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筆記三十八】高等教育何去何從?

夢的衣裳個人圖書館

中國這樣快的發展給哈佛大學提出了挑戰,當然也有合作的機會

  【《財經網》專稿/特約作者 陳晉】21世紀的高等教育的發展,這是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威廉·科比(William Kirby)現在很關心的一個課題。11月21日晚,科比在哈佛法學院做的一個講座,即是上述題目的一個部分,題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現狀和發展。  今年10月,費正清中心組織了由大中華地區各大學的校長、院長參加的關於高等教育的閉門會議。這為科比的講座提供了素材。  科比是哈佛大學的中國近代史教授。2002年到2006年,科比擔任哈佛文理學院院長,和哈佛大學前校長薩默斯一起,一直把改革本科生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當成一項重大使命。他們居安思危,認為哈佛大學儘管名列前茅,但不能自滿自足,必須銳意改革,否則就不能適應全球化時代的需要。卸任以來, 科比一直關注和研究21世紀高等教育的發展。 科比首先描述了中國高等教育近幾年的迅猛發展。2000年,中國在校大學生大約是600萬人,到2007年增長到了2600萬人。相比之下,美國的在校本科生是1300萬人,研究生只有200萬人。中國大學的數量和校園面積都在飛速增長。上海復旦大學就有四個校園,圖書館、科研設備、科研經費都可以與美國的一流大學相媲美。  「中國這樣快的發展,給哈佛大學提出了挑戰,當然也有合作的機會。」科比幽默地說,「離哈佛大學越遠的地方,哈佛大學的聲譽就越好。」  「大約100年以前,如果有世界範圍的大學排名,沒有一個美國大學會進入前十名。大約有八個大學會是德國的,兩個會是英國的。事態是變化的。50年以後,100年以後,哈佛大學未必就名列前茅。哈佛成立於1636年,也就是中國的明朝末年,基本模仿英國的教育制度。通過不斷學習和在世界範圍內招攬人才,哈佛才成為今天的哈佛。 如果我們不廣納人才,如果我們喪失原創性,我們就會喪失在知識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當然,以前哈佛大學為了廣納人才,幾乎沒有從校內提拔的正教授,絕大多數正教授都是從外校招聘進來的。那是走極端了。近幾年有所改變,校內提拔和外校招聘有了比較好的平衡。我訪問台灣時,也告訴他們,如果他們拒絕招納大陸最優秀的學生和老師,他們就會在知識領域落伍。」  科比提到上個月在費正清中心組織的高等教育會議時稱,「雖然各個大學有很多不同點,但我們面臨很多相同的挑戰。例如,大學規模什麼時候應該擴張;應該如何擴張;如何在保障教育質量的情況下擴張;如何鼓勵教師在做研究的同時教好書、上好課;如何鼓勵教師自我審視,自我更新,自我提高;如何做好國際化教育,適應全球化發展——這一點在美國人被視為對其他國家『一無所知』『趾高氣昂』的今天尤其重要;如何培養一個『完整的人』(a whole person)。」  在科比看來,教育的目的還不僅僅是培養一個良好的公民,還包括培養一個「完整的人」。這樣的教育不是通過重複的訓練培養一種技能,而是培養學生的鑒別能力,從不同的角度批判性的思考問題,有獨立的完整的人格,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通才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 art education)的目的。這一點和哈佛新校長福斯特在今年畢業典禮上,講的大學對社會的責任和使命如出一轍,遙相呼應。  「這就需要中國重新重視人文教育。自從民國初年,中國致力於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相信科學技術是國家富強之路,就開始重理輕文,經歷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變革和『文革』以後,文史哲方面的專家就更少了。」他注意到中國的最高領導層大多都是工程師出身。「我在一些大學很高興地看到,孔夫子的塑像在取代毛主席的塑像。」最後,他引用肯尼迪總統的話,說明詩歌的重要性——在暴虐橫行或物慾橫流的時候,是詩歌在呼喚正常的人性的回歸。「肯尼迪在說詩歌,但他的話也使用於各種人文教育。」   有學生問,「學生畢業後最終還是要找到一份工作,你說的這種教育對找工作有什麼幫助呢?」  科比回答,「通才教育的重心是開闊學生的眼界,要學生有廣闊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適應力。絕大多數學生今後做的工作和上學學的東西都不一樣,這就需要學生有足夠的靈活性,快速的適應新的環境。高盛現任首席執行官Lloyd Blankein上大學時的主功是歷史。現任財政部部長保爾森(Hank Paulson)大學時主攻英文專業。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年齡階段,為他個人的成長,也為未來的社會,打開他的視野,打開各種可能性。」  他還提醒說,並不是每個人在18歲時都應該進大學,有些人在某些方面可能還沒有準備好(not ready),那麼他們就不應該進大學,他們應該先做別的事情,無論是旅行還是工作,等他們準備好了再進大學。「我見過的一些最努力的學生是在哈佛成人教育學院(Harvard Extension School)。他們工作一天以後,利用晚上的時間上課。沒有人要求他們必須上課,但他們自己要求學習。他們比很多的年輕學生更有動力,他們已經準備好了。所以,一個社會要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隨時提供再學習,再教育的機會和切入點(entry points),也就是說學習永遠不晚。」


推薦閱讀:

筆記工具推薦
三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一.序分 4.如何尋訪上師
讀書筆記(11)
全宋筆記第三編全錄
讀碑賞帖筆記

TAG:教育 | 高等教育 | 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