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三顧茅廬典故早三國一千多年,結局影響了東亞格局

最近朝鮮鬧得很生猛,說是搞了個氫彈玩玩。好傢夥,玩氫彈也不看看歷史背景,現在除了五個聯合國政治局的常委,哪個普通委員敢玩這玩意兒?大家心裡都明白,朝鮮的氫彈根本就沒辦法丟到老美那裡去,三胖只能嚇唬嚇唬韓國和日本,但韓國是他同胞,他不會真丟,日本有美國尖端防備措施,也沒辦法丟進去。那麼只剩下一個地方可以丟著玩玩,那就是中國。

養虎為患啊,這是因為咱們大中國始終有一種疼惜自己子民的心態——因為朝鮮在古代,是中國人建立的國家;還因為朝鮮很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屬國或藩國。

那麼,朝鮮是怎樣由中國人建立的一個國家呢?這裡有一個被歷史遮掩但是挺有趣故事。

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就是三國演義中劉備三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但這不過是一種民間虛構和小說家之言,真正的三顧茅廬故事,卻是發生在商朝末期,主人公是商朝太師箕子和諸侯國國君周武王。

不同的是,周武王三次拜請箕子,都不是在同一個地方,而是分別發生在商朝屬國箕國府邸、商朝首都朝歌市井、陵川箕山石屋。這三個地方說它是茅廬不是很恰當,但三顧的本質卻完全相同,那就是有雄心抱負之人求賢若渴,希望拜請能人協助自己謀劃乾坤,一舉奪取江山。

遺憾的是,這個箕子自己倒是很有野心的,絕不是歷史上所說那樣甘願做一個忠誠的臣民。他後來另立門戶到了朝鮮半島建立朝鮮王國,成為朝鮮半島上的開國國君,就是一個再清楚不過的證明了。

商朝末期,紂王無道,天下共憤。周武王繼承父親周文王遺志,決心推翻商家王朝。周武王本事很大,很短的時間裡就收服了八百多個諸侯跟他一起鬧革命。他自己身邊也聚集了有名的三公,即姜太公,周公和召公。這些可都是諸葛亮級別的人物啊。可是周武王還是不滿意,他需要一個更有謀略更通商國國情的人來作他的軍師、國師。這個人是誰呢?就是商朝天子紂王的叔叔箕子。箕子當時名震遐邇,一來因為他是皇親國戚,二來他是箕國的國君,三來他還兼著朝廷的太師職務。這樣一個人,周武王想把他弄到自己身邊?這很有些異想天開,這種企盼堡壘自己打開一個缺口的想法,是周武王早期決策中的一項重要國策。若成功,就沒有後來慘烈的牧野之戰。

公元前十一世紀,大約在前1115年左右,周武王第一次不遠千里賓士到了箕國,他要拜見箕國君王箕子。周武王打聽到,商紂王跟自己一樣,身邊也聚集有三公,就是鼎鼎有名的「殷末三仁」箕子、微子和比干。可是商紂王不珍惜呀,他目空一切,簡直不把這三公放在眼裡。整天酗酒淫樂而不理政,揮霍無度。箕子是紂王的叔父,見侄兒不像個天子樣,苦心諫阻,但屢諫紂王都被頂回。箕子一生氣,就乾脆不上朝,甚至跑回自己的封國。

周武王拜見箕王,算是平等地位的諸侯國君互相問候。但由於箕王是太師,相當於商朝國師,周武王從輩份和地位上講還是要小得多。

因此,周武王畢恭畢敬小心翼翼地拜問箕王:「太師啊,現在我們的天子越來越殘暴荒淫了,竟讓妲己那個女人牽著鼻子走。昨天敲擊老人兒童的骨髓,今天剖解孕婦的肚子,還不讓老百姓說話,聚集。您看看,言論沒有自由,集會也無自由,法律成了擺設或需要的工具,這樣無法無天無德無道下去,殷商王朝還有救嗎?」

