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女神專題 | 譚元元:極致東方美
譚元元
世界芭蕾舞壇上
至今仍無法替代的 「中國驕傲」
今天我們就來走進她的人生
看這位 東方美神 是如何煉成
▼▼▼
從愛流淚的女孩到揮翅膀的女孩
譚元元於1977年情人節出生於中國上海,5歲時在電視上看到了烏蘭諾娃表演的《天鵝湖》,由此為契機走進了芭蕾的大門。起先她只是在少年宮學習作為一種興趣,11歲時,憑藉出眾的條件與天賦,譚元元被上海芭蕾舞學校的老師相中,走上了職業的道路。
與同班同學相比,之前只是在少年宮學習的譚元元基礎較差,她只有比別人加緊練習。愛哭的她每次都是邊哭邊踢腿,但依然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
16歲那年,譚元元參加了第5屆巴黎國際芭蕾比賽,比賽的舞台為了便於觀看足尖表演,有一定的傾斜角度,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的譚元元怯場了,想退賽。她的老師林美芳情急之下,在後台一腳把她踢上了台。
林老師的這一腳正好成了很好的助力,使得譚元元「大跳」的出場動作完成得相當漂亮。之後,譚元元放下了所有負擔,以幾近完美的表現獲得了19.2(滿分20)的高分,並摘得她的組別的唯一金獎。巧的是,在比賽中給她打出滿分的一位評委,正是當年引領譚元元走進芭蕾世界的烏蘭諾娃!
比賽後不久,譚元元就收到了美國舊金山芭蕾舞團遞來的橄欖枝,對方為她破例連跳兩級,於是18歲的譚元元成了該團最年輕的獨舞演員。
譚元元20歲的一天,原本的主演在演出前一天負傷,團長找到譚元元希望她在一天時間內把這支舞學下來,第二天替補演出。譚元元拿到那支舞蹈的錄像帶,看完後「差點嚇死」,那支舞是巴蘭欽編舞的作品《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節奏複雜,動作又難又快。如果是4年前的譚元元可能會哭著想放棄,但此時的她已經成長為一個堅定的舞者,她熬了一個通宵硬是把這支舞啃了下來。
▲「美國芭蕾之父」巴蘭欽1972年編舞的斯特拉文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秉承了巴蘭欽作品一貫的強烈音樂性,要求舞蹈和音樂融為一體,動作乾脆利落。舞蹈完整時長約半小時。此為紐約城市芭蕾舞團演出的完整版。
▲此為譚元元主演的片段,她是其中兩對主要的雙人舞演員中的一個。
第二天正式演出,另一名獨舞演員換好了演出服,就等著譚元元出現紕漏,好換她上場。結果譚元元憑藉超優異的表現,把救場轉化為奇蹟般的演出。舊金山芭蕾舞團也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也是第一位華人首席。
幽蘭的外表,勁竹的內在
一些生活在美國的東方女孩,為了融入當地的文化,在著裝上儘力像白人姑娘靠攏。但譚元元沒有染黃頭髮,也不畫飛起的眼線,她知道怎麼把自己東方人的優勢展示到最大。
「莫斯科大劇院的舞者們追求強韌和力量,英國舞者講究傳統精準,法國舞者華麗流暢。而我則是將所有特色結合在一起。我的風格帶有禪宗的意味。」對於自己的舞蹈,譚元元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東方人特有的細膩,讓我的演繹與眾不同。」她就頂著東方面孔演遍了幾乎所有由西方人壟斷的傳統芭蕾劇作:《吉賽爾》、《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羅密歐與茱麗葉》、《唐吉訶德》……是因為她知道芭蕾舞的意義在於情感表達。
在與漢堡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約翰·諾伊梅爾合作現代芭蕾舞劇《小美人魚》時,約翰·諾伊梅爾給了譚元元如此評價: 她把我的魂都跳出來了。
▲譚元元主演的,把漢堡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的「魂都跳出來」的《小美人魚》片段,她穿著拖地的長褲依然靈巧地像孔雀魚一樣。她的雙手柔若無骨,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蘊含天真少女的生命力。
29歲時,譚元元在演出《吉賽爾》時用力過猛導致胯骨脫臼。醫生說手術後至少要修養一年才有可能恢復。倔強的譚元元用中醫的方式治療並配以訓練,半年後又重新回到舞台。
「如果沒有這次絕望的痛,我都不知道自己這麼愛芭蕾。」比起身體的疼痛,要與芭蕾告別的痛更加撕心裂肺。
曾經計劃35歲就退役的譚元元,如今已經41歲了,還依然活躍在舞台上。這個中國姑娘用強大的內心頂住了一路的風雨,用全部的生命綻放蘭花般的花朵。
舞台之外,藝術仍在延續
儘管演出繁忙,譚元元還是抽空在美國聖瑪麗亞大學進修藝術系,學習畫畫、設計和舞台編導,打算用三年時間讀完四年課程。
對於學業,她的態度和芭蕾一樣「較勁」,「門門都想拿A,如果不小心有了一個B,那下次就要拿A+」,認真的人做什麼都一樣出色。
2016年,譚元元在上海成立了譚元元國際芭蕾藝術工作室,希望通過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和人脈,幫助中國芭蕾走向世界。「我願將此生技藝傾囊相授,讓更多來自中國的舞者站在世界芭蕾舞壇上,讓芭蕾夢在他們身上延續……」
2018年4月9日譚元元被授予
舊金山市最高藝術榮譽稱號
並將那一天命名為「譚元元日」
譚元元用極致的東方美征服了世界
像一股清泉在芭蕾的藝術花園裡
流淌出自己的傳奇旋律
推薦閱讀:
※【唐伯虎專題】潦倒花竹寄士氣
※專題29:保證金炒匯有望陽光化
※第十一講專題講解對仗合掌
※【素質修養】做一個具有陽光心態的人(專題文章介紹)
※本。拉登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