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中興裁掉35歲員工,我們能逃過中年危機嗎?

2017年,我覺得有兩件事情是值得hr關注的:

第一件事是:2017年初,華為中國區開始集中清理34歲以上的交付工程維護人員,而研發則是開始集中清退40歲以上的老員工。

第二件事是:近日,中興網信員工歐某打開26樓辦公室窗戶縱身躍下,結束了42歲的生命。歐某的妻子在網上發帖稱,事發前,歐某的公司領導跟他談了勸退的事宜。

消息一出,評論各異:

(上圖之夜規劃,應為職業規劃。圖片來自網友真實評論)

對於這兩件事的發生,我既感到意外,但也覺得是在情理之中。

意外的是,來自世界500強的員工,怎麼就那麼脆弱?他們在公司,應該是拿著不菲的工資,難道離開了公司,就活不成了?難道失業之後,就再也找不到工作?

覺得在情理之中,是因為我理解華為和中興。企業不是慈善機構,它們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能者上,庸者下,是企業用人的基本準則。作為hr,我們應該更懂。我們在做招聘的時候,除非是中高層崗位,否則都傾向於招聘35歲以下的員工。所以他們害怕失業,我也覺得可以理解。

於是,這兩件事的導火索,我理解為是今年的熱詞: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七年之癢-婚姻危機;缺乏金錢-財務危機;易被替代-職場危機。

35-40歲之間,確實是一個很尷尬的年齡。

在家庭方面,上有老,小有小,處在「三明治」的中間階層;在生活方面,開支巨大,有的還要還房貸,車貸,金錢的壓力比任何時候都大;在職場方面,由於精力的下降,隨時受到年輕人的衝擊,從而被替代掉。

「中年危機」體現在各個方面,今天,我們只談論財務危機和職場危機。

為什麼會出現「中年危機」?我覺得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單一經驗時代正成為過去式

在過去,我們招聘一個崗位,注重一個人是否有經驗,注重一個人的年資;現在,我們依然看重經驗,但經驗的作用似乎在慢慢削弱,而且,我們看重的是多重的工作經驗。

比如,從hr領域來說,幾年前,我們還主要是通過人才市場找工作,但是,現在,網路招聘成為了主流。作為招聘的hr,如果你還沉浸在過往單一的招聘手段中,那你就會被淘汰。

因為現在的市場競爭太激烈,市場環境變幻莫測,你掌握的知識技能,需要不斷更新,才能跟上市場變化的節奏。

目前正經歷中年危機的人,多屬於70末,80初出生的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的是:搭上了工作包分配的末班車,又經歷了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初始階段。所以,他們中,既有相信知識改變命運的人,也有篤信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人。

當一個人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時候,他的經驗就會相對單一,無法跟上公司快速發展的步伐,他就會出現中年危機。

第二,職場優勢競爭力尚未建立完成

從畢業到退休,我們一直在不斷地努力,對很多人來說,是為了拿到更高的工資。其實,拿到更高的工資,並不能100%讓你優雅地老去。

就像中興的歐某,我相信42歲的他,工資並不會低,但他卻在接到公司辭退書的時候,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

就像我認識的一家公司的一個副總,他基本工資4萬,跟老闆的關係還很好,可是,由於跟不上公司發展腳步,他的職位被取代了。現在他依然處於失業之中。

他們工資不低,可是依然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

究根結底,是他們的職場優勢競爭力尚未建立完成。

職場優勢競爭力,主要取決於你所在職業發展階段的內職業發展。如果你的內職業發展無法形成「頭部效應」,那你也就沒有職場優勢競爭力。

這裡又涉及到今年職場的一個熱詞:頭部效應。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解釋。

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在研究國家的財富分布時,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每個國家的財富都呈現出一種分布方式,少部分人佔據了大部分財富,而大部分人擁有少量財富——在坐標軸上,這是一個頭部嚴重向左靠攏,還拖著長長尾巴的分布。這種可直觀的不均衡體現出了頭部的收益更高,發展更快。

頭部效應在各個領域都有發生:互聯網時代,各種互聯網公司迅速發展——「共享經濟」興起後,出現了N多家共享單車,現在只有摩拜、小黃等幾家富有活力;一時火爆的外賣行業,在經過市場洗牌之後,現在也只剩下餓了么、美團。一個充分競爭、互聯的時代,是幾個頭部與眾多長尾的時代。如果一個領域有人能獲勝,那一定是頭部的人。

