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親愛的安德烈》共讀時間:6月12日——6月18日

《親愛的安德烈》共讀時間:6月12日—6月18日

龍應台 安德烈 合著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各位書友,下周我們一起共讀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合著的《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是華人作家龍應台與十八歲兒子安德烈從2004年到2007年三年間的書信來往。2000年,龍應台離開歐洲時,安德烈十四歲。2004年,龍應台結束了在台北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時間過日子的時候」,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身高「一百八十四公分」,「有了駕照,可以進出酒吧」,「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從這些描繪詞里你就能感覺到,作家媽媽在孩子身上尋到的「陌生感」。龍應台說,她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此書的誕生,正是龍應台為著告別小男孩安安而認識成熟的安德烈而作。此書共收錄了36封信,在書信來往間,龍應台與安德烈坐而論「道」,從宏大敘事到嚴肅八卦,從生命神跡到人生困惑,對話有條不紊的進行。

龍應台女士成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的一個小漁村,後在美國完成了博士學位,在瑞士、香港、德國實現了她自由主義作家身份的過渡。安德烈成長於成熟且物質環境優良的民主社會,是崇尚個人獨立的新青年。像龍應台在引言里所寫的那樣,雙方成長環境差異巨大,各自背負著時代全不相同的烙印,價值觀也相距甚遠。因此,你會發現,這對母子與一般的母與子或父與子不同的是,他們之間不僅橫亘30年的代際間隔,還同時存在著文化背景的差異。

在這本書里,你不僅可以看到母與子的對話,還同樣可以看到兩個時代、兩種文化的對話。就母與子來說,龍應台母子的困惑是所有父母與孩子的困惑,「無法溝通,雖然心中有愛,但有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而就龍應台與安德烈身上背負的兩個時代、兩種文化來說,你會看到一個「認真學習」的母親與一個「理直氣壯」的兒子,他們通過聊愛情、聊煩惱、聊態度、聊未來,聊人生大大小小的事,來還願對方身上的所承受的過去與將要面對的未來。

本書由領讀達人River從十個主題點來帶大家共讀:

1、媽媽,你從哪裡來?(導言至第二封信:1頁-18頁)2、青年人應該「玩」,還是努力讀書?(第三封信至第六封信:19頁-46頁)3、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第七封信至第九封信:47頁-65頁)4、生命往往被微不足道的煩惱給決定了(第十封信至第十三封信:66頁-94頁)5、我喜歡音樂,媽媽你喜歡什麼?(第十四封信至第十七封信:95頁-118頁)6、當我們旅行時,我們討論什麼?(第十八封信至第二十封信:119頁-142頁)7、在一個沒有咖啡館的城市裡(第二十一封信至第二十四封信:120頁-168頁

8、孩子,你可以去給河馬刷牙(第二十五封信——第二十八封信:169頁-200頁)

九、做一個有智慧的失敗者(第二十九封信——第三十二封信:201頁-232頁)十、來自安德烈的八個人生詰問(第三十三封信到後言:233頁-267頁)

在讀的過程中,你或許會收穫感動,也同樣有可能產生疑惑,但可以確認的是,不管是感動還是懷疑,都是兩代之間朝著更理解對方邁進。接下來,讓我們給自己一周的時間,借龍應台與安德烈的對話,去重新認識我們生命里最親密、卻也漸行漸遠的那個人。

推薦閱讀: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二條【處罰前限制人身自由強制措施的時間折抵】
杜君立:時間的專制
管理時間管理自己
武王伐商及在位時間考
朝代 時間 都城(今.....)

TAG:時間 | 親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