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校的幼升小都考些啥?

上周末,因為幼升小面試集中舉行,一時間成為家長論壇、微信群里的熱門話題。也許有些人會問,幼升小不是就近看對口報名嗎?還有什麼事兒?

的確,在上海,絕大多數小學入學方式都是靠就近入學,產證+戶口相同是硬條件(條子生不算),但也有兩類學校是特殊的,一類是民辦小學,另外一類是允許招收非地段生的公辦學校。

前者以徐匯四大民辦(世外、逸夫、盛大、愛菊)以及虹口、楊浦、閔行等區的部分學校為典型代表。他們憑藉著優異的升學率和教學理念,吸引大批家長蜂擁而至;後者的代表,則是上海實驗學校(十年一貫制,無一個地段生,全部考試錄取)以及部分學校(比如浦東的明珠、徐匯的師三等)。

而且由於近年來公辦小學和民辦小學的差距逐漸拉大,民辦小學變得越發熱門。較好的民辦小學中,超過90%甚至100%的孩子小升初的時候擇校成功,順利進入各類優秀初中而不用坐等教育局安排。

而今年由於實行了非寄宿制小學不能跨區報考,讓某些學校的報名人數下降不少。比如徐匯區的頭號熱門小學,世界外國語小學,因為和國際接軌的理念以及貨真價實的英語特色,在3年前沒有志願限制的時候,報名人數在5000以上甚至將近6000。

即使在徐匯區教育局規定了本區只能填兩所學校以及今年不能跨區招生的情況下,也有將近4000人報名。而他們通過面試將僅僅錄取120人,超過30:1。即使以相對報名人數最少的盛大、愛菊為例,錄取比例也超過了7:1。

那麼具體考些什麼呢?

針對今年的面試情況,滬上很多媒體也都做了報道,說是今年的面試「考活不考死」云云。對此,我的評價是,第一,有些考試確實看起來沒那麼應試,但不代表記者們走後就沒有,或者明年就不會如此;第二,其實死知識也未必是壞事,因為再靈活的題目都要以這個死知識(識字量、簡單數學計算等)為載體。沒有一定的識字量,連圖片上的字都不認識,哪裡可能把圖片上故事講得特別精彩?

我特別不贊成改革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據我了解,幼升小面試題主要有下面幾個類型:

█ 知識積累方面,也就是所謂的應試或者死知識層面。大部分學校不考英語,基本還是以語文、數學為主。語文最常見的就是兒歌朗誦,各個學校基本都有,就是大屏幕或者老師用書給孩子看,讓孩子朗讀出來,其中還經常出現一些生字詞上面標註拼音。這其實是「一箭雙鵰」,既可以考查孩子的識字量,又能看出孩子的拼音能力。

這一類的考試對孩子識字量的要求,基本是800-1000保底,上不封頂。幼升小能認識2000字,報紙可以輕鬆讀的孩子不在少數。數學類的基本是20以內的加減法,個別學校可能會考50以內的加減法。但其實區別不大,因為20以內和50以內的加減法都涉及到了借位、進位這個概念。

一般參與此類熱門民辦小學考試的小朋友,20以內的加減法通常不是問題。但是挑戰有兩個,第一是連加連減,類似於13-4+8,這時候沒訓練過的孩子的速度明顯減慢,而且準確率開始下降;第二是類似於思維訓練的准奧數題,比如3-5+4,因為幼升小的小朋友基本沒有負數運算的概念,沒經過思維訓練的小朋友這時候會徹底卡殼。

█語言模仿。部分外國語類特色的小學一定會有這個保留節目,因為學語言說到底就是模仿。我們從一歲左右開始學語言的時候,就是觀察大人的口型並對語音語調進行模仿。

這裡典型的題目出自於上外附小、世外、七外等幾所著名的外字頭小學。考過的模仿題目基本是放一段很長、很快的句子,然後讓小朋友模仿,根據發音的近似程度來確認孩子們的語言模仿能力。一般來說,模仿能力強的小朋友將來極有可能說出一口地道的英語。

往年奇葩的時候,甚至會播放出西班牙語、法語等完全聽不懂的句子,純粹看模仿能力。某種程度來說,我更喜歡這種奇葩式的模仿,這在某種程度上不是簡單應試教育能達到目的的。

今年七外的模仿劇目就是動畫片《冰雪奇緣》裡面的句子,有一句就是I haveachancetochangetheworld。說實話,模仿這個難度的英文,有點失去了考察孩子模仿能力的初衷了。因為上海小朋友學英語通常較早,有些學得早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完全說出這個句子,這就並非是模仿而是背誦了。

包括以前有一年上外附小的面試,考了上海話童謠,這個對於家中有老人強調本地話的孩子就是佔了大便宜。而對於異地婚姻,或者雙方雖是上海人但沒老人帶孩子從幼兒園學得一口普通話的孩子,算是栽了個跟頭,而且這同樣不是考察模仿而是背誦。

