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幫你提高自制力
感恩節到了,除了豐收、火雞和「黑色星期五」,你還會想到什麼?在幾乎人人都覺得自己是拖延癌末期的今天,聽起來很心靈雞湯的「感恩」,也許會是個不錯的自制力替代品。
我曾嘗試每天寫日記,不過只記三種事:令我快樂的事,令我害怕(但仍成功做到)的事,以及,令我心懷感激的事。一開始,一天下來簡直想不出一件好事。為了「有事可記」,我開始下意識地分辨每個瞬間——吃到美味的食物?身心愉快。準備申請文件?整理前無比恐懼,但提交完簡直恨不得自拍肩膀表達讚賞。在群里問起旅行事宜,朋友即刻主動提供幫助?實在感動萬分,每次想起都忍不住咧嘴微笑。
簡單一句描述,足以喚起記憶,提醒自己曾有過點滴幸事。這個小技巧來自新興顯學「幸福學」,能讓人用更正面的視角來看待生活、形成記憶。實驗顯示,每周寫下五件令人心懷感激之事,連續寫十周,幸福水平足足提升25%。
從實踐來看,我的情緒確實提升不少,而如今甚至又傳來更好消息。東北大學、加州大學與哈佛大學心理學者發現,感激之情不但讓你倍覺快樂,甚至還會幫你做出更理性決策。哪怕真金白銀擺在眼前,感恩之心也能幫你抵擋誘惑。
感謝我的人類僕人啊,給我帶來了這麼多美食!他們說感恩能提高我的自制力?哼!圖片來源:denverlibrary.org
感恩也許增強了我們的自制力現在拿走54美元,還是30天後拿走80美元(並有機會獲得額外獎賞)?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在你做出選擇前,先評估一下你此刻的情緒,是快樂?普通?還是感激?
75人參與了這項實驗。但在做出金錢決策之前,心理學家要求他們回憶並寫出一件往事,有些人要寫快樂的事,有些寫不喜不悲的平常事,有些則寫令他們感激不盡的事。
寫完後,情緒快樂或普通的人明顯更想立刻拿走54美元——心理學家預測到了這點。雖然人人都知道80美元比54美元多,但大部分人還是選擇落袋為安的小錢。唯一令心理學家們驚訝的是,心懷感激的人居然更願意剋制慾望、忍耐30天。
通常來說,人類是「目光短淺」的。我們喜歡「當下滿足」遠勝過「延遲滿足」,寧願要「立刻到手的小利」,而不是「一段時間後能得到的大利」。張愛玲就敏銳地抓住了那種不耐感,說,「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又說,「快,快,遲了來不及了,來不及了!」一種緊迫感讓我們下意識地想抓住能夠著的一切。找個四歲的小孩子,把一份他最喜歡的零食擺在他面前告訴他,20分鐘後他能得到雙份,但前提是這20分鐘里他能成功忍耐,不吃掉眼前這份。然後你就能看到那張小臉上流露出克制與痛苦。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通過這個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考驗」,很多孩子一有機會就立刻吃掉了零食。但有些孩子則會採取各種措施抵抗誘惑,有人遮住眼睛,有人跳舞唱歌,有人試著讓自己小睡一會,有人乾脆一屁股坐到棉花糖上——眼不見,心不煩。那些獨自留在有零食的房間里而仍然堅持20分鐘的孩子,很可能擁有更好的未來——追蹤研究顯示,能剋制當下慾望的孩子,大學成績更佳,工作後收入更高。而最難以抵抗眼前糖果的孩子,未來也更難以抵抗一些糟糕的慾望,他們更可能酗酒、賭博、吸毒、犯罪,被一些「當下的快感」拖入深淵。
對孩子的「斯坦福棉花糖考驗」。圖片來源:songshuhui.net
感恩如何增強自制力?轉移注意力轉移注意力是怎麼增強自制力的?
