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驛道三國歷史拾零(上下)

古驛道三國歷史拾零

  方城縣獨樹鎮西北15公里處,東面黃石山、擂鼓台山與西面的對門山、旗杆山、香布袋山天然形成一條南北走向的隘口,南北長約10公里,當地人稱為「大關口」。這就是歷史上的 「繒關」,楚方城的前沿要塞,這個關口的圖片曾製作了「萬里長城百關紀念封」發行全國。從大關口——方城——博望古鎮——宛城——新野就是歷史上一條重要的古驛道。

  千百年來,沒有人知道這裡有多少鐵蹄踏過,多少面旌旗獵獵,多少場刀光劍影演繹過。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切該去的都去了,只有一些殘存的歷史遺迹和路邊的累累白骨還在敘述那遙遠的血與火的歲月。

  筆者曾穿行於此,去尋覓歷史留下的痕迹。大關口是我那次踏訪的起點,儘管那裡方方面面的文化夠我絮叨幾天,但是這次我們只說三國,大關口到方城這段路上,三國的歷史遺留並不多。我還是從方城開始說。

一、博望鍋盔,漢軍的壓縮餅乾

  到了方城,給摩托車加滿油,天已過午。飢腸轆轆,西出方城,因走的都是鄉間小道,怕天黑之前趕不回南陽,我不敢正規吃飯,只能隨意買點吃的帶上。正好,一銀髮銀須老者推輛三輪車過來,車上只放著一個大筐,筐里放著一個夠六人吃飯的桌面一般大小餅子。我作為方城人,當然知道那就是鍋盔。鍋盔厚約4指,焦黃,焦黃,上面散布著芝麻。老漢一邊走一邊高聲吆喝:「博望街的鍋盔來了……」我切了三塊錢的,又敬上一支群英會煙。老人一高興就給我拉開了話匣子。

  方城出名的地方或者東西都會拉一段歷史典故做鋪墊,途經的幾個地方,民間傳說和山上石頭一樣多,例如:小頂山,又名黃石山,傳說黃石公在此隱居,單一個黃石公也就算了,又聽說張良在此吹過簫,給老黃拾過鞋,得到了老黃兩本奇書,所以成了軍事家。這也不為過,山下偏偏還有一個「桃花庵」的傳說,陳妙常在這裡上演了一出期期艾艾的愛情故事。還有扳井村的「扳倒井」,硬說是劉秀乾的活。當然,這不上檯面的鍋盔也不例外,也拉到了諸葛亮身上。不過,這個故事我還是挺相信的。據說,博望鍋盔是諸葛亮發明的一種軍糧。傳說火燒博望之後,關羽率兵鎮守博望。時值天旱缺水,軍士做飯很不容易。關羽便派人向軍師問計。諸葛亮讓人把一個錦囊帶給關羽,錦囊裡面的妙計是:「多用面,少摻水,和面塊,鍋炕之,待炕熟,香撲鼻,饗官兵,鼓士氣。」關羽令軍士如法製作,就做成了鍋盔。這鍋盔大如盾牌,厚如切菜板,吃起來脆酥適口,便於攜帶還不容易變質,非常適合做軍糧。撕下一小塊,用水一泡就是一大碗,可軍隊上的壓縮餅乾差不多。

  老人說製作工藝其實也簡單:生面、死面、發麵各取三分之一,用蛋清和好,揉製成2.5公斤重的圓形麵餅;文火燒鍋,鍋底鋪鵝卵石,將麵餅放在上面炕硬,再上籠用文火蒸,蒸熟後再拿到石頭上炕……

  這博望鍋盔的傳說包含著智慧和一定的科學性,讓我感覺不出牽強和幼稚。就拿這博望鍋盔來說,從它便於攜帶、不易變質的特點來說,的確適合作為戰時的乾糧,或許真是諸葛亮發明的也不一定。如果真是,那不就成了最早的軍用壓縮餅乾了嗎?

  只是,剛出茅廬的諸葛亮這小青年,哪來的這麼多花呼哨子?動不動就故弄玄虛,連食品的製作方法都用錦囊裝著,這錦囊是不是也用得太濫樂?!他要是活到現在估計和可口可樂公司有一拼!

