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小吃的前世今生
◆沈嘉祿
今天我們所能品嘗到的上海小吃,若要追根溯源,大多是從外省來的。小吃的興盛,也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上海的開放度和包容性。
小吃正式進入流通領域,是上海開埠後的事了
如果我們將時間拉回到一個半世紀前,就會發現上海其實沒有多少本土小吃的。很長時間裡,上海是作為一個江南較為富庶的縣城享受著蘇州、杭州等城市的商業輻射,如果有所謂小吃的話,也帶有鮮明的農耕社會的生活印記,逢熟吃熟,節令性強,是作為溫飽型生活的補充與點綴存在於民間的。比如立夏吃蛋,經濟條件好一點的人家還要吃梅子、櫻桃、鹹蛋、黃魚、草頭攤粞等。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外,還會飲雄黃酒、吃雄黃豆。七夕節則吃巧果、花糕。中秋節吃了月餅,上海人還要吃芋艿毛豆和糖芋艿等。到了秋高氣爽的重陽節,老人們則會結隊登高,圍坐分吃重陽糕。民間小吃往往在家裡製作和享用,或者作為社交載體分送親友鄰居。
小吃正式進入流通領域,是上海開埠後的事了。開埠前,雖然老城廂也有一些小吃攤店,但主要向老百姓提供早餐。小吃以休閑食品的身份出鏡,一般閃現於茶館書場及戲院等聲色場所。
開埠後,上海迎來了第一個移民潮,外來人口在上海謀生,很多人選擇了門檻較低的飲食業。只需少許本錢就可以提籃叫賣,加之流動性強,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法租界當局曾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曾頒布過一條法令,嚴禁華人在外國人住宅的窗下叫賣。這種今天我們聽起來非常動聽的市聲,可能騷擾了他們的清夢。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當時的小吃流動擔子如小餛飩、糖粥、火腿粽子、檀香橄欖、炒白果、烘山芋等已經串列在大街小巷了。
接著,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清咸豐年間,大量的難民從江南各省市湧入上海,形成又一次移民潮。第三次移民潮是在淞滬抗戰及至上海淪為孤島時期。這三次移民潮,人數一次比一次多,勢頭一次比一次洶湧。必須說明的是,移民潮引發上海風味美食的「物種多樣性」並不是主動的、有計劃的,而是被動的、夾縫中求生存的,又因為日益膨脹的城市人口形成了龐大的市場客體,互為作用地形成了風味小吃百花爭艷的格局。
以上海的核心地帶城隍廟(代表老城區)和沙市路小吃街(代表租界)為例,到上世紀四十年代,這兩處街市的小吃攤不下三百家,鱗次櫛比,犬牙交錯,彙集小吃品種一千餘種。從風味上考察,除了本土的,還有浙江、江蘇、安徽、四川、河南、山東等風味,林林總總地構成了舊上海小吃的基本框架。
上海小吃的繁榮,得益於改革開放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經過了1957後飲食行業的合作化運動,小吃的生存狀態進入了表面的繁榮,其實並不美妙。小吃作為一種大眾化的休閑食物,也不可躲避地納入有些人的有色眼鏡之內,過度享受風味小吃的人,很可能被看作「追求地主、資產階級腐朽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政治運動的驚濤駭浪之下,物資的匱乏也使大量風味小吃難以為繼,在一切憑計劃供應的年代,讓老百姓吃飽似乎就是「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基本任務,風味二字只是不合時宜的奢侈消費。在這種標準評判下,有些別具風味的地方小吃就被清理出門。所以,在上海偌大一個城市裡,許多地段的小吃呈現價格、計量及風味趨同的現象。而點心店的燃料與原材料也是按配給供應的,生意再好,原材料用完,巧婦就難為無米之炊了。