█科普常識。這一點可以看出孩子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態度,是死讀書還是其他。今年因為種種原因,各個學校普遍考得比較多。比如盛大今年就考了很多猜謎語的節目,對於一些常見的現象、事物(比如彩虹)編個謎題,讓你猜。

上外附小也考了很多常識類的問題,比如是誰用石頭砸破缸救了孩子;幾種交通工具中誰更快;哪些花是在秋天開,等等。這些科普常識類問題可以說是無法準備,完全看平時的積累,沒有任何大綱。筆者比較贊同此類試題,因為無法突擊或者死記硬背,也毫無範圍可言。

█體育類或者肢體協調類。這也是各學校必考欄目,考試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最常見的就是教室前面有位老師或者有個大屏幕,他們在前面跳「舞」,下面小朋友跟著學,看誰學得又像又好。通過這類考核,孩子的眼、腳、手、大腦要協調一致才能反應快、學得準確。這方面成績好的孩子,只要輔以家長一定的支持,不愁主課成績不好。

類似的考試其實有很多種,除了這種韻律操外,也有些學校會加上一些體育運動,比如跳繩、拍皮球等。不要小看拍皮球,這個看似簡單的項目可以翻出各種花樣,比如左右手交替拍,拍一次用腿畫個圈繞過去繼續拍。這類較高難度的動作,可以淘汰一部分有感官失調綜合征的小朋友,也可以淘汰一部分手腳不利索的小朋友。

█所謂的思維訓練,也就是奧數。雖然很多學校對媒體表示不考奧數,但事實並非如此。對於某些視奧數為洪水猛獸的家長,我先提一個問題:請問什麼叫奧數?相信沒有一個家長能給一個完整的定義。

奧數絕不是簡單的超前學,我可以出很簡單的題目,50以內加減乘除就可以讓90%的二三年級孩子做不出來——比如著名的24點。既然連定義都沒有,你怎麼知道學校一定考了或者沒考奧數?

在四五年前,魚缸里10條小金魚死了兩條還剩幾條,或者說我前面有4個人後面有8個人,這一隊一共多少人,還可以作為中等難度的考試題目。隨著孩子學前內容的增加,這類題目已經無法登大雅之堂了。

以上外附小為例,今年就有好幾道題目相當有難度,比如最短線路計算問題,比如數圖形問題。上外附小考的是數蘋果,很多蘋果藏在樹後面或者其他角落裡,很隱蔽。

另外,瞬間記憶問題也可以算作此類,就是屏幕上給你一幅圖片,觀察幾秒後突然撤掉,讓你回答某個地方應該是什麼內容。思維訓練的專題還有很多,比如等量代換、簡單排列組合、圖形的拼切等,這些都屬於某些學前思維訓練機構裡面必修課,學過和沒學過還是不同的。

█其他類型。其他類型的題目也有很多,包括盛大今年考察想像力問題:給出一頭小豬,然後在空白處畫畫,最後講出來你畫了什麼。今年逸夫、愛菊等學校也模仿世外對家長進行二面,而世外早在4、5年前就開始了對家長的二面了。

但這裡面最有意思的,是七外前幾年的「冰紅茶」保留節目。在往年幼升小的時候,會考察此項內容。面試快到結束時,七外將小朋友們分組,每人發放一瓶冰紅茶或者其他類型飲料,老師叮囑小朋友們不準說話、不準打開喝,要等老師說行了才能開瓶喝。然後老師退到小朋友們看不到的地方秘密觀察。

這時候提前打開飲料喝的,或者坐在裡面耐不住開始互相說話的小朋友就會被記錄下來。這樣的小朋友除非在別的幾個環節極其出色,否則基本沒有希望被錄取。

今年由於種種原因,七外沒有考核此項內容。七外是上海一所具有很大爭議的學校,客觀說,網上的一些爭議有水分。但七外對小朋友們的高要求、嚴標準,的確是事實。

隨著嬰兒潮效應的釋放,滬上各類小學對於入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公辦方面,今年已經有很大的變革。比如靜安規定5年內同一戶只有一個小朋友能入學,長寧規定使用權房產必須是出生即在內等,民辦小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無論考民辦還是想做三遷的「孟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及早規劃和準備了。

最後,送給今年參加幼升小的家長一句話,無論幼升小結局如何,萬里長征剛開始,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輸贏勝負也還早得很,不拋棄不放棄,才能笑到最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編輯:李寶花 編輯郵箱:http://shobserver.com/shgc_web/mailto:shguancha@sina.com)


推薦閱讀:

自以為有清北的實力,卻掉到了雙非?
【名校情報】這所學校成立五年就能「破繭成蝶」,秘訣就是這個……
99!只有99天了!世界名校在向你招手
平凡的實力想考名校mpacc應該具備什麼心態?
名校老校區和新校區差別真像傳說中那麼大嗎?·每日商報

TAG:上海 | 名校 | 幼升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