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轉貼] 無聲殺手高血壓
07-23
【轉載】[轉貼] 無聲殺手高血壓 - 華鎣 本文轉載自Portal《[轉貼] 無聲殺手高血壓 - 華鎣》 這是我缺乏的知識。留下隨時參考。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是其主要併發症。高血壓被人們稱之為「無聲殺手」,它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怎麼形容都不過分。那究竟什麼是「血壓」,它對人體又有何作用?它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什麼是血壓? 血壓是指血液對血管壁的測壓力,可分為動脈血壓、毛細血管血壓和靜脈壓,而通常說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當左心室收縮時,動脈內壓力最高,我們稱為收縮壓,也稱為高壓;當左心室舒張時,動脈內壓力較低,稱為舒張壓,也稱低壓。收縮壓減去舒張壓,叫做脈壓,也叫脈壓差。左心室每一次收縮舒張,動脈管壁就發生一次搏動,叫做脈搏,可以用手指在身體一些表淺動脈處摸到,叫切脈或捫脈。常用的切脈部位是腕部的橈動脈。 血壓對人體又有何作用? 心血管系統是一個「密閉」的管道系統,由心臟和血管組成,血管包括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心臟是泵血的肌性動力器官,而運輸血液的管道系統就是血管系統。血管系統布散全身,無處不至,負責將心臟搏出的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各個組織器官。要完成運輸任務,血壓就必須維持在一定的水平,血液才能把氧氣、食物、營養素等運輸到全身各處,供給組織細胞氧和各種營養物質,以滿足機體活動的需要,例如保證了腦、心、肝、腎等的血液供應,它們才能順利完成各自的工作,使我們的機體保持健康狀態,而且血液還負責運走組織代謝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它代謝產物,並將這些代謝出來的廢物運送到排泄器官,如肺、腎等器官排出體外。 血壓是怎樣形成的呢? 循環血液之所以能從心臟到大動脈再依次流向全身的小動脈、毛細血管、小靜脈和大靜脈,是因為血管之間存在著遞減性的血壓差。要保持一定的血壓,需要有三個基本因素: (1)心臟收縮射血所產生的動力和血液流動時所受到的阻力的相互作用:當心臟收縮射血時,直接作用到動脈血管壁,這是動脈壓力的直接來源。當血流從心臟流經血管,特別是流經微小的動脈時,由於血液成分各物質之間和血液與血管壁之間的摩擦,會產生很大阻力。這樣,心臟每次收縮射入大動脈的血液就不能全部迅速通過小動脈,而有一部分貯留在動脈系統內,充盈和壓迫管壁,形成動脈血壓。 (2) 必須有足夠的循環血量:如果循環血量不足,血管壁處於塌陷狀態,便失去了形成血壓的基礎。如通常所說的失血性休克,就是由於出血量過大,有效血容量不足所致的血壓降低。另外,大量出汗、腹瀉及長期進食不足及嘔吐,也可造成血容量不足而出現血壓降低。 (3)大血管壁的彈性:心臟的射血是間斷性的,在心臟收縮射血的過程中,由於外周阻力的存在,大動脈內的血液不可能全部迅速流走,在血液壓力的作用下,大動脈壁的彈力纖維被拉長,管腔擴大,心臟收縮所釋放的一部分能量以動能轉換成勢能的形式暫時貯存在大動脈壁上。當心臟舒張時,由於射血停止,血壓下降,大動脈壁內原被拉長的彈力纖維便發生回縮,使動脈管腔變小,勢能又轉變為動能,將收縮期貯存的那部分血液繼續推向外周,並使主動脈壓在舒張期仍能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可見,由於彈性貯器血管的作用,使心臟的間斷射血變為動脈內的連續血流,推動血液流動,並維持血液對血管壁的一定側壓力。 由此可見,血壓的形成,是在足夠循環血量基礎上,心臟收縮射血時,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大動脈的彈性將能量貯存由動能轉變成勢能又轉變成動能,從而維持了血液對血管壁的—定側壓力,推動血液流動,保證正常血壓。 通常說的血壓就是指動脈血壓,以mmHg作為測定單位。常用的血壓測量儀有水銀柱測量儀、電子測量儀。正常人左右臂、上下肢的血壓也並不完全相同,通常,右臂比左臂血壓高5-10mmHg,下肢比上肢高20-40mmHg。 什麼是健康血壓? 在家裡用上臂式電子全自動血壓計,有規律地測量血壓,血壓讀數低於135/85毫米汞柱,即被認為是健康血壓。血壓測量應在安靜休息或運動後休息30分鐘後進行,把袖帶綁縛於上臂,雙腳自然著地,坐在帶靠背的座椅上,同一天早晚各測量一次,每次測量2至3次,取平均值。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 (1)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於或等於140mmHg,舒張壓小於或等於90mmHg。 (2)如果成人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60mmHg,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5mmHg為高血壓; (3)血壓值在上述兩者之間,亦即收縮壓在141—159mmHg之間,舒張壓在91-94mmHg之間,為臨界高血壓。 