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產業轉移和承接產業轉移的調查-劉奇葆-廣西日報數字報刊-20071123

關於產業轉移和承接產業轉移的調查劉奇葆廣西日報 2007-11-23編者按 根據自治區黨委的部署和安排,為深入掌握區情,解決問題,推進工作,2007年,自治區黨委各常委分別結合自身工作,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重點問題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專題調研,形成了系列調研報告。這是自治區黨委常委多年來的第一次集中專題調研,是自治區黨委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具體行動。從今日起,廣西日報將陸續刊發自治區各常委的調研報告。今天,首先刊發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的調研報告。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積極主動地承接產業轉移,已成為後發展地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助推器。我們必須準確把握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總體趨勢和內在規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動參與區域合作,有效承接產業轉移,在爭奪產業轉移項目落地權中搶佔先機,實現我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一、準確把握產業轉移的趨勢和機遇產業轉移是指某個時期某個產業或者產業集群從某些國家或地區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過程和現象。產業轉移往往以投資形式出現,但本質上是現有生產能力在空間上的整體或部分轉移。產業轉移對承接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產業轉移與世界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地區差距密切相關。從歷史上考察,迄今為止世界上完成過三次產業中心的轉移:第一次是德國從英國手裡接過了製造業中心的地位;第二次是美國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業,取代了德國的合成化學時代;第三次發生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以機械電氣為代表,包括電子工業在內,世界的製造業中心從美國轉到日本。目前正在進行的第四次轉移就是世界加工製造中心向中國轉移,特別是世界電子信息產品的製造向中國轉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部地區利用率先開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條件,抓住發達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承接和發展了大量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加工工業,不僅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而且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近30年來,我國東部地區承接了三次大的產業轉移。第一次是上個世紀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輕紡、玩具、鐘錶、消費電子、小家電等輕工和傳統加工業的轉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灣以及日本、韓國的電子、通訊、計算機產業的低端加工和裝配的大規模轉移;第三次是從2002年開始直到現在還在進行中的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以製造中心、產品設計中心、研發中心、採購中心為代表的高端產業的轉移。目前東部地區集中了全國80%左右的加工工業,以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為主導的國際產業形成了加速向東部地區轉移的新態勢。但隨著東部地區經濟高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已經成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來東部地區加工工業開始出現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供給趨緊、產業升級壓力增大、企業商務成本不斷提高、資源環境約束矛盾日益突出等問題,「騰籠換鳥」成為必然,東部地區加工工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日益明顯。從總體上看,東部產業轉移呈現這樣幾個特點:一是產業轉移規模越來越大。據測算,到2010年,僅廣東、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轉出的產業產值將達到14000億元左右;二是轉移的產業主要以加工製造業為主,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加工工業轉移的勢頭強勁;三是對資源能源依賴較強的上游產業轉移趨勢明顯;四是來源地相對集中,大都來自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等地;五是與東部地區相鄰且交通運輸條件較好的中西部省區,在吸引產業轉移方面明顯佔優。東部產業轉移的這些趨勢和特點,對我區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良好機遇。我區是後發展地區,處在工業化初期階段,工業規模偏小,經濟總量不大。大規模承接產業轉移,有利於儘快壯大我區工業,擴大經濟總量,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近年來,我區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打下了一定基礎。2004年以來,我區與東部地區企業簽訂合作項目6845個,佔全區簽訂項目總數的72%;項目資金3838.85億元,東部企業實際到位資金1444.94億元,佔全區到位資金總額的73.14%,項目實施率達89.8%。特別是通過「百企入桂」引進的國內一些知名龍頭企業,對推動我區相關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我區承接產業轉移工作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面臨的困難還很多。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當前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大趨勢,對東部沿海產業轉移的深層原因和轉移方式等缺乏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因而對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工作力度不大。二是引進區外資金規模小,增長速度慢。引進企業和項目層次不高,龍頭企業不多,尚未形成有規模的產業集聚。三是交通物流發展相對滯後。