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葡萄酒歷史

2016-06-27 Wine品會

據考證我國在漢代(公元前206年)以前就已開始種植葡萄並有葡萄酒的生產了,司馬遷著名的《史記》中首次記載了葡萄酒。

  1. 漢武帝時期——我國葡萄酒業的開始

    《史記·大宛列傳》:「宛左右以蒲桃為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數十年不敗」,記載漢武帝建元年間,歷史上著名的大探險家張騫出使西域時(公元前138—前l19年)從大宛帶回來開始葡萄種植和釀造。據《太平御覽》,漢武帝時期,「離宮別觀傍盡種蒲萄」,可見漢武帝對此事的重視,並且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都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2. 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葡萄酒業的恢復及葡萄酒文化的興起

到了魏晉及稍後的南北朝時期,葡萄酒的消費和生產恢復和發展。當時的文獻以及文人名士的詩詞文賦中可以看出當時葡萄酒消費的情況,葡萄酒成為王公大臣、社會名流筵席上常飲的美酒,葡萄酒文化日漸興起;

陸機在《飲酒樂》中寫道:

蒲萄四時芳醇,琉璃千鍾舊賓。

夜飲舞遲銷燭,朝醒弦促催人。

春風秋月恆好,歡醉日月言新。

3.唐代——燦爛的葡萄酒文化

這期間,由於疆土擴大,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喝酒已不再是王公貴族、文人名士的特權,老百姓也普遍飲酒。盛唐時期,社會風氣開放,不僅男人喝酒,女人也普遍飲酒。女人豐滿是當時公認的美,女人醉酒更是一種美。唐明皇李隆基特別欣賞楊玉環醉韻殘妝之美,常常戲稱貴妃醉態為「豈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

王翰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4、宋代——我國葡萄酒業發展的低潮期

經過戰亂,真正的葡萄酒釀酒法在中土差不多已失傳。除了從西域運來的葡萄酒外,中土自釀的葡萄酒,大體上都是按《北山酒經》上的葡萄與米混合後加曲的「蒲萄酒法」釀製的,且味道也不好。

5.元代——我國葡萄酒業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時期

元朝的統治者十分喜愛馬奶酒和葡萄酒,在政府重視情況下,元朝的葡萄栽培與葡萄酒釀造有了很大的發展。葡萄種植面積之大,地域之廣,釀酒數量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當時,除了河西與隴右地區(即今寧夏、甘肅的河西走廊地區,並包括青海以東地區和新疆以東地區和新疆東部)大面積種植葡萄外,北方的山西、河南等地也是葡萄和葡萄酒的重要產地。

元朝統治者經常用葡萄酒宴請、賞賜王公大臣,還用於賞賜外國和外族使節。同時由於葡萄種植業和葡萄酒釀造業的大發展,飲用葡萄酒不再是王公貴族的專利,平民百姓也飲用葡萄酒。

元散曲家張可久在《山中小隱》中寫道:「裹白雲紙襖,掛翠竹麻條,一壺村酒話漁樵,望蓬萊縹緲。漲葡萄青溪春水流仙棹,靠團標穿空岩夜雪迷丹灶,碎芭蕉小庭秋樹響風濤。先生醉了」

6、明、清朝、民國時期——我國葡萄酒業的低速發展時期

明朝是蒸餾酒、紹興酒大發展的新時期,品種、產量都大大超過前世,而相比之下,葡萄酒不再有往日的風光。

清末民國初,葡萄酒不僅是王公、貴族的飲品,在一般社交場合以及酒館裡也都飲用。

1892年,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在煙台芝罘創辦了張裕葡萄酒公司,並在煙台栽培葡萄。這是我國葡萄酒業經過二千多年的漫長發展後,出現的第一個近代新型葡萄酒廠,貯酒容器也從瓮改用橡木桶。1912年,孫中山先生曾親臨張裕公司,題寫了「品重醴泉」四字,給予很高的褒獎。由於軍閥連年混戰,帝國主義的摧殘,官僚資本的掠奪,我國的葡萄酒業難以生存,連赫赫有名的張裕葡萄酒公司也難以維持,於1948年公司宣告破產。

7、現代中國葡萄酒快速發展時期

2014年中國用於釀造葡萄酒的葡萄種植面積為79.9萬公頃,超過79.2萬公頃的法國躍居第二,西班牙以102.1萬公頃居首位。隨著經濟增長,中國葡萄酒消費呈上升趨勢。中國有九大葡萄酒產區,其中大部分在北方地區,中部葡萄酒產區密集,其中銀川產地和雲南高原產地葡萄酒品質增長很快。


推薦閱讀:

【任公風雲錄】引領中國近代啟蒙思潮
中國經濟:讀懂見未來(書里乾坤)
中國尚未掌控的核心技術清單13
中國老年報 >>> 老年再婚「三部曲」
「中國姓氏文化」:之一:趙錢孫李

TAG:中國 | 歷史 | 葡萄酒 | 葡萄 |