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兩次舒張期血壓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確診為高血壓。僅一次血壓升高者尚不能確診,但需隨訪觀察。 高血壓分為兩類:(1)原發性高血壓:即高血壓病,目前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占人群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主要依據排除了其他疾病導致的高血壓後才能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病)。臨床上以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 (2)繼發性高血壓:是指繼發於某一種疾病或某一種原因之後發生的血壓升高,應用現代醫學技術能夠找到其發病原因,例如繼發於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狹窄等腎臟疾病之後的腎性高血壓,繼發於嗜鉻細胞瘤等內分泌疾病之後的內分泌性高血壓,繼發於腦瘤等疾病之後的神經原性高血壓,繼發於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引起的妊娠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其中大多數可通過手術及藥物等治療去除病因而使其高血壓得到治癒,例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在妊娠結束後血壓就會恢復正常。 我們這裡主要談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 一,年齡: 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在中國有資料統計表明,40-49歲該病的人口發病率為8.60%,50-59歲人口發病率為11.38%,6O-69歲人口發病率為17.23%。由這些數據可以看到,40歲以後發病率明顯增加,這也提示隨年齡增長而發生的內在生理變化或長時間的外界因素作用,會導致本病的發生。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血壓為什麼會增高呢?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的動脈壁彈性減弱,血管口徑變小,血液的粘滯度變大,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再加之老年人腎臟功能減退等原因均是導致人體血壓增高的原因。 二,不良生活習慣: 1,飲食太咸:攝入食鹽多者,高血壓發病率高,有人認為每日食鹽<2g/日,幾乎不發生高血壓;每日食鹽3-4g/日,高血壓發病率3%;每日食鹽>20g/日,發病率30-40%. 世界上對鹽與高血壓的關係已研究了100多年,發現高鹽 攝入的確可引起血壓升高,而低鹽飲食可使血壓降低。高鹽能使血壓升高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高鹽(高鈉)攝入能引起水鈉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加,細胞水腫,血管過度收縮管腔狹窄,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血壓升高。所以清淡飲食對高血壓病人和高血壓預防都很重要,每天每個人攝入的鹽應少於6g,這包括所吃的所有食物裡面的鹽,不僅僅是指在炒菜里加進的鹽。人每天真正需要的鹽量不是太多,口重的人要慢慢地改。 2,膏粱厚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魚肉越來越多,傳統的蔬菜,粗糧越來越少,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麵食等等)進入體內,可以引起血糖血脂升高。高脂血症可導致數種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使血管壁變厚,血管管腔狹窄,血流不暢而引起血壓增高。飲食中有充足鉀、鈣、鎂和優質蛋白,則可防止血壓增高。以素食為主者血壓常比以肉食為主者低,而經常食魚地區的人們的血壓水平也往往較經常食肉地區的人們的血壓水平低。由此可見,飲食和營養因素對血壓調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於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以精細飲食為主的生活習慣導致人體攝入過多的高熱量食物,血管硬化加速而過早出現高血壓癥狀。 3,吸煙:煙中的有害物質很多,它們可損害血管內膜,加速動脈硬化,尼古丁還可以引起血管痙攣而導致血壓增高。至於吸煙對身體的危害已有很多資料可以參考,此處不在贅述。 4,飲酒:大量飲酒一是使高血壓的患病率明顯增加,二是可引起血壓急劇波動,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所以飲酒一定要適度。 5,長期喝濃咖啡:咖啡是公認的健康飲品,但喝咖啡應適度。