我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落後,連接周邊省市特別是通往廣東的幾條高速公路至今基本沒有連通,全區現代物流業剛剛起步,難以滿足轉移企業對物流服務的需要,成為制約東部產業向我區大規模轉移的瓶頸。四是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長的產業工人比例偏低,高技能人才嚴重匱乏。2006年,全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只佔就業人口的3.01%,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62個百分點,其中高級技能人才比重為0.12%,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1/3。五是產業配套能力不強。我區產業集聚、企業集聚的態勢正在形成過程中,尚未形成有規模的塊狀區和特色產業帶,集聚效益不明顯,通過市場作用形成的社會化分工協作格局還沒有出現,中小企業整體素質不高,大多數產業產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從外地購進,不少園區項目之間協作關聯度不高,生產性服務業跟不上,難以滿足轉移企業的配套要求。六是企業經營的綜合環境有待優化。我區在服務企業發展的軟環境上與先進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在法制環境、信用環境、政策環境等方面都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對進入企業和項目關卡較多,優惠政策難兌現,服務意識不強,效率低下,損害投資者利益的事件時有發生,工業用電價格和服務性收費價格偏高。這些問題,影響了我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當前承接產業轉移的競爭十分激烈。一些中部地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東部地區轉移產業已經成為推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東部地區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動本省市發達地區產業向本省市欠發達地區轉移。東南亞一些國家也在利用價格低廉的勞動力和資源等優勢,吸引日韓、港澳台以及我國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我國東部地區的一些產業已開始向一些東南亞國家轉移。這些都對我們構成巨大的競爭壓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產業轉移機遇性很強,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黃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國內產業轉移也不會無限持續下去。根據有關方面分析,國內東部地區這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估計5年左右完成。還應當注意到,當前我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面臨著一個有利機遇。今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了新一輪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實行加工出口貿易新政策。這一政策調整最大的特點是對東部和中西部加工貿易實行差別政策,目的是為了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配合國家實施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促進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隨著這項調整政策的實施,我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政策優勢更加明顯,有利於吸引東部地區、區外企業向監管區內轉移。因此,要樹立搶抓機遇的強烈意識,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有效的措施,「引鳳入巢」,引進產業,推動我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二、選准我區產業轉移的承接點產業轉移具有明確的利益驅動機制。發達國家和地區轉移傳統產業主要是為了獲取區位優勢和降低要素成本,轉移部分高新技術產業則以獲取綜合競爭優勢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資軟硬環境特別是信息、技術、設施、人才、研發配套能力和體制配套條件。目前我區承接產業轉移在區位和成本方面較有優勢,而在投資環境及研發配套能力、體制配套條件方面還有一定差距。 (下轉2版)(上接1版)為此,在承接產業轉移中,要準確把握產業轉移的規律和特點,充分發揮我區比較優勢,認真分析研究東部等發達地區可能轉移什麼產業、我區需要承接什麼產業,選准產業轉移的承接點,增強承接產業轉移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是利用綜合成本優勢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綜合成本優勢是承接產業轉移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目前東部產業轉移主要是成本驅動型,轉移的產業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比如紡織服裝、建材化工、機械電子等。我區勞動力、土地、工業用水等基本生產要素供應充足、價格低廉,具有綜合成本比較優勢。從勞動力價格看,我區產業工人的月平均工資低於沿海發達地區。從土地價格看,我區工業用地比較便宜。這些都對東部產業轉移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應當充分利用綜合成本較低這一優勢,大規模承接東部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構築我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新優勢。二是利用區位優勢承接市場在外產業轉移。產業轉移的結果就是產業的區域分工合作。東部地區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業,希望繼續保持出口優勢,一些傳統加工業,急需開拓新的市場。為此,他們需要把產業轉移到市場輻射面較廣的地區,把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我區在多區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北部灣港口群將廣西和世界市場融為一體。廣西東面與產業轉移地的粵港澳相連,運輸相對便利,在承接東部產業梯度轉移方面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西面毗鄰西南地區,直接連接廣闊的大西南市場;南面與越南接壤,直接連接東盟市場。同時我區還有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多區域合作平台。這些區位條件使我區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處於極為有利的戰略地位。