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中國人的精神高地

來源 / 《地氣——厲彥林散文選 》

「人——民——萬——歲!」

這是 1949年10月1日,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在莊嚴的天安門城樓上,操著純正湖南口音,鄭重喊出人民成為國家主人的宣言。

話音剛落,30萬軍民腳踏平坦的天安門廣場,舉手向祖國敬禮,億萬雙眼睛湧出幸福與喜悅的淚水。

這宣言,如一輪朝日橫空出世,刺破青天,縱穿歷史,震撼世界 ……

一撇一捺,腳踏大地、互為支撐為 「人」。人民,普通得像大地上一株株的小草,平常得像大海里一朵朵的浪花,平凡得像天上一顆顆無名的星辰 ……

每每寫下 「人民」這兩個字,我頓感神聖凝重!每每讀到「人民」這兩個字,我立刻肅然起敬!

精神高地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老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滿懷自信,開闢了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新紀元。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伊始的這句話,成為2013年全球最溫暖人心、最響亮的政治宣言,點燃中國人的夢想。

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走過68年光輝歷程,依然屬於年輕國家,正在成長、成熟,自然也包括國民。

幾千年來,中國是宗法氏族社會,有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在家族、血脈、傳承觀念方面幾乎是先天性的。

國人成功後,首先要回報有恩於自己的父母、親人等家族個體。

封建王朝「存天理,滅人慾」的方式不可取,但過度刺激人們的財富慾望更是最危險的。再偉大的政黨,再強有力的政府,再富足的國家,都不可能滿足人們無度的慾望。

一個社會如果沒有道德和信仰的力量來約束膨脹的私慾,就不會有長遠預期,就沒有前途和希望,就會是道德淪喪的社會。

中國的某些區域和人群正落入這樣的陷阱。平衡物質慾望,走出精神沼澤,重塑精神高地,已十分迫切。

幾千年的傳統中國與現代文明相遇時,必定會有一個相識、相容、磨合,甚至是碰撞、衝突、鬥爭的過程,有一個改掉不良傳統和習慣的過程。

帶些山東口音的外國傳教士明恩溥先生在《中國人的素質》一書中,點出中國人缺乏公德、不守時間、不懂禮貌等諸般弱點。

遺憾的是,我們的不文明行為仍比比皆是。人類精神,主要包括宗教精神和政治信仰精神,革命者的犧牲精神一直是取勝的關鍵。

中國共產黨人贏就贏在精神。共產黨人的信仰,堪比「精神原子彈」。鄧小平早就警告:我們不能在 「精神上解除了武裝」。

「欲維新吾國,當維新吾民」,從梁啟超到孫中山再到中國共產黨,無不把「國民素質」作為根本。

所謂「素質」,並不僅是會英語、會電腦的現代技能,更不是會衣、會玩樂的現代生活,而是價值尺度、思維方式、行為準則的與時俱進。

官員貪腐,實質是精神弱化、思想蛻化。可嘆的是,一些令人反感的陋習,甚至被視為不可侵犯的「權利」。殊不知,個人權利是有邊界的。

大聲說話固然是你的權利,但安靜顯然是更多人所需;開車打遠光燈能看得更清,但對面來車也要有同樣視野。

視惡習為權利,恰恰是弄反了權利的概念。「人人相善其群」,才能涵養公共意識。

在個人之外,謹記還有社會;在私人領地之外,敬畏公共空間。

在國家從傳統農耕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之際,如何堅守文化基因,注重培育規則、法治意識,提升文化品位、涵養公共精神,培養現代國民和更好融入世界的行為規則,重塑文明古國的時代尊嚴,更自然、得體地與世界 「坐在一起喝咖啡」?

魯迅先生曾言,「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 」。

在五千年中華邁向現代社會的關鍵節點,「立德樹人」之要在於培育公共精神、涵養公共文明。提高公民公共意識,才會在現代化進程中重塑民族的精神高地。

家國情深


推薦閱讀:

精神病人真的比普通人更聰明嗎?
孫郁:用文字抵制精神粗糙
《論法的精神》讀後感
TuGus--途加網--做一個精神和物質都很強大的女子
精神信仰與癌症

TAG:中國 | 中國人 | 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