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學與聰明術
來自專欄大象說話5 人贊了文章
余華對李健評價很高,稱他非常了解自己的作品。為什麼是李健呢?我每次讀到這則消息心裡總不免聯想到我們東鄰的作家們——無論是嚴肅文學還是通俗地攤貨,似乎所有日本作家都對古典樂和爵士樂如數家珍,至少下筆前也是做足了功夫。當然我並不是說李健不好,也不是質疑余華先生的品味。只不過總是覺得怪怪的,為什麼島田筆下會出現Return to Forever,村上文字里會有那麼多熟悉的樂隊名,而我們本土的作家卻對當代音樂和美術的涉獵並不多。誠然,十年浩劫和其他國情是重要的原因,這種現象在年輕一代的作者里應該也改觀不少。但是總不免給我一種錯覺,即日本人和其他外國人所能接受和處理的信息量和我們不在一個級數上,他們能接觸到的東西真多啊。
或許這也不是錯覺。中國文人聰明,沒有聽過那麼多東西看過那麼多書也能寫的很深刻。中國人也都很聰明,往往在沒有獲得大量信息的情況下就能觸碰到事物矛盾的核心,並理解它的本質。我身邊就有這樣的聰明人,而且不止一個。論知識儲備我有自信在他們之上,然而還是往往被懟的啞口無言。他們謂我「缺乏思考」,似乎我是一個學而不思的人,只能被動地接受不需要處理的既定事實的信息,例如土耳其的首都是安卡拉而不是伊斯坦布爾。一旦需要動用邏輯思辨,我就徹底舉了白旗。我的腦迴路往往容易被感性的認識牽著鼻子走,這是他們嗤之以鼻的,他們會毫不留情面將血淋淋的事實說給我聽,並附一句「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這往往讓我懷疑自己做的事有沒有意義,讀書有用嗎?這種人不讀書不也一樣能搞懂那麼多東西?我找不著答案,只能給自己的行為找個安慰的借口——這種人不會懂音樂、詩歌、一切感性和主觀的東西,他們瞧不起這些東西,他們只喜歡自然科學!
那我也可以跟這種人也互相瞧不起啊!事實上,我就是覺得他們這種知識體系和道德觀念的建構過程不健康、非正常。在我眼裡,三觀和邏輯思辨能力,都是要在大量的信息積累和處理之上才能獲得的,沒有大量的閱讀我不認為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正常而合理的。這種仗著自己聰明的人固然厲害,但是缺乏基本的道德良知,因此也就只能管中窺豹。
推薦閱讀:
※李白:佛系文藝中年
※八極拳的貼身靠打----張文藝
※歷史、文化與中國「軟實力」:在新「文藝復興」和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之間?
※淺談墨子的文藝思想
※2016編導文藝常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