即使棉花糖就擺在眼前,如果你轉開目光,在內心想像自己身段健美、眾人讚歎的情境(越真實生動越好),你就更可能放下糖果去運動。等你到了健身房,再跑回去吃糖的可能性就更小了——要抵抗誘惑,先讓自己的身心遠離誘惑。
對未來擁有信心如果一時無法遠離誘惑也不要緊。當你心懷感激時,你對環境和未來有個更好的預期,你變得更親社會,更樂於合作,給自己加強了「承諾可以相信」、「克制終有回報」的信念,由於這份信心,未來的「不確定性」得到了些許消弭,你更相信30天後確實會收到80美元的支票,為此,你願意放棄眼前的54美元。預期就這樣影響了決策。
我們的「理性決策」, 很多時候實際上是建立在對未來的信心上。我們從小在教育上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因為我們預期自己畢業後高學歷有高收入,而社會將穩定富足,讓我們可以慢慢收回此前的投資。工作後,我們儲蓄、保險、投資,因為我們預期自己會活得長久,當下節制,退休後才能支應開銷。同時,我們咬牙運動,定期體檢,選擇吃些低脂低鹽低添加糖的健康食品,也是因為我們預期自己不會早早死於意外。不過,如果生活在一個戰火連天、怪物橫行的危險末世,那麼更好的選擇大概是早早生娃,有錢就花。如果你對未來的預期近乎慘淡,你就更不願忍耐,你的選擇往往也就「不夠理性」。 人類常常對未來失去信心,導致經濟學結論跟著失靈。
悲觀情緒,也許是雙刃劍為了提高效率,我曾試過「把每天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度過」,結果十分不幸,適得其反。作為一個根深蒂固的悲觀主義者,我並不相信自己會留下「死後仍流傳於世的傑作」,結果在我生命中的最後一日,我只想無所事事、吃喝玩樂……如果我真想鞭策自己發奮努力,最好相信自己仍有漫長壽命,並相信此刻的努力必會讓五年後的自己變得不同。換言之,我最好變得樂觀一些。
悲觀是雙刃劍。一方面,悲觀使人更客觀,更少偏見,更傾向於自省。另一方面,悲觀可能帶來悲傷情緒,而這種悲傷情緒則會削弱當下做出「長遠決策」的能力。一個失戀者很可能會胡亂購物、刷爆信用卡。一個失業者很可能痛苦到無法打起精神找工作。在哈佛大學另一個真金白銀的實驗中,悲傷的人寧可少拿13-34%的錢——只為不必等上三個月。平均來說,悲傷的人拿走65美元,而情緒平靜的人得到了74美元。單看這個數字似乎不大,但如果我們要考慮的是一個國家的總體情緒,那麼不管太過悲觀還是太過樂觀,恐怕都會對該國的金融體系造成麻煩。
增加安全感
有些人可能會心懷疑慮——我的老闆是只豬,同事很離譜,沒人靠得住,天天好無助,怎可能樂觀感恩?如果一個人今天被欺騙,明天被出賣……這種缺乏安全感確實會大大影響決策。2012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者就重做了「棉花糖實驗」,但這次在給糖之前加了個小環節,他們要求小孩等待,承諾要帶回更多更好的畫筆與貼紙。有些小孩會遇到履行承諾的「可靠大人」。有些小孩則比較倒霉,在等待後,「不可靠的大人」空著手出現,告訴小孩他們搞錯了,沒有更好的畫筆和貼紙。
然後是同樣的給糖實驗——小孩們被告知,如果他們願意等15分鐘,讓大人從其他地方拿回更多棉花糖,他們就能得到雙倍糖果,然後大人離開,小孩被留在房間里與棉花糖單獨相對。而此前遇到的大人可不可靠,會十分明顯地影響他們的等待時間。可靠組平均等待12分鐘,而不可靠組平均只願意等待3分鐘——如果你是家長,「不欺騙」應是教養中的重要原則。如果你已成年而身邊環境充滿欺騙,建議你努力離開這個環境。
感恩,如何讓你成為有自制力的人?為了成為一個有自制力的人,你需要付出一些成本。你最好有安全感,精力充沛,預期自己擁有較長壽命,並且還擁有遠見卓識,能判斷此刻的苦難能換來何等的回報。不過,為了讓你樂觀一點,我得說這事也沒那麼難。動物行為學家發現,就連烏鴉以及渡鴉都做得到。對烏鴉來說,麵包或者豆子勉強可以果腹,但香腸和炸豬油則絕對是美味佳肴。如果你先給烏鴉麵包,但讓它看見遠處有些香腸,那麼烏鴉們大多願意先不吃麵包,等上一陣子,看看有沒有用麵包換香腸的機會。最耐心的烏鴉等了將近十分鐘。
這個實驗結果還有個有趣之處,食物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烏鴉願意等著用麵包換香腸,但卻不願意等著用麵包換更多的麵包。如果一隻烏鴉得到了香腸,它會毫不猶豫,立刻享用。如果你發現自己很不情願為你的目標犧牲奉獻,有可能你此刻的目標只是「更多的麵包」,而不是你內心真正想要的「香腸」。在這種時刻,也許你應該短暫停下,捫心自問,找到你的真正熱情所在。
若你讀到這裡,你很可能教育和收入都在平均水準以上,四肢健全,五感俱在,有不少時間可自由支配,生活里充滿值得感恩之事——只是你大多未察覺。在參與「感恩練習」的人里,有人感激能注視陽光穿過雲層,有人感激陪伴自己的親朋好友,有人只是感激此刻仍可輕鬆呼吸。更有一群小兒麻痹症倖存者,這個疾病給他們留下終身後遺症,關節疼痛,肌肉萎縮,而感恩練習對他們同樣有效——比起對照組,感恩組對現狀更滿意,對未來更樂觀。就連睡眠,都是感恩組睡得更香。(編輯:Jerrusalem)
推薦閱讀:
※心存感恩,勵志前行
※有一種感恩,叫做老人幫我帶孩子!
※感恩節(歌手專輯)
※又一次見證愛和感恩的奇蹟
※知恩.感恩.報恩.知福.惜福.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