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反恐應發動歐洲的「朝陽群眾」
應摒棄反恐精英主義,發動歐洲的「朝陽群眾」參與,反恐才會有起色。
倫敦再遭恐襲表明,英國和歐洲反恐形勢異常嚴峻,其爆發呈現加速度上升的趨勢。
文丨吳板橋
英國首都倫敦當地時間3日晚發生多起襲擊事件,造成6人身亡,數十人受傷。此次恐襲距離曼徹斯特自殺式爆炸襲擊不過12天,距離即將舉行的英國大選才6天。倫敦橋喋血引發的輿論震動與社會影響,早已跨越英吉利海峽。很多人都會問:「現在的英國還安全嗎?」
倫敦再遭恐襲表明,英國和歐洲反恐形勢異常嚴峻,其爆發呈現加速度上升的趨勢。新世紀以來,尤其是英美聯手發動伊拉克戰爭後,英國成為伊斯蘭極端勢力的眼中釘,自然也是「基地」和後來的「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重點「關注」的對象。自從2005年倫敦地鐵連環爆炸事件發生後,英國加強了反恐措施,包括與歐洲和美國的反恐情報交流。但好日子過了10年,恐襲就接踵而至。
自2015年《查理周刊》恐襲事件發生後,歐洲再也不是過去祥和安寧的歐洲。從巴黎到柏林,從布魯塞爾到斯德哥爾摩,從倫敦到曼徹斯特,槍聲、哭聲、警笛聲此起彼伏,恐襲爆發成為歐洲「新常態」。粗略統計,造成大規模傷亡事件的恐襲,2015年西歐發生3起,2016年亦是3起,2017年才過一半,已然發生了4起,其中3起在英國。
縱觀這些恐襲,「獨狼式」、小規模組織襲擊特徵凸顯,且作案手法相互效仿。自2016年7月法國國慶日尼斯發生卡車碾壓慘劇後,通過車輛衝撞、碾壓造成死傷的恐襲事件層出不窮——從柏林聖誕市場卡車碾壓到英國議會大廈衝撞人群,從斯德哥爾摩卡車衝撞到此次倫敦橋喋血,莫不如此。有的是「獨狼」一個人作案,有的是三五人結夥作案——兇手們選擇最不易預防的手段喪心病狂地傷害無辜群眾,以最小代價造成最大程度死傷與威懾、轟動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英國警方防範、應急能力在歐洲首屈一指,倫敦有「反恐模範城市」之稱,攝像頭遍布全城,密度之高舉世聞名。更何況,曼徹斯特恐襲案過去才10多天,英國警方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但倫敦卻再度遇襲,問題出在哪?
問題的癥結有二:一是恐怖分子的「本土化」,讓恐襲防不勝防,二是僅僅依靠精英反恐,忽略基層群眾的作用。
恐怖分子的「本土化」有兩大來源:一是歐洲的伊斯蘭化和移民融合難題。由於歷史原因,西歐各國穆斯林移民數量戰後一直在上升,大多數移民出於文化、經濟等原因聚居在一起,在歐洲各大城市形成移民街區。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爆發以來,移民區的經濟窘況更甚,高失業率導致年輕移民們無所事事,遊手好閒。與社會主流文化和基督教文明格格不入,移民融合難題更讓移民街區的年輕人敵視社會,伊斯蘭極端主義因而有著豐富的土壤和堅實的溫床。
二是西亞北非動蕩之後「伊斯蘭國」的崛起,「聖戰分子」返流歐洲造成「本土恐怖主義」尾大不掉。統計顯示,有數千「聖戰分子」從西亞北非前線返回歐洲,英國起碼有300人。這些人潛伏在各個移民社區里,成為「定時炸彈」和播撒極端主義的「火種」。一方面,他們自己可能會引爆「獨狼式」恐襲乃至有組織大規模恐襲;另一方面,他們還傳播和培養新的極端主義信徒、新的「獨狼」。
面對防不勝防的恐襲,英國該怎麼辦?歐洲該怎麼辦?答案是,英國應該摒棄反恐精英主義,發動歐洲的「朝陽群眾」參與,反恐才會有起色。「本土恐怖主義」和「獨狼」們猶如寄生蟲一般,已然深入西歐社會的骨髓里,他們數量大、隱藏深,熟悉情況。要把這些極端分子挖出來,或是防止他們有異動,單靠安全部門和警方力量是不行的,必須發動群眾,依靠社區自己的力量。然而,長期以來,英國和歐洲各國不習慣這種基層群防群治的社會治理方式,發動群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反過來,群眾的耐心是有限的。面對這樣高密度的恐怖襲擊,群眾必然呼籲加大反恐力度、收緊移民政策,歐洲政治向右轉的傾向還將持續。眼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即將到來的英國大選。
一方面,首相特雷莎·梅將承受更大壓力,她必須響應民眾訴求,展現自己的領導力。當前,反恐正成為英國乃至歐洲的政治主旋律和社會的主流訴求,她必須拿出「鐵腕」手段證明自己是反恐舵手,有能力、有方法來領導反恐戰爭。更何況,特雷莎·梅領導的保守黨本來支持率大幅領先,但最近一直在往下掉,差距在持續縮小。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其支持率僅領先反對黨工黨4個百分點。倫敦橋喋血會不會進一步抹掉4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目前還真不好說。
另一方面,反對黨工黨主張反思英國反恐政策,在民眾中也有一定市場。一些英國人早就反感英國追隨美國在西亞北非地區進行所謂的反恐戰爭,一連串的恐怖襲擊事件將讓工黨在選戰中獲益。
所以,反恐要靠群眾,英國和歐洲未來政治走向,也要看群眾臉色。
推薦閱讀:
※歐洲為何不將難民統一管理,限制行動?
※法國今將舉行百萬人反恐大遊行 多國政要參加
※張金平:反恐怖工作必須去宗教話語
※西方的反恐真的越反越難?
※(26)七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