你的職場核心競爭力沒有建立完成,其實就是你沒有成為這個領域中頭部的人。

第三,你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財也是今年的熱詞,財務自由,指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即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大於等於日常開支的情況。

財務自由是所有人的夢想。

財務自由跟你是否已經建立職場優勢競爭力有關係,但不一定成正比。

因為實現財務自由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有些人通過創業實現財務自由;有些人是富二代,所以他輕而易舉地實現了財務自由;有些人則依靠個人職業發展實現財務自由。

財務危機是中年危機最大的危機。

如果沒有實現財務自由,我們註定要在還房貸、車貸、養小孩、贍養老人的經濟壓力中擔驚受怕,一旦失業,那打擊可能是致命的。

那面對變化莫測的職業發展環境,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嗎?其實,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辦法真的很多。

以前,我跟大家分析過你月入5萬的可能性,能讓度過中年危機的方法,有創業,打造你的優勢職業競爭力等。今天,我們來探討一種能讓大家在職業發展中,能夠平穩度過中年危機的方法。

這又涉及到今年的一個熱詞: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是一個新概念,來源於英文「Slash」,其概念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她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人在自我評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例如:張三,律師/作家/攝影師。斜杠成了這一類人的代名詞。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一名翻譯。月工資在8000左右。但同時,他也是一名小吃店的店主。但他的小吃店,只在晚上開。所以,他白天上班,晚上開店。這樣,他就有多一份收入。他說,他開小吃店一個月能夠收入1萬左右,比他的主業收入還多。

如果你能夠和我這個朋友一樣,那就算你被公司辭退了,你在後期的日子裡,依然可以活得很好。

互聯網時代,讓斜杠變得更加有可能。在過往,人們從事副業最大的阻礙是時間。但是,現在,人們只要通過網路,就可以實現副業。成為斜杠青年,是現今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選擇。

首先,人們從事一份職業的收入,已經不能滿足大部分人的生活所需;其次,成為斜杠青年,可以讓你自身價值得到更大的發揮;最後,通過成為斜杠青年,可以讓你在職場中的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加。因為它符合一個投資原則: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當我們失去第一職業的時候,我們依然可以通過第二職業來獲得收入。

現在我們關心的是,我們該如何才能成為斜杠青年。

成為斜杠青年,你需要做好以下幾點事情:

第一,處理好你的主業和副業的關係。我們一直說,做事一定要專註,才能讓你發揮最大的能量,讓你快速成功。毫無疑問,做斜杠青年,會讓你分散注意力。這到底是弊還是利呢?這個要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而定。如果你的主業能夠讓你有很好的收入,而且你能夠通過主業的發展,實現你的夢想,我建議你不要做斜杠青年,專心做好你的主業,你會獲得更多。如果你想做斜杠青年,你的主業和副業最好有一定的關係,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你的優勢。

很多朋友問,成為斜杠青年,會不會違反勞動合同法?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第四項規定: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對完成本單位工作任務造成影響,或經用人單位指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可見,兼職勞動的存在必須以不侵犯原用人單位的利益為前提。

因此,《勞動合同法》實質上承認了兼職勞動關係的客觀存在,對兼職勞動關係是一種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態度。

我的建議是,做好你自己的時間管理,在從事副業的時候,不要影響主業的發展。

第二,發揮你的最大天賦優勢。除了你的主業之外,你還有什麼特別厲害的技能?比如畫畫?彈吉他?寫作?把這些技能找出來。

第三,把你最大的天賦優勢和商業結合起來。斜杠要有變現能力,否則就只是興趣。要有變現能力,就要有貿易。現在網上有很多平台,只要你的技能能夠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你就可以獲得你想要的金錢。

第四,不要想著一勞永逸。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不要想著舒服地過日子,多付出,多做一些增值的事情,也許,可以讓我們平穩地度過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危機沒有一點準備和預判。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推薦閱讀:

能阻止地震的不是佛陀,而是我們自己!
90%以上的小區不能滿足我們年老時的養老需求!
我們溫州人(上) (個人觀念,當是油文)
絕經後卵巢良性腫瘤診治的相關問題:特別是附件切不切?子宮切不切?這些都是我們所關心的!
我收養了一個13歲的女孩,這7年里我們隱藏了一個巨大的秘密

TAG:華為 | 危機 | 中年 | 中年危機 | 員工 | 中興 | 35歲 | 華為中興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