高血壓的危險人群尤其應避免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喝含濃咖啡的飲料,因為僅是咖啡因就能使心率加快,血壓上升,若再加上情緒緊張,就會產生不良後果。 6,熬夜:常常熬夜習慣的人易患高血壓病,甚至發生中風,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時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壓比例相對較低。 三,體重: 體重與血壓關係密切,肥胖者高血壓發病率高,由於肥胖者的脂肪組織大量增加,擴充了血管床,血液循環量相對增加,在正常心率的情況下,心搏出量要增加許多,致使每分鐘排入血管的血量增加,血壓升高。 研究顯示,超重或肥胖者較正常體重者,患高血壓的機率要大3倍。在同一組人群中,體重指數增加三四年內100個女性中將有57個人成為高血壓患者,100個男性中將有50個人成為高血壓患者。美國有研究還顯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體重增加4.5公斤,可使收縮壓上升4mmHg;體重若能降低5公斤,血壓可降低5—20毫米汞柱,難治性高血壓大多與肥胖有關, 所以對已經有高血壓的肥胖患者除了吃降血壓藥物外,要充分認識超重、肥胖的危害性,自覺地與醫生配合,有效地減肥,控制體重。 四,遺傳: 高血壓與遺傳有關,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大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許多資料數據表明,父母血壓高的,孩子也容易患高血壓。多數學者認為,高血壓屬於多基因遺傳性疾病。通過高血壓患者家系調查發現,父母均患有高血壓者,其子女今後患高血壓概率高達45%;父母一方患高壓病者,子女患高血壓的幾率是28%;而雙親血壓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僅為3%。 五,環境與職業: 有噪音的工作環境,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者均易患高血壓,城市中的高血壓發病率高於農村。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人際關係複雜、環境變化迅速都使人的壓力不斷增大,這種壓力不斷 「膨脹」,而大多數人又沒有有意識地去調節放鬆自己,很多問題就會出現。在環境壓力大的情況下,人就會比較亢奮,處於一種緊張、警覺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大部分血管處於收縮狀態,時間長了,血壓升高是必然的。 六,暴躁、急躁性格易患高血壓: 情緒易激動,性格比較火爆、急躁的人也容易患高血壓,一些促使血管收縮的激素在發怒、急躁時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縮便會引起血壓的升高,長期如此,將會導致血壓病的發生。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全球範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很多中年人為生活和前途疲於奔波,加上總認為自己精力旺盛,患了高血壓卻仍然蒙在鼓中,多數人在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求醫時才得知自己已患上高血壓。所以,了解高血壓病因,關注自己身體健康,定時體檢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我們的健康很重要。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心腦血管疾病之一,許多人患高血壓後數年不知曉,因為很多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 高血壓病除了引起頭痛、頭暈,眼花,耳鳴,失眠,記憶力下降這些癥狀外,最可怕的是損害全身大,中,小動脈血管,導致不可逆的慢性臟器損傷。 應該特彆強調,頭痛、頭暈,眼花,耳鳴,失眠這些癥狀遠遠不是高血壓病的主要危害,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根本無任何癥狀,但持續血壓增高卻在默默無聲地侵蝕著人體的健康,持續高血壓會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全身的動脈血管,其中尤以心,腦,腎的動脈血管損害為重,逐漸破壞重要臟器的功能,一旦臟器功能被損害,就沒有有效方法使其完全逆轉,並可由此導致心肌梗死,腦中風,腎功能衰竭,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周圍血管疾病等嚴重後果,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危機生命。這一臟器損傷過程雖然發展緩慢,但無疑是健康道路上的巨大障礙。因此,醫學上將高血壓病稱為「無聲的殺手」。 那麼,長期高血壓到底會引起機體什麼改變呢? 一,高血壓改變了全身動脈血管: 1,高血壓病致使全身小動脈痙攣,硬化,可能使血管壁彈性減低,以致管腔變窄,甚至閉塞。 