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產業鏈分析(作者:大笑江湖)

光伏行業產業鏈分析(作者:大笑江湖

政策完善 大力扶持 成本下降=產業復甦我們從光伏產業角度出發,尋找最具有價值的投資標的。從國家的政策能看到,國家對整個光伏行業有了很大的扶持,包括上網電價時間延長至20年到大幅調高光伏電站規劃目標,從最早的「十二五」規劃,一直到2015年國內累計能超過35G,到2020年就要達到100GW,國際上面整個光伏的複合增長率大概在58%多,中國發展起來非常迅猛,達到279%多。中國的市場要不然不啟動,要啟動就快速成為國際的第一。目前光伏產品轉換率提升,入市門檻得到提高,單晶硅產品轉換率不得低於20%,多晶硅不得低於18%,薄膜產品轉換率不得低於12%,但這裡面如果除去政府補貼的話,真正盈利的還沒有,但政府補貼力度強大,使得金科、隆基等矽片廠家做到了補貼後的盈利,一般來講矽片製造商的毛利率能夠達到13%以上即可盈利(含補貼)。現在整個產業鏈上哪一塊有投資價值呢,我個人的看法是:1、光伏電站運營電站運營含自建加外購兩種,建設加運營,利潤率前五年大概在15%以上左右,外購電站前五年大概利潤率為12%以上。2、電站建設建設完畢後立刻賣掉,像航天機電、中利科技等平均的利潤率在13%。3、逆變器光伏逆變器生產成本低、技術成熟、產品性能穩定的供應商少。逆變器毛利現在25%左右,但長期面臨價格下滑、凈利潤不穩定等原因,如果逆變器廠家不做其他的話,一般不會出現長線大牛,這裡國內的陽光電源做的不錯,但公司本身估值不低。4、電站總包凈利潤在5%—8%,雖然賺的不多,但不需要國家補貼的情況下能夠賺錢就非常不錯。5、矽片製造商這個前面講過,必須毛利率達到13%以上才可以實現盈利,國內有單晶硅龍頭隆基已經開始賺錢(補貼後)。而硅爐我本身不看好,現在去二手市場淘前兩年破產公司的就行,同樣是新的,就差點技術的問題,但便宜的多。具體矽片生產完成到地面電站建設完成我給大家列舉下流程:硅棒通過技術拉伸做成矽片,再切割成太陽能矽片,單晶硅的原料是多晶硅,矽片組裝由電站總包建設電站。打個比方,中利科技做個單晶硅地面電站,需要買愛康科技的支架、隆基的矽片、陽光電源的逆變器,然後建成之後順豐光電來收購,這個就是外購電站運營的過程,當然這裡面還包括前期開發、申請項目批複、項目融資、項目建設、併網融資到併網發電。這次交易裡面,中利科技大概賺到投入的13%左右,是純收益。英利和漢能基本是一體化的,整個產業鏈都有參與,所以不拿他們做對比。電站運營這塊在國外一般是由外部投資者來投,比如一些養老基金,但中國現在還沒有。電站運營方式就是不斷的收購、併網、再增發、建設、或收購、併網、再投入,這樣一來是一個不太好的循環,但會讓公司保持繼續增長。再一種方法是美國的Solarcity,即「已有電站-資產證券化-撬動資金建設新電站-再資產證券化」的良性循環。這樣一是解決了融資問題,二是不用再增發稀釋老股東權益。政策對公司做大做強有很大的牽動力,公司的持續增長依靠新電站併網獲得利潤,並且不斷跑馬圈地,搶佔新能源市場。國內的愛康科技有點像這方面的意思,但現在還不確定能不能給公司帶來利潤,還有一點就是上游製造業越慘,下游電站的利潤就越高,這也是光伏電站投資價值越來越顯現的原因。光伏電站雖然國家大力推動,但融資問題是難事,如果適當引入保險、社保、基金進入該行業,把其證券化或者信託化,就是人們所說的資產證券化。我認為只有這些東西發展起來,光伏電站的事業才能真正的發展起來。為什麼一直沒有講分散式光伏,這裡其實業內還有些擔憂,美國和歐洲主要是分散式,但他們的條件不同,國外是大House,而中國更多的是樓板房,大規模應用還存在不確定性。我認為在政策的推動下,光伏行業處向上周期,維持光伏行業「看好」的投資評級。推薦多晶硅廠家特變電工,A股多晶硅產量最多、成本控制最好的一家公司;單晶硅推薦隆基股份,未來市場份額世界第一,暫時利潤可能跟不上;逆變器推薦陽光電源;電站建設推薦中利科技(民企);電站運營推薦轉型中的愛康科技。本人目前不再持有陽光電源,持有轉型中的愛康科技,雖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如果轉型成功彈性也大。好的價格只有在不明朗時才能出現。風險提示:1、單晶硅與多晶硅大幅擴充造成的價格戰。2、融資成本上升。3、國家扶持力度減小。。。。。。。。。。。。。。。。。。。。。。。。。。。。。。。。。。。。。。。。。。。。。。。。。。網友評論:青塵之光2011:歐美越是對中國進行光伏反傾銷,國內搞光伏電站的就越是收益高。在光伏矽片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國家需要大力發展光伏的應用(電站)來消耗產能,避免眾多矽片生產企業的倒閉,從這個意義上看,光伏的上游生產企業近幾年不會有好的利潤表現,能不死就已經是不錯了,而反過來光伏電站建設和經營則是大大的受益方。一方面電站建設的原材料成本(單晶硅和多晶硅)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是政府為保障光伏產業鏈的存活而給出的長期優厚的光伏發電補貼,唯一的限制就是光伏電站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消耗,然後在電站經營過程中產生穩定的現金流,所以如果能夠做到光伏電站的金融證券化,就可以突破資本規模的限制實現電站大規模經營的良性循環,A股上市公司中愛康科技引入第三方資本將已經建設好的電站搞成返售金融租賃模式,也是解決資本限制的很好嘗試,而最近阿里傳出馬雲想搞眾籌模式發展光伏電站更是直接的資本證券化,如果能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將餘額寶上的存量資金有效利用起來的話估計阿里很快就能成為光伏電站里的老大了。