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女孩跳樓自殺 圍觀者文化背景更嚇人
13 人贊了文章
導讀:女孩跳樓自殺,可恨的不是那些慫恿的圍觀者泯滅的人性,而是熏陶他們成長的文化環境。
新京報書評周刊上有篇題為《19歲女孩跳樓自殺 圍觀慫恿者是不是壞人?》的文章,內容主要講述美國心理研究人員對圍觀的群眾的自殺慫恿進行的研究,研究發現處在群體中的個人喪失對其自身的控制力,責任感降低,人性中的暴力天性,與生俱來的侵犯性傾向就會自然而然地滋生出來,從行為上就表現為放縱人性之惡。也就是說,圍觀群眾的自殺慫恿的原因是他們邪惡的本性使然。但人性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誰都沒有辦法去準確定義,在中國文化中,還說人性本善。在這起事件中,人性不起任何作用,起作用的恰恰是文化環境。
先來具體說說自殺女孩和圍觀者的文化背景。在甘肅省內各個地方的人們對教師這一人群都有崇高的敬意,他們的腦海中都會有一個預設前提:老師不可能猥褻女生,老師只會是和藹可親,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加上女孩的敗訴,他們更加確定女孩故意挑事,來抹黑老師與教育。這裡,他們認為女孩的品行不端正,或者被罵做騷貨或者賤貨,故意勾引了老師,並且如果猥褻的事情為真的話,那她已經丟了貞操,一個丟了貞操的女人是沒有臉面在這個世上繼續活下去的,應該去死的。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圍觀者不應該受到懲罰。他們的文化背景不是他們自己選擇的,是他們從出生後就被強加到他們頭上後又經過內化的,這些內化了的文化逐漸演化成一種本能衝動,使他們一遇到諸如此類的事情後,就不加理性思考對女孩進行批評指責和自殺慫恿。看到目前警察已經拘留了一部分自殺慫恿的圍觀群眾,這是對此前他們在整起事件中不作為的心虛進行的彌補,對我們更廣泛的看客進行的交代。
從主觀層面來看,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生活了19年的女孩,一方面也內化了這樣的文化,覺得自己被猥褻後就髒了,髒了就沒有臉面去面對家人,朋友,老師和其他熟人,漸漸與社會脫離,陷入極度的抑鬱狀態,在這種狀態中,自己沒有辦法安慰自己,幫助自己走出來,同時,又不能找別人來幫助自己走出來,所以,她也一直沒有走出來。從2016年到2018年差不多有兩年時間了,她一直處於這種狀態中,儘管不知道她的日常生活狀態,比如她的學習是否跟上其他學生的節奏,但本人認為,她在學習上也受到了這次事件的影響,生活中也面臨同學和其他人的指指點點,處於這種狀態中的她對生活失去信心,徹底絕望。
從客觀層面來看,猥褻她的老師並未受到法律的制裁,儘管事件已經訴訟到法院,但法院最終判無證據駁回。法律的不作為也直接導致了她受到周圍環境的巨大壓力以及她的抑鬱狀態的加重。
如果說有拯救這個女孩的方法的話,那必定是讓猥褻她的老師受到法律的制裁,並向她道歉,解開這個心結。整件事情是因他而起,但目前沒有看到這位老師的一點道德與責任,沒有通過自身的反省來拯救這個女孩,真的很想去採訪一下這位老師他的心路歷程。另外,要徹底改變這種文化背景,讓圍觀的群眾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失公正,不能去譴責受害者,而是去同情受害者,與受害者站在一起,共同向兇手討要公道。
推薦閱讀:
※才華有限母親就是我
※是科技讓我們更孤獨嗎?
※心理學家:讚賞伴侶最增進感情
※論住大房子的重要性--老鼠樂園與成癮
※四十不惑,三十六就不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