2,大中型動脈壁的變化: (1)脂肪、膽固醇和其他物質長年堆積在大中型動脈壁上會使其管腔變窄,這些堆積物很似米粥斑塊貼附在動脈壁上,所以稱為動脈「粥樣變」,而吸煙、高脂飲食、酗酒和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會促使這種變化加劇,隨著動脈發生硬化和斑塊堆積,會導致血管被阻塞,血流受阻從而不能有效地輸送到身體的不同部位則可能是致命的。 (2)如果斑塊從動脈壁上脫落形成「血栓」,並移至更細的血管,這可能會導致血液流動在另一處受阻,例如形成的「栓子」流入腦動脈血管,堵塞了腦血管,從而發生腦栓塞,導致意識不清,偏癱等癥狀。 (3)在更嚴重的情況下,由於高血壓形成的動脈瘤(或血管內的凸起)可能破裂並致內出血而死亡。 二,高血壓改變了心臟: 1, 高血壓早期心臟無明顯改變,但長期周圍動脈阻力增加,左心室負荷加重,逐漸發生左心室肥厚或擴大,稱為高血壓心臟病,最終導致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是心肌梗塞的一個潛在危險因素,並影響左心室收縮功能,因此高血壓左心室肥厚是一個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密切相關的重要危險因素。 2,肥厚的心肌會需要更多的血液供應,才能滿足其代謝的需要。當左室心肌肥厚到一定程度後,血液供應不能滿足如此肥厚的心肌的需要時,再加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就會導致心肌缺血的發生。 三,高血壓改變了心腦血管: 1,改變了心臟冠狀動脈:長期高血壓常合併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微血管病變: 冠狀動脈是分布於心臟表面及心肌中,為心臟供血供氧的血管。而所謂冠心病,是冠狀動脈因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造成管腔狹窄,導致冠狀動脈對心臟的供血不足。在此基礎上如果出現粥樣斑塊破裂或血栓形成,即會造成血管完全阻塞,導致心肌梗死。 大多數心源性猝死,就是因為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或急劇痙攣,或二者同時發生,引起嚴重心肌供血不足或惡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顫)而引起的。 2,改變了腦血管:長期高血壓使腦血管發生缺血與變性,容易形成微動脈瘤,從而發生出血。高血壓促使腦動脈粥樣硬化,可並發腦血栓,腦出血既腦卒中的發生發生。腦卒中俗稱中風,即腦血管意外,包括腦梗死和腦出血。 (1),高血壓病可導致腦小動脈痙攣和腦動脈粥樣硬化,當腦動脈硬化導致管腔狹窄程度≥90%時,隨時都會發生腦梗死。 (2),高血壓病還會使腦血管管壁發生缺血與變性,容易形成腦動脈瘤,從而發生腦出血。 (3),腦動脈粥樣硬化會引起腦供血不足,最後可致腦出血,腦血栓和腦軟化,蛛網膜下腔出血. 四,高血壓改變了腎臟: 腎臟因腎小動脈硬化,形成腎缺血,腎臟長期缺血,發生營養不良性變化,導致腎功能受到影響,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 五,高血壓改變了視網膜: 視網膜小動脈早期發生痙攣,隨著高血壓病程進展會出現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狹窄的改變,最後可引起視網膜滲血和出血,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六,扣動了猝死的扳機: 當高血壓造成心臟和全身血管的改變後,如果再加之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過度興奮、過度疲勞、縱情聲色與過量煙酒等,有可能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即心肌梗死,腦中風,均可能是壓垮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心腦血管疾病之一,據報道,中國目前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腦卒中、心力衰竭、高血壓)患者達2.3億,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病人數約350萬,平均每10秒鐘就有1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什麼是猝死,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急性癥狀發生後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特點:①死亡急驟,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猝死是指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也叫急死,指平素看來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復或穩定者,突然發生意想不到的非人為死亡。大多數死亡發生在急性發病後即刻至一小時內,最長不超過6小時者,主要由於原發性心室顫動,心室停搏導致心臟突然停止有效收縮功能者。冠心病,腦出血是猝死中最常見的病因。 