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治療 月經後期 取穴位與方法(附穴點陣圖)

(2010-12-28 09:35:37)標籤:艾灸三陰交血寒小腹冷痛乳房脹痛健康分類:艾灸婦科保健月經延後7日以上,甚至40-50日一行的,稱為「月經後期」,如每次僅延後3-5天,或偶爾延後一次,下次仍如期來潮的,均不做月經後期論。此外,或在青春期月經初潮後數月內,或更年期月經終止前,經期時有延後,如無其他癥狀,也不視為「月經後期」。體虛、受寒、嗜肥甘、厚膩可致本症。【辯證】主症為經期延後,量少。血虛血寒見色淡紅、或色黯有血塊,小腹冷痛,得熱減輕,畏寒肢冷;或面色無華,頭暈眼花;氣滯癥狀見月經色紅質稠,行而不暢,有小血塊,精神鬱悶,兩肋乳房脹痛;痰阻症見經血夾雜黏液,色淡質稠。【艾灸治療原則】除痰開郁,溫經補血,調經。【艾灸主穴】1、關元【標準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小腸的募穴。【主治疾病】小腹疼痛,霍亂吐瀉,疝氣,遺精,陽痿,早泄,白濁,尿閉,尿頻,黃白帶下,痛經,中風脫症,虛癆冷憊,羸瘦無力,眩暈,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腸炎,腸粘連,神經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遺尿、尿血、尿頻、尿瀦留、尿道痛、痛經、閉經、遺精、陽痿;此外,對神經衰弱、失眠症、手腳冰冷、蕁麻疹、生理不順、精力減退、太胖(減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療效。

2、三陰交【標準定位】足太陰脾經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主治疾病】腹痛,腸鳴,腹脹,泄瀉,便溏,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經閉,不孕,難產,遺精,陽痿,遺尿,疝氣,足痿,癮疹,失眠,神經衰弱,蕁麻疹,神經性皮炎。

3、氣海【標準定位】任脈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肓的原穴。【主治疾病】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陰挺,產後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婦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兒童發育不良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艾灸配穴】血虛血寒加陰陵泉、命門、血海、足三里;氣滯加京門、足竅陰、蠡溝;痰阻加豐隆。

【艾灸方法】用艾條或配合灸盒溫和灸,每穴每次15-20分鐘,7日一個療程。中間間隔2-3天,經期停。【灸器推薦】腹部推薦雙孔灸盒,四肢推薦隨身灸或單孔灸盒,其他穴位用艾條直接灸。

【注意事項】注意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物,避免過熱過涼,以免招致外邪,損傷血氣,引起月經病。注意飲食定時定量,不宜暴飲暴食,或過食肥甘滋膩、生冷寒涼之品,以免損傷脾胃造成月經不調。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思郁怒,不宜過度勞累,注意節慾防病,避免人流過多過頻、產後交合
推薦閱讀:

肩周炎的預防和治療
急性肝炎中醫治療診斷方法/中醫治療方藥方劑
打破傳統脊柱病變治療的瓶頸整脊……脊柱整體複位!
牛皮癬,中西醫治療方法解析,有些你從沒聽說! [一點資訊]

TAG:月經 | 方法 | 點陣圖 | 後期 | 治療 | 艾灸 | 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