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名校,敗也名校」──迷惘而不快樂的「菁英」 們
來自專欄雅寧心教育11 人贊了文章
這是 2017 年 9 月 11 號發生的真人真事。
那天晚上,如同往常,是個忙碌的夜晚。
我住在紐約,跟亞洲有 12 個小時的時差。那天晚上(也就是亞洲的早上時間),已經安排好要和一所亞洲的國際學校開一個課程會議,還有一位家長網友要向我諮詢一些雙語教育的問題。每次開會通常都要 2、3 個小時,所以很多時候,我都到半夜兩三點才睡覺。
就在忙碌當中,電腦螢幕顯示一封訊息。
「許教授,您好!我的孩子今年念哥倫比亞大學三年級,有些問題想要請教您。不曉得可不可以讓她跟您聯絡?」
這位家長我不認識,可能也是輾轉聽人說到過我。在哥大,在美國當教授、老師那麼多年,我自然很願意幫助孩子:「沒有問題,你讓她來找我。」
馬上另一封訊息就送來了。
「Dear Professor Hsu, this is Maria. I was wondering if I can ask your advice on my career direction.」
我讓她給我打電話。接下來我們長談了一個小時。
「大家都覺得,我畢業後應該要當投資銀行家」
Maria 說:「我今年大三了,不久前(大二下學期),我決定了自己的科系。」
在哥大,還有很多美國的大學都是如此的。我完全贊同這個做法──17、8歲的孩子,怎麼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呢?所以,孩子在大一、大二的時候,要做的就是多接觸不同的課程,到大二下學期,才來決定自己的方向。
Maria 繼續說:「但我覺得在哥大壓力好大,大家都覺得既然我們念得到哥大,畢業之後當然要當投資銀行家。」
她又停了一下:「但是,我自己一直很喜歡(英美)文學,所以選了英文文學主修。可是又覺得,這樣子會不會讓別人以為是我「做不到」投資銀行家才唸文學?還有,我自己將來會不會後悔?」
我倒吸了一口氣,這又是一個念名校的孩子要背的十字架。
雖然我很不喜歡「名校」這個詞和觀念,但自己也是所謂名校畢業的。
前陣子和北一女的高中老同學們聚會,大家都很感嘆,覺得在我們的同學們中,真的發光發熱的人,沒有當時想像中的多,甚至可以說,非常的少──這裡所謂「發光發熱」,指的倒不是賺了多少錢,或有什麼響亮的 Title,而是指在自己充滿熱情的領域中,有著非常傑出亮眼的表現。
老實說,我們之中的大部分,其實都更像是 Maria 一樣,被「名校的緊箍咒」壓得動彈不得,覺得自己好像應該非走某條路不可。才「配得上」自己名校的身段地位。
「成也名校,敗也名校」的茫然「菁英」
我認識的北一女學生,都很聰明也很認真,但是,也常正是「敗」在這一點上。
就因為看起來什麼都能做,又是念「第一志願」,尤其在當年是以聯考成績來取志願的制度之下,大家常覺得不能浪費自己的「好成績」。
於是,高中念「第一志願」,大學當然也要以「第一志願」為目標──甚至到了出國念研究所,或在職場上選擇職業、公司時,絕大多數也都習慣了按照「成績排名」(其實也就是社會莫名其妙的主流價值觀),而非基於自己的志向和興趣,走上了一條「自己不見得該走的路」。
這樣一路走下去,很多人一輩子就在這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海」中載浮載沉,終其一生,迷迷茫茫,但就是沒有勇氣轉頭游回岸上,有時候甚至越漂越遠,連看到陸地的機會都沒有了。
而這些人,是我們社會上所謂的「菁英」。
真的是「成也名校,敗也名校」,讓人心痛不已。
一時的表面風光,不如長期耕耘豐厚的土壤
和 Maria 談了一個小時,很明顯的,她就是喜歡念文學。但我知道,她也不容易放下,那來自周遭親朋好友,因「期待」或「看好」,而帶來的沉重壓力。
還好,美國的學制相對非常有彈性。以哥倫比亞大學來說,學生可以有各式各樣的科系組合,鼓勵孩子嘗試──舉例來說,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在哥大四年大學生涯中,念的不是和醫科有關的科系,但後來卻對醫學產生興趣,大學畢業後也能去念醫科,現在是一位很優秀的醫生。
也還好,Maria 算是一個有主見的孩子。最後我們的結論就是她放心地去念英文文學,要是對投資銀行有興趣(或放不下)的話,也可以同時去修相關的財金課程。
Maria 說:「念名校的壓力好大,好像不走社會認定能『賺大錢』的領域,就是失敗了。」
我在電話這端搖搖頭。
「我看過太多所謂名校畢業生,盲目地投入表面風光的領域。過了一陣子,卻在職場上節節敗退,甚至成為失業人口。你要發光發熱,你要成功,需要長期的耕耘。而長期的耕耘,需要你自己的興趣、熱情當土壤。沒有土壤,能長什麼呢?」
我接著說:「你能做的就只有忠於自己,這樣才有可能找到成功。」
給家長:讓孩子忠於自己,他(她)才有可能真的「成功」
不知不覺談了一個小時,我另一個會議時間也到了。
和 Maria 掛了電話之後,我想這個孩子會沒事的。
她有疑惑,但對自己是有理解、有看法的。她應該不會隨波逐流──就算因茫然而短暫失去方向,在美國這個相對符合人性的大學教育制度下,她隨時可以找到支撐點,再架起自己的天地。
但是,連在選系、主修等制度這麽人性化的美國大學校園,學生都有這樣的包袱,亞洲的孩子怎麼辦呢?亞洲的教育體制、社會的主流觀念等等塑造出的環境,更常是和孩子的自我探索成長之路,相互抵觸的。
而要等教育制度,社會風氣改變,孩子等得到嗎?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其實,我們還是有選擇的。
等不到大環境的進步,家長、孩子只能選擇靠自己──只要自己選擇堅持正確觀念:相信自己,忠於自己,孩子才能真正「成功」。
我衷心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們,能有這樣「忠於自己選擇」的認識和行動力;也衷心希望,由這樣的草根力量,積少成多、凝聚能量,可以由下而上鬆動制度、撼動體制,讓教育改革能真正迎來「多元的價值」,讓孩子能沒有壓力地選擇自己想走的路。
教育政策是「由上而下」訂定的,但我們必須要讓居上位者,「由下而上」地聽到民間的聲音、家長與孩子的怒吼,他們才會動起來,真正重新定義「教育」,而非只是培育出一個個迷茫的「菁英」。
讓我們別再重複一代又一代的輪迴,一起努力改寫孩子們的宿命:讓孩子從刻板印象與單一的價值觀中解放出來,迎向真正的「成功」。
推薦閱讀:
※和大家聊聊我的城市觀和職場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大6元饅頭事件,你怎麼看?
※齊魯大學
※滿分公園視角:英國學生聲稱「上大學不值」
※有哪些新聞專業的學生應該看的專業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