我的一位中學同學,10年前,她69歲父親的在中午接孫女放學猝死在公交車上,我這位同學大惑不解地說:「老人一向身體很好,只是有點血壓高呀。」 2011年3月29日,64歲的香港影星鄧光榮在睡夢中溘然長逝,其好友曾志偉震驚地說:「我們昨天還一起打高爾夫呢,這麼健康的人怎麼會這樣?」鄧光榮的家人也說:「他平時一直生龍活虎的,只是血壓有點高呀。」 「只是血壓有點高。」好多人並不見得將它當多大回事,總覺得這是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殊不知,正是高血壓「奠定」了猝死的病理基礎!前一篇《高血壓的危害》中我們說到持續高血壓會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全身的大、中、小動脈,心臟及心腦血管,這種損害就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猝死」的根源。在心臟,心腦血管被長期高血壓改變的基礎上,再加上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過度興奮、過度疲勞、縱情聲色與過量煙酒等,猝死的發生就隨時均有了可能性。 一,不良情緒:我那位中學同學的父親,那天去接孫女放學,得知孫女和另一小朋友發生摩擦,小孫女臉上有被抓過的痕迹,加上當日氣候悶熱,讓他煩躁不已,漸漸感到不舒服,遂坐車回家,誰知竟猝死在車上。 二,一日之際猝死易發生在深夜凌晨: 毛澤東的特型演員古月2005年7月2月11時09分突發心肌梗塞去世,享年六十六歲。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2005年8月18日凌晨4時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46歲。香港著名演員、製片人及導演鄧光榮,2011年3月29日晚9時疑因突發性心臟病發,睡夢中猝然去世,終年64歲。 鄧光榮,以及古月、高秀敏等,均是在睡夢中溘然長逝。為何會如此?原因是夜間睡眠後人的血流減慢,白天服用的降壓藥的藥效也降到了最低點,引起血壓的波動,導致血管壁壓力的增加。香港大學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在深夜凌晨犯病致死的比例是白天的15倍! 三,一年之際猝死易發生在心腦血管病發病率最高的季節是冬季:天氣的變化也會誘發猝死,一般而言,一年四季中,冬季春季是猝死的高發期,冬季的寒冷使血管收縮加大,加劇了心腦缺氧的情況,極易引發心腦血管病,也最容易導致猝死。 四,心腦血管病多見於年富力強、事業有成的中老年人: 年富力強、事業有成的中老年人由於工作和家庭雙重壓力,精神緊張,往往無暇顧及日常的飲食起居和健康,身體的不適往往為繁忙的工作所忽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五,猝死的幫凶: 1,香煙中的尼古丁會刺激心臟和腎上腺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大量的臨床案例表明,吸煙者24小時白晝、夜間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高於不吸煙者,並且夜間睡眠中血壓仍不降低。 另外煙霧和缺氧打麻將,玩牌時,如果有人吸煙,房間又密不透氣,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誘發冠狀動脈痙攣,造成心臟病發作或猝死。 2,飲食原因: (1)有些人平常應酬較多,從飯桌上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飽餐後,血液中肝油三脂、膽固醇含量過高,導致血液粘稠度過高,加之大量的血液飯後會流向胃腸道,導致心臟供血減少,也能誘發心臟病發作。 (2)飽餐或酗酒後,還可能發生食物反流。如果是正在睡眠狀態發生食物反流,就有可能反流入氣道,造成窒息、吸入性肺炎或反射性心臟驟停。 猝死來勢迅猛,猝不及防,而且大多在幾分鐘內即死亡,一旦發生,搶救過來的機會不大。最重要的預防手段是健康人群要定期體檢(查找基礎病隱患),已知患有高血壓的病人要隨時複查,積極治療,千萬不要任其發展。對極易加重基礎病情並導致猝死的誘發因素要終身重視、積極避讓。這些誘發因素有:大量吸煙、飲酒、過勞、暴怒、過度焦慮、缺少運動或運動過度、肥胖、睡眠不足、便秘等。
推薦閱讀:
高血壓是「現代生活方式」病,吃得咸、愛煙酒、活動少、肥胖等是高血壓病的重要誘因。高血壓儘管難以治癒,但能有效控制。定時服降壓藥、定期測量血壓和檢測自己靜息心率的同時,還要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保持合理體重,修身養性、做到「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合理的膳食再加上適量運動,良好的心態,可以讓你不胖也不瘦,膽固醇,甘油三酯不高也不低,血凝度不粘也不稀,遠離腦中風及心血管疾病。
