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幅民俗圖,回望市井中國
?
1、跑旱船:
2、織席:
3、賣檳榔:
叫賣檳榔糕的,檳榔為生津液助消化的中藥。檳榔糕的製法是在熬糖時放入切成薄片的檳榔,然後製作成小塊
4、吹糖人兒:
5、賣琉璃喇叭:
琉璃喇叭是廟會或春節期間在廠甸賣的玩具。琉璃即玻璃。喇叭有兩種:一種是小孩玩的,約一尺多長;另一種是成人玩的,長約三尺。同時出售的還有一種用極薄的玻璃燒制,狀似葫蘆的玩具,名曰「響葫蘆」,北京又管它叫「倒掖氣」、「撲撲噔兒」。所謂「倒掖氣」是必須用呼吸的方法吹出聲音;「撲撲噔兒」則是象聲,因它全靠前面的玻璃來回震動,發出「撲噔、撲噔」的響聲。
6、拾糞:
也就是掏廁所的,身背木桶手拿木把鐵勺,晚上時還會拿一三面用紙一面玻璃的諸葛燈。
7、賣玻璃鏡:
溶化後的碎玻璃作成薄片用紙鑲好,上面畫上圖案出售。
8、串鈴賣葯:
賣葯小販或行醫看病的先生使用的響器。北京人叫其為「虎撐子」或「鐲子」因像婦女所帶手鐲。此鈴是以帶有圓孔的熟鐵片翻卷打成的圓環,比鐲子略小,環內裝幾位鐵制小圓珠,外面留有一條縫。郎中以食指、中指、無名指伸入鐵鈴的中間的大孔內,用大指輕輕一托,手臂彎到比肩稍高再搖動,小圓珠發出一連串的鈴聲,隨走隨搖。賣葯者身背藥箱,肩搭褡褳,右手舉一幌子,左手搖鈴。聽到鈴聲或看到幌子,就知道賣藥行醫的來了
9、耍耗子:
10、拉冰床:
北京冬天的冰,給人增添了不少樂趣,同時也給人增加了一種便利,這便是冰嬉與冰床。冰嬉是古代冰上運動。
冰嬉是滿族人的習俗。清代皇王們對於冰嬉十分重視,每年還要舉行大典,親臨檢閱。在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乾隆時期內廷供奉所畫的《冰嬉圖》。
民間的冰床是以木材製成床形,長五尺余,寬約三尺,可同時乘坐三四人。在木床與冰面的結合處以鐵條鑲嵌,以減少床的摩擦。冰床的主人在前牽繩以拉拖床體,借冰之力使拖床在冰上滑行,故又名拖床。由於慣性和速度的原因,牽繩急行數步之後,床主飛身躍坐床沿,此時冰床仍行走如飛。乘者心曠神怡,目爽氣順,家資富有的子弟,還將幾張冰床甚至十幾張冰床絞連在一起,置酒案於拖床上,飲酒賞景,由多人牽引,馳走如飛,其樂在陶然之中。
11、吞刀:
12、攢香簸米:
設高桌一張用簸箕內盛米香茶等數盅站於桌上,打金斗而下而所盛之物一粒不撒。
13、蘸羊油蝕:
將羊油燒化,將油澆在燈芯上製成蠟燭,分八支一斤十支一斤不等,顏色分紅白兩色。
14、賣雪花酪:
明清時,北京出現了雪花酪的雛形;是用刨床,將天然冰刨出冰屑,再用果酪(果子乾)、紅果酪及濃酸梅湯澆入,在木桶或瓷盆內,用棍攪拌。然後盛入盅內,半飲半嚼。其名稱傳說不一,有的說叫「冰果酪」,有的說叫「雪茶」。雪花酪食之較冰激凌爽口,但製作全憑人力,是很中國的冷食。北京的天橋,天津的老三不管、鳥市都有制售的。
15、賣蟈蟈
16、娶親通信
17、指甲草染指甲
18、耍火流星:
19、翻跟頭:
20、高蹺會
21、賣豌豆糕:
22、賣估衣:
北京有估衣行,天橋一帶有估衣鋪、各廟會有估衣攤。所謂估衣,即七八成新的舊衣服,剛做好還沒穿的衣服賣到估衣行也得按估衣算,俗稱「下剪子為估衣」。
23、送報:
送報的多為山東人在京開設報房,所有外省奏摺及諭旨都由內閣發到報房,報房印刷後發到各官宅。
24、雨水泡:
類似如今小孩玩的吹肥皂泡,只不過是在連陰天時用雨水加松香調成的液體,玩時用竹片做成圓圈沾著雨水向空中撒去,在陽光下五顏六色甚至是美麗。
25、耍雙石頭
26、搖車
27、賣仙鶴燈:
用斷香或庵觀廟寺之殘香,水浸令爛,搗和每料一斤。用樟腦二兩,松香末一兩,再搗爛和做成圓錠。每錠寸半長,如手指粗,一頭平,一頭圓,用針由平頭處刺六七孔,約深寸二三分,不可刺得對穿,然後放入玻璃燈內,其煙自從嘴管而出,若燈芯一條,即可將火點其煙上,火即燃於煙際,離燈嘴半寸許。少頃,煙漸濃自能將火推開,極濃時能推火離嘴二三寸遠,且超過其火光越亮,直至香錠燒燼,然後火始滅也。
28、收拾錫器:
29、烙煎餅:
30、耍 碗
31、賣春聯
32、賣鮮花
33、賣白薯
34、舍冰水:
三伏天官宦之家在門前搭一席棚,放一木桶內盛涼水,上面放塊大冰,上掛黃布四塊寫"皇恩浩蕩",如果是民間施捨就寫"普結良緣" 。
35、耍罈子
36、打蛋雀:
是一種訓化表演。表演者將用骨做成的小丸往上拋出二三丈高,小鳥用嘴接住又連打三個。
37、頂寶塔碗
38、乞丐
39、販騾馬
40、架雙拐
41、瞧香:
瞧香的,即「巫婆」。北京人很少稱巫婆而稱瞧香的。由於昔日迷信成風,對於疾病成因及治療法缺乏起碼的知識,因此才使不少人,尤其是婦女們將治病的希望寄託於神靈,於是這種瞧香的便出現了。
