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私藏百萬白銀,衣服破了不捨得換,最後銀子卻全被李自成運走
俗話說「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整個天下,都歸皇帝一人所有,在臣民眼中,皇帝便是天下最為富有之人,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歷史之上的窮人皇帝並非少數,東漢時期的劉秀、金太宗完顏吳乞買以及明朝的崇禎皇帝皆為代表,其中又以崇禎最為經典,此人連衣服破了都不捨得換,還因為窮無力支撐軍餉導致了亡國。
崇禎在位期間,明朝有多窮?從趙士錦所寫的《甲申紀事》及《北歸記》之中便可看出。《甲申紀事》中寫道「新庫間斷二千三百餘金。老庫間斷貯籍沒史家資,金帶犀杯衣服之類,只千餘金;沅為予言,此項已准作鞏駙馬家公主造墳之用,待他具領狀來,即應發去。外只要錦衣衛解來迦納校尉銀六百兩,寶元局易錢銀三百兩,貯書辦處,為守城之用。」而《北歸記》中,趙士錦慨嘆:「國家之貧至此!」由此可見,明朝之窮至此。
雖明朝如此之窮,但不可否認的是,崇禎倒是個不錯的皇帝,上朝之後,勤勉朝政,剷除奸臣魏忠賢,重用賢良之人。但無奈遇上小冰河時期,再加上崇禎是個不會制衡群臣之人。
據說,在明朝滅亡之前,為了籌集軍餉,崇禎曾經低三下氣地求群臣募捐,但無人響應,每個人只是捐三五百兩意思意思,即使是周皇后的父親也只是在崇禎再三請求下,才捐銀達到一萬兩,可謂是杯水車薪,群臣如此,也難怪明朝會滅亡。
不過有意思的是,明朝國庫雖窮,但崇禎本人卻有著不錯的小金庫,趙士錦在他的《甲申紀事》一書中說:「賊載往陝西金銀錠上有歷年字型大小,聞自萬曆八年以後,解內庫銀尚未動也。銀尚存三千餘萬兩,金一百五十萬兩。」
所謂的內庫銀,便是崇禎的小金庫,此中銀兩達到了三千多萬,這也難怪,群臣之中無人願意捐款,皇帝尚且摳門至此,國風如此,又怎麼能期待群臣之中,有慷慨之人的存在?
試想一下,倘若崇禎拿出這筆錢來充公,並用于軍費與李自成抗爭到底,那麼,或許明朝就不會如此之快滅亡,或許,挺過了小冰河時期,崇禎真的可以為明朝帶來「中興之治」,完成他一生的夢想。
但假設畢竟是不成立的,崇禎最終畢竟沒有選擇將自己的銀兩用於國家,而明朝的滅亡也已成定局,只能說勤儉慣了的崇禎,最終在其摳門的本性之上栽了一個很大的跟頭。
參考文獻:《甲申紀事》、《北歸記》、《明史》?
推薦閱讀:
※銀子!_.「普通商品」反反覆復的日子
※【智慧背囊】一錠銀子威力
※五千塊爛磚騙了五千兩銀子:孫嘉淦告老還鄉還不忘發大財!
※金子、銀子、票子,不如一個好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