首先介紹一下什麼是靜息心率:靜息心率又稱為安靜心率,是指在清醒、不活動的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 1,時常1,檢測血壓和心率 無論是不是高血壓患者,都要定期做血壓的檢查,經常量血壓以預防高血壓並及時控制高血壓。 近年來,大量研究證實,靜息心率增快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與死亡的一項獨立危險因素,過快的心率可增加心腦血管病死亡和非心血管病死亡的危險。中國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顧東風教授曾發表的流行病調查研究顯示: (1)與正常靜息心率(60-74次/分)相比,男性靜息心率為75-89次/分及≥90次/分的人,心血管病發病風險相對較高; (2)女性則在靜息心率≥90次/分時,心血管病發病風險相對較高。 (3)心率增快是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意外和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靜息心率大於85次/分,就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的風險。 (4)心率隨年齡、性別和健康狀況變化而變化,心率不僅是冠心病的預測因子,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因此,心率已成為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監測和控制指標。 (5)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孫寧玲說,降低患者的靜息心率對於改善冠心病患者預後、提高生存率有著重要作用,且降低死亡率的程度與心率減慢幅度息息相關。 2,戒煙和限酒 煙能加速動脈硬化,煙對身體的危害早有定論,此處不在贅述。 長期大量飲酒也會促進動脈硬化,可能導致高血壓的發生,一次性大量飲酒會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情緒激動,引發腦出血。但適量或少量飲酒據說能降低膽固醇,每日30-45毫升白酒或90毫升的干紅或188毫升的啤酒即可,千萬不可多飲。 3,多食含鈣含鉀豐富的食物 高血壓病人應適當增加含鉀豐富的食物,鉀可以防止高食鹽攝入引起的血壓升高,以利於鈉和水的排出,對輕型高血壓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 鈣具有鬆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能降低血管的緊張度,從而有利於血壓的穩定。 香蕉,橘子汁,花生,豆類及豆製品均為含鉀豐富的食物。 蝦 ,核桃,大骨,牛奶,海帶,大豆均為含鈣豐富的食物。 4,飲食低鹽,清談 健康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為6克,而高血壓患者每人每天吃鹽量應嚴格控制在2-5克以內,這包括所吃的所有食物裡面的鹽,不僅僅是指在炒菜里加進的鹽。醬油,鹹菜、腐乳、鹹肉(蛋)、腌製品,皮蛋等含鈉均較高,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飲食少而清淡,太多油膩食物,可使膽固醇增高,增加血液粘稠度,誘發中風。葷菜最好選擇魚類,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每星期吃一次魚比不吃魚者心臟病的死亡率明顯降低。高血壓病人每周攝入2-3次魚類,可以改善血管彈性。 5,控制好體重 有氧運動是控制高血壓的一種鍛鍊形式。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也就是說,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運動時應有一個最佳的心率範圍。對於中老年朋友,170次-健身者的年齡=你運動時應達到的心率。例如你是50歲:170-50=120,每次運動時你的心率應達到120次,運動時間應持續約15分鐘或15分鐘以上。每周應運動3次或3次以上。 平時的有氧運動有: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等,而高血壓者則要選擇強度低的有氧運動,像打太極就很適合。要避免鍛煉肌肉的運動,預防血壓突然升高。例如舉杠鈴,俯卧撐之類。 6,保持心境平和與充份的睡眠: 保持輕鬆的心情,情緒上要做到不急不躁,心平氣和,有充份的睡眠與休息及有規律的作息時間,都有助於預防與保持血壓平穩。 7,注意保暖: 冬天時不要用太冷、太熱的水洗澡或浸泡過久。隨天氣變化也要注意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因為氣溫的下降,血管就會收縮,血管收縮時,而血管裡面的血液並沒有減少,此時血管壁所受的壓力就要大一些,這就是為什麼冬天的血壓普遍比夏天要高的原因。 希望我們都能記住這幾句話:定期體檢,控制血壓;享受人生,不可過勞;戒煙限酒,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合理營養;凡事想開,切忌發怒。 參考資料: 1,參考書籍:Medical-Surgical Nursing (eighth edition)Lippincott New York. 2,部分信息來源於網路 。
推薦閱讀:
※都說皺紋是女人的殺手,但這幾個瑜伽體式卻成為皺紋的殺手
※斗數情場女殺手
※脾虛眼袋大,腎虛眼圈黑 這些容顏殺手更是健康大隱患
※郭智濤:防微杜漸 女性殺手的「糾察員」
※盤點娛樂圈「富豪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