42、賣吊爐燒餅:
其人用泥爐一個,內燒劈柴,鐵鏈掛在梁間,以白面做成燒餅,上粘芝麻,放在泥爐之下鐵盤內,少刻竟熟,名曰吊爐燒餅。
43、賣江米人:
以糯米粉為主料,加小麥粉、水,著色,蒸成熟麵糰後,用刀、剪、簪、花紋模等工具,手工捏塑成民間小件玩賞工藝品。
44、賣藝
45、瞽目人:
瞽人所祀先卜先樂,計為五位,即天皇、地皇、人皇、曠祖(師曠)、朔祖(東方朔)。瞽人所學,不外「彈唱」、「卜算」兩點,卻多一半是全通,單學一點的很少,不過因某點專長,而專用某點便了。瞽人學藝,須有三位師父,第一是「業師」,即啟蒙的師父,學彈唱基本功夫,卜算的《流年趕》、《開流書》,學成以後,好壞程度雖不可知,總以能拉出馬竿去掙飯吃,即為業師所賜。第二是「保師」,保師固然是應負保證責任,保證業師必須盡心教授,保證徒兒必須學成供養業師,但除此之外,更須負「保徒」問業之責,不僅僅是一個保證人而已。 第三是「代師」,即瞽人從業師學成以後,如欲深造某項技能, 則須拜代師,所謂「拜門學某」的便是。
瞽目人的技能,除有特殊習藝以外,大部只分「算命」、「唱曲」兩種。瞽目人算命,只有「六爻卦」、「推八字」兩種:
唱曲是瞽目人的主要技能,瞽目人唱曲,大半都會彈弦子,所唱歌曲大別為「細活」、「大路活」。
46、打鐵
鐵匠身板好,手藝巧,幹活的姿態也好看,乒乒乓乓一陣,一件件精美的鐵器便告完成了,放進冷水裡一激,堅硬無比。有的鐵匠還在鐵件上打上自己的印記,這活兒便更叫絕了。歌謠曰:叮叮噹、叮叮噹、打鐵的匠人拉風箱,通紅的鐵塊鎚子夯,火星子一迸明晃晃,犁鏵子一晌打六張,馬掌子一晌打一箱。小錘點,大鎚夯,噗哧一個火星子,燒了大姐的花衣裳。
47、技勇石:
清代考選武童用物,私家練武亦用之.此圖表現的是考試中的一個場景.清代武舉考試分四個等級進行。
一:童試,在縣、府進行,考中者為武秀才。
二:鄉試,在省城進行,考中者為武舉人。
三:會試,在京城進行,考中者為武進士。
四:殿試,會試後已取得武進士資格者,再通。
過殿試(也稱廷試)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稱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頭名是武狀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稱為「鼎甲」,獲「賜武堤及第」資格。二甲十多名,獲「賜武進士出身」資格。二甲以下的都屬三甲,獲「賜同武進士出身」資格了。
48、戧剃刀:
剃頭店的剃刀不快找此人戧磨就可鋒利如新。
49、動石磨:
其實就是修理石磨的,誰家的石磨有了毛病找他來修理拾綴。
50、賣糖瓜糖餅: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裡祭灶王爺。
51、耍鈸:
表演者多為戲班中人,扮作道姑模樣,在殿中完畢後耍手中銅鈸,但見銅鈸上下翻飛精彩異常。
52、賣
前挑一盤上放碗筷作料等物,後面的桶里放著涼粉,涼粉用銅片旋成細條。
53、三棒鼓
54、賣小鞋:
四鄉之人做大小小孩鞋數雙,在花市或土地廟設地攤出售。
55、賣豆腐
56、蹬梯子:
舊時一種雜耍形式,多為女童表演.表演時下面的人用腳噔一梯子,女童立於上面作各種動作。
57、做潮煙:
京中煙鋪交款煙葉製成方塊,用鐵刨子製成絲叫做潮煙。
58、唱大鼓書:
「大鼓書」是過去北方比較常見的一種曲藝形式。清朝末年開始在東北地區流行。民國年間形成了奉天大鼓(也稱奉調大鼓、東北大鼓)、吉林大鼓(也稱東城調,流行於吉林市一帶)、江北大鼓(流行於松花江以北地區,又稱「屯大鼓」)等幾個具有地域特色的流派,可見是相當盛行的。
唱大鼓書的服裝、道具、伴奏都很簡單。一隻扁圓形的木框皮面鼓,支在幾根竹棍組成的鼓架子上,演員一手擊鼓、一手打板,伴奏有一把三弦即可。還有的甚至不用鼓,一人自彈自唱,用腳打板擊節,類似「單弦」的形式。其實,東北的大鼓書就是由「弦子書」發展而來的,據說還與滿族祭祀時薩滿在三弦伴奏下唱的「神歌」 有著一定的關係。至於演員的服裝,和說評書、相聲一樣,外罩一件長衫即可,早期演出也不用化妝,弦子一響、鼓板一敲就可以開唱。後來雖然有了女演員(俗稱 「女大鼓」),也只不過略施淡彩,外穿旗袍而已。
59、賣鞋墊嬗墊
60、練皮條子:
用木棍三根綁一架子,上拴皮條兩根,用手拉著表演各種動作。
61、剃頭放睡:
每日將頭剃完,筋骨疼痛者,剃頭的坐於高凳之上,其人躺在剃頭的腿上,令其捶拿,其快活勁兒無比。這就表示了剃頭匠除理髮梳辮外,至少要學會按摩。這正像明代吳正倫《養生類要》輯古人對頭髮的經驗,提出發多梳,能去風明目的養生之道一樣。而清代北京的剃頭匠除掌握梳、編、剃、刮、剪、剔、染等基本技能外,還會捏、拿、捶、按、掏、接、活、舒、補等醫術,也正是為了使剪理髮的內含更加全面。
62、鑽火圈
63、箍桶
64、賣「官圖」兒:
賣圖兒在京城各處採訪廳聞異事,然後編印成冊到處出售,與今天發行報紙近似。早期的"狗仔隊"。
65、趕腳:
類似如今的出租,趕腳的把驢拴於城根,有需要者就騎上它,趕腳的在後面緊隨其後。
66、撞鐘:
玩者兩人以上,各用一個銅錢或錢大的鐵圈,在牆上找塊好石頭,將錢撞在石頭上,誰的錢遠,就拿起來砸近的,若砸上就算贏了,若砸不準別的我錢,再由別人拿起來砸你的錢,誰砸准誰就為贏者。
]
67、抽糖人:
其人用白糖人物禽獸,出售時用竹籤32根上面刻上點數放入竹筒,讓買者抽取,如成付為勝不成付為輸。
68、過賣:
類似現在的送外賣。
69、打連廂:
又名《打花棍》、《金錢鞭》、《霸王鞭》,是北方流行的民間歌舞。舞者化裝扮成旦、丑等角色,手持「霸王鞭」表演。清毛奇齡《西河詞話》:「金作清樂,仿遼時大樂之制,有所謂連廂詞者,則帶唱帶演」。清代民間畫家所繪《北京民間風俗百圖》中有「打蓮湘」,文字說明為:「此中國打連湘之圖也。其人乃戲班優〔伶〕扮成女子,手拿竹板、彩扇,用竹竿一枝,挖小孔,安銅錢數個,名為霸王鞭,在手中飛舞,或竹板上獨立,口唱歌詞,名曰"打連湘』」。
70、劁豬
71、婦人賣花
72、上元節:
自正月十三到十五,北京城熱鬧非常,晚間看燈,放焰火,地安門外鼓樓前這一帶大店舖家家放「盒子」,有的還把大主顧請到二樓去看花,除此以外西皇城根兒北頭兒路北有一座城隍廟,每年燈節有火判兒供人觀看。所謂火判兒實際上就是一個磚砌的大爐灶,高約四五尺,外形像一個袒腹而坐的人,頭上戴一頂雙翅的紗帽,帽子是一個大砂鍋,右手抱一牙笏,牙笏是一塊鐵板,生著火以後火焰從耳口鼻眼、肚臍和兩乳冒出,圍觀的人很多。這也是燈節觀燈看花之外的另一景觀。火判一晚上要燒數百斤煤,都是由個人和商號捐的,三十年代末,沒人捐資火判兒也就沒有了。
73、打糖罐兒
74、道士化緣:
道士身背畫有神像的木牌,以及鏈鎖和小磁娃娃等,手持銅鈸沿街化緣,無子婦女用線拴其娃娃據說可得子。
75、漢官太太
76、打太平鼓: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陝西、甘肅、河北、安徽等省區。
77、雇乳母
78、插扇面:
每年立夏之後,畫扇面的挎一扇藍,上豎一桿拴各色線繩上有鐵鈴,同風吹叮噹作聲,人們就知是畫扇面的來了。
79、耍飛鏢
80、剔頭
81、修腳
82、醫道
83、耍叉:
84、焊水煙袋:
85、擺西瓜攤
86、賣皮鞭子
87、批殃榜:
如果有人死了,家人請風水先生驗看死者,開具殃榜(或殃書),上寫死者生卒年月、火葬和出殯時日等,這就叫「批殃榜」。在古代,如果沒有陰陽生開的殃榜,官府還不開入地埋葬的「許可證」。
88、廣東婦人
89、點蒿子燈:
漢族民間節日舊俗。流行於北京等地。農曆七月十五,家家戶戶備蒿了一棵、荷葉一柄。在蒿子枝葉上掛許多紙條,裡面包裹香粉,用火點燃,恰似星星閃爍。在荷葉中央,插一根蠟燭,名叫「荷花燈」。
90、賣大碗茶
91、窗戶畫兒
92、賣風車
93、打梳頭油
94、賣小金魚及蛤蟆骨朵大田螺
95、換綠盆:
專賣上釉瓷器,釉色多為綠色,瓶瓶罐罐等小玩意,居民可以舊物交換。
96、窩脖兒:
解放前,在北京的馬路上,常見有人窩著脖子,背著東西健步疾走。這是為人搬家或代人送嫁妝的。這種行業叫「扛肩」的,也叫「窩脖兒」。
97、鋦碗:
過去百姓人家,打破了碗捨不得扔掉,而是找個補鍋鋦碗的(補鍋匠往往兼鋦碗),修起來繼續使用。
98、磕泥餑餑:
老北京廟會、集市上有賣泥餑餑模子的攤兒。先買回一些泥餑餑的模子,再從護城河外挖回些黃粘土,用水和好,放在模子里按實、抹平、磕出,就成了泥餑餑。泥餑餑種類很多,有狗、貓、虎、豹、鳥等。
99、賣桑椹大櫻桃
100、賣扒糕涼粉:
扒糕、涼粉是北京傳統的大眾化冷食,在市井食品中佔有顯著地位,集市、廟會及娛樂場所都有,每條衚衕也都有小販叫賣。扒糕是用蕎麥粉做成一塊塊的餅,蒸熟、冷卻後切成小塊,佐料而食,利用蕎麥又滑又凝的特性,冷食比熱食好。
101、芝麻秸:
老北京臘月二十五日以後,開始賣芝麻秸、松柏枝等物,為除夕"踩歲"做準備。
102、賣鹹鴨蛋
103、小什不閑乞丐:
故意在鼻子上塗上白粉的「小什不閑」乞丐,打著小鈸,伶牙俐齒地挨門乞討。
104、宰羊
105、燒包袱:
舊時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燒包袱」。所謂「包袱」,被祭祀者當作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的「包袱皮」,即用白紙糊的一個大口袋。這口袋有兩種樣式:一種是有圖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蓮座牌位,寫上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張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包袱里裝有各種冥錢。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種各地不同,都是當地人認為的並且按祭祀者的經濟能力能拿得出來的美味佳肴,或合於時令的特色食品。
106、撿爛紙:
107踏青
溱洧河畔鐘鼓交,踏青遊人樂陶陶。紅男綠女佩香草,兩情相悅贈芍藥。
《詩經·鄭風》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說:一對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邊上去看集會,他們相互逗笑,並贈送芍藥。高亨《詩經今注》說:「鄭國風俗,每逢春季的一個節日(舊說是夏曆三月初三的上巳節),在溱洧二河的邊上,舉行一個盛大的集會,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來遊玩。這首詩正是敘寫這個集會。」實際上,鄭國的上巳節是我們已知的最早的情人節。後來才移到七月七日。
(北朝) 踏青
北國三月沐春風,香車紛然樂踏青。遊人誰顧楊柳綠,競看佳麗映桃紅。
踏青之俗早在漢代之前已經盛行,《晉書》載: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們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為盛行。如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孟浩然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詩句,可見當時踏青之風。宋代在清明時踏青,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即描述清明踏青春遊情景。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月令廣義》說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閩粵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則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見青。
108鬥百草
百花爭艷滿庭芳,鶯歌燕舞女兒鄉。不喜飲酒猜拳樂閑將鬥草過時光。
明翟佑《四時宜忌》:「《荊楚記》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時有鬥百草之戲,亦祖此耳。」高啟《鬥草》詩:「摘拾遍叢叢,鋪茵曲檻東。眾家誰得?勝獨有並紅。」
109燃爆竹
霹靂聲中舊歲除,為驚疫魃燃青竹。 一自火藥發明後, 難止新年放鞭俗。
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唐代詩人來鵠詩云:『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火藥發明之後,人們在春節仍然燃爆竹。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寫燃爆竹的過程:『截筒五尺煨以薪,節間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將仍疾走。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一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十聲連百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卻拾焦頭疊床底,猶有餘威可驅癘。』在南宋出現用草紙裹火藥紮成卷形的爆仗。《武林舊事》:『至於爆仗,內藏藥線,一連百餘不絕。』此指用藥線串在一起的鞭炮。明代黎淳有《爆竹》詩:『自憐結束小身材,一點芳心不肯灰。時節到來寒焰發,萬人頭上一聲雷。』所詠的是『升天雷』,北方稱為『二踢腳』。火藥的發明,本是為和平生活用的,後來用於戰爭,乃是人類的不幸;用於侵略戰爭,更是人類的大不幸。
