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去讀易經(1)

怎麼去讀懂易經?

1、易經為何叫易經?

古代先賢要讓萬民的生存更容易的學問,所以聖人不是要佔有萬物,但要利用萬物達到各自生存,你是樹,給你空間讓你向上長,你是魚給你水讓你游,你是鳥給你風讓你飛。

這是易經之道。

如果說易經是哲學,討論道德,那也對,因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辜,所以一個人的成功也是一種積累的過程,有的人在積累生長之德,有的人在積累死亡之怨。看似一樣風光無限,卻結果大不相同,岳飛的一生,從其母在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字而天下聞名,到抗金收地,救萬民於水火的義不容辭,到「莫須有」而冤死大獄,那麼再看這800年間,秦檜的積累,至此以後,人們取名都不敢帶「檜」字,姓秦的後人都一直感覺這個姓是個恥辱。

所以易經講的是生存之易,積累之易。說到底就是一種活法。

生存本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這樣,即使一些家財家貫的人,更是不容易。

2、易經主要不是討論好壞善惡之學

易經不主要討論善惡,只討論如何更好的生存,所以易經裡面只有吉凶悔吝。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會給你帶來下一步的結果。

心理學上說的選擇的力量,人的一生時時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你如何去做選擇,對於一個年青人來說,未經世事,無法判斷,所以要去打卦,打到了這卦,易經就說了,你要怎麼辦?後面都有做事的方式和步驟。

選擇的力量,在近代西方才有人研究,慢慢形成了一個心靈學科,很多歐美學者寫過類似的書籍,但拿來中國,一看,幾千年前,中國的先人早就寫完了。

說昨天的選擇,決定了今天的現實和能力,今天現實決定了明天的結果。易經64卦都在說這個東西,而且還給了一些規律性的預測。

中國哲學沒有善惡,不是一個討論善惡的學問,一切的大道從不糾纏所謂好壞,惡善,凶吉。

那為何易經還要吉凶悔吝。是什麼意思?

所以不要把易經當成是一本講善惡的道德書,他更重要的是教你怎麼生存。

3、易經是給誰看的?

我們在易經裡面經常看到,君子當如何如何,要利見大人,等這樣的句子,易經本質是給一個有志向於萬民的君子看的,但可惜,千百年來看易經,用易經的人大多數是小人。

小人看懂這本書其禍也深。

易經裡面的大人,所謂大人,相對小人和君子而言。

一切能有利你生長的叫大人,舉例聖人好比太陽.每天升升落落。讓大地一切都在陽光普照下生長。

所以你如果有寃情,你會去喊大人救命。你不會喊聖人,聖人不會救你。比如一個人在很冷的冬天被凍得快死,半夜起來喊太陽快出來救我。太陽會不會出來?太陽一定到第二天雞鳴過後出來,這個時候怎麼辦?就要去找一把柴然後生火取暖。

這把柴就是大人。

易經裡面有小人,所以孔子常說什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等。

論語裡面有的大部分內容其實是在解釋《易經》孔子的這些學生,也在學習生存之道,有時候不能理解,就要去問孔子,孔子就解釋給他們聽。那麼這裡里的小人和君子是什麼意思,就是《論語》里作了一些解釋,後代腐儒(打著儒家名義的小人)曲解了孔子的意思。

孔子對易經的理解從此被很多人跟著誤讀了。

君子是按自然規律做事,從不去強迫別人一定要和自己一樣,太陽每天照大地生萬物,不會說你聽我的,給你一些陽光,你不聽我的不按照我的意思給你一片黑暗。不會,這就是君子這道,君子聞見學行易經之道,不會讓強求別人,就是「君子周而不比」的意思,你的陽光四處照到,但不要求別人和你一樣。

但小人比而不周,什麼意思,小人就是要求你一定要聽他的,完全按他們的意思去做,但他去沒有太多的陽光給你,小人什麼都沒有。只會索取,就像今天的美國,但上去是個君子,一定要讓地球各個國家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做,不按照自己要求去做的,就打你。

易經是給誰看的,就是那些能夠有志於天下更容易生存的人看的,易經教的是大志,不是小人生存之厚黑學。

孔子在論語第一段就解釋了易經給誰看的?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說自己要按照易經教的,去聞見學行,所以自己生存的價值才有意義。所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有更多的人都理解了易經是幫萬民生存得更容易之學,那才可以和他一起去做,一起聞見學行易經之道。