但是,風味小吃的誘惑力是極強的,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即便在不正常的年份里,老百姓對它的享受慾望也是難以抑止的。淮海中路有一家春江點心店,供應的生煎饅頭很有名,天天吃客盈門,須排隊三刻鐘才能吃到一泡肉鹵的生煎。在這支長隊旁邊,就是鋪天蓋地的大幅標語,預示著又有一場政治風暴要降臨了。同樣排隊的還有四川中路上的蘿春閣。雲南南路上供應排骨年糕的「鮮得來」和「小紹興」也總是人山人海,一度公安局還嚴令店家必須在夜間十點之前關門,因為酒鬼幾乎天天在此酗酒滋事,不利社會穩定。
上海小吃的繁榮,得益於改革開放。首先是外來人口的再次湧入,這次湧入上海的是意氣奮發、尋找發展機會的聰明人。不久,因企業效益滑坡、轉制等原因出現了大量下崗職工,再就業的路子很寬,其中一條就是開點心店。當時,下崗職工申照從事餐飲業非常容易,還能享受三年免稅的優惠。路邊設攤叫賣蔥油餅曾經是上海一景,沿街面房子挖地三尺開飯店也是一景,乍浦路、黃河路美食街就是這樣形成的。同時,隨著物資的豐富,商家想出了展銷會的好辦法,而凡是在積壓商品集中傾銷的場所,風味小吃必定要來捧場,湊個熱鬧。
市場經濟啟動後,小吃的黃金歲月才真正來到。物資供應的充足,技術力量的充實,市場需求的奇蹟般旺盛,使得小吃的風味更為豐富。上海市烹飪協會前幾年做過一個市場調查,在全市兩萬多家餐飲企業中,涉及小吃的至少有三分之一。小吃成了行業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
前不久,市經委、市旅委提出:要花五年時間整理恢復133種上海風味小吃,「吃在上海」將成為城市形象的一個閃光點。議題為重振上海菜和上海點心的高端會議也召開了,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由政府牽頭開這樣的會議。後來,市經委、市旅委等又將172個農家菜點確定為上海名菜名點,連鮮蟹麵疙瘩、蝦蟹蘿蔔絲、張澤羊肉餃等「老古董」都翻出來了。餐飲界幾個大企業集團也乘勢而為,舉辦了多次上海菜點的展銷活動。加之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民眾對風味美食的追尋興趣被極大地激發起來。不過我們應該看到,雖然這二十多年來,上海引進了大量的外省風味,但中國風味小吃的品牌建設嚴重滯後,除了綠波廊、南翔饅頭店、王家沙、沈大成、小楊生煎等幾家外,一般企業只顧埋頭照料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談不上長遠規劃。其次,食品安全的問題也在激烈的競爭中暴露出來,有些小企業為了夾縫中求生存,降低成本,採用低劣的下腳油,也有用豬肺絞爛摻進豬肉餡里的行徑發生。媒體與管理部門應該聯手加強監督。
有專家認為,在二十一世紀,國內外風味小吃集中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是歷史的必然,上海的風味小吃應該是多元的,綠色的,同時也承載著文化信息。
前不久,上海市旅遊局政務微博「@樂游上海」上完成了首期「喜歡上海的99個理由」網路徵集活動,網友針對活動主辦方設定的「地鐵沿線風景」、「上海美食」、「老弄堂&懷舊」、「上海夜色」、「上海正能量」五個微話題發表意見,結果在近60萬條「理由」中,關乎美食的「理由」最為生猛、最為麻辣,吃貨們毫不吝嗇地使用重量級的讚美詞來表達對城市生活的態度。
人們珍愛風味美食,歸根結蒂是因為風味美食不僅予人味蕾的豐富體驗與心理安慰,而且在價格、經營、環境及人際關係等方面,可以為社會底層的民眾所謹慎把握,那種在卑微享受中獲得的小樂趣,最終酵化成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不允許別人奪走。
摘自《上海吃貨》沈嘉祿著文匯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推薦閱讀:
※糯米蛋究竟有多好吃?
※每個地方都有小吃,哪些小吃外地人接受不了?
※安康風味小吃蒸面是怎麼做的?
※單身食譜 | 健身咖都喜歡的西蘭花除了水煮還能怎麼做?
※北京特色小吃(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