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創始人:王禔(1880~1960)
王禔幼小即隨父在紫陽書院學習,耳濡目染,打下了深厚的學問根基。12歲即已弄翰、奏刀 。光緒晚期進學為秀才,並任教於錢塘學堂。其時,印人因風相聚,遂與丁仁、葉銘、吳隱於光緒甲辰(1904)創議成立印社。「人以印集,社因地名」,就此西泠印社成立。「戊戌政變」後,西方新學輸入,王禔曾學習於數學兼土木工程之類。1913年,辭去教職,就業於滬杭鐵路局,與丁仁同事。隔年,轉湘鄂鐵路局,其時篆刻聲名大躁於湘楚川漢間。1920年,因唐醉石之薦到北京,與唐氏一同供職於國民政府印籌局。「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印」及五院印籌,皆為王禔所篆。
北京當時為政治、文化中心,冠蓋雲集。王禔篆刻受到極大推崇,如陳寶琛、寶熙兄弟,溥氏兄弟,陳仲恕、叔通兄弟,羅振玉、馬叔平等名流,皆為其文字至交。1924年,由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馬叔平推薦,王禔參加了故宮博物院清點清宮文物的工作,為當時故宮的專門委員會15人委員之一。
北伐戰爭勝利後,王禔應南京政府聘請,任職印鑄局技正。其時待遇雖好,但對宦遊生活已無興趣,他在一些所刻閑章中流露出這種感情。如取白香山句「秋月春風等閑度」入印,並於邊款處跋曰:余股官白下,非我之志,年復一年,若被束縛,真如潯陽女兒,志大徒傷,因作此印以志恨。在南京任職兩年後,1930年辭官回滬,定居於上海四明村,以藝自贍。建國後任上海畫院畫師。
王禔書法頗有成就,尤精於篆隸。凡金文、 碣、玉箸、秦權、漢碑額無不涉及,特別是小篆,結體典雅朴茂,用筆遒勁馨逸,其所篆《說文部目》向為行家肯定,是學習秦篆的極好津梁。其以小篆筆法寫大篆書體,節澀不滑,剛柔相濟,錯落有致,別有一番韻味。王禔隸書取法漢碑,參以篆筆,故蠶頭蓄斂,燕尾不露,蒼古外觀,雋秀內蘊,耐人尋味。
王禔篆刻,初從秦漢入手,旋深邃於浙派,兼及明清各家。前期創作面目眾多,既有深厚蒼勁如小松、曼生之作,又有穩健茂密如讓翁,悲庵之趣。40歲以後,博採眾長而逐漸形成自己的面貌,白文醇厚蘊藉,朱文秀逸圓勁,特別是鐵線篆,凝練委婉如洛神臨波,嫦娥御風,二十年代即名震京華,對後學之影響甚巨,至今學習者遍布海內外。
丁仁在《詠西泠印社同人詩》中贊其「運筆專研十四篇,莫將微技消前賢。好奇更有王都尉,中穩多從小印傳」。現代詩人兼印人沈茹菘贊王禔曰:「工整莊嚴燦若花,文章如玉思無邪。端容振擇江湖下,砥柱中流一大家」。
王禔為人虛懷若谷,家教有方。他過世後,家屬體其愛社如家之意,將他的自用印及藏印356方於1964年贈送西泠印社以為社藏。
王禔(1880~1960)作品:
推薦閱讀:
※誰「殺死」了WePhone創始人?
※趙孟睿是誰,趙體字創始人叫什麼名字?
※「浙派」創始人戴進傳世作品欣賞
※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從平庸到傑出 (4)
※井岡山根據地創始人袁文才王佐被殺原因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