moutaichina:就我個人的理解談一些目前光伏搞返售金融租賃模式存在的問題。首先說一下我對買入返售的理解。一般意義上這是一種用未來資產或權益的收入進行融資的手段,也就是把企業目前擁有的資產或權益賣給金融機構盤活成現金,約定幾年後有錢了再把該項資產或權益買回來。這類辭彙聽起來特別高端大氣上檔次,事實上真正了解了之後就會發現,這不過是為了貸款找個幌子,假買入資產或權益真貸款。一個企業需要貸款有很多門欄限制,比如光伏企業用於電站項目開發必須要有發改委路條,地方政府的土地稅收等政策支持,併網的條件,30%以上的自有資金投入。其實很多光伏企業是不滿足這個條件的(特別是沒路條),因此不能直接走貸款的途徑,於是金融機構就想出了買入返售這種方式,看你融資企業現在有什麼優質資產,同時未來可以產生穩定的現金流,比如某處光伏電站收入,那我就把你的未來N年的租金收益權都買回來,付給你一定的對價,其實就是融資,同時每年融資方支付一定比例的租金收益(其實就是貸款利息),若干年後你有錢了再把資產原價回購了,也有的項目是溢價回購,這要看雙方怎麼設計和約定。可以說這是現在很多資管平台用爛的交易結構,既簡單又可以避開監管風險,此外像信託公司不是想放貸多少就能放貸多少的,有銀監會審批的額度,有時候只給你十幾個億的額度可以用於貸款,幾個項目就用完了,其他項目怎麼辦呢?所以買入返售是個好方法,而且以前還被看成是投資類業務,在計算凈資本時風險加權係數低,非常受歡迎,當然現在已經被歸為融資類業務了,但它的優勢仍然非常明顯。下面開始說正題,資產買入返售都有什麼風險?主要說一下普通的資產買入返售吧,其實差不多。目前國內做的大部分買入返售業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產真實出表,也就是沒有真正賣給金融機構,只有信貸資產是要求真實出表的,不得簽訂回購協議或者即期買斷加遠期回購協議。舉例,A企業是一家光伏企業,為了獲得*信託公司的融資支持,將自己名下的一處電站未來二十年的租金收益權以2億元的價格賣給了*信託,並約定三年後原價回購,同時每年按照租金收益權轉讓價款總額向*信託支付13%的租金收益。不是金融行業的小夥伴就會問,為什麼是二十年的租金收入而不是三年的租金收入呢?因為這個測算出來的租金收入必須完全覆蓋融資本息,按照前述約定,三年的融資本息是2.78億,然後測算一下電站每年的租金收入,發現每年才收1500萬的租金收入,那只有收20年才能收夠。這時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租金收益權是不是真實轉移了呢?答案是沒有!管理並收取租金收益的仍然是光伏企業設立的子公司某電站公司,而不是*信託,現實中也很少有信託公司真的會把租金收入賬戶開設成自己監管的賬戶,因為收取租金收益的賬戶是某電站公司的基本賬戶,你根本無法監管。光伏公司每年支付給*信託的租金收益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租金收益,大家根本不在乎,反正給錢就行了。說了這麼多你可能已經發現了,金融機構買入的資產能不能產生收益並不是依賴資產的質量,而是企業的質量,也就是說這類業務好壞的判斷依據仍然是企業信用,而非資產信用。一旦企業出了問題,即使資產再好也無法做到破產隔離,即使辦理了抵押或者質押,最終只能依靠處置資產來償還債務,而不是依靠該項資產的現金流。這就是買入返售與ABS的區別,ABS是必須進行資產的真實轉移的,這樣投資者判斷風險就可以只看資產好壞了,與出售該項資產的賣方沒有半毛錢關係。這也是我國目前信貸資產轉讓的要求,主要是考慮到信貸資產證券化必須進行破產隔離。所以買入返售並不高明,還是努力發展資產證券化吧!從企業財務角度看,穩健的企業一般不會採用返售金融租賃模式。特別是在現階段的中國,事情總會創新與變味!當某企業採用返售金融租賃模式,一般都代表某企業已經在正常融資達到了極限,這樣的企業從正常的發展角度看,風險遠大於正常收益。搏成功大家都好,失敗,大家倒霉!光與愛的使者:買愛康的8個理由:1、符合政府中長期政策方向;2、管理層轉型及時,執行力高;3、近三年預期利潤高增長,股價相對處於低位;4、結合機構密集調研報告及量價分析,機構建倉跡象明顯;5、國內分散式電站龍頭,發展空間巨大;6、企業位於全國經濟最發達地區蘇州,工廠雲集,如能建幾個樣板工程,項目不是問題;7、北京2014年將在幾個小區建分散式電站,預計其他地區政府也會跟進,會成為熱點;8、企業名字好,有愛有健康,支持綠色能源,哈哈。
推薦閱讀:

中國大量產業園區凋敝,本質原因是什麼?
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 今年傳媒產業規模將超過萬億
數字化生境的基礎設施-SoLoMo產業互聯網項目生態的超級IP化
《計程客運服務產業監管條例(示範法)》起草說明 | 發布
謝霆鋒身家逾8億成商業大亨 旗下產業產值60億

TAG:行業 | 產業鏈 | 江湖 | 產業 | 光伏 | 分析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