我們要進一步創造和發揮區位優勢,使我區不僅成為承接東部轉移產業的重要基地,實現「近水樓台先得月」,而且成為我國東部轉移產業立足廣西、走向西南和東南亞的交流橋樑和合作平台。三是利用產業優勢承接配套產業轉移。產業配套優勢是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條件。過去我區引進了一些企業,但由於區域產業配套能力弱,企業難以生存、成長、壯大。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發展產業集群,不僅是投資者的需要,也是承接產業轉移的必要條件,更是我區產業發展的方向。經過多年努力,我區已培育發展了製糖、有色金屬、冶金、電力、汽車、機械、建材、食品、醫藥等一批優勢產業,圍繞這些產業發展配套產業,形成規模集聚效應,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各地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時,要堅持以我區優勢產業為依託,緊緊圍繞提升產業競爭力,形成產業配套,發展產業集群,促進我區工業向高水平、寬領域、縱深化方向發展。四是利用資源優勢承接精深加工產業轉移並利用資源換取新產業到我區發展。我區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是全國10個重點有色金屬產區之一,亞熱帶農林產品資源豐富多樣。這幾年,我區加大資源開發力度,大力發展資源加工工業,培育了一批資源加工龍頭企業。但總體上看,我區資源加工工業多為初級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資源優勢沒有很好地轉化成經濟優勢。如氧化鋁、電解鋁等初級產品產值約佔鋁工業產值的75%,而鋁材加工產值只佔25%;製糖工業約77%的產值由初級產品白砂糖創造;我區蠶繭產量全國第一,但加工率不到40%。因此,各地要圍繞優勢資源開發,大力承接資源精深加工企業,發展下游產品,拉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強我區資源加工型產業。同時,利用資源優勢換取新產業到我區發展,如引進富士康集團除進行鋁材深加工外,還帶來了電子信息、環保節能、新型材料等產業。五是注重引進和發揮龍頭企業和大企業的帶動作用。目前東部產業轉移的一大特點是以龍頭企業和大企業為核心,實行組團式或產業鏈整體轉移。也就是龍頭企業和大企業基於降低成本、貼近市場等方面的考慮,對一個產業的上、中、下游各個階段的產品進行整個產業鏈的大規模轉移,同時將研發、採購、銷售、物流、售後服務等各個營運環節也轉移過來。由於龍頭企業和大企業社會化協作程度高,一家龍頭企業和大企業投資往往會帶動和引導一批相關行業的大量投資,形成「龍頭」帶「配套」,「配套」引「龍頭」的良性發展格局。在承接產業轉移中,要順應「大項目-產業鏈-產業群-產業基地」的發展方向,注重引進帶動力強、關聯度高的龍頭企業和大企業,促進整個產業鏈的轉移和中小企業的發展,形成大中小企業齊頭並進、產業多元發展的格局。六是要從隨意性的招商布點向科學合理布局轉變。我區承接產業轉移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如有的地方「飢不擇食」,來者不拒,「撿到籃里就是菜」,不管項目好與壞;項目布局比較分散,不利於產業集聚;有些屬於國家政策淘汰落後的項目仍在上馬,等等。針對這些問題,要採取有力措施,結合我區「一軸兩廊」的「干」字形工業布局,科學合理布局產業轉移項目。在接收產業轉移的過程中,還要講求質量,嚴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產業向我區轉移,不能什麼「鳥」都要,什麼「菜」都撿,不能犧牲環境,破壞資源,只圖一時發展,損害長遠利益。要統籌考慮,儘力而為,量力而行,既要積極承接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也要努力創造條件,建設承接現代服務業的基地。三、把工業園區打造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載體工業園區是承接產業轉移、加速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主要載體。發展工業園區,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共享基礎設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約利用土地。目前我區共有41個重點園區,其中包括3個國家級開發區。要首先以這些園區為基地,結合產業轉移的實際需要,做好園區規劃,科學合理布局,明確各類園區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打造特色優勢產業園區。在著力建設好現有園區的基礎上,有條件的地方要建設一批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專門園區,努力使工業園區成為承接產業轉移、帶動本地工業快速發展的基地和龍頭。一要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善程度是項目能不能儘快落戶的關鍵因素。要根據各類園區發展需要,大力推進以道路、水、電、氣、通信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基礎設施的先導效應,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重點解決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問題,綜合運用政策和市場的手段,充分利用行政資源,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機制,鼓勵和吸引多種投資主體以多種方式參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有條件的園區,可以按市場運作方式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基礎開發公司,實行綜合開發,滾動增值,逐步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機制,推進園區上規模、上等級、上水平,提高園區對產業轉移項目的吸納和承載能力,為吸引產業大規模轉移到我區創造條件。二要創新園區管理體制和開發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區管理機制,確保園區管理機構權責分明,服務到位。各園區管理機構要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園區配套服務體系,加快構建精簡、統一、高效、便捷的園區管理新體制。對轉移項目實行一個機構管理、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要積極借鑒和探索以企業為主體的園區開發機制,鼓勵有實力的投資者參與園區建設,推行園區經營性項目的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同時,各地、各工業園區要積極與發達地區的各級政府、行業協會和大型企業集團加強聯繫與合作,吸引他們來我區設立產業轉移示範園區。本地暫無條件或不適宜承接的轉移產業,可以按照市場導向和產業布局原則,轉移到其他具備吸納條件的外地園區落戶,發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飛地經濟」,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三要創新園區招商模式。要圍繞承接產業轉移,積極拓寬招商引資範圍,進一步創新招商引資機制,搭建與國際接軌的招商引資新平台。