箕子嘆了一口氣道:「唉!姬發老弟呀,天將滅商,老臣無能為力也!雖如此,作為臣子我們還得去冒死進諫,能夠規勸一點是一點,忠告一分是一分。」

武王大吃一驚,「太師還要回朝?不行啊,您這是雞蛋碰石頭。剛才聽道上消息說紂王要挖少師比乾的心臟出來看看,我猜凶多吉少,您這時回去不是自投羅網嗎?」

箕子也被這消息驚了一跳,「看來比干是保不住了,他是鐵了心要死諫紂王。我們也要諫,但要講講方法,不能做無謂的犧牲。」

武王說,「您就是回朝也是一廂情願,甚至有可能丟掉性命。您不如助我一臂之力,咱們攜手推翻這個暴君……」

箕子打斷武王的話:「胡扯!你這話在我這裡說說罷了,請以後打消這個念頭。商朝是商家的天下,你我都是商家臣子,休要做逆臣之舉動。」

武王坦然地回應:「紂王殺人無道,殘暴無比,難道太師除了作些無用的規勸,就真的對天下社稷毫無知情嗎?」

箕子苦笑一聲:「噓,不要開口閉口叫紂王,隔牆有耳。一個王朝的成敗在於天子,一個天子的成敗在於他身邊的人。我們不作努力,還要反叛他,這就是我們的無道。」

武王有些泄氣,但他繼續勸道:「天子身邊的人又分為三類,一類是幕僚,一類是智囊,一類是女人。微子和比干是幕僚,您算是智囊吧?當幕僚與智囊都拿一個女人毫無辦法之時,這個王朝大難來臨氣數將盡。」

「你認為我們應殺了妲己那個女人?不不不,我們不能殺女人!妲己變成惡魔,罪責還是在天子。只有規勸天子,才是我們的為臣之道。」箕子擺擺手,顯得不耐煩起來。

武王見箕王油鹽不進,不得不告辭。第一次拜見箕子以失敗告終,然後不遠千里賓士回國。

時隔不久,周武王聽到一個消息,說是箕王已經瘋了,而且還被紂王貶為奴隸,整日在街上瘋瘋癲癲的操琴彈唱,百姓見之無不痛心疾首。

武王問唱的什麼?回說唱的是「嗟嗟,紂為無道殺比干。嗟重複嗟,獨柰何。漆身為厲,被發以狂。今柰宗廟保,天乎天哉。欲負石自投河,嗟復嗟柰社稷何。」

武王聽後心中凄然,暗想箕子不聽自己勸,偏要以身死諫,還說要講講方法,不作無謂的犧牲,現在看就是白白送死。不過依我之見,他一定是裝瘋,是為了自救。我不能見死不救,應該火速去把他搭救出來。

公元前1120年,武王第二次前去拜見箕王。輾轉反側,終於在一僻靜的市井小巷見到瘋癲的箕子。果然,箕子一見到武王,神情立馬一變,恢復了正常人的形態。他叫武王趕快逃出朝歌,以免陷於紂王設下的圈套。

「姬發兄弟你膽子也太大了,竟敢深入虎穴,天子的爪牙太多了,你恐怕很難逃脫他們的眼睛。」

「太師,我既然敢來,就絕不害怕。他們把你弄成這樣,您應該明白與虎謀皮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吧?太師快跟我一道走,不可在這裡等死。」

「比干已死,微子已逃。他們防範著我,我不能逃。東門西門全是耳目,如果我跟你走,結局是我們兩人全都走不掉。」

「「比干是紂王的叔父,還被剖心。微子是紂王的兄長,也被逐出京城。您也是紂王的叔父,您一味固執,弄得回自己領地不成,在京城也無立錐之地。搞不好,您就是明天的比干。」

「你走吧,我還要最後一搏,以盡叔父之義與臣子之責。」

箕子將武王奮力推開,然後又瘋瘋癲癲地操著琴高唱起來:「商其淪喪,我罔為臣僕……今柰宗廟保,天乎天哉。欲負石自投河,嗟復嗟柰社稷何。」武王無奈,只得趕緊離開朝歌回到周國。第二次拜見箕子的行動也沒有取得成功。

實際上,箕子從心裡極為不願意改朝換代。他知道如果自己成為周的臣民,那麼自己的宗室及家族也將保不住。自己是一個王,武王也是一個王,但是跟了武王,就不是一個獨立的王了,與情理與身份都不合適。儘管箕子也怨恨紂王,但讓外姓人來奪取殷商宗室,那就真是大逆不道了。

武王回國之後,茶飯不思,書牘不閱,他一心想得道箕子這個人。否則以後與殷商的大戰、惡戰很難免。無論姜太公,還是周公來勸他,他都一律不見。還差點讓姜周二公認為武王懷疑他們的能力與忠心,紛紛感到不平。