二、火燒博望,初出茅廬第一功

一個多小時後,我到達了博望,真正到了博望,鍋盔也沒見賣了,大概是博望人吃了一千多年的鍋盔也有點膩了。博望鎮不大,但它的名氣很大,一是因為西漢時張騫被封侯於此,博望才得以在漢代就初具城市規模,並且成為襄漢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否則曹操也不會派大將夏侯惇屯兵儲糧於此。另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那一把火,那一把火成就了一個古城。

  下午三點,天已經有點冷,順便買了兩瓶博望坡放在摩托後箱里,心想,如果天黑之前趕不回南陽,露宿野外,萬一有孤魂野鬼,聽說我尋幽訪古盛情挽留我,我也好灌醉他脫身。  西出博望古城不遠,就看到剛剛收割的包穀地里一棵古老的柘刺樹煢煢孑立。但見這棵樹通體黑色,似鐵般堅實,木質裸露,虯枝盤旋。據旁邊犁地的老農說1997年春天,樹上還發出過綠芽,之後就徹底地死掉了。」柘刺樹東邊幾十米的道路旁旁邊一通石碑告訴我這棵樹是火燒博望坡的唯一見證。它已存在了2000多年。石碑的正面刻著陳壽在《三國志》中對博望之戰的描述:「曹公既破紹,自南擊先主,先主遣糜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石塊背面是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博望之戰的記述:「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曹操遣夏侯惇、于禁等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等追之。裨將軍鉅鹿李典曰:『賊無故退,必有伏。南道窄狹,草木深,不可追也。』不聽,使李典留守而追之,果入埋伏,兵大敗。典往救之,備乃退。」從兩部正史簡潔的描述中可以得知,當年劉備確實燒了博望屯。千百年後,此處出土了不少折戟斷鏃和穀物的灰燼。經專家證實,這些東西的確為三國遺物。陳壽和司馬光對於博望坡之戰的起因說法不一致,今人恐怕也難辨對錯。

歷史是統治者的*子,是按統治者的意見行事的。倒是野史讀起來更有趣味些。當地老百姓是這樣說的:曹操經過幾年的苦戰,佔領了黃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為完成統一霸業,他意圖西取荊州,南取江淮。南陽是戰爭爭奪的橋頭堡,博望坡這個從伏牛山上伸下的余脈,離南陽60公里,緊靠大路,當然是補充前線最方便快捷的物資存儲地了,況且周圍是廣袤的沃野,又是一個富庶的重鎮,搜刮糧食也方便些。曹操在這裡集草屯糧,下令在博望屯四周種上渾身是刺,又尖又利的柘刺樹作為圍牆,四周各開一門,安上鐵柵欄,老曹正為他的創意沾沾自喜時,隨劉備在新野的諸葛亮已經看出了破綻。讓趙雲率兵往柘刺樹林里打和著草籽的泥丸,春雨過後,草籽發芽,密密麻麻的草把柘刺樹林塞得風雨不透,到冬天都乾枯了。11月30日,這天,諸葛亮命張飛、趙雲各帶精兵500,帶足火箭,三更時分燒博望。又命關羽領兵一千,埋伏在南陽東北三十公里處,阻擋曹兵,接應張趙二將,大概就是紅泥灣附近。諸將按令行動,三更時分,一聲號炮,火箭齊發,象漫天流星飛過,柘刺樹林野草見火就燒,火乘風勢,風助火勢,一霎時,博望變成一片火海。通天徹地一片紅光。守將夏侯享那三萬兵馬鬼哭狼嚎,泡不出熊熊燃燒的柘刺林,就是逃出,也被亂箭射倒。糧草燒個精光,三萬人馬大部分燒死,夏侯享僥倖逃脫。南陽城守將曹休見博望起火,急發救兵,半路上見遠近到處是火堆,四周鑼鼓齊名。關羽等搖旗吶喊。曹休害怕中計,忙縮回城裡。關張趙合兵一處回到了新野。  諸葛亮這一把火燒出了威名,張飛關羽看他的眼神溫柔多了,心想,這毛頭小夥子有點能耐!

三、望梅止渴,農民希望梅子能止住對小康的渴望

離開博望坡沿襄漢驛道上往西南行4公里,有一個環境優美的村子叫梅林鋪,也是一處漢代的村落遺址。這裡古時因周圍遍栽梅子樹而得名,相傳就是當年曹操所指的「望梅止渴」處。這個成語典故就產生在這裡。