人不知,而不蘊,不亦君子乎?什麼是君子,要讓天下人生存都變得很容易,人們都不了解宇宙的規律,所謂「人不知」就是人們都處於貪嗔痴慢疑這樣的境界,他們大部分人都是很單純,他們不了解天下規律。但沒有關係,君子要去行易經之道,讓天下不「蘊」(堵塞的意思),老百姓心情暢快。

你做到這些事,就是君子,凡經此為出發點的,就是君子,否則為利而行的,做不到就是小人。

所以易經寫給這些君子去看的。

4、易經講的生存不是個人的生存

易經講的道,不是西方今天所說的占有權,而一種分配權,你去整個中國歷史,就是不停重新分配的過程。

任何一個政權的更替都是打著替天行道的名義去做的,為什麼要替天行道,就是分配權的問題。

劉備去請諸葛亮,三顧茅盧,為什麼這樣,就是君子之道,他不是為自己,他自己說要救萬民於水火。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什麼是利,就是占有權,小人才會去佔有,君子卻是要分配的。

那麼為什麼秦始皇要焚書坑儒?因為他要改變這些儒家的人,他們一身要教別人如何成為君子,這事對於他們佔有天下也不利,所以秦始行小人之道,就是為了佔有天下。

但秦始皇當年為什麼沒有焚這本易經?有人告訴他這個易經是本占卜的書,所以易經沒有被焚。

但秦卻二世而亡,這就小人之道在中國當時沒有市場的表現。

後代君王,自稱君王,但卻行的小人之道,所以歷代君王寧可易經就是占卜的書,他們所支持的也是這些占卜內容。

易後來分來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理,一個方向是數(卜)。使得這本書得以保存並且一直傳承下來。

5、易經中我們學什麼

易經是為了讓人們生活更容易,所以其道理都是從自然界中提取的一些極其簡單樸實的真相,一個年青人只要學懂了易經,你做什麼事都會非常的容易。

凡是你生活困苦,問題重重的一定要去看看易經,你都會明白,你的問題出在哪裡?

如果你身體多病,也要去看易經,你就明白你的病因。

那麼看易經要有一個高度。什麼是易經的高度,易經是從天地陰陽的角度去思考人類的生存。

人在天地運行的過程中順應規律,活得輕鬆自如的一門學問。

易經發現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生存,離開了生存,就不是易經。

那易經站在什麼立場上看天看地,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沒有出過門的人看門口的一塊大石頭,會覺得,這個石頭好大啊!

但當他有一天去泰山,看到那座直上雲宵的大石山,再站到山頂,一看,原來門的那個大石頭如沙一樣小。

但站在太陽的角度去看泰山,泰山也不過如一粒細沙。

所以易經裡面反覆強調的就是君子不能管中窺豹,要有一定高度,你站在個人的角度,你媽媽吃了你本來想吃的一棵桃子,你都會很不高興。站在家庭的角度,鄰居的雞吃了你的穀子,你甚至想要殺了那雞。站在國家的角度,牛吃鄰家苗就是一件極小的事,他們沒有派兵打仗,蒙古人屠城之災才值得重視。

所以越是站在高度不一樣,你思考的層面就不一樣,你所看到事物的規律就越來越清晰。

學易經學要有一個時間的寬度,我一直認為現在年青人都是以天為單位思考自己的生存,過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但以年為單位思考自己的生命,有沒有不一樣,當然會不一樣。以10年為單位思考自己生命的人才可能在這個社會上有所成就。

這是一個規律,而以100年為單位思考人類問題的,都成了偉人,或者歷史人物。

附,前天去蘇州,在火車站等高鐵,看易經入迷,竟誤了車點。

加到家看了一夜,今天碰到一個學員問我經注方面的問題,我建議他去看易經,要自己悟。

品德高尚的人讀易會成為君子,品德不好的讀懂了也能應用其原理成為「小人」(指看懂人世利益、利害的人,並去利用這些利益利害為自己謀利的人)

還有很多的人一生就是炮灰,是誰的炮灰自己也不知道,也沒有選擇。連所謂的人都沒有做到。

推薦閱讀:

環境與財富的辯證關係——易經風水學中的千古奧秘
易經八卦講座5
《易經》第六十二卦
易經上的八卦都是什麼?
易經故事 >周公盡忠輔成王

TAG:易經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