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拚命買房 卻忘了最初的那份執念
來自專欄沈視樓市9 人贊了文章
一直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無論是否能警示現在的購房者,但至少可以讓我們平靜下來想想房子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有很多購房者諮詢我的第一個問題往往都是關於房產的升值潛力?「S姐幫看看這個樓盤將來是否能升值?這個區域是否有潛力?」
沒錯,房子作為一個不動產,一種特殊的商品,它確實存在金融屬性。而且我們也經歷了1998年當房子推向市場成為商品房以後,一邊不停出台調控政策打補丁,一邊房價逐年的上升的局面,官方數據顯示深圳從20年前的5200元/㎡到現在差不多5.2萬元/㎡的均價翻了10倍,杭州2008年8211元/㎡目前價格已漲到3.9萬元/㎡,差不多5倍漲幅。
很顯然,目前來看房子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但是它更是民生,保證了安居才能樂業,否則誰都會焦慮。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他的房子今年價格翻番,三年掙了300多萬,而它這些年投資的買賣卻虧了300萬,是該笑還是該哭呢?
西安從2年前持續5年6千多的均價一躍到了萬元以上,很多人都沒法淡定了,開始拼了命的往這個躁動不安的房市裡擠,似乎早一點「上船」成了唯一的幸福,沒購房資格的外地人先是花錢補交社保後又紛紛落戶,甚至全家落戶爭取更多名額;房票已滿的本地人,假離婚、以父母名義購買,無論怎樣折騰也必須要買套房;沒有能力買房的年輕人開始借款、貸款湊首付,無論在哪先買一套再說;想要改善住宅環境的客戶遇到搖號市場不斷妥協市場、放低自己的要求。
但越是這樣的市場我們或許越需要不忘初心,「上船」後你真的幸福嗎?看著船下還在掙扎的人們,你的壓力真的減少了嗎?還記得你當初買房是為了什麼嗎?我想那些第一次買房的人大多都是為了居住,為了有個家,為了在一個城市有份歸屬。
每當我聽到辛苦搖到號的購房者卻又萬分糾結到底該不該選房,我就知道他忘了自己最初的那份執念或者說他的執念經不住誘惑了。
今天我們先不說房子的投資屬性,那的確需要市場、區域、規劃、產品、價格等全方面分析,需要理性的判斷和選擇。我們只說自住,回歸到房子最根本的屬性,還原它真正的作用。
房子一直以來就寄託了家的情感,這個商品它與生俱來就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而不是讓我們為它來擔責,它有責任讓我們生活的更好,更有家的意義。
你為了結婚首次置業,除了丈母娘的硬性要求,你更希望給你和她有一個溫暖家,屬於兩個人的空間,你們可以閑暇時一起在家烹飪,可以周末窩在沙發里看一部電影,可以邀三五朋友一起開個party,可以在社區慢跑或打打籃球鍛煉身體。但最終你買的樓盤,每日的上班的通勤時間要1.5個小時,因為偏遠配套不成熟,社區內無健身場所,社區外又不安全,鍛煉的計劃一再擱淺,房子慢慢變成宿舍。
你為了改善現在的局促空間而二次置業,你憧憬可以給寶寶一個獨立的遊戲房,自己可以擁有一間衣帽間,社區內有優美的環境可以溜娃,可以有父母跳廣場舞的空間,陽光可以沐浴大部分房子,當你推嬰兒車又手拿快遞的時候物業可以幫上忙。但最終你選擇的房子採光日照時間嚴重不足,甚至還不如首套房的條件,父母除了在家幫你帶娃社區內沒有充足的活動場所,如果房子不能滿足你對新家的憧憬,新生活的嚮往,那它也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作用。
你為了給父母改善生活環境而置業,希望可以選擇一個低密社區,有水有樹有安全有寧靜,公園近在咫尺,卻發現被搖號市場逼得最終還是選擇了一套高層,因為臨主幹道,父母晚上睡眠自然受影響,而高層的出入不便,也未能圓父母一直想回老家居住的心愿。
你為了孩子想買一套帶學位的房子,不用去擔心年年變更的學區規劃,最好學校在社區里或小區附近,方便照料,可最終買的學位二手房卻因為年限超時間而無法使用,又或者是最終一心想讓孩子上名校,在附近買個房卻既不能保證學區也不是學位房,早就改變了最初的執念。
還記得小時候我總喜歡去外婆家,因為外婆家有一個大院子,正處在一個桃樹的下方,一到夏天,院子里的孩子們喜歡在這裡席地而坐,一起分享各家的美食和玩具。而讓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爬到樹上摘一顆成熟的桃子、摸到雞窩裡的雞蛋、拉幾把風箱並能起到關鍵作用。而大人們的聚會是在周末,每個周末外婆的子女們都會回來團聚,大家有的做飯,有的收拾房子,有的負責陪孩子們玩,那個時候似乎快樂很簡單,平房的院子讓鄰里家人們的關係變得尤為融洽。
現在我們住進了帶電梯的房子,我們的衛生間可以方便洗澡,我們房子的採光和通風變得更好,社區里也會配有活動設施和場所,商業配套就在社區底商,但我們的要求也變高了,畢竟我們已跨入到新的消費時代,我們需要房子滿足更多家的功能,它可以讓我們享受更多的陽光,飲用更健康的水,新風除霾系統可以讓室內空氣更好,可以讓老人小孩有溝通學習活動的場所,可以讓年輕人有更多放鬆運動的場所等等。
所以房子是什麼呢?我們一定不能忘記買房的初心,房子的第一要素是給我們家的溫暖,生活的希望。
推薦閱讀:
※怎麼做到家裡養大型犬還收拾的跟樣板間一樣的。?
※必看家居的植物擺放風水
※有關新年
※不在父母身邊,如何關心父母?
※六篇學期致小班家長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