按照《世說新語》上的記載,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兼并戰爭持續不斷,曹操親統大軍征伐宛城張繡的軍隊。這天浩浩蕩蕩的大軍開拔到一處荒山野嶺。初夏季節空中烈日高照,地上塵土飛揚,暑氣如蒸,悶熱異常。身穿鐵甲、肩荷武器的士兵,走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隨身攜帶的水袋,早已喝得滴水皆無,個個都乾渴得喉嚨如同冒火。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了。士兵們有氣無力地拖著疲憊的雙腿、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將軍們大聲喝斥,督催也不起作用了。又走了一陣,督催士兵的官員們也乾渴得喉嚨嘶啞,喊不出聲音了。作為全軍統帥的曹操,早已發現了這一情況,他派人把帶路的嚮導找來,悄悄地詢問這一帶是否有水源。嚮導告訴他,因為這一帶都是荒山野嶺,找不到水源,所以沒人居住,要走出這段無水地帶,到白河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呢,當時十多萬人馬沒有水喝、這是個迫在眉捷的嚴重問題。怎麼辦呢?曹操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他揮手一指,高聲道:「前邊有一大片梅子林,樹上結著又酸又甜的梅子,加快步伐,到梅林吃梅子去!」這些又渴又累的士兵們一聽梅子,想起吃梅子時牙根發酸的情形,引起條件反射、乾渴的嘴裡都湧出了口水。頓時,覺得嘴裡不再乾渴難忍,個個精神振作,加緊了步伐,一鼓作氣趕到了那裡,終於走出了這段荒涼無水的地區,來到清澈見底的白河岸邊。

通過考古調查,這裡是漢代著名戰場火燒博望坡附近的一處聚落遺址,遺址內發現有不少漢代磚瓦、殘片,文化層厚一米左右。這個村子現在就叫梅林鋪村,村裡的老人介紹,的梅林鋪村早已沒有梅林了,前些年從外地引進了一些梅樹,而且還新發展有油桃、香梨等果樹,可惜不成規模,他希望政府能加強引導支持,廣泛種植梅樹,再註冊個「望梅止渴」的商標,也許就形成了產業。

當年的曹操"望梅止渴",有畫餅充饑之嫌。如今的農民看到的可是實實在在的實惠,守著這塊金字招牌,去過窮日子,農民們「渴」呀!

四、魏公橋,操孟德的滑鐵盧紀念碑

宛城之戰,可能好多人不知道。但「戰宛城」確是家喻戶曉,筱翠花、侯喜瑞、傅小山、楊小樓把這齣戲演成了京劇的典範。再加上老葉整的東西已經非常全面,寫得淋漓盡致,文采飛揚,我也不敢再「葉門弄筆」了,只好把一些疑問和魏公橋的一段寫出來。大家知道《戰宛城》里有一段戲叫「割發代首」,是什麼意思呢。老曹攻打宛城之前,曾命令三軍,對老百姓要秋毫不犯。可曹操的戰馬聽不懂,撒了歡跑進老百姓的田地里了,當然踩壞了不少青苗,曹操說,軍令面前,人人平等。我觸犯了規定,我要自殺謝罪,說著把劍架到脖子上,眾將士當然要勸阻,曹操割掉一縷頭髮代表了。曹操在群眾跟前,一直在注重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進了宛城他怎麼就去召妓呢?況且又是找的張繡的嬸子,這不是明擺找"刺"嗎?

我猜想,這裡面肯定有戲,應該是張濟的遺孀鄒氏主動勾引的曹操,故意上街賣弄風情。大家想呀,張綉繼承的是人家張濟的家業,沒經人家老婆同意,就白白歸附了曹操,(至於是不是詐降,現在是說不清楚的)她這樣做的目的,可能就是想激起侄子血性。結果真惹惱了張綉,殺老曹一個措手不及,鄒氏也被張綉一槍刺死,到底她是怎麼想的,這事誰也說不清了。或許,這鄒氏也真的是一個烈婦。

再說魏公橋,這座橋是曹操授意當時的南陽太守滿寵在溫涼河上修建的石砌拱橋。也可能是這個官員主動討好上司,修建這麼一座橋,來紀念那場戰爭。反正當時,曹操官具丞相,被稱魏公,所以稱作魏公橋。這座橋應該是真的歷史遺迹,因為橋上面石頭上的漢畫石刻確實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傳說曹操被張綉窮追不捨,奔命到溫涼河畔時,被亂箭射中,馬失前蹄,無法過河,愛子草昂用長矛使曹操躍過河去,保全了姓名,而曹昂卻被射成了刺蝟。

如果不是溫涼河擋道,長子曹昂就不會死,就授意修建了這座橋,以志紀念,不忘記失敗的教訓。

哪一天筆會的人誰若當了市長,就在溫涼河畔塑組雕像,也好為歷史文化名城抹一筆。


推薦閱讀:

滿清: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還歷史本來面目
中外名家對魯迅的評價為何褒貶不一?
封禪歷史小考
歷史的警鐘?永遠的昭示
正說宦官:晚晴這三個太監紅極一時,最後卻被歷史洪流淹沒

TAG:歷史 | 三國 | 三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