110教坊自樂
良辰美景奈何天, 淚眼裝歡又一年。 堪喜歲首無官役, 相聚青樓奏管弦。
宋代教坊妓女原屬宮廷,是為官妓;『紹興年間,廢教坊職名,如遇大朝會、聖節,御前排當及駕前導引奏樂,並撥臨安府衙前樂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設酒庫賣酒,為招攬生意,『官私妓女,顧倩只應』。一年之內,難得休息。只有新歲初一有空閑自娛。
111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 各處賀歲皆如此, 贈予紙店大筆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清波雜誌》載:『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現代的賀年片、賀年卡,可以說是其遺風。
112飾梅花妝
(唐) 初七人日又立春, 梅花點額顏色新。 此身若在含章殿, 疑是壽陽宮裡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事物記》載:東方朔最初置『人日』。 傳說宋武帝時,壽陽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飄落在公主額上,形成一種裝飾;宮女效之,以紅點額為『梅花妝』。此俗傳至唐宋,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圖案;有『斜紅、面靨』等名目;塗唇有『萬金紅、大紅春、內家圓』等名目。 其實,婦女在臉上點畫裝飾,早在春秋戰國時已經興起了;長沙出土楚國女俑的臉上就有圓點的圖案可證。到唐代發展為往臉上貼金箔花鈿,成為一種化妝時尚。
113饋春盤
(晉)立春咸作春盤嘗,蘆菔芹芽伴韭黃。 互贈友僚同此味, 果腹勿須待膏粱。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盤的風俗。如《荊楚歲時記》載:『元日,……進屠蘇酒,下五辛盤。』周處《風土記》:『元日造五辛盤。』注云:『五辛所以發五藏之氣,即大蒜、小蒜、韭菜、雲苔、胡荽是也。』五辛盤又稱春盤。《摭遺》載:『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春盤饋貺。』《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驛中作窮春盤》詩,其中說到用藕、豌豆、蔥、蔞蒿、韭黃和粉絲作春盤。
114宮中賜銀幡
(宋) 新春拜過至初三, 大內銀幡賜百官。 朝回兩袖天香滿, 帽飾招得笑語喧。
《東京夢華錄》:『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入賀訖,戴歸私第。』蘇轍《除夜元日省宿致齋》詩云:『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風氣漸東南。還家強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南宋仍沿北宋風習。《夢粱錄》:『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賜金銀幡勝,懸於襆頭上,入朝稱賀。』
115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鑼鼓, 圍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錄》載:『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屬迎春婁門外柳仙堂,鳴騶清路,盛設羽儀,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觀者如市。』明周希曜《寶安春色篇》:『掀天爆聲徹夜鬧,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擁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盤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為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116放燈
