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最有理由自信
「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中國為什麼能夠自信?當然是源於自身實力的不斷提高和自身優勢的不斷彰顯。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自信」,就是當代中華民族立足於世界的四種實力、四種優勢。
道路自信,風景這邊獨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95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與改革的歷史征程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不斷開創歷史新局面,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回顧來路,不忘初心,就在一個世紀以前,黨的早期領導人李大釗發出這樣的吶喊,他號召青年「衝決歷史之桎梏,滌盪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自此以後,歷史的重任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艱苦奮鬥中,在無數仁人志士的流血犧牲中不斷接續傳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這樣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來,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來,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來,其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是中國人民矢志不渝走出自己道路的強大支撐。
理論自信,敢教日月換新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理論是實踐的指南,沒有先進理論的指導,沒有用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的領導,沒有先進政黨順應歷史潮流、勇擔歷史重任、敢於作出巨大犧牲,中國人民就無法打敗壓在自己頭上的各種反動派,中華民族就無法改變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我們的國家就無法團結統一、在社會主義道路上走向繁榮富強。自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洪秀全、康有為、嚴復和孫中山,代表了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但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事實證明這些方案解決不了中國最根本的問題。直到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目才起了根本變化。在各個歷史階段,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解決各種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成果,以及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相繼指導黨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等偉大成就。今天,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加需要我們堅定理論自信,不斷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制度自信,鞋子合腳好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位度。自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來,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尋找著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後,中國嘗試過君主立憲制、帝制復辟、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各種形式,各種政治勢力及其代表人物紛紛登場,都沒能找到正確答案,中國依然是山河破碎、積貧積弱,列強依然在中國橫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難和屈辱之中。歷史發展道路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適合中國國情,它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適用於一切國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各國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獨特的,都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都是在這個國家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為它是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文化自信,潤物細無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中華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了我們的基因和血脈。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從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到隋唐佛學、儒釋道合流、宋明理學,中華文明經歷了數個學術思想繁榮時期。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融合發展,推動中華文化實現歷史性的跨越,形成最新的具有世界意義的文化形態,為解決人類當前面臨的問題作出中國貢獻。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研究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