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繫上班族——工作倦怠及應對
來自專欄工業組織心理學1 人贊了文章
佛繫上班族——工作倦怠及應對
如果你對工作失去興趣、覺得厭倦、缺乏熱情,一天工作結束時候筋疲力盡,早上起來想到工作就覺得人生充滿了無窮無盡的痛苦啊。於是你相信叔本華,人生充滿了痛苦,你開始佛繫上班……
(註:圖片均來自Google image)
或許你需要堤防的是工作倦怠。
一、什麼是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這一概念最早是出現在美國的20世紀70年代。 Greene (1961) 年的小說主人公——一位建築師精神備受折磨,倍感幻滅,於是辭掉工作,逃入非洲原始森林。而在研究領域的工作倦怠值得是一種對於長期工作中壓力源的一種綜合反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表現:情緒耗竭,憤世嫉俗(或者說犬儒主義——參照其風騷的代表第歐根尼,就是嫌棄亞歷山大妨礙他曬太陽那哥們兒)、對於工作的成就感降低(Maslach, Schaufeli, & Leiter, 2001)。干好乾壞……
二、如何診斷?
通常使用的量表為:MBI-General Survey, or MBI-GS。9個題目。
如果你想測量自己的工作倦怠癥狀,請移步
三、工作倦怠會帶來哪些不良後果?
工作績效降低、產出降低,家庭生活受到影響 (Burke & Greenglass 2001).
健康受損、工作滿意度降低,甚至離職。
四、哪些人容易體會到工作倦怠?
首先是年齡,年齡方面,年輕人比30-40以上的報告更多的工作倦怠。
性別,對於工作倦怠並沒有顯著影響,儘管有研究者爭議說女性體會到更多工作倦怠。有研究者通過對已發表183篇獨立研究元分析顯示,研究結果並未支持性別差異,女性比男性會感到更多的情緒衰竭(δ=.10), 而男性在某種程度上人際冷漠(despersonalization)程度比女性要強 (δ=?.19) (Purvanova, & Muros, 2010)。即,工作中人際關係中的淡漠、退縮迴避容易激怒、充滿敵意、攻擊。
婚姻狀況:未婚(尤其男士)相比已婚更容易體會的工作倦怠。
然而,單身狗似乎比那些離婚的體會到的工作倦怠更高……
五、哪些因素會帶來工作倦怠:
工作量過大、缺乏控制感、缺乏適當的報償(reward)、人際關係、公平感。
六、如何應對工作倦怠:
這裡僅僅從個人角度,不去談組織和領導,因為這些都是很難去改變的。主要是從個人角度:
第一、有氧運動。也許你說這我都知道啊。。。知道為啥不去做呢、也許每天早上起來,男士50個俯卧撐也就是三四分鐘的事情,形成自律,不僅形體會改變、也會獲得控制感和自信的培養。另外還有是冥想mindfulness或者說正念、瑜伽這些都已經被科學證明。
第二、尋找社會支持、建立自己的關係網。
社會支持、包括朋友家人都是十分有效的應對工作倦怠的buffer緩衝器。因為近幾年非常流行的工作資源需求模型JD-R(Bakker & Demerouti, 2017),認為簡單可以把工作特點分為兩個方面:工作需求和工作資源。這個理論的基本假設是需求demand會導致倦怠,資源resources會提供動機帶來工作投入engagement,而工作資源對於工作需求的消極效應會有緩衝效果。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一種資源就是social support,所以有幾個關係不錯的哥們姐們兒都是可以的,沒事互相吐吐槽……
另外一個就是。。。單身的抓緊了,找個妹子。。。良好的親密關係。。。最最最緊要,這是哈佛大學追蹤了一批人幾十年的研究結論(感興趣的請看Robert Wldinger Ted 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第三、改變認知
工作倦怠最主要原因還是工作特徵本身,比如時間壓力、任務量大、角色衝突、老闆朝令夕改、無法自己安排工作,這些都是從工作資源需求模型來說是demand, 但是根據Lazarus 和Folkman的壓力評估模型(Moors, Ellsworth, Scherer, & Frijda, 2013),人們對於壓力的反應取決於如何去評估,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這些工作特徵帶來的要求看作是一種挑戰,這是挺困難,但是完成了也很長面子不是,太輕鬆的工作誰都能做的那有什麼意義可言。所以遇到任務多看積極方面……說白了也有點阿Q,但是科學證明這是可行的(e.g., (LePine, Zhang, Crawford, & Rich, 2016))。
如果真的做到了以上幾點,我相信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應對工作倦怠。但是克服工作倦怠,並不能讓你愉快有激情的去工作、精力充沛,那是另外一個主題:工作投入work engagement.也是我目前做的一個主要課題、下回說……
References
Bakker, A. B., & Demerouti, E. (2017). Job demands–resources theory: Taking stock and looking forward.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22(3), 273–285. https://doi.org/10.1037/ocp0000056
LePine, M., Zhang, Y., Crawford, E., & Rich, B. L. (2016). TURNING THEIR PAIN TO GAIN?: CHARISMATIC LEADER INFLUENCE ON FOLLOWER STRESS APPRAISAL AND JOB Turning their Pain to Gain?: Charismatic Leader Influence on Follower Stress Appraisal and Job Performanc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San Marcos University of.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9(3), 1036–1059.
Maslach, C., Schaufeli, W. B., & Leiter, M. P. (2001). Job Burnout. Annu. Rev. Psychol, 52, 397–422.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52.1.397
Moors, A., Ellsworth, P. C., Scherer, K. R., & Frijda, N. H. (2013). Appraisal Theories of Emotion: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Emotion Review, 5(2), 119–124. https://doi.org/10.1177/1754073912468165
Purvanova, R. K., & Muros, J. P. (2010). Gender differences in burnout: A meta-analysi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77(2), 168-185.
推薦閱讀:
TAG:職業倦怠 | 職業倦怠怎麼辦知乎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