火樹銀花不夜天, 遊人元宵多留連。 燈山星橋笙歌滿, 金吾放禁任狂歡。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早在漢代已有慶賀元宵之俗,至唐規模更為盛大。蘇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濃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成為元宵詩經典之作。唐睿宗時元夕作燈樹高二十丈,燃燈五萬盞,號為『火樹』。『金吾不禁夜』是說京城破例取消夜間戒嚴,允許市民逛燈三整夜,又稱『放燈』。
117蠶卜
宋楊萬里有《上元夜裡俗粉米為蠶絲,書吉語置其中以佔一歲之禍福,謂之蠶卜,因戲作長句》詩:『今年上元家裡住,村落無燈惟有雨。隔溪叢祠稍簫鼓,不知還有遊人否? 兒女炊玉作蠶絲,中置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云云。既說是里俗,可知是楊萬里家鄉江西吉州地方的風俗;也即南方養蠶地區的風俗。
捉弄米粉狀蠶絲,內藏吉語待爾食。 喜得佳兆雖自設, 依然歡樂不可支。
118走百病上城頭
(明) 姐妹元宵結伴遊, 金吾不禁登城頭。 走出深閨祛百病, 勝到岳陽萬丈樓。
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為游百病走周遭,約束簪裙總取牢。偏有鳳鞋端瘦極,不扶也上女牆高。』描寫當時成都婦女在元宵夜遍游城牆為樂事。
119猜燈謎
彈壁燈貼三面題,摩肩搭背來猜謎。 本似前朝射覆事, 文思機敏方解疑。
《武林舊事》等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富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好謎者更組織有謎社。謎社在清代亦極為流行。如光緒年間有竹西後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其間謎手雲集,每以茶館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為燈謎活動場所。或研究探討;或張燈懸謎,招引猜射,娛樂民眾。謎燈有四面,三面貼題籤,一面貼壁,此燈又名彈壁燈。猜中者揭簽,獲小禮品留念。清家震濤有《打燈謎》詩云:『一燈如豆掛門旁,草野能隨藝苑忙。欲問還疑終繾綣,有何名利費思量。』
120請紫姑神
元宵之夜請紫姑, 保佑吉祥賜安福。 終歸女兒同情意, 焉辨荒唐事有無。
劉向《異苑》載:『紫姑本人家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雲是其婿),曹夫人已行,(雲是其大婦)小姑可出」。於豬欄邊或廁邊迎之,捉之覺重,是神來也。』後來成為傳說:唐代壽陽刺史李景,納何媚為妾;為大婦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殺何於廁中。天帝憫之,命何為廁神。《荊楚歲時記》:『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並占眾事。』故民間每於正月十五夜用畚箕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臨,請她保佑蠶桑豐收,人畜平安。陸遊曾有詩譏之:『孟春百草靈,古俗迎紫姑。廚中取竹箕,冒以婦裙襦。豎子夾扶持,插筆祝其書。俄若有物憑,對答不須臾。豈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娛。詩章亦間作,酒食隨所須。興闌忽辭去,誰能執其祛持箕畀灶婢,棄筆卧牆隅。幾席亦已徹,狼藉果與蔬。紛紛竟何益人鬼均一愚。』雖為一種迷信活動,實則含有對舊社會不幸婦女的深刻同情,並希望她有保護善良人們的神力。
推薦閱讀:
※【民俗】潭西記憶:過錢
※【民俗】宜章莽山瑤族鄉,一個靜謐的人間天堂
※民俗搬家禁忌(轉)
※男朋友潮汕人,女生去第一次見家長應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