⑧方世南.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是對馬克思主義文明系統理論的豐富和發展[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4):17-22 ⑨呂尚苗.生態文明的環境倫理學視野[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139-144
⑩張首先.生態文明建設: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現代化的邏輯必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18-21 {11}束洪福.論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與對策[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8(4):54-57 {12}徐之順.科學發展視域下的生態文明建設[J].江海學刊.2008(2):101-106 {13}胡術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8(6):84-86 {14}李秀艷.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問題與出路[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107-110 {15}田文富.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探析[J].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1-3 {16}劉國軍.論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保障[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47-49 {17}田文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及其建設探析[J].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14-17 {18}王虹,仇艷艷.生態文明視域中的政府職能轉變[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9(1):166-168 {19}高衛星.試論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政府責任[J].河南社會科學,2009(3):35-39 {21}蘭育鶯.建設中國特色生態文明的若干思考[J].福州黨校學報,2008(3):76-79 |
推薦閱讀:
※其他國家如何看待自己國土上曾經的古文明?
※拉丁美洲文明(下)
※【學者講壇】艾大長老談伊斯蘭信仰和文明的包容性
※探源|紅山文化已進入文明時代
※自從這寶物一出土後 華夏文明提前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