推進招商引資制度化,建立長期穩定的招商引資機制和渠道,實行目標責任制,形成政府推動和園區自主相結合共同招商的局面。要推進招商引資社會化,出台相關政策,引導和鼓勵全社會參與招商。要推進招商引資專業化,依託中介組織、專業機構組織開展各類專業化招商活動。要推進招商引資信息化,積極採用網上招商等方式。要選擇客商比較集中、產業轉移和擴張傾向比較強烈的城市開展駐點招商,重點跟蹤一些有轉移傾向的項目,增強招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四、努力營造承接產業轉移的良好環境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是有效承接產業轉移的關鍵。當前,我區在投資環境方面還存在不少差距,一些影響產業發展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必須把優化投資環境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一項重要工作,降低產業轉移成本,為承接產業轉移創造有利條件,讓外來企業「無障礙進入、無顧慮發展」。一是加快交通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要抓緊實施「一樞紐兩大港三通道四輻射」的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建設規劃,打通與周邊地區的交通連接。特別是要加快推進以港口碼頭為重點的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儘快打通連接東部的多條高速公路,加強沿海、內河港口建設,拓展江海聯運,全方位實現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等交通網路對接,構建便捷通暢、安全高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形成完善的通道。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通關能力。加快能源建設,千方百計降低電價,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提供廉價、安全的能源保障。二是加大政策創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現有政策的同時,努力推動政策創新,增強承接產業轉移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比如,在減輕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對於企業的員工培訓,可採取「政府買單、社會承辦、訂單培訓」的辦法,解決企業用工問題;對園區企業實行集中排污治污,降低企業成本等。在費用方面,對進入我區的外地項目,審批過程所發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費可考慮實行適當放寬的優惠政策。專門的產業轉移園區,可以實行「封閉運行、獨立運作」的「無費區」管理。此外,還可考慮設立產業轉移基金,制定園區財政資金扶持辦法等。三是加強政務環境建設。要以開展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為契機,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規範行政審批,改進服務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樹立誠信形象,為外來投資者提供最優的政務環境。要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除國家有規定實行核准外,均實行備案制。對重大項目的核准、備案,公司設立審批,工商、稅務、海關登記,用地申請,報建等環節實行全程代理制,開闢「快速通道」。各級各部門要主動為外來投資者做好服務,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要深入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努力做到「山清水秀地乾淨」,優化招商引資環境,使之成為企業信心工程。要堅持依法行政,切實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四是抓好人才教育培養。承接產業轉移,必須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產業人才。要根據承接產業轉移的需要,切實抓好人才的培養教育,加大職業技術培訓力度,建設一批綜合性職業教育培訓基地,根據企業用工需求開展「訂單式」教育培訓,為企業提供合格的、高素質的勞動力。要加強各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培養一大批懂管理、會經營的企業家隊伍。大專院校可以為企業代培中高級技術管理人員,主動根據新興產業的需要,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五是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條件。要圍繞承接產業轉移,努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做到與產業轉移互動發展,為引進企業提供完善的專業配套服務。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引進一批重點物流企業,發展新型物流業態,建設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專業市場,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推進城鄉商業網點建設,加快建設面向東盟、內外貿一體化的區域性物流基地、商貿基地。要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健全金融體系,完善服務功能,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要大力發展企業管理服務、法律服務、信息服務、職業中介服務等商務服務業。同時,要推進電子政務,構築政務信息網路公共服務平台,提高政策和規劃的透明度。六是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承接產業轉移重大意義的認識,在全社會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招商不能怕人家賺錢,更不能「關門打狗」。要讓投資者在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權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務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氣」,使客商在廣西能安心發展,成功興業,形成「搞好一個,引進一批,帶動一片」的生動局面。(本文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推薦閱讀:

國內學術亂象調查
獨居生活調查(下)社會篇:單身潮助推單身經濟
關於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90後離婚現象調查:閃婚閃離 導火索多為小事
哈佛大學約百名學生涉嫌考試作弊受調查

TAG:廣西 | 數字 | 調查 | 產業 | 日報 | 報刊 | 轉移 | 關於 | 2007 | 數字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