時間又過了沒有多久,大約在公元前1123年,又傳來消息,說箕子已經逃離朝歌,在太行山脈中的一座箕山上隱身。武王一聽,立即備馬前往,第三次去拜見箕子。經過一番周折和線人的引導,終於找到隱居在山中的箕子。只見箕子的茅屋邊放置了很多天然的黑白石塊,擺設詭異,象是在謀篇布局演練兵棋。

武王謙恭的說道,當年父王被囚之時,研究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跟您這個很相似。

箕子很驚訝地看了武王一眼,若有所思道:「我明白了,你父親姬昌看來已經破解了連山易和歸藏易,有了新的定論。他傳給你了嗎?」

武王點了點頭,說父親的卦辭爻辭,有著觀測天象,參悟星象運行、天地四時、陰陽五行、萬物循變之理。箕子忽然狂笑起來:「哈哈哈,我盤算和探究了很久的日子了,想不到令尊已經破解先賢的聖書。我只有徹底離開這塊土地了。」

武王大驚,急問為什麼?箕子仰天長嘆一聲,緩緩說道:「先朝時,夏桀囚禁商湯於夏台,結果夏朝滅商朝起。商朝時,商紂王囚禁周文王於羑里,結果不會兩樣,一定是商朝滅周朝起。這就是規律。令尊已經掌握了這個規律,我留在華夏這片地方已毫無用處,我的理想破滅了,我得真正的遠走他鄉了。」

武王不解箕子的意思,執著地問道:「難道在殷商王朝已經喪失民心並將毀於一旦的情況下,還不打算幫助我一把嗎?現在我已千軍萬馬整裝待戈,就只等太師為我指點迷津,以免百姓生靈塗炭,城邑焚毀頹敗,這樣的大義,我想太師比誰都明白。」

箕子正色道:「我比誰都明白的是,如果我不能實現我的理想,那麼無論是以前的商代夏,還是今後的周代商,不過是朝代更替而已。就算周建立了王朝,過不了多少歲月,依然會被下一個朝代替代。這不是我需要的,因此我必須遠遠的離開這裡了。」

周武王的第三次拜見箕子也終於無功而返。他想不通箕子為何那樣頑固,寧做商之遺民,不做周之臣民。其實,武王又想錯了,他低估了箕子的雄心。

沒有用上箕子其人,周武王還是下了決心與殷商王朝的最後決戰。在姜太公與周公、召公的輔助下,在八百諸侯聯軍的幫助下,周軍與商軍發動了一場震驚天下的牧野之戰,終於將殷商王朝徹底推翻。

周武王成為新的天子。當他靜下來沉思時,忽然想到那個太行箕山上的箕子,他在幹什麼呢?天下已經屬於周家了,莫非他還要當先朝遺民嗎?他能當得下去嗎?

他派人到處找尋箕子,不知所終。時隔若干年之後,終於傳來一個令周天子不太高興的信息:箕子帶領五千殷商遺民,悄悄的東渡渤海,在一個半島上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國王就是箕子。箕子感念商朝京都朝歌,將其新國家命名為朝鮮,意為新鮮的朝歌王國。

至此,周天子似乎明白了自己三次出馬三顧箕子,他都不肯屈就於自己,敢情是他自己想獨霸一方。看來也是一個心雄萬夫之君,令人敬佩。不過也幸好沒有用他,否則,今天我這個位置,興許坐的是他而不是我。萬幸的是,他那個半島是個蕞爾小邦,我朝是個泱泱大國,我對它恩威並重,它不敢輕易覬覦於我的地盤。來人啦,降詔,頒令朝鮮國歸我天朝屬國,友好對待,永遠保護,使我華夏文化永遠佔據在異邦的民心中。

此後,箕子朝鮮存活了一千多年,時間遠比中原的各朝各代久遠。這源於箕子是一個深諳中華文明的學者型國君。他將朝鮮建成一個聞名遐爾的君子國,故而戰爭少,叛亂少,改朝換代的事情就很少。

然而現在的朝鮮,早就不是一個君子國了,全世界有目共睹。現在的朝鮮君王,早就忘了其祖宗的血統基因,忘了其祖宗的文明根子。


推薦閱讀:

醉撈江月(酒的典故)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為什麼拿邏輯關聯並不是很大的兩個東西做對比呢?
紫氣東來的典故 [轉]
這30個典故是什麼回事,你知道嗎?(漲知識)
文學典故類古代名女016

TAG:三國 | 典故 | 影響 | 格局 | 東亞 | 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